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上海低碳转型对策和建议
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仅达成了不具法律约束力的文件,《京都议定书》将于2012年到期,未来命运成谜,但世界各国就全球气候变暖主要由人类活动所引起、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在2050年之前将温度上升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已达成共识。西方发达国家以国际金融危机和气候谈判为契机,纷纷推出绿色新政,将新能源开发、节能技术、智能电网等领域作为刺激经济复苏的重要抓手,期望借助政府投资或鼓励私人部门投资来抢占低碳技术、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探索在危机中向低碳发展的转型。虽然哥本哈根会议没有达成有约束力的减排协议,但各国低碳技术研发推广使用并没有因此放慢脚步,全球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与创新悄然展开。西方发达国家对低碳发展及新型碳衍生品交易的探索与实践表明,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有机结合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初步显现,以低碳竞争力为核心的新一轮国际竞争已经上演,世界城市间的竞争也由此演变为低碳经济发展的竞争。
在国际碳交易日渐活跃、低碳经济政治生态秩序日渐形成的背景下,上海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承接国际低碳金融发展和低碳技术引进的重要市场与平台,如何依托自身的金融、技术和人才优势,汇集全球前沿以及适用的低碳技术,在城市这一节点上实现全球低碳技术的聚和流;如何引导更多的国内上市企业加入全球气候变化行业并寻求低碳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技术创新,这既是国家战略层面的趋势性转型压力所需,也是利用上海区位优势承接国际低碳技术转让、低碳项目推进以获得自身发展转型和建设全球性重要的碳交易市场的历史良机。
低碳城市发展涉及消费理念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城市建设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型,是一场社会经济结构的重大变革。城市政府能够担当而且必须担当这场变革的领导者。建设以提升低碳发展领导力为核心的低碳政府,对于上海的低碳发展转型意义非同寻常。政府低碳发展领导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社会发展理念转变的引领力,政策激励与制度安排的低碳发展创新力,低碳技术创新、集聚与扩散的环境培育力,低碳要素服务市场的构建力,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的组织力。具备这“五力”的政府是一个有低碳发展领导力的低碳政府,能够在全球低碳化浪潮中把握低碳经济发展机遇,领导城市低碳发展转型成功变革。培育低碳要素市场和低碳企业,是政府借助市场手段引导低碳转型的有效工具。建设低碳技术银行,有望成为上海开拓碳金融市场、建设国际碳金融中心的有益起点。
一、全球低碳经济发展趋势与中国选择
进入21世纪,一方面,由于全球化和信息化带来的世界性产能过剩与经济失衡在短期内难以消除,加之全球新的金融体制尚在构建之中,未来几年世界经济总体走势将呈现趋紧态势;另一方面,由于气候变化、生态安全和低碳要求衍生新的全球共同治理呼声,全球经济发展内涵和要求有了新的约束条件。其最显著的表现,就是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工业发展遭遇资源、环境、技术多重瓶颈约束和挑战,以传统工业支撑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失去持续发展的动力。工业化与城市化迫切需要由数量时代、质量时代迈入以低碳经济发展为主导的和谐时代。近年来,以发达国家为主推动的低碳经济实践呈现以下趋势:
趋势一:低碳经济成为世界各国争夺国际话语权的新舞台
近年来,气候变暖和低碳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政治、经济问题,欧盟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总统奥巴马一系列的讲话和行动清楚地表明,美国将恢复科技领域世界领先地位的突破口放在气候控制与低碳经济上,由欧盟主导相关领域国际话语权的局面将被打破。2009年底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发展中国家阵营也积极参与气候谈判与磋商,4个最主要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巴西、南非、印度,向外界阐明了它们对于此次气候谈判的鲜明原则和立场。中国政府承诺在不承担强制性减排义务的前提下,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力争实现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对推动大会谈判取得积极成果意义非凡。
趋势二:低碳经济变革带来社会经济结构的全面重构
面对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严峻挑战,世界各国不仅对传统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全面反思,同时也在未来发展模式与战略以及可能的政策选择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气候组织的研究认为:受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驱动,低碳经济变革已经展开,这一变革涉及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公众等相关利益群体,是政策、制度安排、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大范围变革,是社会经济结构的全面重构(1)。
趋势三:低碳技术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战略制高点
