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融入长三角研究

融入长三角研究

时间:2023-08-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十二五”期间上海服务长三角、融入长三角研究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有利的条件。长三角区域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趋势明显,城镇规模不断扩大。长三角城市在产业分工中未形成梯度层次,制造业结构严重雷同,同质竞争态势十分突出。

“十二五”期间上海服务长三角、融入长三角研究

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有利的条件。上海发展进入新时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加快“四个中心”建设进入关键时期。面临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推进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办好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国家规划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等重要机遇,不仅对上海自身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且为上海服务长江三角洲、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和全面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一、上海服务长三角的背景与意义

了解上海服务长三角的背景与意义,对于“十二五”期间上海服务长三角、融入长三角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上海服务长三角背景

一方面,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形成了五个层次的城市规模等级序列。在长三角各级城市规模的等级数量中,呈现出了相互包容、相互融合和相互渗透的“宝塔形”特点。其整体空间布局总体上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基本形成长三角城市群空间布局结构的基础设施体系,城市群域的城市“同城效应”日益显著。长三角区域相继建成沪宁、沪杭、杭宁、同三国道等高速公路。正在实施中的上海空港和海港,浦东铁路等沿海大通道系列工程,高等级内河航道网建设为实现长三角区域区内联动提供便捷。随着苏通大桥、沪崇启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贯穿浙江、上海和江苏的快捷通道正在形成,原先的南京、上海、杭州三大核心城市形成的“Z”形发展格局正将发生新的变化,南通及苏南地区的区位优势逐步体现,长三角“同城效应”日益凸显。

第二,长三角区域人口向城镇集中加速,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公共和社会服务设施明显改善。长三角区域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趋势明显,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公共设施和各项社会事业同步推进,共同发展。长三角区域2004年人均GDP已超过4 000美元,人均GDP突破3 000美元的有上海、苏州、无锡、杭州、宁波、南京、常州、嘉兴、绍兴、镇江等10个城市,长三角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3万元,就业水平和人均收入逐年提高,城乡收入差距和地区经济差距相对缩小。长江三角洲地区高等教育从大众化阶段进入普及化阶段。在城市群域的各城市建设中,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实施,完善医疗、教育、文化、娱乐、体育等配套设施,构建完善和谐的城市人居环境态势逐步显现。

第三,城市群的城市体系布局上呈现出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偏少的扁平状结构。长江三角洲核心区域16个地级以上城市中,人口超过300万的特大型城市仅有上海和南京2个,人口在100—300万之间的有5个城市,为苏州、无锡、常州和杭州、宁波。人口在50—100万的有7个城市。另据统计,人口规模在5—50万的城市有50多个,5万以下的小城镇有近千个之多。这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现代化水平不高,城市功能雷同,城市区域整体协调能力较弱。

另一方面,近年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逐步从生产要素合作向体制与机制深度合作发展。区域内各城市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统一规则下,进一步打破行政隶属分割状态,从更深的层面推动了区域一体化进程(1)。区域合作在要素层面进一步深化,共同市场建设进一步加快,区域合作开始向以制度层面为核心转变。但在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

第一,长三角城市群的首位城市作用偏弱,城市的首位度偏低。上海是我国最大的中心城市,战略发展目标是国际大都市。但是上海的城市首位度只占全国GDP的5%,与国际发达国家首位城市占全国的GDP比重相比较,差距较大。如纽约占24%、东京占26%、伦敦占22%、首尔占26%,这些国家的中心城市的城市首位度是上海的6—7倍。提高中心城市的首位度对于引领长三角区域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城市群域的城市功能定位与分工不够明晰。长三角城市群域各城市之间的文化、历史、区位、资源条件存在一定的相似性,长期以来形成各城市的经济同构化,城市的定位和职能分工模糊。长三角城市在产业分工中未形成梯度层次,制造业结构严重雷同,同质竞争态势十分突出。上海与江苏、浙江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分别为0.82和0.76,江苏与浙江的相似系数竟高达0.97。各城市较难充分利用各自条件和发挥自身特色,在区域中的角色地位不够明确,致使区域经济合作“重外轻内”,区域发展的内部关联度低,城市间联系松散,核心竞争力受到影响。

第三,城市群域城镇体系布局中的产业仍属粗放型经济。虽然长三角经济能级向高层次转化进程不断加快,但从目前来看,整体经济尚未摆脱粗放型增长的特征。经济增长基本依赖于资源高消耗。在长三角城市群域的产业中,一些在产业结构中物质消耗量多、对能源依赖性强或污染严重的行业仍占较大比重。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我国新的生态环境脆弱带,水体污染、大气酸雨、土壤破坏和固体废弃物堆积等问题突出,跨界污染问题引发地区间矛盾冲突不断;由于生态退化明显,地下水过度开采出现了大面积地表沉降、水质浸染,生态环境有不断恶化的发展趋势。

