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知识管理能力的互易性观点
上述知识多样性与专业化以及知识创造和应用两对关系,在有关实践和研究中进一步演变成了知识管理能力(即企业知识的集成能力和专业化能力)的互易性观点。
企业是一个组织,知识的创造和应用是组织的活动(或功能),因此知识管理的作用及其有效性必须依赖组织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概括而言,组织管理体制对知识管理的作用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为知识的创造、学习、共享和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环境,并据此而对知识管理施加了相应的影响。
二是为知识管理提供了相应的手段,如社会—动力机制中的各种管理协调手段。特别地,各种手段并不是知识管理所特有的,而是分属不同的领域或部门,如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甚至企业文化等。正是这多个领域或部门的共同作用,才最终形成了知识管理的整合能力。
三是为知识管理的运行提供了基本的规定和框架,对此可从两个方面予以理解。一个方面是知识管理的基本机制是以组织管理体制为原则的,例如在社会—动力机制,正式的组织结构与机制仍是基础;另一个方面是知识管理的活动是以战略管理、项目管理、创新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为范围的,知识管理活动的开展和能力的发展不可能独立于这些领域和部门,而是必然要受到其规则的约束和影响。
可以认为,正是组织管理体制的特点决定了知识管理运行的特征。特别地,由于企业是自身技能和惯例的某种独特集合,其组织管理体制具有特定性和具体性,因此与企业的组织特征和管理实践密切相关的知识管理能力也是具体、动态的。就如Simon Collinson的研究所表明的,不存在普遍有效的知识管理,在某一环境下有效的知识管理在另一环境下不一定有效。当企业突出知识管理的某一任务或能力时,也往往会要求组织管理体制方面产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导致知识管理能力的某一方面得到加强而另一方面却得到削弱。
知识管理的集成能力和专业化能力的这种互易关系,在实践中有明显的表现。例如,Simon Collinson通过研究指出,日本企业有更好的集成能力,它们通过R&D与业务单位的良好界面得到很大的利益,并加强了应用技术的能力。日本企业知识管理的一个特点是鼓励“多面手”,即具备多种技能和知识、善于将R&D知识与生产应用相结合的专业人员。正是由于员工个人与企业其他部门相关联的其他种类知识和专长的发展,推动了R&D部门开发的新知识在应用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以认为,员工个人的协调和集成跨部门知识的能力为企业整体的集成能力提供了基础,而日本企业中专业人员的职业路径、工作轮换、培训、评估和报酬等机制都为产生这一结果提供了支持。
但另一方面,Simon Collinson也指出,正是日本企业中这种促进企业员工的整个职业生涯的多面手管理能力的组织机制,也倾向于限制科学专业人员的更深入的发展。日本经理倾向于具有他们自己企业及其各种部门的普遍而广泛的知识,但却不重视与他们现在角色相关联的特定的专业知识。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正是为日本企业提供了优势的组织特征,同时也是其劣势的一个来源。
比较之下,欧洲企业突出了知识的专业化,而在知识全面性及集成能力方面又比日本企业有所欠缺。一些欧洲企业的集成能力相对较弱,因而也限制了商业化应用公司R&D开发的知识和专长的能力。这些欧洲企业缺乏许多(与日本企业相比较)结构特征、组织惯例和管理实践,而这些特征、惯例和实践明显促进了它的日本竞争对手的跨功能知识和专长的交换。然而也可以认为,因缺乏相应的组织特征而造成欧洲企业劣势的同时,也使它们在其他方面获得了优势。
Simon Collinson所提出的知识管理能力的互易性问题,是企业知识管理实践深层次关系的反映。为了处理好知识管理集成能力和专业化能力的关系,使两者实现某种平衡,以便有效贯彻企业的总体战略,看来还需要更好地理解组织特征和管理实践对企业知识管理及其能力的影响。
【注释】
[1]Nieves Lidia Diaz-Diaz,Inmaculada Aguiar-Diaz and Petra De Saà-Pérez,Technological knowledge assets in industrial firms.R&D Management 36,2,2006
[2]创建“知识公司”的困惑与挑战.参考消息,1999-10-1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