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动力机制应用的实践特点

社会—动力机制应用的实践特点

时间:2023-08-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社会—动力机制应用的实践特点社会—动力机制作为协调企业R&D活动并促进知识创造和应用的重要手段,具有应用的必要性和普遍性。可以认为,社会—动力机制应用上的这些区别,反映了日本企业和西欧企业的社会和管理上的差别。

一、社会—动力机制应用的实践特点

社会—动力机制作为协调企业R&D活动并促进知识创造和应用的重要手段,具有应用的必要性和普遍性。对此,可从以上四个领域的社会—动力机制的应用中,得出以下五个一般性的结论:

第一,正式机制对公司R&D与公司和业务战略的集成起主要作用,混合机制可作为正式机制的支持或补充。

第二,在公司中心研究与部门和业务单位开发的协调上,混合机制起主要作用。除此之外,市场机制和非正式机制也能发挥较大作用。其中,市场机制的作用依赖技术供应商—客户关系的建立;非正式机制强调的是个人之间的沟通及企业文化的建设,非正式机制对混合机制还有支持作用。

第三,交叉学科和技术的集成主要应用的也是混合机制,同时也需要非正式机制作支持。比较之下,市场机制对交叉学科和技术的集成作用不明显。

第四,对国内和国际R&D的协调,主要应用的是结构和非正式手段。

第五,正式机制作为组织管理的正式手段,在各个协调领域中都有基本的作用,同时也为其他机制的应用建立了框架。其他机制虽然都有广泛应用,但都没有试图取代正式机制,而只是在正式机制的基础上发挥相应的作用。混合机制和非正式机制在现代企业中的协调作用日益明显,重要性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企业文化的构建,虽然是无形的,但在与其他机制的配合应用上也不可缺少。市场机制的应用有发展趋势,但总的来讲,其限制也较多,主要是因为市场机制对隐性知识的传播和学习作用较小。

除了上述五个一般性结论外,社会—动力机制应用中的实践特点也是明显的,主要是不同的企业其社会—动力机制的具体应用有较大的差别。对此,Guido Reger就日本企业和西欧企业的比较,做了一个整体的概括(表10.1.其中,J代表日本企业;W代表西欧企业)。

从表10.1可以看出,日本企业和西欧企业在社会—动力机制的应用中存在多方面的区别:

1.日本企业较为重视应用正式机制来促进国际R&D活动的合作与协同,西欧企业的重视程度较低。主要是日本企业更强调对国际R&D活动的控制。

2.日本企业较为重视应用混合机制来促进R&D与企业和业务战略的协调,西欧企业则更为重视应用混合机制促进国际R&D活动的合作与协同。

3.除了应用非正式机制促进国际R&D活动的合作与协同外,西欧企业一般来说不太重视非正式机制的应用。日本企业则在四个协调领域中都十分重视非正式机制的应用,实际上,这也是许多文献中都强调的日本企业的一个特点。

表10.1 R&D协调机制的应用比较

img74

说明:***高强度应用;**经常应用;*有时应用;0不用。

4.除了西欧企业在公司研究与部门开发的协调上应用市场机制较多外,一般来说,西欧企业和日本企业都不是很重视市场机制的应用。

在四个社会—动力机制应用的领域上,也存在较大的企业差别:

1.在R&D与企业和业务战略的协调上,日本企业着重利用的是正式机制和非正式机制,西欧企业主要利用的则是正式机制。

2.在公司研究与部门开发的协调上,日本企业重视非正式机制,西欧企业则重视市场机制。

3.在交叉学科知识和技术的集成上,日本企业重视的是混合机制和非正式机制,西欧只重视混合机制。

4.在国际R&D活动的合作与协同上,日本企业既重视正式机制,也重视非正式机制,西欧企业只重视非正式机制。

可以认为,社会—动力机制应用上的这些区别,反映了日本企业和西欧企业的社会和管理上的差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