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谨记的母校校训

谨记的母校校训

时间:2023-08-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谨记的母校校训——求是——维一科技总经理万益冬采访记■文/朱晨杰 吴永萍 李 睿万益冬,2005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同年创办杭州维一科技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法人,同时任杭州市高新区党工委玉泉校区联合党支部书记。万益冬祝愿浙大校友的创业之路充实快乐。

谨记的母校校训——求是——维一科技总经理万益冬采访记

■文/朱晨杰 吴永萍 李 睿

【人物名片】

万益冬,2005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同年创办杭州维一科技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法人,同时任杭州市高新区党工委玉泉校区联合党支部书记。2007年至今,历年荣获高新区先进党务工作者称号,2009年被评为浙大科技园创业企业先进个人。

【创业感言】

谨记母校校训——求是。想法要比别人新,实施要比别人快。

【企业素描】

维一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于2005年。八年来,公司在软硬件自动化解决方案领域形成了多款国内领先的成熟产品,并在国内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有相当数量的成功实施案例。公司所有产品均为自主研发,拥有两项发明专利,两项实用新型专利,三项软件著作权,完成杭州市种子资金项目一项。

维一科技有几个特点:新产品开发快,新员工成长快。这源于万益冬做产品和做管理的几条原则。对于产品,万益冬坚持想法要比别人新,实施要比别人快。对于公司管理,他也有几条原则:效率第一,将心比心。公司就是在这种务实、创新、平等、活力的氛围中不断加快步伐,走上高速发展之路,而其核心便是一直谨记的母校校训——求是。

维一科技已完成从一个初创型企业到一个成长型企业的蜕变和飞跃,今后还有更长、更宽的路要走。公司将继续秉承求是风格,始终以用户的需求为根本,致力于用信息化的手段改造工作和生活,追求产品的不断创新和服务的尽善尽美。

公司主页:http://www.wiiy.com/index.php.

【案例聚焦】

2005年,万益冬从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本科毕业后,当年即创办了杭州维一科技有限公司。从公司创立之日起,万益冬就始终坚持公司产品上想法要比别人新,实施要比别人快,管理上效率第一、将心比心的理念,八年来,公司在软硬件自动化解决方案领域形成了多款国内领先的成熟产品,并在国内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有相当数量的成功实施案例。如:产业园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方案;消防思想政治、能效考评软件系统方案;舞台吊杆自动化控制方案;单点及网络式报警系统方案等。经过这短短几年的发展,维一科技已完成了从一个初创型企业到一个成长型企业的蜕变和飞跃,公司创始人万益冬表示,维一走上高速发展之路,而其核心便是一直谨记的母校校训——求是。

好男儿应当去创业

万益冬于毕业当年创办维一科技。他从没有犹豫过毕业后的职业选择,因为创业的种子自小已扎根于心底。大学期间,不管是课程实践,还是暑期实习,或是SRTP项目,每一次实践他都全心投入。而对于市场,更是时刻保持敏感。这种敏感,一半来自温州人特有的市场嗅觉天分,另一半来自他坚定的创业决心。

创业的原动力其实也很简单——自由。自由地将自己的技术和想法付诸实践,自由地参与和把握市场,自由安排工作时间,自由地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早日实现财务自由。

但在所有的自由实现之前,创业的历程是艰辛的,尤其是公司创办的最初2~3年。因为创业之前没有积累过工作经验,所有的实践,不论是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都要在创业过程中真刀真枪直接上阵。那几年,万益冬将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只要有活干,不论是以老板的身份,还是以一线工人的身份,都认认真真地干。凭着诚信的作风,从单枪匹马打开业务,到身边慢慢聚集起一批能工巧匠,苦是贯穿始终的,但梦想一直不曾动摇。

创业的几年,让万益冬比同龄人成熟了很多。回想当初的决定和一路走来的过程,每一刻都在真真实实地付出和追求,对于一个青春男儿来说,没有遗憾。不过每个人的经历和个性不同,万益冬的路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人,在这里,万益冬还是有一些忠告和建议想给浙大立志创业的校友的。