虽然哥本哈根会议没有达成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但各国在低碳发展领域的争夺仍悄然展开,发达国家低碳经济控制多种多样,有资金、规则的制定权、话语权等,但最核心的显然是技术以及围绕技术建立起来的知识产权体系。英国政府2003年发布的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提出,希望通过调整能源政策发展低碳技术,到2050年把英国从根本上变成一个低碳发展国家;2009年4月,英国政府宣布将“碳预算”列入政府预算框架,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纳入法律框架的国家;2009年7月发布《低碳转型计划》,确定到2020年,40%的电力将来自低碳领域,包括31%来自风能、潮汐能,8%来自核能,投资达1 000亿英镑。这一系列举措表明英国政府积极发展低碳技术,力图引领世界低碳发展潮流的决心和努力。日本早在1979年就颁布了《节能法》。2004年5月,日本公布了“新产业创造战略”,将燃料电池等7个领域作为重点,目标是到2010年燃料电池的市场规模达1万亿日元,2020年达8万亿日元;在2008年提出以能源与环境高新技术引领全球,把日本打造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低碳社会,并于2009年8月发布了《建设低碳社会研究开发战略》。2009年6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设置了美国主要碳排放源的排放总额限制相对于2005年的排放水平——到2020年削减17%,到2050年削减83%。奥巴马政府推出的近8 000亿美元的绿色经济复兴计划,旨在将刺激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岗位的短期政策同美国的持久繁荣结合起来,其“黏合剂”就是以优先发展清洁能源为内容的绿色能源战略。奥巴马能源政策的短期目标是促进就业,拉动经济复苏;长期目标是摆脱美国对外国石油的依赖,在新能源领域占领制高点,继续充当世界经济“领头羊”。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刺激经济的一揽子方案以及发展低碳经济的举措来看,新能源发展和能源效率提高等低碳技术已成为刺激经济复苏、引领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新浪潮。
趋势四:低碳衍生产业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
历史表明,每一次大的危机常常伴随着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每一次经济的复苏都离不开技术创新。通过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创造新的社会需求,催生新一轮的产业和经济繁荣。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以及人类对全球气候变暖认识的深化,预示着低碳经济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走上经济复苏以及新一轮长周期的新的增长点。2006年9月,美国公布了新的气候变化技术计划战略规划,新规划将通过捕集、减少以及储存的方式来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该计划中包含的技术有氢能源、生物提炼、清洁煤、碳储存、核分裂和聚变能等。这些技术以最基础的方式转化为国民经济价值,不仅能够改善气候变化,而且可以保证能源安全、空气污染、创造就业以及其他紧迫需求。目前,近60个国家已确立了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目标,而可再生能源行业也已为230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与之相比,石油和航空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分别是200万人与400万人。在低碳经济发展较快的欧洲,可再生能源技术已有200亿欧元的产值,提供30万人就业。而在整个生态产业,欧洲就业人数为340万,年产值超过2 270亿欧元。低碳衍生产业已然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复苏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趋势五:全球碳约束趋紧,碳关税渐成碳贸易壁垒
气候变化引发了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有很多国家已经利用减缓气候变化的借口,设置反对自由贸易的“绿色篱笆”。美国众议院已通过韦克斯曼—马基气候变化法案,其中有明确的条款,对不同意减少碳排放的国家征收新贸易关税。法国总统萨科齐多次呼吁在欧洲范围内对全球变暖方面的行动不符合欧洲标准的国家的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德国总理默克尔最近也表示支持这项计划(2)。
趋势六:碳市场后来居上,碳货币有望取代石油美元重整国际金融体系
自《京都议定书》2005年生效以来,在短短5年不到的时间里,碳交易市场迅速成熟,参与的广度与市场的深度迅猛增加。随着碳交易市场规模的扩大,碳货币化程度越来越高,碳排放权进一步衍生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发达国家围绕碳排放权已经形成了碳交易货币以及包括直接投资融资、银行贷款、碳排放权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碳信用工具为支撑的碳金融体系。碳信用作为新兴的环境金融产品虽然历史很短,但是已经依托全球的商品和金融市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全球碳市场也在日益繁荣的交易活动中日趋成熟。碳金融大大推动了全球碳交易市场的价值链分工深化。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预测,全球碳交易在2008—2012年间,市场规模每年可达600亿美元,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容量为1 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最大的商品市场。由此可以预判,碳货币有望取代石油美元重整世界金融体系。
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选择:
中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上的立场是鲜明的,承诺在没有强制性减排义务的前提下,中国将实现到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而且将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和考核办法。中国选择的低碳路线并非仅是外界压力所致,而是中国自身有改变能源结构、结构转型与发展模式创新的强烈意愿。作为目前二氧化碳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尚处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人口、能源与环境容量等一系列要素约束趋紧,欧美发达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模式已经显现了明显的不和谐、不可持续的特征,全球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与创新迫在眉睫。西方发达国家对低碳发展及新型碳衍生品交易的探索与实践表明,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有机结合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初步显现,以低碳竞争力为核心的新一轮国际竞争已经上演。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中国如何实现既完成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任务,又要履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责任,找到符合中国特点的低碳之路,是一种极其艰难的选择,但也是在未来发展中能否把握战略机遇抢占新一轮竞争战略制高点的必由之路。
未来三十年,将是我国低碳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十二五”期间特别关键。为了继续保持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一方面工业化势必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另一方面又需要大力实施低碳清洁技术以减少经济高速发展对能源的高度依赖与温室气体排放,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多重压力和挑战。当然,作为全球碳交易市场最大的供给国,我国在全球低碳转型中也面临发展转型的历史性机遇。
二、低碳城市理念与上海转型机遇
随着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出台,我国学界、政界已经显示出极强的“碳意识”和“碳反应”,迄今已有保定、贵阳、杭州、德州、无锡、吉林、珠海、南昌、厦门等多个城市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构想,还有不少城市正在加入打造低碳城市名片的行列,上海也在积极尝试和探索,低碳城市发展一时间似有星火燎原之势。从2003年低碳经济的提出到迄今为止的低碳城市的实践不过6年左右的时间,其中还不乏对“气候变暖的真实性”、“人类行为对气候变暖的真实影响”等问题的争辩,人们对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的意义和内涵在认识上还存在很多分歧,尚未形成能够指导实践的共识;而我国城市目前的低碳实践具有零散性和尝试性,尚未形成系统的低碳经济发展框架,已有专家提出“低碳城市发展乱向求治”、“谨防低碳城市发展大干快上”的呼吁。为此,厘清低碳城市的内涵和评价标准,总结低碳发展的实践,对建立完善的低碳经济发展框架,形成科学合理的低碳城市发展战略思路,指导我国低碳城市发展实践,避免低碳城市发展的盲目性极为重要和迫切。
1.低碳城市的科学内涵与低碳城市指数
从“寂静的春天”发表到“哥本哈根会议”,其间关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不断深入,从环境治理到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生态城市、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城市、绿色经济到近年来热议的低碳发展,人们对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从本质上看,各种提法其实质就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目前从封闭的城市经济体来审视城市碳排放总量和城市经济结构,以此评价城市低碳与否的观点占主流。而如果从城市经济的世界性服务功能来审视低碳城市,则有不同的评价结果。
低碳城市是指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是指以低碳经济为经济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行政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低碳发展是经济社会结构的全面重构,是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低碳城市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地的共同追求,很多国际大都市都以建设发展低碳城市为目标,关注和重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代价最小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性的舒缓包容。建设低碳社会和低碳城市,正是对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具体和有力的实践,并且具有全民的参与性、持续性,能够做到共建共享。
给予低碳城市的内涵,可以从四个维度对低碳城市进行评价:碳足迹维度、城市发展模式维度、经济发展维度、社会发展维度。这四个维度构成立体的低碳城市发展指数,形成系统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低碳城市指数可以用来评价、比较低碳城市发展进程。第一,碳足迹维度。碳足迹用以衡量城市的净碳排放量,也即衡量的是城市这一开放体系的净碳足迹,也就是碳足迹总量扣除城市由于内外贸而输出的碳足迹,加上由此而输入的碳足迹。第二,城市发展模式维度。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城市病给人们以警醒和启迪,紧凑型城市发展模式成为低碳城市发展新的选择;城市的空间发展模式、城市垃圾减量化、城市污水处理率、城市能源基础设施等因素是衡量城市低碳发展的重要向量。第三,经济发展维度。低碳经济是城市低碳发展的核心,我们以比较优势和全要素生产效率视角来研究城市低碳经济发展。低碳产业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低碳产业的选取要建立在比较优势标准和碳排放效率标准基础之上。也就是说,既符合比较优势标准,又符合碳排放效率标准的产业,才是适合我们城市发展的低碳产业。从比较优势和全要素效率的角度来理解低碳经济,可以避免对发展高耗能产业的偏见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误区。低碳增长率(GDP增长率与碳排放增减率之差)可以作为后GDP时代取代GDP的经济考核指标,这一指标可以用于判断经济增长是否与碳排放脱钩。第四,社会发展维度。低碳社会发展维度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低碳发展是一项重大的社会经济结构变革,而一项重大的经济社会结构变革,必须要有相关利益主体的积极参与,企业的社会责任、市民的理念和意识、社会组织发育、参与社会治理等是重要的评价向量。
