By洋葱哥&番茄妹
你是否好奇演员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来表现不同年龄、不同工作、不同性格,甚至是不同性别的人?你是否想要在辛苦工作了一天之后,来到一个陌生但是安静的角落,卸下所有的防备和伪装,好好地看看自己本来的样子?
在认识Isaac之前,我们也有过相同的疑问。2016年的11月,我们有幸参加了一次为期3天的《2小时做自己》课程,慢慢地对这些问题有了些理解。这既可以算是一个表演课程,也是一次心灵之旅。
Isaac Bush是番茄妹一个前同事Violate的朋友。他俩在网络相识,从网友迅速地发展成了异国知己,畅谈戏剧和英美文学。Isaac因为工作关系也会来南京出差三五个月。今年,他俩干脆组建了一个叫做“赣昆”的work shop(工作室)。
Violate给沙拉日记的会员提供了一个为期3天的表演课程9折的报名优惠,于是我俩决定先跟Isaac见个面,然后亲自体验下第一期的课程。
看到Isaac的名片,简直就是闪闪发光的米国斜杠青年啊:戏剧公司总监,英国皇家戏剧学院硕士、霍普学院客座讲师、纽约大学加勒廷学院导演,还拿了一大堆华丽丽的戏剧奖项。
我们第一次见到他时,他穿着精致的蓝色西装、白T恤,头发梳得油光发亮,脸小得大概只有一只星巴克杯子那么宽(好吧,要再宽一点),一嘴大白牙,声音更是好听到酥……反正就是一个字:帅!但当我们开始上课时,他穿着粉色大背心、宽松运动裤,还赤着脚。他告诉我们,来到这里,第一件事就是:彻底放松!从你的衣服开始。
课程分三天完成,面向所有年龄、所有职业的人,对英语水平也没有太高的要求,只需要会基本的对话就可以了。实际上完之后你会发现,语言并不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唯一工具,眼神、动作、微笑,甚至单纯的模仿都可以交流。
我们很难用文字的方式还原出课程中学习到的所有内容,大家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去你所在的城市的一些戏剧工作室(北上广应该都是有的)体验一下。因为我们学习的目的不是要登台演出,而是发现自己的内心,如何做自己,或者如何“演自己”。
大部分的训练,无论是身体修行还是心灵修行,都是从呼吸开始,调整呼吸的最终目的是找到身体和心灵的节奏,做到身心合一。
课程的同伴是十个“陌生人”,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肤色、不同的人生经历。甚至在课程开始的时候,不需要进行自我介绍,因为“我是谁,叫什么名字,做什么工作”在第一天的心灵之旅中没有任何意义。
平躺在地板上,跟随Isaac开始感受呼吸。你不需要看他的动作,甚至可以闭上眼睛,只是跟随他的动作和呼吸的频率,呼吸越来越深,每一次用力吐气都会有一种说不出的释放感。然后可以开始试着打哈欠,伸懒腰,摆动你的四肢,在地上翻滚,都没有关系,因为在这个房间里,除了你自己,谁也不认识,不用在意别人的眼光,大家都一样。然后,你甚至可以像原始人一样用四肢前行,在房间里爬行,同时注意自己的呼吸。
回想一下,你在学会走路之后,是不是已经没有放纵地在地上爬行的机会了?多少次想和婴儿一样欢笑,一样哭泣,但都要演出一个有节制的自己?在这里,不需要了,可以爬行,可以哭泣,只要调整呼吸,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Isaac的呼吸慢慢放缓,一群“原始人”也渐渐放慢了动作,恢复到平静的状态。起身,保持双脚直立,扫视一下其他人,围成一个圈,坐下。
这是课程开场的部分,一个人是很难在家练习的,呼吸与气息的感受要在特定的气场中完成才比较顺畅。课程结束的时候回想起开场时的那一幕,如果是自己在家里做,估计会把自己吓得不清吧。
