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上海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阶段性目标、途径与措施
一、上海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紧迫性分析
(一)加快建设与我国经济发展及国际贸易地位相适应的国际贸易中心是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举措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的经济开放度和经济实力日益提升,目前已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2001年,中国贸易总额为5 096亿美元,2008年达2.56万亿美元,中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也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不足1%提升到2008年的8%以上。虽然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受到全球经济衰退的冲击,但相应的外贸份额并没有因此减少。世贸组织2009年7月22日发布《2009年世界贸易报告》认为,中国正成为全球贸易增长引擎并预测2009年中国有望超过德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出口国。据中国海关2010年年初的最近统计,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2 072.7亿美元,其中,出口12 016.7亿美元,已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另有预测认为,中国的经济总量可能在二三十年后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巨大。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已从1978年的2.3%上升到2007年的19.2%,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位居世界第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及东亚经济的持续发展,特别是此次源于美国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也加快了世界经济增长中心及国际贸易中心向东亚,特别是中国的转移速度。但是相对于在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中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获得的贸易利益极其有限,话语权较弱,特别是在业已成为世界主要进口消费国的一些如铜、铁矿砂等国际大宗商品及原油等重要战略资源上几乎没有消费者定价权。
而从国际经济的发展历史看,大国的崛起与相应的世界经济增长中心的转移必然带来国际贸易中心相应的兴衰与变迁。因此,加快建设与中国经济发展及国际贸易地位相适应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贸易中心,应是中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重大战略组成部分。
(二)建立国际贸易中心有利于国家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助于消除以地方利益为主体的过度竞争
目前中国沿海地区的贸易量和投资量成倍增长。以对外贸易而言,2008年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山东沿海6省市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已经上升至72.3%,形成了多方争夺贸易中心的竞争格局。但是,这种多方竞争特别是以地方利益为主体的过度竞争的出现,也引发了争夺贸易资源和港口利用不足等不利现象。
因此,有序合理地整合各方资源,相对集中,在已有基础上建设一个或几个既有利于城市功能转变又能服务于区域及全国的、有国际影响力的真正的国际贸易中心,是有效利用国家资源、消除以地方利益为主体的过度竞争的重大举措。
(三)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可有效促进国际金融和航运中心的形成
当今世界公认的国际贸易中心,如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和香港等,已完成了从依赖港口传统货物贸易型向综合资源配置型的转型,国际贸易与航运中心及金融中心融为一体并进行了相应资源和市场要素在国际的有效配置,从而成为世界经济的有影响力的中枢。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密切相关。世界经验表明,国际贸易中心受到现代服务业发展程度的制约。世界上纽约、伦敦、东京、香港、新加坡这些国际金融、航运中心,同时也是国际贸易中心。因此,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形成是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基础和载体,而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将是上海确立国际贸易中心地位的催化器。
从具体推进过程分析,近期由于还存在着对金融创新等市场与政策上的若干限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基本要到2020年前后才能见效益,目前相当一部分还是从事与商务贸易有关的业务拓展,而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也须有相当规模的国际贸易业务和物流量为基本支撑。由此可见,一个有规模效应、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贸易中心可有效地促进国际金融和航运中心的进程。
(四)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可促使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更有效地服务长三角和服务全国,提升国家的整体国际竞争力