上海碳排放战略目标:
初步测算,在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占58%)、能源结构优化高方案(天然气和再生能源比例占20%)、保持经济高增长(10%)的前提下,2020年碳排放强度有望下降到0.77,比2005年下降约61%;在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占58%)、中等能源结构优化方案(天然气和再生能源比例占15%)、保持经济低增长(8%)的前提下,2020年碳排放强度有望下降到1.59,比2005年下降19%(3)。从这一分析结果看,上海要实现2020年国家提出的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战略目标任务相当艰巨。
2.上海建设低碳城市的挑战
作为中国繁荣的标志和最具活力的城市,上海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首次提出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2006年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提出上海要实现“四个率先”。“四个中心”、“四个率先”是国家对上海的战略定位和要求。2009年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从初步形成战略设想到国务院专门以文件形式明确上海“两个中心”的国家战略地位,上海重新回到中国经济舞台的中央。
从竞争战略视角来看,上海要实现国家确定的战略定位,建设成为两个“中心”,必须要逐渐形成具有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及合理的产业结构。上海“十二五”经济发展必须着力应对两个重大问题:一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上海如何实现由外部需求推动的经济增长到内源性经济增长的华丽转身;二是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在全球碳约束趋紧、全球碳治理制度化框架逐渐形成的背景下,上海如何实现由能源资源消耗粗放型的高碳发展向能源清洁高效集约利用的低碳发展的亮丽转型。要解决这两个重大问题,上海未来发展将面临以下挑战:
挑战一:生态赤字逐年扩大
我们依据生态足迹的有关理论对1995—2005年上海市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作了有关测算,其间上海人均生态足迹逐年递增。2005年上海人均生态足迹的构成中,人均耕地、水域、林地、能源用地和建设用地分别占13.86%、2.99%、0.82%、82.34%和0.14%,其中能源的生态足迹高达3.03 hm2。从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能力的比较来看,2005年上海整体的生态足迹是其人均生态承载力的30倍,不仅远远高于北京、广州、重庆等城市,而且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多,生态赤字几乎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人均生态赤字呈现类似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状况(4)。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年发布的一个研究报告也显示(5),上海是我国资源环境约束最严重的城市。根据一份2009年的国外研究资料,美国华盛顿现在是世界城市中耗能和排放最多的,不过在同等规模的城市当中,上海是最高的,但是上海GDP只有华盛顿的1/3—1/4(6)。显然,上海未来城市发展的战略研究必须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硬约束因素。在碳约束时代,通过从外部不断地扩大资源需求增量来推进城市扩张和产业发展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显然难以为继。
挑战二:国际金融危机与全球碳约束趋紧,上海外向发展受到制约
2008年以来,上海经济发展的国内及国际外部环境已发生较为显著的变化,对于高度依赖传统能源和外贸推动的上海经济来说,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出口总额占GDP的比例来看,2003年开始增速不断加快,2007年高达91.2%。在内需不足的情况下,近几年来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对促进上海经济稳定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外贸依存度的不断提高意味着上海经济增长对国际环境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而一旦形成增长的路径锁定效应,内部经济应对外部冲击的抗风险能力将大大减弱。
在国际金融危机与全球气候变化渐成共识的背景下,各国纷纷出台刺激经济复苏的绿色经济计划,但与此同时,由气候变化引发了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有很多国家已经利用减缓气候变化的借口,设置反对自由贸易的“绿色篱笆”。美国众议院已通过韦克斯曼—马基气候变化法案,其中有明确的条款,对不同意减少碳排放的国家征收新贸易关税。发展低碳经济、制定低碳发展的国际规则是发达国家新的国家竞争战略,全球碳约束已明显趋紧。上海经济的外向依赖不可避免地将受到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全球碳预算约束趋紧的影响。
挑战三:气候谈判步履维艰,国际低碳产品市场存在不确定性
在全球低碳经济发展渐成共识的背景下,每一个大国都把先进的低碳能源技术作为根本性战略,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有关统计研究表明,现在全球已有50多家金融机构投资13亿美元进行低碳技术开发,以期在低碳经济方面占领技术制高点。这些低碳技术涉及石油、化工、电力、交通、建筑、冶金等多个领域,涵盖内容有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高附加值转化、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传统技术的节能改造、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封存等(7)。