第四,行政区划的行政分割成为合理调整城市群域各城市规模等级的重要制约瓶颈。长三角地区分属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行政壁垒成为调整城市体系很强的负面影响因素。在资源利用、生产要素配置、产业布局上都存在各自为政、恶性竞争的不良因素。长三角地区城镇分布密度高,诸多地级市和所辖市、区、县中心城市空间毗邻甚至重合,形成连片的城市化地区。但是由于行政区划的分割,相互之间在城市空间拓展、土地资源利用等方面矛盾十分尖锐(2)

2.上海服务长三角、融入长三角重大意义

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首位城市,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今后一段时期,上海将立足国家战略,站在全局高度,充分发挥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作用和改革开放的领先优势,把进一步推进长三角联动发展同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等国家战略更加有机地融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联动效应,实现“四个率先”,对于提高服务全国的能力,提升区域整体参与国际合作和国际竞争的水平,促进上海服务长三角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上海服务、融入长三角,有利于促进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协调发展。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龙头,通过服务长三角,有利于长三角区域继续走在科学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前列,有利于促进东部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推动全国改革进一步深化,有利于加快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更好地带动长江流域的发展,更好地帮助中西部地区快速崛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更好地带动、辐射全国,对其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第二,上海服务、融入长三角,有利于提升长三角地区整体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益表现为综合经济实力的城市群之间的竞争。作为世界第六城市群的长三角地区正在快速崛起,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只有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中求发展,才能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才能为增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能力作出更大贡献。上海服务长三角,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立足于自身优势扬长补短,紧紧抓住国际生产要素重组与转移的机遇,促进长三角区域更好地代表国家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上海服务长三角,有利于抓住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和国际产业转移加快的机遇,推动长三角地区全面参与全球竞争、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

第三,上海服务、融入长三角,有利于加快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长三角地区正处于实现新一轮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基础性条件已经成熟。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长三角地区已经具备联动发展、抢抓机遇的有利条件。在经济社会基础方面,经济总量大、综合实力强、城镇化水平高、开放程度广,推进长三角地区联动发展具有很好的经济社会基础和条件。在区域内政府协调机制方面,建立了包括两省一市主要领导出席的定期磋商机制、常务副省(市)长主持的“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机制、有关政府职能部门参加的专题合作机制、长三角16个城市经济协调会机制,长三角合作机制进一步推动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第四,上海服务长三角、融入长三角,有利于解决存在的重大问题。长三角地区发展不断深入,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接踵而至。在区域内各城市的定位和分工、产业同构、市场分割、要素流动、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得不到有效衔接,跨界流域污染治理、人口综合治理等都需要在发展中去解决。要加快发展长三角区域生产力,就必须在体制和机制上有重大突破,重点是要加强长三角地区各级政府的制度合作,包括区域大交通制度合作、大城市群发展规划制度合作、区域环境与资源配置制度合作和区域市民保障制度合作。通过上海服务长三角,有利于以创新的理念突破长三角区域长期以来阻碍一体化进程的重大问题,促进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

第五,上海服务、融入长三角,有利于上海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上海服务长三角有利于上海在长三角、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上海服务长三角有利于上海充分发挥对外开放的优势,积极吸引外资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大规模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承接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大规模转移;有利于上海利用长三角乃至国内资本逐渐丰富、产业配套能力较强、基础设施较为发达等新优势,承接高端研发制造和服务外包等更高层次的国际产业转移,全面推动上海产业调整升级;有利于上海抓住机遇参与经济全球化,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二、上海服务长三角基本态势

21世纪长三角区域合作进程已经到了一个关键时期。2008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经济素质;有利于增强对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有利于推进体制创新,促进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温家宝总理2007年5月15日在上海主持召开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提出上海推动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的方向、重点和要求:要形成上海全方位推进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进一步提高上海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的能力。

1.上海服务长三角的现状与特点

在新时期,上海在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的过程中,以贯彻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为指导,重点实现“五个转变”。

第一,服务定位上从要素空间配置向要素配置平台构建转变。在国际资源技术从梯度转移向水平转移的大背景下,上海进一步立足经济全球化,从单纯的要素空间配置向构建要素配置平台转变,与长三角区域以及国内其他地区形成有层次的分工体系,以发挥龙头作用。从长三角区域综合服务平台的规划建设看,上海在综合服务平台、市场体系平台、专业性平台、制度建设平台等四个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一是依托综合服务平台,社会保障、交通一卡通、教育、诚信、就业等由各职能部门以多种方式推进,正在形成系列性对接政策,收获了一批阶段性成果。二是市场体系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快。长三角区域围绕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统一大市场建设、构建长三角信用体系、实现区域信息资源共享、建设相互融通的区域功能服务体系、人才市场等方面进行优化配置。三是专业性服务平台进一步加速。长三角区域各职能部门积极行动,在经济、金融、旅游、科技、文化、信息等多项专业领域进行合作。

第二,服务层次上从要素合作向制度合作转变。近年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逐步从生产要素合作向体制与机制深度合作发展。区域内城市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统一规则下,进一步打破行政隶属分割状态,从更深的层面推动了区域一体化进程,区域合作在制度层面进一步深化。为了定期协调城市间经济合作的重大事宜,长三角区域建立了“长江三角洲十六个城市经济协调会”,重点在交通、信息、规划、科技、产权、旅游、港口、通关、人才、“一卡通”互通等多个具体领域进行了区域一体化的试点。通过制度层面的合作,上海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的辐射力进一步增强。

