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企业战略模型
企业战略研究突出强调了主要规则和政策的重要性。战略模型假设,多元化经营的大公司的总经理或高层管理者无法有效地关注每一个细节问题,但他们可以通过制定并实施企业战略对企业的长期赢利做出重大贡献,这一命题与尼尔森和温特模型对随机性和例程的强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尽管战略研究大多从已经相当成熟的大规模公司的经理角度思考问题,但其分析框架稍做调整,仍然可以用来分析新企业的演进过程。
尼尔森和温特认为,战略这个概念是“由一群与哈佛商学院相关联的研究者提出的”。战略领域具有相当长的渊源。随着大规模复杂组织的日益增加,这些组织的高层经理无力对组织进行微观层面的管理,同时又不想放弃对看不见的、无计划的“例程”的控制,于是战略需求就产生了。它要求在考虑任何与组织有关的特定问题之前,要分析整个行业及其客户的竞争地位,还要按照特定的顺序考察管理要素:目标、战略、政策、组织结构、设施和人员。
战略思想的主要学者有阿尔弗雷德·钱德勒(Alfred Chandler)、肯尼思·安德鲁斯(Kenneth Andrews),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ter)等。其中,迈克尔·波特的研究彻底改变了战略领域,这部分是因为他指出了产业组织研究证明会对产业赢利性产生影响的那些变量可以被企业战略学家用来确定一个产业的吸引力。这种转换表现在:产业组织经济学家关注的是公共政策而非企业方针的问题。他们关注的是如何使“超额”利润最小化而不是如何使其最大化。然而,波特则设法“转换产业组织研究的方向,转而研究如何使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政策目标,而不是如何使超额利润最小化的公共政策目标”。波特的产业吸引力和“五力”分析框架使得将公司的目标、机遇和资产相匹配的特殊过程更加系统化和标准化,他还为企业战略家提供了一套通用的词汇表,有助于将战略制定确定为一门专门化的企业职能。
毕海德教授认为,将战略模型适用于新企业的范畴,需要做两个修正:第一,需要强调企业高层决策者的目标,如果不把战略与要达到的目标联系起来,就无法评估战略的有效性。第二,对战略模型做出修改,使之适合还没有开发出资产组合和协调机制的新企业。在需要建立协调机制的新兴企业中,组织(结构、规则)的选择是战略制定中的重要变量。
新兴企业和成熟企业在资产、协调机制和成长能力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要想弥补这个差异,企业家要进行许多系统的创新活动。现有的企业成长模型没有充分地解释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企业成功地完成了这些创新项目。尼尔森和温特的演化理论(以及一些产业组织模型)将企业成长的差异归因于运气。生命周期模型假设只要创业者愿意“放手”,企业将沿着预定的阶段逐步发展。企业战略模型则强调高层决策者通过制定并执行长期战略在推动企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战略制定与执行的概念为分析有目的、多维度、多阶段的企业家工作提供了有用的框架,但这一框架要适用于新企业的研究所面对的特殊问题,需要做一些修正。参见表10-1。
表10-1 企业成长理论与模型的比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