必须充分认识自己,做好必要的准备

浙大有很多创业的毕业生,有很多梦想创业的在校生,在未来还将有很多有志创业并且可能获得很大成功的校友。对于有想法但尚未开始创业的浙大同学,万益冬的建议是两句话:正确充分认识自己;做好必要的准备。

万益冬说,浙大的培养理念正逐渐走向大类通识化,浙大同学的综合性思维远胜于一般高校的学生,但同时也要意识到自己的不足,那就是博而不专,尤其是本科毕业生。从用人单位角度来看,浙大毕业生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常会表现出难以胜任某一专业领域的工作,甚至有点眼高手低,但一段时间后,其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开始发挥优势,往往能用很短的时间熟悉并开始胜任工作岗位,同时能以高屋建瓴的思维方式,逐渐成为岗位和部门的中坚力量。浙大同学如果能意识到这一现象,那就可以在学习期间,有意识地将博和专有机结合起来。

学校和大环境相当强调“博”,个人要做的,就是更多地掌握一些实干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想创业的同学,通识的思维方式能让其迅速正确把握市场,而精通的专业技术能让其产品或业务走上精品之道,迅速具备核心竞争力,避免时间和资源耗费,从而大大降低了单项业务和整个公司的风险。因此,创业者靠博和专两条腿走路,缺一不可。浙大的同学都很优秀,每个人都怀揣相当美好的梦想,提到创业更是慷慨激昂。浙大同学不缺动力,如果能始终将实干和吃苦放在激情之前,正确定位自己,不盲目乐观,那么不管是创业还是做其他工作,都会有一飞冲天的那一天。万益冬还建议浙大同学在创业之前做好必要的准备,这个准备包括资金、团队、社会关系、经验、心理、家庭支持等对于自己创业成功非常重要的各方面。当然,各个因素的重要程度因人而异。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毕业后先工作几年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这几年的工作需要最有效率地为你积累你所需要的资金、人脉和经验价值等,工作单位的选择、老板的选择、工作岗位的选择都比较重要,面子倒是其次。除了这些表面问题之外,最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勤奋总结和举一反三。相信真正决心和适合创业的人会时刻将方向对准创业梦想,天时地利人和之时,便可稳稳地驶向梦想。

万益冬祝愿浙大校友的创业之路充实快乐。他笑言:年轻人,即便遭遇形式上的失败,也是一生难得的资本。这个过程精彩至极,好好享受,好好体会吧。

【创业评点】

为了理想 时刻准备

张 岚

作为一个温州人,创业好像成了一种必然。虽然李开复、马云等都说过大学生最好不要一毕业就创业,因为这样创业的失败率会很高,但是万益冬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还是从浙大本科一毕业就踏上了创业道路,并取得了成功,在短短五年时间里,带领公司完成从一个初创型企业到一个成长型企业的蜕变和飞跃。

有不少创业指导书刊都借鉴创业家的成功经历,从不同角度提出这样那样的条件,这些条件五花八门,让人读后心生畏惧,使得不少有志创业的大学生总是停留在反复问自己“我到底准备好了没有”这样一个阶段。其实,创业成功没有共同的规律,创业未必需要投资一大笔金钱,未必需要建立很大的规模,甚至未必需要一间办公室或店铺。教育部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贾少华就曾经直言,创业能力来自于实践,创业者具备的素质能力和素质,例如适应能力、竞争性、组织、说服力等等都需要在“做中学”。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创业就是可以盲目的、毫无目标的。

万益冬创业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源于他创业之前一直的准备和创业后不停的学习。上学期间,不管是课程实践,还是暑期实习,或是SRTP项目,每一次实践他都全心投入,对于市场也时刻关注,保持敏感。他的成功表明,只有做好准备,梦想才能开出绚丽之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