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李彦宏与百度模式
(一)创业经历
1999年10月,教育部邀请部分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参加50周年国庆观礼,李彦宏在受邀之列。他看到当时国内互联网业已经形成了某种气候,但背后的技术却很弱,尤其是中文搜索,基本是依靠国外的技术,而且做得也并不好,他开始思谋回国创业,要先找一个好Partner。他想自己做技术,再找一个能卖技术的人。这个最佳人选莫过于刚到硅谷时结识的北大校友徐勇,已经是生物学博士后的徐勇正是个擅长做市场、搞营销的人。11月的一天徐勇如约而来,李彦宏拿出一份“保密协议”,等徐勇签了字,李彦宏才说:“我们回国开一家互联网公司吧。”
创业伊始,融资为先。他们计划是100万美元。1999年互联网泡沫升温,中国概念股也很热,因此有三四家投资公司抢着来谈。在谈判中,一个投资人出去打了个电话,是打给业界翘楚威廉·张的,他想知道李彦宏的技术是不是真的那么好。威廉·张说:“在引擎技术方面,李在全世界排前三。”这样,几乎没费什么事,李彦宏和徐勇就拿到了120万美金投资。第一步成功了!
在这次融资中,这两位创业者的融资策略也给业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本来可以制定金额更高的融资计划,但是只制定了100万美元的融资计划,这样他们凭借自身的技术股就可以成为大股东,以保证对公司的控制权。在后来的融资过程中,他们始终保持着对百度的控制权。
1999年圣诞节,李彦宏登上了飞往祖国的飞机。就在著名搜索引擎Google、Inforseek、Yahoo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回到中国来做中国人自己的搜索引擎。公司的名字被李彦宏定为“百度”,取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既有中国意味,又不落俗套,还能注册不走调的英文网址。在美国打了6年工的李彦宏,终于有了自己专门做搜索引擎的公司,自己的祖国也成为整个亚洲拥有这种IT高科技公司的唯一国度。李彦宏说:“日本、韩国等其他亚洲国家研究这个技术的人太少了,这种公司对技术的要求很高。我在美国工作的经历,是我开这个公司的关键。”
创业与守业没有哪家公司会一帆风顺。在百度成立初期,有记者写文章“八问百度”,其中很多问题针对其客户资源和利润增长点。现在看来,当初的一些担心并非多余,百度成立半年内狂扫国内门户网站,占领了国内搜索引擎80%的市场,但后来一些客户投靠了Google,有的自立门户自己开发搜索引擎,市场的竞争是残酷的。李彦宏总结百度风风雨雨几年中,面临了两次重大挑战:一是创业初期,拿着120万美金做公司,原计划6个月就用完的钱公司却做了一年计划,所以坚持到9月等到第二笔融资。如果烧钱,就没有今天的百度。第二次是当世界所有使用人气质量定律的搜索引擎公司要么遭人收购,要么推迟上市时,百度根据李彦宏总结的搜索引擎第三条——自信心定律推出竞价排名。定律指出,搜索结果的相关性排序,可进行竞价拍卖。谁对自己的网站有信心,为这个排名付钱谁就排在前面。这样开创了真正属于互联网的收费模式,使百度的目标群体瞄准数十万的中小企业网站。
李彦宏找到了搜索引擎的出路。面临市场变化,见过无数硅谷商战的李彦宏也在变化中求发展。现在的百度,以搜索网站和竞价排名为主要的业务增长点,以国内数量巨大的中小企业为主要客户。
推出竞价排名并实施“闪电计划”对百度实行第二次技术升级后,2003年年中的财务报表显示李彦宏的赌注压对了。据美国Alexa统计,百度现在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独立搜索引擎,在中文搜索引擎中更是遥遥领先,名列第一。
(二)雅儒李彦宏
有人评价百度的成功在于:目标明确,市场定位准确,而且头脑冷静,不跟风,不抢潮。用这句评语描述其创始人李彦宏的性格特点也是非常适当的:他知道自己想要得到的是什么,他一直坚信ASP商业模式必将获得成功,他知道自己所专注的,而别人做不到同样程度的就在搜索领域;在互联网高潮时,他能预言对于国内公司的烧钱做法,国外的投资人要吃亏,在互联网低谷时他能鼓励员工不要看到眼前利益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些……
