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铁人三项”之一的米聊虽然没有取得最初预计的成绩,但总的来说对于小米的布局没有形成很大的影响,依然有其他补救的机会。毕竟,腾讯是做小轿车的,而小米是要做卡车的,手机才是小米最终主打的产品。
巨人诺基亚的轰然倒下与摩托罗拉的黯然退场,让被其阴影笼罩多年的手机市场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更是一时间硝烟四起。同时,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消费者对于手机的需求渐渐地从一个从无到有的层面过渡到了从有到新的时代。这意味着,消费者的口味会更加挑剔,厂商之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刚一登场就面临如此激烈的竞争的小米,虽然凭借其出其不意打下了一片江山,但想要成功防御并向外扩张,就需要真刀真枪地与本土的前辈们打上一架。而小米选中了华为。
对于雷军和小米来说,2014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先是华为荣耀系列剑指小米,接着又是余承东与雷军不断的隔空喊话,你来我往,不亦乐乎。而把华为作为重要竞争对手的小米,也确实应该不淡定了。
一位业内分析师说:“对于国内手机厂商来说,2014年仍然是一个洗牌年。对于包括华为和小米在内的手机厂商,单纯地依靠某一种模式或者渠道,也许都会遭受巨大的挑战。”
小米独享了电商宣传品牌的模式,但这种局面必定不会一直持续下去。2013年12月,华为消费者BG宣布正式推出独立手机品牌“荣耀”,并进入电商渠道,由华为消费者BG CEO余承东亲自挂帅。对此,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表示,未来能够对小米形成威胁的,就是华为,“(荣耀)如果运作好的话,对整个公司转型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事实上,华为十分看好电商渠道的发展,余承东对此也表现得很有信心,“华为过去就是做运营商生意的,甚至做过贴牌机,但未来要大幅提升社会开放渠道和电商平台销售占比。”他还表示,“荣耀做得很不错,已成为与小米竞争的唯一品牌。”
不过,即使华为进入电商渠道,华为和小米的模式从根本上来说,也依然有着很大的不同。华为是一家以硬件起家的手机厂商,在硬件上有绝对的优势和自主权。而小米则是从软件入手,通过MIUI培养用户后引导至性价比较高的手机产品,并通过围绕手机开发的一系列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产品展开生态布局。
另外,在商业模式上,小米将手机作为一个互联网产品来看待,赚得不是硬件的钱,而是用户未来围绕手机生态圈产生的其他消费,最直观的就是硬件增值服务、云端服务和软件应用。相比之下,华为等传统手机制造商还是靠卖硬件赚钱,在不具备小米那样的生态体系的情况下,往往是一锤子买卖,与小米打价格战,颇有些吃亏。
小米的高速发展给国产智能手机行业带来了很大压力,面对这种压力华为选择了主动出击,勇敢地向这个后来者发起攻击。在这个过程中,华为做出了很多改变,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此前,雷军在微博晒出了小米的销售业绩,在2014年的前6个月,共销售2 611万部手机,同比增长271%。而华为目前的成绩是,智能手机全球发货量超过3 400万部,同比增长62%。这样一张成绩单虽不足以说明竞争的结果,但对于华为和小米来说,都是不错的结果。竞争带来的紧张感,将小米和华为打磨得越来越锋利。
从荣耀系列单飞开始,华为就毫不避讳地把小米作为直接竞争对手,无论是发布会前的造势,还是产品定价,都不忘给小米下战书。发布会的PPT上,有荣耀3X与小米3的主要指标对比。荣耀3C1GRAM版定价798元更是直指红米的799元。余承东也曾表示:“小米手机太烫了,荣耀专为退烧而来。”
事实上,华为确实对小米形成了很大的威胁。荣耀6智能手机自上市以来,一直都保持着非常高的热度。荣耀6作为荣耀系列的旗舰机型,是目前全球首款支持LTE Cat 6技术的智能手机,凭借豪华的配置以及极高的运行速度和4G速度震惊了海内外市场。
而彼时,雷军还没有一款4G智能手机发布。与高通合作的曲折坎坷,让雷军为小米3S和小米4能够搭载4G芯片,没少着急上火。从这一点上来说,拥有自己处理器的华为,还是具备不少优势的。
除了在手机产品上真刀真枪的对决,华为与小米也没少为手机圈的口水战提供素材。2014年9月,魅族与锤子刚刚唱罢,小米与华为就迫不及待地登场了,双方围绕着手机芯片点不点胶的问题,又开始争论不休。雷军认为小米被华为黑了,华为也正面回应绝对没有抹黑小米。
同年6月,在华为平板产品M1发布的时候,雷军就已经和余承东就平板电脑分辨率的问题,展开了一场唇枪舌剑的辩论。随后,谈到产品供应问题,雷军也直指华为。他说:“华为这样的世界五百强大公司,遇到好的单品,依然供应紧张也要抢购,这是产业难题。大家可以问问供应链,小米单品供应能力是不是已超过华为?”
同年8月,玩够了光说不练的两家又打起了价格战,一边红米Note 4G定价699元,一边是荣耀3C 4G降价199元,比前者定价低了100元。余承东在微博上对雷军喊话,称“两家如果继续打下去,估计中国连山寨机市场机会都被打没了”。
不论是小米还是华为,在这场你追我赶的竞争中,都纷纷实现了自身良好的发展,双方的市场份额都有进一步的扩大,这是竞争带来的驱动力。小米与华为给对方都带来了强大的压力和动力。
华为是激活小米的一条鲶鱼。没有华为的步步紧逼,小米就不一定会实现自身的成长。而没有小米跳入市场成为搅局者,华为也不一定会做出突破自己的决定。就像马云所说的,企业的壮大,必须感谢对手。
挪威人很喜欢吃沙丁鱼,活的沙丁鱼在市场的价钱很高。但是,当地的渔民发现,当他们把捕到的沙丁鱼带回到渔港时,只有很少的沙丁鱼能存活下来,原因是沙丁鱼很懒,返航的路途又长,因此大部分沙丁鱼都在鱼槽中窒息而亡。
可是,有一条渔船却总是能让大部分的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有人问这条船是如何做到的,船长却严格保守着秘密。
直到船长去世后,这个谜底才被解开,原来,船长每次捕鱼时总会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几条沙丁鱼的天敌——鲶鱼,鲶鱼进入鱼槽之后,由于环境陌生,四处游动,沙丁鱼见了之后便十分紧张,于是加速游动,四处躲避。如此一来,沙丁鱼便能活蹦乱跳地被运回到渔港。
这种被对手激活的现象实际上就是大家广为熟知的鲶鱼效应。鲶鱼效应之所以会存在,主要来源于生物与生俱来的危机感,沙丁鱼看到鲶鱼后,会认为鲶鱼不怀好意,因此会采取防范,加速游动,这样水就活了起来,沙丁鱼也就不会因窒息而死亡了。
因此,鲶鱼的存在,激发了沙丁鱼的活力,让它们为了生存而奋力游动。对企业来讲,危机就是企业的鲶鱼,一个又一个的危机虽然是对企业的巨大考验,但同时也是激励企业不断提升的一种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