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目标由来已久,但由于种种原因实际进展较慢。在当前的形势下,对上海来说,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已刻不容缓。上海有能力,也应承担这一重任。
首先,从全国而言,上海在建设国际贸易中心上具备基本条件:其一,上海地理位置优越,以长三角及长江流域为依托,具备腹地型国际贸易中心的强大优势;其二,上海是国内最大的经济与工业中心,具有强大的经济聚集力;其三,上海对内外贸易较为发达,具有广泛的经济辐射力;其四,国务院批复的“两中心”建设已起步,上海在金融贸易、航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及软件环境方面的综合竞争力正在逐步提升。
其次,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是上海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手段。2008年下半年以来,上海遭遇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经济增长出现了多年未曾有的阶段性负增长,由于外部需求变化及上海经济发展中自身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国际金融危机使上海深刻地感受到现有产业结构的脆弱性,而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是在现有基础上促进上海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手段。
最后,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是为长三角和全国提供服务、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平台。目前上海是我国与亚太地区商品重要集散中心之一,也是国内外各大企业生产要素配置的中心地域,上海加快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进程,也将通过自身外贸结构的升级重新配置价值链,推动加工组装环节向土地和劳动力要素供给充足、成本较低的地区扩散,从而带动长三角和长江流域地区产业结构提升与转型。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也将为我国企业提供全球竞争极为重要的货物与服务贸易平台。
二、上海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阶段性目标、途径与措施
加快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是现实和可行的重要抉择,它可在较短时间内整合各方资源,为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国际贸易中心的阶段性目标
国务院在2009年批复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中进一步明确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及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定位。
依据国家战略规划,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中国贸易国际地位相匹配、具有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现代服务业发达的国际贸易中心。
从目前出发,“十二五”期间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阶段性目标是:进一步完善上海作为中国最主要进出口口岸的功能;争取在一些领域(货物集散、商品定价、物流信息等)形成一定的国际性影响;初步实现从传统货物贸易型向综合资源配置型的转型,从而使上海从现在的亚太地区重要的货物贸易中心之一逐步推进到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地位的基本确立。
(二)现状及差距分析
上海与世界上发达的国际贸易中心的发展情况相对比,现仍处于传统贸易中心的发展阶段,与国家战略要求差距明显。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外贸易总量相对较小
目前世界公认的国际贸易中心城市有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香港等,它们的基本特征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总量中的占比较大。与之相比,上海无论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对外贸易方面与世界上现代的国际贸易中心还有较大的距离。
首先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以可比的数据衡量,2005年上海市GDP大致相当于同期东京的1/7、纽约的1/4和伦敦的1/3。以常住人口计算,2005年上海人均GDP相当于纽约、伦敦和东京的1/7左右。且不说与这些全球性的国际贸易中心相比,上海与香港这一亚太地区区域性的贸易中心相比的差距也较大。上海2006年人均GDP刚超过7 000美元,而同期香港的人均GDP为2.18万美元。
其次是对外贸易总量相对较小。我们计算了从1995年到2007年上海市外贸在世界贸易总量中的占比变动值,如图1所示,虽然随着上海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上海的外贸总量迅速增长,外贸在世界贸易总量中的占比也快速上升,2007年上海出口占比已从1995年的0.22%提升到1.03%,出口占比相应地从0.14%上升到0.98%。但与同年的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相比,差距依然很大。2007年香港和新加坡货物贸易出口额分别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5%和2.2%,而货物贸易进口额占比相应为2.6%和1.9%。纽约和东京更是居于前列。若以城市为计量单位,它们在世界上皆名列前茅,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国际贸易中心城市。
图1 1995—2007年上海市外贸在世界贸易总量中的占比变动趋势
资料来源:据历年《上海统计年鉴》制作。
2.口岸货物集散功能不完善