第三,服务主体上从政府为主向企业为主转变。企业在长三角地区的跨行政区活动日趋活跃,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地位逐步得到确立。长三角地区企业数量多、规模大,企业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经济活动,由此推动着资源在整个区域内流动和配置。近年来,长三角中小企业自由流动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苏浙沪“中小企业合作与发展论坛”签署了《中小企业合作与发展协议书》,着眼于共同打造长三角地区的服务平台。上海更多运用市场机制,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同时发挥大中型企业的主导作用,使之成为对外投资主体,鼓励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将上海集聚的资金、技术、品牌和服务一起辐射出去,更好地发挥服务功能。政府职能则逐步转向创新体制机制,构建服务平台。培育和引进各类服务行业中的标志性企业将成为上海服务长三角的主要任务。一方面要根据上海服务经济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定位,发掘发展潜力较强的企业,以各种方式给予支持和培育,成为能引领行业发展的领头羊。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国外(海外)著名的服务型企业进入上海市场,推动国内同类企业快速发展。

第四,服务内容上从有形产品输出为主向无形资源溢出为主转变。调整产业结构,致力于服务经济发展已成为长三角地区各主要城市的共识。长三角地区客观上要求上海发展不但能够满足有形产品输出,更需要无形资源的对外辐射。国家推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也成为上海依托城市群进一步推动以制造业为核心的有形产品输出为主向以服务业为核心的无形资源溢出为主转变的重要机遇。上海熟悉国际惯例,掌握大量国际信息,拥有众多跨国公司总部,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这些无形资源的带动作用比单纯地提供资金、技术和产品更明显。因此,上海更加注重发挥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包括对外服务、无形资产、品牌输出等,在满足全国各地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同时,上海在服务长三角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从区域特征和资源特点出发,调整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相互关系和战略定位,发挥优势,形成差异,加强上海服务业的辐射力。

第五,服务方式上从单纯的产品流动向资本流动转变。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区域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单纯依靠技术和产品输出来发挥服务功能的作用已经非常有限。近年来,上海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第三产业合同利用外资新批的项目数开始超过第二产业。上海更加注重企业的对外投资,这种方式既符合上海转移部分传统产业,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的需要,也是树立上海品牌、提高上海企业竞争力、应对跨国公司竞争的需要,同时也符合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3)

2.上海服务长三角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上海在服务长三角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突出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对上海服务长三角、融入长三角,带动长三角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上海的核心功能与国际城市相比有较大差距。长三角的核心城市上海,与伦敦、纽约、东京等全球城市相比,在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上都存在较大差距。2007年上海人均GDP超过8 500美元,而伦敦、纽约分别超过和接近30 000美元,东京已经超过50 000美元。上海落后于其他全球城市。2007年上海GDP总量仅占全国5%左右,而纽约、伦敦、东京等全球城市占本国经济总量的比重都在20%以上。因此,长三角的首位城市上海的功能定位以及其他重要城市的定位与分工决定了长三角地区发展的未来。

第二,上海与长三角的产业结构趋同化形成过度竞争。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工业研究中心提出的相似系数计算,上海与江苏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为0.82,上海与浙江的相似系数为0.76,浙江与江苏的相似系数高达0.97,这表明一市两省的产业结构趋同性很强。长三角各城市的三次产业结构相似,各城市特点不鲜明。近年来,当长三角遭遇土地、资源等一系列“瓶颈”制约,纷纷酝酿产业升级之时,产业“同构化”在长三角再次悄然出现。创意产业园、物流园区、港口码头、商品市场、中央商务区等现代服务产业在长三角各地纷纷上马,不少园区定位相似,招商乏力,相互间缺少统筹协调。在长三角城市中,有11个城市有汽车、8个城市有石化、12个城市有电信等产业。在创意产业发展上,长三角地区将形成上百个创意产业园区。仅就创意产业中的动漫产业而言,园区数量多、结构雷同。产业趋同使得各地难以发挥比较优势,投资和生产分散,降低地区整体经济效益。

第三,上海与长三角的行政界线阻隔使生产要素难以自由流动。长三角区域各城市虽然对区域协调发展达成共识,但由于区域城市之间体制分割,地方政府作为利益主体,使得上海及长三角区域各城市出台的政策和法律有些是以有利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地区封锁和经济割据,各城市之间恶性竞争,影响了产业链的分工协作关系。例如,长三角特大城市和大城市汇集了众多著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全国科技人才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但是,长三角城市的人才、资金、产业扩散相对较少。上海需要在加强技术扩散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对周边地区的人才资本、产业、信息等的扩散机制。同时,要利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利时机,按照社会化大生产与合理经济规模的要求,积极与其他城市合作,打破地区、行业、部门和所有制界限,以资产为纽带,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营、组织专业化协作等各种形式发展企业联合体。

