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责任成就梦想

责任成就梦想

时间:2023-08-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年轻不惧失败 责任成就梦想——访杭州英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鹏■文/杨 萍李鹏,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杭州英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杭州英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注册在浙江大学国家科技园的高科技企业。而目前英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助听器核心处理器的研发,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他曾经的经历。

年轻不惧失败 责任成就梦想——访杭州英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鹏

■文/杨 萍

【人物名片】

李鹏,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杭州英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2004年自天津大学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后,保送至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09年取得博士学位。多篇文章发表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并承担了浙江大学多项课题研究,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多项研究成果。2008年与他人合作的“基于发射迭代法的全数字B超仪超声波色差的抑制方法”获得国家专利奖项。

img37

【创业感言】

想清楚将来想做什么,锁定目标,提前准备,抵制诱惑,一定可以找到自己的航向。

【企业素描】

杭州英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注册在浙江大学国家科技园的高科技企业。公司的定位是专业的全数字助听器信号处理器提供商。为助听器生产厂商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及技术服务。主要产品为全数字助听器信号处理器、听力保护器等。

公司拥有由技术、管理、营销、财务等多方面骨干所构成的核心团队。团队骨干多毕业于国内重点名牌院校,并具有多年的工作经验。公司开发的助听器的专用微型信号处理器,具有完整的助听算法,是助听器的核心部件。公司作为国内唯一家具有全数字助听器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对提高国内全数字助听器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不断的技术与市场积累,公司计划在未来5年内,建立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多个可变通道的各类全数字助听器产品线,建设具有强凝聚力的技术开发队伍与市场营销队伍,并成长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听力技术及设备提供商。

【案例聚焦】

李鹏递给笔者的名片上写着:英驰医疗,致力于健康事业。他说:“正是‘精英合作,共同驰骋’的共同理念让我们的工作团队团结在一起。大家致力于成为社会精英,注重工作效率,工作之余大家聚在一起开心地享受生活。”

李鹏在小的时候曾因左耳患中耳炎,耳膜破过,亲身体会过听不清声音的痛苦。而目前英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助听器核心处理器的研发,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他曾经的经历。我国是世界上听力障碍人数最多的国家,听力残疾人有2780万。听力障碍严重损害人的听觉言语功能,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加重社会经济负担。“我觉得创业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很多时候要把个人利益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在中国,助听器的自主研发还是一片空白,我们要做的就是填补这片空白,也让国人意识到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也许就是这种最单纯和最朴实的愿望成就了今天的英驰,成就了创业的李鹏。

创业,缘起于三次“美丽的意外”

李鹏本科就读于天津大学,主修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学期间,他一直喜欢的科目是化学,高考前他担任班上化学课代表,获得过化学奥赛省级二等奖。就在周围人,包括他自己都确信要报考化学相关专业的时候,却阴差阳错成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他说:“当时看到这个专业,就以为它和化学有关,但后来接触到这个专业才发现原来不是这么回事儿。”李鹏就这样将错就错地学下去了,“五年的本科学习,还是培养出了对这个专业的兴趣。”

相比较周围其他专业的同学四年就完成了本科学习,从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李鹏不愿意自己本科的第五年陷于沉寂。于是,创业的想法开始萌芽。“最先在校内BBS论坛上接一些项目,通过这些项目开始赚钱,这也为以后创业资金的积累打下了基础。”

就在李鹏的项目越做越顺手,所有人都认为他会选择创业发展的时候,他又出乎众人意料地选择了继续读研究生。李鹏在大学期间做兼职班主任的时候曾经说过,自己毕业后坚决不读研。“但既然已经有了兴趣,并打算继续做研究,做技术攻关,而且又是保送读研究生,那就果断地继续读书了。读书也是为创业作储备。”临近毕业,李鹏的又一次选择让大家出乎意料。李鹏收到UC-Berkeley(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的进站通知,结果他毅然放弃了。许多人不禁感叹: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出国深造机会,为何要选择放弃呢?而这第三次的重大选择,就是离他的创业梦最近的一个“美丽的意外”了。

他说:“我们的创业算是刚刚起步,还有很多有待发展和完善的地方,现在要我选择放弃它,真的很舍不得,几年的心血就可惜了。”于是他选择在浙江大学继续做博士后并继续他的创业历程。

就是这样的三次出乎意料,三次将错就错,让“美丽的意外”蜕变成了机遇,而李鹏则牢牢地把握住了机遇,为自己的创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年轻,所以不惧失败