国际贸易中心应具有强大的集聚力和辐射力,依据功能通常分成两类:一是腹地型,是指以国内完整而发达的产业体系和广阔的国内市场为依托所形成的国际贸易中心,如纽约、伦敦和东京;二是转口型,是指虽然本地市场狭小、资源贫乏、生产力受客观条件限制难以充分发展的城市,但因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配套的服务设施和开展国际贸易诸多的优势,形成“转口型”的国际贸易中心,如新加坡和中国香港(1)。无论哪一类国际贸易中心,它们都具备强大和完善的口岸货物集散功能。
上海口岸功能,在计划经济时期在全国处于绝对垄断地位,但随着外贸出口体制改革,上海口岸在全国的重要地位有所下降,关区的出口比重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29.9%连续下降到1990年的13.95%,后经上海不断开拓新渠道,寻求新机遇,使口岸的出口功能有所提高,2008年占全国出口比重回升到27.51%,见图2。
图2 上海关区进出口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占比
资料来源:据历年《上海统计年鉴》制作。
但上海口岸进口功能则有所衰退,关区进口占全国进口比重从1985年的23.58%急速下降到1990年的16.17%后一直徘徊不前,2001年后持续下滑,2008年降到18.80%的低点。
但值得关注的是同期上海市外贸进口占上海口岸进口的比重却不断上升,参见图3,1985年其占比为18.19%,而到2008年则高达71.76%。这虽然反映了上海进口贸易的快速发展,但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从上海口岸进口流向长三角和全国各地货物的比重有所降低。上海要更好地服务长三角和全国,这一比重应逐步降低。另外,上海转口贸易,特别是国际转口贸易功能较弱。
图3 上海市进出口占市关区进出口总额的占比
资料来源:据历年《上海统计年鉴》制作。
由此可见,一个口岸货物集散功能不完善的城市要成为国际性贸易中心是极其困难的。要实现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地位的目标,必须增强上海口岸功能。
3.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但规模较小
国际服务贸易是指服务业的对外贸易,即发生国际收支行为的服务业经营活动,如国际运输、保险、金融、旅游、技术等劳务的有偿提供和接受。国际服务贸易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国际商品活动领域而迅猛发展的。随着《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签订并生效,国际服务贸易日益得到各国的重视,已成为争夺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内容。当今世界公认的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如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和香港等,已完成了从传统货物贸易型向货物与服务融合的重大转型。就亚太地区而言,2007年香港的服务贸易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占全球总额的2.5%和1.3%,新加坡分别占2.0%和2.3%。
上海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开放型城市,国际服务贸易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入世以来,随着国际服务贸易领域的不断开放,上海国际服务贸易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从图4中可以看出,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在逐年递增,与2000年的12%的占比相比,2008年已上升到25.5%,体现了一定的优势。
图4 2000—2008年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比重
资料来源:据历年《上海统计年鉴》制作。
然而在全球大背景下,与著名的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相比,上海国际服务贸易总体规模仍然偏小,不具备比较优势。首先从贸易总量上分析,2007年新加坡、香港的服务贸易出口分别为663.91亿美元和818.12亿美元,是同年上海的2.65倍和3.26倍;服务贸易进口则分别为701.19亿美元和399.58亿美元,是上海的2.27倍和1.3倍。其次从贸易结构看,上海国际服务贸易类型较少,形态相对单一,且主要集中在运输、旅游、咨询三大领域,其贸易额约占上海国际服务贸易总额的70%以上,而金融、保险、邮电通信、计算机和信息等技术、资金、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发展还比较滞后,规模很小。
4.城市服务功能较为落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世界上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城市都有一个庞大发达的现代服务体系,城市的这种服务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三产业的发育程度。而上海的产业结构长期以来是以制造业为主体的,这与上海以货物贸易为载体的传统型国际贸易中心是相匹配的。多年来,上海正在努力实施从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产业转型,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有所提升,1995年上海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为43.4%,2000年其比重首次超过50%,此后几年维持在50%左右,2007年以后有了较明显的上升,2009年其比重已达到59.4%。详见图5。
图5 1995—2009年上海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的变动趋势
资料来源:据历年《上海统计年鉴》制作。
