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创造性与孤独

创造性与孤独

时间:2023-08-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创造性与孤独创造性思维的世界比最美妙的万花筒中的图景还要美妙。人类最大的快乐也许就是游弋于创造性思维的世界或用创造性思维创造世界。创造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创造过程中创造主体的“孤独”之境的产生。新的确定性产生之初总是“孤独”地存在于创造主体的思维中。消极的创造主体可以处于一种本质的“非孤独”状态。本质的“孤独”可能产生比本质的痛苦更为深刻的痛苦。

◎创造性与孤独

创造性思维的世界比最美妙的万花筒中的图景还要美妙。人类最大的快乐也许就是游弋于创造性思维的世界或用创造性思维创造世界。人不知“存在”何时开始存在,人不知“我”的存在开始于何时——两个主要始点的缺失使人类处于先天的惶恐不安之中。永恒的不确定性是人类永远逃脱不了的神秘之网。两个主要始点缺失造成的惶恐不安和在永恒的不确定性面前的渺小乏力也许是人类所有痛苦的产生之源。为减少不确定性的努力,对增加确定性的追求就是创造的动因。创造是人类消除痛苦、寻找快乐的最重要的手段,也许也是惟一真正有效的手段。

然而,创造往往不能使人直达快乐之境。从痛苦向快乐的过渡中,“孤独”是任何创造者都必须经历的险关。创造活动是对不确定性的否定,是对新的确定性的创造。创造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创造过程中创造主体的“孤独”之境的产生。这里所说的“孤独”并不是指我们日常生活中一般意义上的“孤独”。我们通常所谓的“孤独”是指一个人孤单的生存状态或者一个人情感上的孤独。在创造中的“孤独”是一种根本意义上的“孤独”,是创造主体负载着创造出的新的确定性引起的“孤独”。新的确定性除了创造主体的肯定之外未得到普遍的肯定是一种本质的“孤独”,也是“孤独”的本质。任何创造主体都要在创造中经历创造之“孤独”。

为了创造新的确定性,创造主体必须做到的是尽可能掌握已有的确定性而后创造出已有的确定性之外的新的确定性。然而。确定性处于永恒的流变之中,因此,创造主体通常通过否定不确定性来肯定新的确定性的存在。新的确定性产生之初总是“孤独”地存在于创造主体的思维中。新的确定性的存在使创造主体的思维世界有一个本质“孤独”的部分,创造主体因此必然经历一个“孤独”的过程。这一过程可长可短。当创造主体思维世界中的新的确定性依附于它的物质载体而被普遍肯定时,创造主体的这一部分“孤独”才被消除。然而,新的确定性也处于永恒的流变中,新的确定性产生新的不确定性。这样,积极的创造主体就可能永远处于一种本质的“孤独”状态。

消极的创造主体可以处于一种本质的“非孤独”状态。消极的创造主体使自己受控于永恒流变中的不确定性。一个消极的创造主体和其他消极创造主体一样往往懒于和不确定性作抗争,他们都被动地处于不确定性主动的流变中,这是一种被动的“非孤独”。人类的大部分都作为消极的创造主体而存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芸芸众生或平常人。永恒的不确定性就是芸芸众生所谓的“命运”。“命运”是不存在的,它只不过是永恒的不确定性而已。永恒的不确定性带来本质的痛苦,永恒的不确定性也造成一种消极的稳定,消极的稳定是对本质的痛苦的一种很好的麻醉。这种麻醉是人类的惰性之源。人如果追求消极的稳定,也就是屈服于永恒的不确定性,人活在被麻醉的本质痛苦之中,真正的创造精神也将被自身和惰性所吞没。惰性和创造永远是死敌。惰性和创造产生两种性质的力,前者产生消极之力,后者产生积极之力。

积极的创造活动是对本质痛苦的挑战。这种挑战可以说是悲壮之举。因为,对本质痛苦的挑战必然经历本质的“孤独”。一旦进入本质的“孤独”之境,创造主体其实只给自己留下了惟一的解脱之途,那就是“创造”。本质的“孤独”可能产生比本质的痛苦更为深刻的痛苦。因此,创造主体常常以更为深刻的痛苦为代价来换取本质的“快乐”。但是,创造主体以更深刻的痛苦换取的本质的“快乐”往往无法给其自身带来表面的世俗的快乐,却能给世人带来世俗的快乐甚至是本质的快乐。伟大的创造主体往往给人类带来完全意义上的快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