他的合作伙伴谈及对李彦宏的最大印象时,不约而同都说了“睿智”二字。在3年多的合作中,令合伙人徐勇意外惊喜的是,李不仅有技术背景还对商战有敏锐的直觉和出色的判断。2002年5月从用友到百度担任副总裁的朱宏波对李的评价也是:“虽然以前从事技术工作,但他的商业思维和市场眼光非常独到,对搜索产业方向的把握和商业竞争的规律和规则理解得非常到位。”也许这与李彦宏在硅谷的耳濡目染有关,也许与在美国股市小试牛刀,关注股市起伏与公司战略间的关系有关。李在炒股时,在纯粹的美国股市环境中,从很多公司的业绩、决策等分析到股票涨、跌的关联,从中得到商业成败的关键。
有人曾说:世界上多数优秀的程序员天生偏执狂,总会认为自己做的东西才是最完美的。李彦宏不编程已有很多年了,这种性格特点在他作为公司最高管理层时并无体现。他说他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他知道自己不是正规化的职业经理人,他想学的东西还很多,他能倾听别人的想法,在公司内部会议主张大家自由交流,甚至为了讨论“可以不给我面子。”
这个公司的创业因子,带有浓烈的硅谷文化,并在中国本土继承和发扬。没有严格的等级观念,可以自由发言。随着公司的扩大这种文化还在延续。但一旦讨论成为决策时,就要不折不扣地执行。
李彦宏稳健的风格不是他的同龄人都能具备的,于是百度又秉承了这种风格,在过去几年中,一步步从8个人发展到了150多人;从第一个客户“硅谷动力”发展到现在的2万千客户。
在浮躁的互联网产业,李彦宏以一种另类的平和心态,不急功近利,不随波逐流,专注经营搜索领域中自己这“一亩三分地”。
李彦宏帅气的长相加上儒雅谦和的性格,容易给人亲和感。然而,内向的他却不擅长与人交往,更像社会的观察家。无论在公共社交圈还是平时的活动中,他更多时间沉默不语,在观察着这个社会和这些人与事。
他的生活是简单的,每天花费时间最多的事就是上网,在美国学习时开的是二手的本田,现在回国创业后仍是开本田车。因为家人在硅谷,他每3个月去一次美国,用两个星期时间与家人团聚。
内秀的性格让人以为他不会做秀。可是2002年底的“百度激情夜”李彦宏的出场让人有张朝阳的感觉:又一个做秀的CEO。百度市场总监毕胜对此评价:“Robin(李彦宏英文名)放在哪里哪里亮。”
李彦宏的爱好比较广泛,像打高尔夫球、滑雪、游泳等,玩伴多数是在硅谷时认识的工程师朋友还有公司的同事、合作伙伴、大学同学等。
管理公司几年,李彦宏经常会感觉自身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提升。“我毕竟不是一个受过正规训练的职业经理人,现在要做职业经理人做的事情。有时候,遇到自己从来没有遇过的事情,都要靠学习甚至感觉来做事。”他希望如果有一天能够找一个合适的CEO的时候,让自己更轻松一些。他甚至想到了到时候退休,“退休以后周游世界是我的生活理想。”其实,高中时候的李彦宏,个人兴趣并不在理科,他对历史和地理兴趣更大。
像很多硅谷技术人员的理想一样,李彦宏的理想是希望靠技术改变世界。“希望自己做的事能改变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让足够多的人受益,这是我的人生理想和目标。无论当初做Infoseek还是现在做百度,我看到每天有上千万的人在用自己的技术,大家从中受益了,我心里就特别高兴,觉得对社会做出了贡献。而且,现在这个社会越来越趋向合理,你对社会做出贡献了,社会也会给予你同样的回报。”
资料来源:
1.孙小羽.聚焦邓中翰.计算机世界报,35:A33-A34.
2.邓中翰的“中国芯”与“中国心”.2005-06-15.http://www.xinhuanet.com.
3.百度CEO李彦宏:成就百度的传奇.http://www.youthcy.com/html/gushizz/2007-4/07411754697_2.html.
问题:
1.比较李彦宏、邓中翰这类创业者与早期的创业者如王永庆、王石等有什么不同?
2.比较百度的创业团队和中星微的创业团队有哪些相似之处?
【注释】
(1)胡卫红,王澄宇.创业英雄.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225-228.
(2)比尔·盖茨接受《财富小企业》(FSB)杂志David Lidsky和David Whitford的独家专访,刊载于《财富》的2004年第62期。
(3)引自梁信军先生在2006年CCTV《赢在中国》节目中的访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