但现阶段上海市产业结构尚未完成这一重要的产业转型,与世界上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相比,上海城市服务功能较为落后,其一是上海第三产业发展规模相对滞后。目前世界上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都在70%以上,如纽约是86.7%、伦敦是85%、东京是72.7%,香港地区的服务业的比重甚至超过90%,它们能为国际贸易活动提供高层次的商务和金融服务。
其二是从服务业内部结构来看,上海基本上处于传统服务贸易领域,传统服务贸易向现代服务贸易转向速度慢,现代服务贸易领域狭窄,发展滞后。其具体表现为传统的商贸流通、旅游业、房地产等仍占较大比重,而代表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的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中介服务等虽有发展,但仍处于发育状态。
其三是服务业就业来看,表现为文化程度不高的劳动者占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绝大多数;而从事管理咨询、会计、现代物流、律师等高层次的服务行业就业人数比重较低且,并远远低于其他国际贸易中心。
其四是城市的各服务功能发展不平衡。一般而言,国际大都市都具有综合服务功能,能够满足不同的客户主体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上海在此方面的城市服务功失衡较为严重,金融服务业特别是国际金融服务贸易业总体规模仍然偏小,没有形成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分工体系,服务业的国际化程度不高,此种局面不利于国际贸易中心的构建。
5.市场的开放度不够,缺乏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大宗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金融业的发展是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立的支柱。上海经过金融改革与发展,已形成以中央银行为首,国家专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包括多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外资银行在内的较为健全的金融组织体系,是中国外资金融机构数量最多的一个城市(2)。至2009年年末,上海市有各类金融单位787家。其中,银行业132家,证券业93家,保险业307家,在沪经营性外资金融单位数达到170家。但与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中国香港相比,目前上海的金融机构的密集化程度还不够,资金、证券、保险、黄金市场规模较小,缺乏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大宗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此外,市场的开放程度还很低,外资只能涉足很有限的领域,使上海在金融服务方面受到较大的局限。
6.贸易主体功能相对单一
目前上海的国际贸易主要体现为对贸易设施的依赖,而不是对贸易功能和贸易网络的依赖,辐射能力较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承担国际贸易的主体功能相对单一,大多数是从事加工贸易的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它们仅仅是订单的接受者或者执行者,而不是订单的决定者。它们在上海和江浙地区以采购制造品或加工制造品的方式完成产品的生产,通过上海口岸完成进出口。与之相比的是香港模式,香港企业或者位于香港的区域总部,拿到订单以后,在内地选择最优秀的供应商为其生产,因而其辐射能力不仅仅是珠三角,还包括长三角,甚至是东南亚其他国家。
(三)途径与措施
对上海而言,建设国际贸易中心不是狭义的概念,它应是一个包括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在内的大流通市场,其不仅关系到上海在全球城市竞争中的地位,而且关系到上海如何为长三角及全国的贸易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平台,为获得与中国国际地位相匹配的贸易利益服务。
传统国际贸易中心主要以货物贸易等有形贸易为主,而现代国际贸易中心凸显无形贸易和离岸贸易。这些贸易的形成需要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支撑,当今的趋势是传统的货物贸易与无形贸易和离岸贸易的融合,即“综合资源配置型”的现代国际贸易中心。因此,从国际贸易中心的内涵、外延及发展趋势上分析,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可定位于六大功能,即口岸货物集散功能、大宗产品交易和定价功能、贸易营运和控制功能、国际展览和跨国采购功能、国内市场流通功能、国际化购物天堂功能。
但上述六大功能的完全实现是个较长期的过程,就“十二五”期间的阶段性目标而言,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目标是加强和完善传统的货物贸易功能,提升有形商品的强大集散功能,并创造条件逐步从传统贸易型向“综合资源配置型”转型,强化虚拟市场、离岸业务、电子商务等金融属性,为构建立足于集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于一体的大商贸、大流通体系奠定扎实的基础。这样的国际贸易中心才能促使上海产业结构转换并具有强大的辐射和服务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功能。
1.完善口岸货物集散功能
(1)加强和完善上海转口贸易功能。从国际经验看,转口贸易是国际贸易中心一个重要功能,因为转口贸易是贸易中心具有相应规模商品贸易量的必要条件。上海目前的国际转口贸易量与国际水准相比差距较大,发展转口贸易,有利于将上海重建为太平洋西岸重要的贸易中心。因此,大力提升转口贸易功能是“十二五”期间上海国际贸易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上海发展转口贸易功能已具备了新的历史条件,其一是随着我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的上升,上海发展转口贸易的自然禀赋条件日益显示出来;其二是随着洋山深水港的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功能正在形成,发展转口贸易的航运条件日臻完善;其三是上海城市的开放功能正在加强,发展转口贸易的软环境正在完善,保税区、保税港区的转口贸易功能逐步发展。