第四,上海与长三角的重大基础设施配套和衔接有待进一步改善。上海与长三角的交通、能源、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配套和衔接存在较大缺陷。这集中反映在港口等重大交通设施方面。长江岸线的开发利用缺乏综合规划,区域内凡有港口资源的城市,都把水陆运输枢纽和临港重型工业作为自身发展的支撑条件,竞相建设集装箱港口。在几个重要的沿海港口城市之间更是相互争夺国际主枢纽港地位,港口建设战线过长,导致资源浪费。此外,在长江口越江通道和国际机场建设等问题上,也同样存在相互争夺的现象。

第五,上海与长三角的资源耗费和短缺并存。长三角地区人口十分密集,资源消耗量大,给区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压力。区域人地矛盾突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建设用地扩展受限;能源比较匮乏,资源利用率不高;矿产资源短缺,资源消费对外部依赖程度高;点源和非点源污染不断加剧,形成了当前以水质型缺水为主的水资源特征;水资源配置也不尽合理,节水工程设施较为薄弱,促进节水的配套政策、体制和机制等尚不健全,加强节水的执法力度不够;洪涝和地面沉降等灾害风险加剧,海洋灾害时有发生。如何立足有限的资源环境容量,通过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上海服务长三角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六,上海与长三角的环境污染严重和保护措施不力。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有数据表明,长三角地区污染物排放量占全国的20%,环境质量呈急剧恶化趋势,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河湖水系污染、酸雨问题。这已成为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目前管理体制缺乏统一协调,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制度不合理,导致地方政府行为短期化,带来产业结构同构化,加剧了环境质量的恶化。

第七,上海服务长三角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长三角地区由投资驱动带动高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外延式扩张,形成了出口导向战略。对外依存度较大幅度提升,对资源的需求也大幅度攀升。长三角地区资源自给程度大幅下降,企业购进技术,出让市场。对外技术依存度高,是影响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竞争力的关键问题。导致上海及长三角自主创新供给不足的原因主要是:缺乏有实力、能够带动形成上下游产业链的主导型企业;对中小型科技企业的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创业投资总量依然偏低,结构不合理,有利于中小企业成长的风险投资环境尚未形成;一些市场环境不能适应自主创新要求,在政府管理层面缺乏鼓励自主创新的机制;由于地方政府追求速度和外延扩大规模,使得大部分企业宁愿低水平复制生产能力,也不愿意在技术和人力资源上投资;企业宁愿在同类档次上持续进行低成本竞争,也不愿通过创新、品牌和服务提高效益;宁愿引进设备和技术,也不愿意下苦功走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道路,这些都是形成自主创新发展的障碍。

第八,上海服务长三角的流动人口社会管理能力不足。近年来,国际制造业不断向中国转移,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据最新人口普查资料表明,由于制造业的发展,在长三角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农民工现在占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高达40%以上,其中第二产业超过60%,在建筑行业甚至占80%。这种状况导致了大部分从业人员长期处于流动状态,不利于提高人员的素质,阻碍了这些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得流动人口的劳动力市场报酬过低,缺乏社会保障。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城市中逐步沉淀下一批收入低下而又缺乏社会保障的人员,形成了一个城市贫困群体,各种社会矛盾由此而引发。为此,上海服务长三角的社会管理能力显然不足。

三、上海服务长三角的总体思路

上海服务长三角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长三角区域规划和《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指导,立足服务全国发展大局,进一步发挥上海的先发带动效应,加快构建长三角区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科学发展和改革开放上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带动长三角区域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进一步提高上海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的能力,形成上海全方位推进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为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1.基本原则

第一,走科学发展之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上海要主动引领长三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继续大力集聚生产要素的同时,更加注重依靠科技进步,统筹考虑耕地和生态保护,统筹城乡发展的土地资源利用,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的盲目扩张,鼓励产业结构升级,资源集约,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第二,发挥上海龙头地位,突出各区域的发展特色。上海要发挥中心城市的核心作用,引领长三角各城市间按比较利益原则进行合作,通过区域内的要素流动实行互补,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地区融合发展,增强区域竞争能力。在生产组织区域化、地区经济专业化的基础上,按照各地自然、经济、社会诸要素组合的不同特点,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形成区域发展特色。

第三,以制度合作为重点,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上海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深化改革开放,完善长三角制度合作平台建设和工作机制,完善合作途径,加强机制体制创新,消除妨碍区域一体化和创新能力建设的制度障碍,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增创改革开放新优势,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提供体制保障和动力源泉。

第四,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合理布局生产力。上海要主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带动长三角区域生产力的布局与分工协作,提高长三角区域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创新要素的集聚,培育新的竞争优势。上海要带动长三角着眼全局,统筹兼顾,把转变城镇发展方式放在突出地位,理顺各地区经济关系,深化区域分工体系,加强对区域发展的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推进区域大市场、大流通、大交通等经济一体化发展。依靠企业的自主选择,促进企业和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合理布局生产力(4)

第五,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上海要引领长三角发展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向“以人为本”的重大战略转变,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要由高消耗的外延增长向集约型内涵增长转变,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建立面向全体居民的公共服务体系。