经过三次选择,李鹏更坚定了自己的创业梦想,而且也越走越顺利。浙江经视继“风云浙商”评选活动后,推出又一档大型财经类节目《资本相亲会》,邀请知名风云浙商、知名创投公司掌门人、民间投资者等有投资意向和投资实力的人士来到节目现场,担任节目的嘉宾、评委和实际投资人,对项目持有者展开考察,并最终确定投资意向。在一期节目中,李鹏学长带领他的团队参与了全程的PK,一路过关斩将杀出重围,可惜在最终的决赛中输给了对手,与500万创业投资失之交臂。李鹏倍感可惜,但只是一瞬的叹息,随后他又充满信心地说:“我们是2010年3月开始创业,2011年7月搬进浙大科技园,在这段时间内我们完成了1023万的营业额。我也坚信,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完成更大的项目,也许那时候500万对我们来说也不算什么了。”

事业正在加速发展的李鹏如今已经有了自己家庭,有了自己的小孩,对于人生也有了新的理解,他告诫学弟学妹们说:“年轻,不要害怕失败,一切都可以从头再来。年轻人要时刻保持着激情,充满斗志。”

“其实浙大给青年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自主创业环境,就像浙大科技园不仅仅给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很多的优惠政策:大学生创业资金资助、大学生创业房租补贴,大学生创业培训、创业交流、创业辅导等等,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它会提供一些创业项目申报的信息和一些行业的发展行情,这对创业来说显得更重要。”李鹏带着几分感激说出这段话,更是在激励更多有激情、有斗志的同学们不惧失败,趁年轻,闯一闯。

成功的秘诀:脚踏实地,提前准备

很多学弟学妹找李鹏请教读完研究生之后做什么,他总会说:“两年的读研期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缓冲期,在这期间一定要想好自己将来想要做什么,提早地准备,才能走在别人前面。就像创业,在创业之前一定要清楚自己在创业中的角色定位,你想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也决定了你以后能走多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像每个浙大人进校以后都会面对的竺可桢老校长的两个问题:来浙大做什么?将来做什么样的人?当被问及现在将如何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回答时,李鹏答道:“在学校一定要学会一项立足于社会的本领,将来还是要做一个积极为社会服务的人。”很朴实的语言,听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并不容易。

正如现在每个人都能感觉到的那样,整个社会的氛围是浮躁的。国家政策不断鼓励创新创业,但是很多所谓的“创业公司”却正好和国家政策相悖,很多人不喜欢做技术,甚至对技术不感兴趣,对技术的深究程度不够,创新创业能力不完善。因此,在美国是“技术至上”,而到了中国就变成了“销售至上”。李鹏说:“在招聘人才的时候,除了专业知识技能,我最看重的就是踏实的态度和开创性的学习能力,有了这两种能力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对于公司的未来,李鹏计划在5年内,建立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多个可变通道的各类全数字助听器产品线,建设具有强凝聚力的技术开发队伍与市场营销队伍,并成长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听力技术及设备提供商。凭借李鹏和他的团队在专业领域里的不懈开拓和对健康事业的使命感,这个计划的实现指日可待。

李鹏以一位年轻的学长、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向学弟学妹们讲述了他的创业历程,更在向更多的年轻人传递一种信念,一种勇往直前的勇气和一份不变的坚持。

【创业点评】

专业为创业梦插上翅膀

艾 静

在李鹏经历的看似三次偶然的“意料之外”,却有着一个共同的必然的理由:李鹏从没有偏离过他的梦想。这个梦想关乎他热爱的专业、关乎他执著的行业。一段儿时的经历,指引了他从事医疗行业的方向,从此在他心中埋下了帮助耳聋患者的心愿;一份专业的执著,奠定了创业的基石,从“坚决不读研”到改变初衷,进行专业深造,获得诸多专业研究成果,为创业积蓄了更多基础力量。

医疗科技,既是李鹏热爱并且擅长的专业领域,同时,它更是在中国有着广阔发展空间的朝阳行业。随着中国经济及医械工业的发展,医疗保健越来越成为社会和人们健康生活的重要部分。正是因为与生活密切相关,医疗科技行业要求企业以责任为先导,尊重生命、关怀生活。在中国约有数千万的听力障碍人士,但助听器的使用率不到2%,这和世界范围内的23%~25%还差距甚远。李鹏深知技术的发展始终是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他的创业出发点则是要缩小这个差距,以技术创新帮助更多需要的人。“创业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更多时候要把它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加得到社会的认可。”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幸福的,喜欢自己做的事情是幸运的。”能够将儿时的美好愿望与自己热爱的专业结合起来,李鹏的创业是幸福也是幸运的。年轻人选择创业不仅要窥察市场的走向,更要对准专业兴趣。只有对专业有持久的热爱,才会对创业有更深的执著;只有在专业领域不断有求知求进的欲望,才会为创业注入创新提升的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