上海发展转口贸易的思路,是以构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功能为核心,加快由国内转口贸易为重向国际转口贸易为重转变;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功能建设为基础,扩大国际转口贸易的规模;以城市服务功能建设为轴心,形成发展转口贸易的各种硬、软环境;以外高桥保税区、洋山保税港区为重心,加快国际转口贸易集聚区的建设。
具体措施有:
其一是进一步发展上海港的“水水中转”、国际中转功能,除现有的欧洲航线外要开辟更多的国际航线航班,形成发展转口贸易的航运基础条件。
其二是完善发展转口贸易的一些基础条件,如转口贸易的统计手段的建立,海关监管手段的完善等;构筑海关、物流、航运一体化信息资讯网络,增强转口贸易运营效率。
其三是完善发展转口贸易的软环境,如为转口贸易提供更自由的贸易环境,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引进国际上从事转口贸易的著名企业,形成适应转口贸易的金融环境,并通过金融重大政策的先行先试,为国际航运、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进出、结算支持等保障措施。
其四是在外高桥保税区现有的仓储转口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政策进行机制和体制创新,做大保税区转口贸易;同时,利用洋山深水港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枢纽港国际中转条件和洋山保税港区的政策条件,尽快实施国内货物只要确认发往洋山港,即被视同出口并办理退税的“启运港退税”政策,在适当时期应开办离岸金融业务的试点,推动保险服务向货运保险与航运保险的一体化发展,而有一定政策难度的外汇管理业务的政策也可先行试验,逐步推广,做强上海的转口贸易。
其五是在大浦东的空间上重新布局,在临港新城规划多条连接保税港区的保税运输线路,以带活重装备区、主产业区等保税港区以外的产业园区;同时,加强临港新城贸易功能的建设,将外高桥保税区的自由贸易功能延伸进来,在临港新城形成扩区效应。
(2)通过国际展览、跨国采购及国际化购物天堂的功能实施,把上海建设成为进口贸易中心。上海地处我国三大经济区域之一的长三角地区,与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相比,长三角地区经济占全国经济的比重最大。同时,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形成了庞大的进口需求,这种强有力的产业基础及旺盛的消费需求,奠定了上海建成进口贸易中心的基础。上海可通过国际展览、跨国采购及国际化购物天堂等功能建设,利用高铁时代带来的长三角地区“同城效应”,把上海建设成为既服务于上海、又服务于长三角地区的有影响力的进口贸易中心。
2.加大向现代服务型经济的转型,大力发展国际服务贸易
国际服务贸易涉及行业多达160多个,增值链很长。与货物贸易相比,国际服务贸易具有附加值高、贸易摩擦少、解决就业多、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加快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有助于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增加就业岗位、拉动内需增长、提升国际贸易竞争力。
从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而言,它迅速崛起并已成为推动世界贸易的新动力。目前,服务业产业转移正成为国际投资的新动向,其主要推动者则是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
“十二五”期间,上海应加强对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承接力度,推进上海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这是加快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它有利于上海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也有利于提升上海服务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和能级分配。
“十二五”期间发展目标及具体措施:
(1)发展目标是加大上海向现代服务型经济的转型,为上海服务贸易发展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促使服务贸易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改革开放前沿,上海依托产业、区位、人才等优势,服务贸易发展水平现在全国范围已位于前列,2010年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争取突破1 000亿美元大关;2015年预计达到1 500亿美元左右。届时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全国总额的比重将超过30%,并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服务贸易中心城市之一。
(2)以多种具体措施推进上海国际贸易服务的发展。其一是坚持“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并举”的贸易发展原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吸引外资、货物出口、服务出口相互促进”的战略,形成协调发展的大贸易体系。
其二是抓住国际服务业加快转移的重要机遇,完善管理体制,创造良好环境,制定扶持政策,设立服务贸易发展专项资金,研究制定对服务贸易重点领域的税收优惠政策,重点发展运输、旅游、金融保险、计算机和信息、与货物贸易相关的商贸服务、工程承包与建筑、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服务贸易、专有权使用和特许经营、文化、教育、医疗、体育等12个上海服务贸易发展重点领域。
其三是扩大工程承包、设计咨询、技术转让、金融保险、国际运输、教育培训、信息技术、民族文化等服务贸易出口,支持企业到境外设立服务机构,在国际市场上逐步树立“上海服务”的品牌形象,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支持。