第六,强化区域整体服务和辐射功能,带动全国发展。上海要融入和服务长三角,也要更好地服务全国。要充分发挥上海乃至长三角区位优势独特、经济实力雄厚、文化历史悠久、科技实力较强等优势,强化服务和辐射功能,全面带动长江流域、沿海地区发展,并逐步向我国中西部地区辐射。

2﹒主要战略

上海要立足国家战略,按照我国区域发展的总体部署,发挥上海在长三角区域的龙头作用,融入和服务长三角,推动长三角地区成为我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示范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试验区,联动发展、服务全国的先行区,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上海在融入和服务长三角发展中,要充分发挥改革开放的领先优势,以提高自主创新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推进长三角联动发展同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实现“四个率先”、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等国家战略更加有机地融合起来。要主动承接国际服务业的转移,以发展生产型、知识型、外向型的服务业为重点,注重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联动发展,互相支撑,有机循环,不断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新的领域和新的市场,最大限度地发挥联动效应,实现上海服务长三角的战略目标。

3﹒主要任务

第一,带动长三角区域全面提升整体社会经济水平。长三角地区将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最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是我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长三角现代服务业将建立以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建设为核心,以物流商贸、金融保险、旅游会展、研发信息等为重点,加快其他城市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形成服务对象错位、服务内容配套、服务功能协调的多层次服务体系。上海作为国内外交通枢纽、长三角区域要素资源配置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以及创新源头,在未来发展中,重点发展金融、贸易、国际物流、研发、信息咨询等服务业,重点提升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全面提升现代社会文明程度,成为吸引全球流动资本、传递辐射功能的世界城市,成为建设服务全国、面向国际的现代服务业中心(5)

上海要依托强大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完备的研发体系,带动长三角区域走资源集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工业化发展之路。要使长三角地区从国际性的制造业体系完整、技术力量雄厚、综合配套能力强的生产基地走向集研发设计、生产加工、国际营销和商务服务为一体的世界制造业中心,在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石化、汽车、纺织等领域保持国内领先,成为我国新型工业化的领跑区,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上海要带动长三角区域努力构建世界级城镇群,不断提高长三角的国际竞争力。要充分发挥较高的城市化优势,依托一批古今交融的现代化城市,强化城市经济社会功能,改善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和城市之间联系,促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中心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协调产业建设和城市建设的关系,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努力培育全球城市,形成以首位城市上海为主,以南京、杭州、宁波、苏州、无锡、常州等都市区为载体的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密集区。

上海要积极发挥世博带动效应,大力推进上海文化产业与长三角的对接。要带动长三角区域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意的融合发展,注重以数字技术全面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质量,注重以文化原创、创意推进和拓展文化服务,注重文化产业与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的协调发展。

上海要发挥带动作用,全面提升长三角国际化水平及国际竞争力。要增强对国际生产要素的吸引力,促进资源在世界范围内配置,建立国际航运服务体系、国际金融服务体系、国际商务服务体系、高端制造业服务体系和世界城市体系,成为中国接轨国际化的最开放的前沿区域。

第二,带动长三角区域全面提升区域一体化水平。上海要提升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和服务全国的能力。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长三角一体化才能在更高的平台上发挥应有的作用。要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不断拓宽长三角区域合作与交流领域,由要素合作、市场合作向制度合作转变。要通过强化优势互补,开创区域共同繁荣。各城市间按比较利益原则进行合作,通过区域内的要素流动,充分利用各地自然资源、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避免重复建设,重点形成产业、人口、社会、生态、科技等要素支撑体系。以区域内高速公路等快速干道建设和信息化共享平台建设为契机,推进交通、信息一体化,促进区域资源共享(6)

上海要与江苏、浙江联动,打破市场壁垒,积极建设开放、统一的市场体系,减少市场准入限制,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实现国际市场一体化。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协调各地区的竞争规则,建立一个不被行政壁垒和垄断力量扭曲的区域共同市场,使区域内市场主体进行充分、有效和公平的市场竞争,实现区域共同市场内资源的高效率配置。培育区域一体化的消费品市场和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实现区域内各地区市场的互相开放,减少地方保护色彩。建立统一的企业和市场信息系统,为市场一体化创造条件。要与国际惯例接轨,统一、规范区域内共享的市场规范和技术标准,实现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纽带的区域合作(7)

上海要与江苏、浙江联动,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区域协调管理。在区域内组建具有一定权威的协调机构,发挥对一市两省及15+1个城市的调控作用,引导区域和城市的和谐发展。鼓励城市战略联盟(8),鼓励各领域、行业、部门建立全面的对话、协商制度。大力推行跨地区交通网络的一体化规划建设,促进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协调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健全区域协调的途径和手段。梳理各城市现有的地方性政策和法规。建立富有弹性、规范化的区域一体化制度。

第三,带动长三角区域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上海要引领长三角区域加大改革开放,促进产业升级。充分发挥上海及长三角地区上市公司较多、民间资本活跃的优势,降低国企改革的准入门槛,敞开大门,吸引各类资本参与国企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全面参与国际贸易。加快传统行业改造,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和水平,提高资源集约利用程度(9)