第二天的热身与第一天相似,不过收尾时没有直接围坐在一起,而是玩了一个“Ho-Ha”的传递游戏。
从Isaac开始,口中大声说出“Ho-Ha”,并用手做出一个传递的动作,就好像手里有一个球,传递给他面对的人。被传递者说“Ho”时接住,说“Ha”的时候再传递出去。所有的传递都是随机的,“Ho-Ha”也可以经过自己不同的变调,来控制声音的长短、大小、远近,可以很轻柔,也可以很用力,这些都看你接到这个气息时的感受和你想传递的信息。
大家经过第一天的课程,已经不再拘谨,围成的这个小圈已经不够我们传递和表达“Ho-Ha”。我们在舞蹈教室里小跑,每一次“Ho-Ha”还伴随一次跳跃、转身等高难度动作。我们可能已经忘记了自己其实并不是专业的舞蹈演员,而只是在寻找游戏的快乐。
在第一天感受到自己的气息之后,我们也开始感受到了其他人的气息,身边所有人的气息,不论我们之前是否认识,不论我们是否说着相同的语言。在这里,我们都可以用气息交流,用最贴近真我的那一部分交流。
第三天,我们已经能够很快“入戏”了,需要就我们前两天所感受和领悟到的进行一次创作。
首先,我们先跟着Isaac伸出一只手,然后开始在脑中想象一件让你愤怒的或者痛苦的事情,你需要大声说“NO”来回应,你需要对着你的手掌酝酿情绪,最后大声说出来,并把手甩到身后。大家脸上的表情开始出现了变化,有的愤怒激动,有的悲伤痛苦,各式各样的“NO”此起彼伏地回荡在教室中。这样重复了五次之后,Isaac让大家平静下来,然后仍然想着你刚才脑中的那件事情,但是这一次,你需要用笑容和“YES”来回应。奇迹发生了,大家居然都瞬间变了,开心地说着“YES”,甚至快乐地跳起来。
后来,我俩看了一些有关情绪和压力管理的书籍,才知道原来那天我们的行为就是关照情绪的训练。你需要“看到”你当前的情绪,把它从你的脑子中分离出来,像一个宝宝一样抱在怀中,不要抗拒它,而是察觉它,安抚它,才能摆脱情绪的束缚,最终进入一个全新的开阔的世界,做出最贴近你内心的选择。
课程的最后,大家再次围成圈坐下来,Isaac用温柔的眼神环视我们每个人,用他充满磁性的嗓音说:“我们的内心深处总会有一些故事或者心结,你希望可以倾诉出来,今天,这里,现在,就是一个最好的方式,你可以平静地感受自己和他人的呼吸,也会有足够的勇气说出最让你困惑的事情,然后put it in the circle(把它放进我们围成的这个圆里)。”
当晚我俩听了很多故事,也说了各自的心事。当每个人说完自己的故事,说出那句“I put it in the circle”之后,都可以感受到其他9个人的共鸣。而这些不愉快与压力,也在这个圆中消失了。
《2小时做自己》三天课程结束。面对陌生的人和空间,渐渐放下防备,剥开一层一层的盔甲和面具,回归到最本真的自己,学会与自己的脆弱链接,学会接纳那个不完美的自己是我们对这次课程的体会。当你闭上眼睛,感受自己和他人的呼吸,感受痛苦和快乐同步的节奏,感受身体肌肉最深层的记忆……回到现实,除了愤怒和悲伤,你,永远有一个第三选择。
也许用不了多久,当你再次回想起自己当时放进圈里的烦恼,它们早已经不是烦恼了。
最近一次跟Violate吃饭时,她说Isaac圣诞前已经回纽约了,而这次离开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离开南京之前的那天晚上,他们在12月的南京街头抱头痛哭。Isaac特别舍不得离开,因为离开又意味着新的流浪的开始。
原来在那些闪光的头衔背后,真实的Isaac远比我们想象得艰辛。30岁的他,放弃了纽约稳定又体面的工作,孤身一人在全世界寻找好故事和创作的灵感,他一边排戏一边教学来偿还当时高昂的艺术学费贷款。从纽约到南京,在几百人的小剧场里连续排戏,不休不眠,最终为大家带来原汁原味的经典戏剧。很高兴能认识Isaac,跟他在一起的三天将是我们一生的美好回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