其四是努力扩大外资进入服务贸易的领域,吸引国内外著名服务贸易企业落户上海,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加快向商贸、物流、广告、金融等现代服务业领域拓展。通过引进外资,积极发展出口导向型服务业,改善产业结构,提高服务业竞争力。
其五是抓住服务外包发展机遇,发展以承接国际离岸外包为核心的国际服务外包平台,重点发展软件外包、研发设计外包、物流外包和金融后台服务外包等领域,努力拓展欧美市场,提高上海服务外包产业能级。
其六是加强规划指导,积极稳妥地扩大服务业开放,建立和完善符合国际规则的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体系,建立服务贸易统计、标准化、政策协调和监管体系,研究制定鼓励服务贸易出口的财政、税收、金融、保险、外汇等方面政策措施,全方位加强服务贸易出口促进服务。
3.加强贸易要素的区域与空间集聚
多年来,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多采用狭义概念,即以浦东为国际贸易的主体,以外贸的进出口为载体,注重了口岸功能,隔绝了内贸。这种狭义概念使浦西沦为以往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边缘地带,一定程度上也远离了与浦西相联结的长三角的内需消费。现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应紧随国家战略的重大调整,抓外贸扩内需,构建一个包括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在内的大流通市场。它不仅关系到上海在全球城市竞争中的地位,而且关系到上海如何为长三角及全国的贸易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平台。
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框架中,“虹桥商务区”是继大浦东后的又一个重大思路,上海市与相关区将全面推进在商贸流通、进出口贸易、服务贸易、发展总部经济、发展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紧密合作,力求将该区域打造成国家级现代服务业综合试验区、专业服务业的先行先试区和服务贸易集聚发展的重要基地。其中,免税购物区、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试点、商务领域电子商务试点等都有望率先落户虹桥主体功能区。通过功能提升、产业优化、空间拓展和项目落地,使该区域实现贸易营运与控制、现代国际化采购交易、国际购物、国际服务贸易集聚等四大功能,成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主要承载区之一。区域内的上海世界贸易中心(WTC)是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标志性项目,建成之后,它将成为上海西部地区的地标性建筑,成为国际贸易组织、国际性商会组织、国内贸易管理机构、跨国公司、长三角及其他省市地区商会组织、行业协会等企业和机构集聚的平台,从而形成上海东有“大浦东”,西有“大虹桥”的战略布局;加上力图打造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中心的世博园区,上海加强了贸易要素的区域与空间集聚,使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发展具有更强大的依托(3)。
此外,随着沪宁城际、京沪高铁、沪杭城际等通车,上海的虹桥商务区与长三角地区的联系更为紧密,上海要利用好长三角这一巨大腹地,推进长三角贸易一体化发展。上海应与国家的长三角综合规划紧密结合起来,扩大和完善腹地型的、背靠长三角的贸易中心。通过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带动人流、商流和资金流,成为提升长三角集聚能力的平台,这是上海扩大完善腹地型贸易中心的重要抓手。
4.加强贸易产业的功能集聚
根据上海各区域要素禀赋和区位优势,加强现代物流、服务外包、会展、跨国采购、贸易相关产业集聚,形成若干重要贸易产业集聚区。比如,洋山—外高桥重点发展口岸贸易和现代物流,虹桥地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跨国采购,世博园区重点发展会展旅游,形成陆家嘴金融保险咨询服务贸易集聚区、外高桥和浦东机场运输服务贸易集聚区、张江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集聚区、金桥综合生产性服务贸易集聚区等。
除了继续保持有形商品的强大集散功能外,还应强化虚拟市场、离岸业务、电子商务等金融属性,使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成为立足于构建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于一体的大商贸、大流通体系。
5.推动内外贸相互融合
打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通道并逐步实现内外贸一体化,是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进程中无法绕开的重大问题。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一定要把上海放在服务全国的角度来思考。上海的地理位置特殊,地处我国海岸线中心地区,地处长江黄金水道的入海口,只有打通内外贸体系隔阂,建立一体化的内外贸流通体系,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上海要在全国率先突破难点,加快推进内外贸管理一体化,改革流通领域管理体制,实现内外贸企业合作互动平台,帮助更多外贸产品进入内销渠道,推动内贸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其一,上海应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内外贸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优势,为内外贸企业合作互动搭建平台,内外联动,拓展市场,拉动消费;可将原来专门针对外商的交易会和针对内贸企业的交易会合并,召开内外市场融合的订货会、交易会,即让外商来参观内贸企业的展台,让内贸企业也参加出口贸易的展台,从中寻找到合作的商机和引进合适的商品。