上海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带动长三角区域各城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促进城镇集约紧凑发展,减少资源消耗,优化生态环境,严格项目管理,提高开发地块的土地使用效率,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土地节约和合理调配,在城市功能更新中重视既有建筑的永续利用,促进乡镇和村庄相对集中建设,节约农村土地资源,集中建设区域基础设施,鼓励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公共交通建设,推广建筑技术,完善相关政策,大力推行建筑节能。

上海要依托科教资源,实施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联动。目前,长三角地区有21所国家“211工程”(10)大学,2 000多个国有独立县级以上的研究机构,在生命科学、微电子、海洋科学和工程、航天航空等领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上海要牵头建立三地交流合作的组织和工作机制,及时交流长三角区域的教育信息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定期举行教育合作交流活动,举办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学术研讨,推进长三角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力,共同探索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和中学、高考制度改革,共同开展教师培训,共同鼓励三地高校积极开展校际教学合作,推动学分互认、师资互聘、联合办学、合作科研等。三地要不断通过教育专家联聘、就业市场互相开放等一系列的交流与合作,推动长三角地区基础教育的共同发展,中外基础教育的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要充分发挥长三角科教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与产业结合,大力支持科技创新投资。率先在全国走科技创新之路,促使经济发展的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有效落实“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促进区域发展。

上海要引领长三角区域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富民优先。要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加强规划管理,不断拓展规划内容,深化规划要求,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逐步建立统筹城乡的规划体系,促进城镇化过程中城乡空间资源的有序配置。编制镇村布局规划,引导乡村人口合理集聚。加强城市与区域之间的规划衔接。加强区域间城镇发展的统筹和协调。有效加强城乡规划的实施管理与监督,加大城乡规划依法行政的力度,保障各类规划有效实施。以城市化带动农村,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作用,以工业化致富农民,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在产品开发、基地建设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引导村庄合理布局,加快农村公用事业发展,统筹城乡社区管理,形成城乡一体的公共交通、广播电视、宽带信息、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网络(11)。加强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

上海要联动长三角,强化区域合作,共建社会服务。积极发展多元投资合作办学,鼓励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机构跨省市合作和跨省市发展,鼓励非公有资本投资建立高水准的高校,大力发展非学历培训。鼓励组建跨省市的医疗服务集团,打破跨区域医疗保障体制障碍,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积极探索个性化服务,建立面向整体社会服务、共享社会公共服务的保障制度(12)

第四,带动长三角区域提升服务长江流域和全国的水平。上海要充分利用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有利契机,以长三角区域规划和《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指导,以国际金融和航运中心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同时,上海作为国内外交通枢纽、长三角区域要素资源配置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以及创新源头,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将进一步增强,成为吸引全球流动资本、传递辐射功能的世界城市。上海建设服务全国、面向国际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将重点发展金融、贸易、国际物流、研发、信息咨询等服务业。在此基础上,以物流商贸、金融保险、旅游会展、研发信息等为重点,加快带动长三角区域其他城市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形成服务对象错位、服务内容配套、服务功能协调的多层次服务体系。

上海要充分发挥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经济雄厚、科技实力较强等优势,积极发挥放大发展的溢出效应,引领长三角区域带动和支撑中西部地区发展和东部地区及长江流域发展。上海要引领长三角地区现代化建设走在全国的前列,在积累了许多重要经验的基础上,为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示范作用,推动全国的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同时,上海要引领长三角地区在承接全球范围产业转移的同时,将部分资源型产业转移出去,这将为中西部地区发展带来机遇,发挥资源优势,也将为我国中西部地区融入全球经济起到重要的基础性作用(13)

四、上海服务长三角的政策建议

针对上述情况,“十二五”期间上海服务长三角的战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引领现代服务业发展

第一,推进长三角区域服务业重心向高端转移。发挥上海现代服务业在金融、贸易、物流、信息、航运、中介服务、会展等领域的比较优势,为长三角和全国乃至亚太地区服务。上海要重点扶持高端服务业的发展,通过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高端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和水平,推动长三角区域现代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引领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上海要带动杭州、宁波、南京、苏州、无锡等核心城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科技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

第三,推进长三角区域服务业行业标准、法规和政策一体化。扩大服务业标准化覆盖面,进一步加大财税扶持政策对服务业领域的支持,加强研发设计等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法规制订工作。重视服务业行业组织发展,发挥上海行业组织发达的优势,推进长三角区域新兴服务业行业组织的建设,更好地凝聚这些行业的优势和潜力,推动服务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2﹒加快长三角区域建设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

第一,统筹规划制造业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制造业分工合作。发挥上海现代制造业优势,明确长三角区域作为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总体定位。以长三角区域“一核六带”(14)总体布局为指导,统筹规划长三角制造业空间布局,促进现代制造业产业集聚,理顺地区合作秩序,推进制造业发展一体化和空间布局合理化。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带动长三角进一步融入全球制造业分工体系,提升区域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

第二,带动长三角区域提升制造业能级。发挥上海先进制造业的研发、营销、展览展示等优势,以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集群的形成为突破口,提升长三角区域电子、汽车、机械、钢铁、船舶、石化等支柱产业的竞争力,加快高新技术对纺织服装、建材等传统产业的改造,大力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以及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

3﹒引领长三角区域高科技产业化的发展

第一,引领长三角区域扩大高科技产业规模。发挥上海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大、能级高、产学研水平领先的优势,依托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大投资集聚,提高其在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度。

第二,以高科技园区为载体,加快推进高科技产业集聚。发挥上海的国家级高科技园区数量多、规模大、能级高以及品牌、政策和人才等优势,带动长三角区域开发区和高科技园区有效整合空间资源,积极承接国际高科技产业和资本的水平转移,加快高科技产业的组团式发展,加大对国民经济具有主导性、支撑性、基础性影响的高科技产业培育力度。

第三,引领长三角区域增强高科技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上海高科技产业服务优势,引导和吸引社会资本更多地参与高科技产业发展,完善科技政策服务和成果转化服务,鼓励科技成果转化与产品开发的投入,努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知名品牌,积极探索从消化吸收创新和集成创新向原始创新的跨越。

第四,带动长三角区域高科技市场体系的发展。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完善,上海技术市场体系已初步形成。要发挥各种技术市场在信息、人才、技术、资源等方面的市场功能和优势。要发挥上海科技与经济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加快风险投资机制建设,完善高科技成果评估体系,完善科技成果交易机制,建立长三角区域统一的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服务中心,健全技术服务、咨询服务、信息服务网络,完善有关法律和有利于创新的技术标准体系。

4﹒完善上海市域城市群体系

第一,发挥上海市域城市群对长三角城镇体系布局的带动作用。建立科学的上海市域城镇体系,将上海市域城镇体系纳入长三角区域城镇体系中,在城市群空间布局上,发挥上海特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着重提升以上海为核心的都会核的综合服务功能,带动和促进长三角地区的协调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第二,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确定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内的二级城市群体系,进一步明确上海城市群、南京城市群和杭甬城市群在长三角城市群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明确这三大城市群相互间的发展定位和错位发展的互补关系,进一步明确三大城市群的政策协调化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明确三大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联盟体制;打造长三角区域四级城市体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建设世界级一流城市群为总体目标,着眼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整体协调发展,着力于构建与发达国家城市群相匹配,以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四级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体系;制定不同战略,推动四级城市的发展,以城市功能为导向,以产业集聚为纽带,以城市协调为基础,强化上海、南京、杭州首位城市功能,构筑长三角现代城市体系。

5﹒推进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第一,加快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分工合理的港口物流体系,加快建设三大港口物流体系,即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远洋集装箱干线港体系、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业务的支线港和喂给港群体系、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江海联运和海进江转运体系。构建优化整合的集疏运体系,加快综合交通通道建设,加强内部综合交通体系之间的衔接,完善综合性交通枢纽建设。

第二,推进区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区域能源储备体系和应急保障体系,统一规划,明确上海与长三角区域能源发展的分工合作,优化能源结构,加大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推进长三角区域海洋新能源基地建设。

第三,推进区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统一的长三角区域合作综合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设,带动长三角完善区域信息标准化建设,推进各地区信息资源共享。

6﹒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一,带动长三角区域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严格保护耕地,集约利用建设用地。保障保育生态用地,优化区域土地资源配置,加强土地利用监管和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和监督,全面推行土地集约利用考核制度,调整土地利益机制,健全法律机制和责任制度,杜绝违法违规利用土地。

第二,带动长三角区域全面推进节能降耗。坚决落实国家和二省一市节能减排指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水资源持续利用,积极推进原材料节约,加强资源综合利用,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

第三,带动长三角区域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决落实国家和二省一市生态保护指标,统筹规划区域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区域生活饮用水安全,加强区域水污染防治力度,推进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7﹒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和完善创新体系建设

第一,带动长三角区域增强创新能力。把自主创新作为科教兴国的核心,发挥科技创新的产业路径优势,带动长三角区域增强创新能力的软实力,带动长三角区域营造增强创新能力的软环境。

第二,推动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带动长三角区域创新共享平台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大学在区域创新体系的重点基础地位,强化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意识,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科技人才自由流动制度。

第三,推进长三角区域教育发展和改革创新。加快研究型、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发挥自主创新的生力军作用,加大力度推进长三角区域教育一体化进程,改革与完善教育体系结构,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建立统一的长三角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共享体系,打造统一的教育人才交流平台。

第四,推进知识产权体系建设。建立知识产权评估和交易体系,完善知识产权合作网络,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保障体系,推进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8﹒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一,推动长三角区域现代农业的发展。推进区域农业科技进步,推进区域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第二,带动长三角区域农民收入提高。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推动乡镇企业机制创新和结构调整,健全农民就业服务体,扩大劳务输出,建立公共财政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扶持机制,运用转移支付制度改善农村特别是落后地区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

第三,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健全区域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结构,完善农村组织体制,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使用新制度,建立基本农田保护与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第四,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坚持城乡发展一体化,坚持“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模式,实施差异化推进,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建立城乡一体、衔接协调的规划体系。