其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并结合上海实际,加快组建培育内外贸一体化经营,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可探索将上海现有的内外贸分离的国有控股公司有机结合,组建若干家融内外贸企业为一体的、有实力的本土贸易企业,或以贸易加物流联动、货物与服务贸易组合、国内外贸易融合等方式加速转型,促使企业做大做强。此外,也可以纽约为范例,鼓励长三角地区及全国范围的国内大企业在沪设立相关的运营中心。充分发挥上海和长三角的产业优势,借鉴香港模式,发展订单经济,构建全球营销网络,加强辐射能力。
其三,对于内外贸市场税制的差别,内外贸渠道成本的障碍、销售结算方式等难点问题,上海无法独立解决,可向国家有关部门建议,在调研的基础上按国际通常规则出具相关政策,上海可先行先试。
其四,加快对既懂内贸又懂外贸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
6.加强大宗产品交易和定价功能
世界上著名的国际贸易中心的发展进程表明,依靠所在国的国际地位,通过交易机制和产品的创新,掌握对世界经济和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大宗产品交易和定价权。这不仅是国际贸易中心的功能彰显,更是一国经济实力和国家战略的体现。目前全球已经形成了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农产品、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有色金属、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能源、东京工业品交易所(TOCOM)橡胶为主的几大商品定价中心,它们决定着世界上主要大宗商品的交易价格。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前列的贸易大国,但令人深思的是获得的贸易利益极其有限,特别是在业已成为世界主要进口消费国的一些如铜、铁矿砂等国际大宗商品及原油等重要战略资源上几无消费者定价权,其中缺乏中国的国际定价中心应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中,谋求在国际市场上拥有话语权和影响力应是不可忽略的主要功能之一。上海要站在全球战略高度,形成若干个价格指数、景气指数、风险指数,加快发展各类期货市场,参与国际上大宗商品价格的形成过程,争取在较短时期谋求在国际市场上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在具体操作上,上海既要保持有色金属、钢材等大型专业市场,优化粮食、大宗农产品市场,又要重点开发有国际影响力的原油等交易平台,探索稀土、铁矿石等国内外重要资源的交易方式,建立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国际化期货市场。
7.实现贸易便利化
国际贸易便利化是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必要条件。国际贸易便利化既包括货物贸易,也包括服务贸易,要把上海建设成为效率高、商务成本低、透明度高的地区之一。
目前上海货物贸易便利化的进展较快,现已建立贸易便利化工作机制,完成贸易便利化效率指标框架研究并出台了一批贸易便利化措施。相对于货物贸易便利化,上海在金融保险等服务贸易便利化的程度则差距较大,其问题主要体现在:
其一,相对于国内企业,在资本金要求、金融产品的开发与金融业务界定等方面,外资金融保险等服务企业的国民待遇相对不足;
其二,体制限制形成的外汇管理及税收待遇等方面造成的服务贸易不便利;
其三,审批程序透明度不高,拖延现象较为严重;
其四,区域分割造成的运营不便利,市场效率较为低下。
就此现象,我们认为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创造良好环境,推进配套政策,明晰监管,提供高效服务,促进金融服务的便利化,是有利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其可采取以下措施:
(1)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改进外汇管理,可在上海率先开展“离岸金融”业务的试点,大力推动金融服务投资便利化;
(2)以国际惯例和国际通行方式加快税制的改进;
(3)在风险可控、明晰监管的基础上简化审批程序,对外资金融机构实行同等的国民待遇;
(4)加快形成长三角地区“同城效应”,推进外贸金融保险等服务便利化。
8.抓住世博会契机,发展会展经济
历史上许多著名世界级或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如伦敦、巴黎、纽约、大阪、汉诺威、温哥华、塞维利亚、里斯本等,其建成与发展都与世博会有着紧密联系。
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上海要抓住世博会契机,全力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城市能否举办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专业会展是一个城市国际化的标志之一,也是一个城市成为贸易中心不可缺少的驱动力。例如我国香港每年要举办近20个世界一流的贸易展览会,采取各种优惠措施吸引超过40万名国际买家前来参展。上海目前已在这方面做出了一些努力和有益的尝试,但还应加大力度,着力引进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性会展在上海召开,扩大城市的影响力,特别是通过对世博场馆的改造,打造大型展贸交易平台,充分发挥其长期会展效应和购物功能,吸引国内外商贸、物流、展览、清算、结算等企业入驻,上交会、华交会及国内外的重大专业会展和综合性交易会展都可在此举办,使之成为集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技术流为一体的全球商品会展中心、采购交易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成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区域和空间布局中兼顾国际国内贸易的大流通商务贸易中心之一。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崔大沪)
【注释】
(1)黄强:《现阶段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构建》,《市场论坛》2009年第7期。
(2)黄强:《现阶段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构建》,《市场论坛》2009年第7期。
(3)任翀、吕雯瑾:《虹桥主体贸易功能区呼之欲出》,《解放日报》2009年8月4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