9﹒推进社会事业一体化发展

第一,提高外来人口管理水平。上海要为外来人口创造公平的环境,改革户籍制度,制定流动人口管理政策,实行以居住证制度为主的属地化管理体制,降低外来人口的就业门槛,完善外来人口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人口管理体制机制。

第二,完善社会事业体制和机制。全面落实社会事业公共财政政策,完善社会事业发展的筹资机制,制定实施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第三,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农村公共服务指标考核体系,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城乡之间各种要素的自由流通,率先建立省、市、区县、乡镇(街道)四级垂直的公益性就业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率,着力引导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努力增加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

第四,处理好扩大覆盖面与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关系。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

10﹒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一,率先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模式,实行投诉制、评估制、问责制和监察制,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第二,继续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改革。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和各项配套改革,促进长三角整体区域产业的市场化整合。

第三,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优化支出结构,建立公共财政。按照调整存量、优化增量的原则,优化支出结构。在合理界定政府间财权事权的基础上,加快财政新老体制并轨。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收支两条线等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税制。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主体税种,完善转移支付。探索构建地方税收体系,适当下放税收管理权限。完善财税体制,统一实行财政和地税合一的管理体制。

第四,积极探索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业对外开放。深化金融企业改革,改善对金融企业的服务,积极发展民间金融和农村金融,努力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改革和完善金融监管体制。

第五,构建水资源统一管理与保护和跨区域协调新体制。统筹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探索建立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整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11﹒共同制定合作框架协议

第一,明确长三角区域合作协议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要使长三角地区各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各类专项规划与国家和长三角区域规划相衔接,推进共同市场建设,推进长三角区域社会服务体系的共建、共享,加强区域生态环境合作,构建基础平台,实现区域信息共享和合作,加强长三角区域各城市之间体制、机制的对接力度。

第二,长三角区域合作协议框架需要落实的重点内容。明确合作领域,主要包括交通、产业与投资、商务与贸易、旅游、农业、人口管理、科教文化、信息化建设、环境保护、应急管理等十个领域,落实合作机制,研究决定长三角区域合作规划,协调推进合作的重大事宜。设立日常工作办公室,负责长三角区域合作日常工作。建立部门衔接落实制度。各方责成有关主管部门加强相互间的协商与衔接落实,对具体合作项目及相关事宜提出工作措施,制订详细的合作协议、计划,落实本协议提出的合作事项。严格监督与约束。成立“长三角区域合作协调仲裁专业委员会”,负责对区域合作中各专业、行业的部门和机构不履行或者破坏协议的行为进行仲裁。建立补偿机制。对于为保持区域生态环境作出贡献、使得经济暂时不发达的地区,发达地区和发展的区域要给予经济补偿。建议尽快制定出台《长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促进条例》。

12﹒制定重大调控政策,完善市场体系

第一,明确近期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重大议题。加强规划对接,形成区域内规划的沟通协调,加快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加强区域生态环境合作,加强长三角地区在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方面的立法、规划、信息等方面合作与交流,实现区域信息共享和合作,推进长三角区域社会服务体系的共建与共享。

第二,明确着重研究的重大调控政策建议。先行试点服务业开放政策,构筑一体化的市场体系,制定社会服务体系共建、共享政策,通过大分工的产业制度合作、环境与资源配置制度合作、大保障市民化制度合作,通过对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制度协调,建立制度合作的体制与机制,深化长三角区域改革开放,为长三角区域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重要的政策基础。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 郁鸿胜 宗传宏 李娜)

【注释】

(1)李娜、郁鸿胜、宗传宏:《加快上海服务长三角 促进区域一体化》,《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8期。

(2)郁鸿胜:《建立与世界级城市群相匹配的上海市域城市群研究》,《上海商业》2009年第11期。

(3)李娜、郁鸿胜、宗传宏:《加快上海服务长三角 促进区域一体化》,《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8期。

(4)李娜、郁鸿胜、宗传宏:《加快上海服务长三角 促进区域一体化》,《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8期。

(5)宗传宏:《上海交通枢纽建设中的人口管理》,《城市问题》2010年第1期。

(6)李娜、郁鸿胜、宗传宏:《加快上海服务长三角 促进区域一体化》,《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8期。

(7)郁鸿胜:《长三角大融合新思路》,《上海经济》2008年第6期。

(8)郁鸿胜:《长三角大融合新思路》,《上海经济》2008年第6期。

(9)郁游胜:《长三角大融合新思路》,《上海经济》2008年第6期。

(10)“211工程”是中国政府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向21世纪,要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到2000年左右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及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力争在21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的建设工程。

(11)郁鸿胜:《长三角大融合新思路》,《上海经济》2008年第6期。

(12)郁鸿胜:《长三角大融合新思路》,《上海经济》2008年第6期。

(13)郁鸿胜:《长三角大融合新思路》,《上海经济》2008年第6期。

(14)指未来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定位为以上海为“核心”,构建六条各具特色的城市与产业发展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