虽然各国纷纷出台低碳技术鼓励政策和庞大的投资计划,但不可忽视的是全球低碳产品市场仍存在不确定性。首先,从目前全球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很难估计和准确算出全球经济走出低谷的时间,全球市场对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的需求很难预计;其次,由于哥本哈根气候谈判进展步履维艰,国际低碳产品市场的建立在相当的程度上还取决于国际气候谈判协议目标以及协议的法律约束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达国家履行多大的碳减排责任;再次,哥本哈根谈判的焦点即资金和技术的转让机制问题,同样会对低碳产品市场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没有行之有效的资金援助和技术转让机制,发展中国家的减排无法实施,发展中国家的低碳产品市场的创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候谈判达成什么样的资金援助和技术转让机制。
挑战四:在碳信用强烈需求背景下,上海在碳资本市场角逐中处于劣势
中国拥有巨大的碳减排资源,提供的碳减排总量占到全球的1/3左右。但是,中国在全球新的碳货币和碳资本的角逐中仍处于劣势。反观历史,从19世纪的“煤炭—英镑”体系,到20世纪的“石油—美元”体系,英镑和美元都是借助了能源的计价和结算成为国际的储备货币。目前,针对碳交易主导货币的争夺正在激烈展开。欧元区的碳现货和碳衍生产品交易一枝独秀,日元也跃跃欲试,美元借助奥巴马绿色新政也高调入场。人民币应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在新一轮碳金融框架下争取主动权刻不容缓。而对上海来说,2009年4月29日正式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明确了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上海如何创新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加入碳货币国际市场的竞争,不仅是上海举措,更是国家战略。
挑战五:在全球低碳发展转型的背景下,上海面临国内城市低碳技术汇聚能力的竞争
“节能降耗”将是“十二五”期间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问题,上海经济既要实现国家对上海提出的节能减排要求,又要真正意义上完成从传统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就必须走技术变迁、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的新型工业化之路。能源转换、使用和供应技术的发展,对上海未来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趋势有显著影响,是保障能源供应数量、质量与种类的驱动力,也是上海建设低碳城市的基石。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和供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城市能否成为低碳技术聚散的节点。初露端倪的保定中国电谷,俨然已抢得低碳技术集聚的先机。2006年河北省保定市提出了建设“中国电谷”的构想,即依托保定国家高新区新能源和能源设备产业基础,打造光伏、风电、输变电、储电、节电及电力自动化六大产业体系。经过3年的发展,企业由64家发展到170多家,销售收入也由57.5亿元翻了两番多至243亿元。即使在2008年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下,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仍然保持在50%以上。目前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10.6%,已迅速成为全市的重要支柱产业。按照规划,保定市争取到2015年建成销售收入逾千亿元、世界一流的新能源与电力设备产业基地。随着“中国电谷”品牌的逐步确立,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先后投资保定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8)。保定市通过“保定—国家太阳能综合应用科技示范城行动计划”及建设太阳能综合应用示范小区计划,“保定风电产业园实施方案”,再生能源产业园集聚了国内再生能源领域的170多家龙头企业。再生能源技术在保定已具备一定的技术规模。2008年保定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公布了自己的低碳目标:到2010年,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25%以上;到2020年,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0年下降35%(相当于比2005年下降约51%)(9)。这一目标甚至高于中央政府一年后认定的40%—45%的单位GDP碳强度减排国家目标。保定正积极向低碳发展转型。
3.上海低碳发展的历史机遇
有挑战也孕育着机遇。低碳转型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社会重构,发展创新的机遇也同样前所未有。
机遇一:集聚低碳发展要素的机遇
低碳经济时代的世界城市是各种要素的聚散节点,技术、资金和信息是最为重要的三大要素。
低碳技术聚散中心:如同信息技术革命成就了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加州硅谷,全球低碳发展的转型一定孕育出新的低碳技术市场。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集聚了相当数量的技术人才、研究机构,具备在国内相对领先的技术、产业体系,加上相对完善的要素市场体系和广阔的低碳产品市场空间,开放型的上海有机遇、有条件成为低碳技术聚散的节点,既集聚全球的前沿和适用的低碳技术,又以上海为节点,向全球各地推广、扩散和普及。上海有机遇借助低碳技术银行机制的创新,引领低碳技术发展,使上海成为低碳技术聚散的城市节点。
碳信用聚散中心:低碳技术的创新、推广和普及需要以金融工具的创新为依托,目前已出现了绿色信贷、绿色融资、碳排放权交易、气候保险、气候期权等碳信用工具,随着碳约束进一步趋紧,还会衍生出更多的碳金融服务需求,而这些金融需求的背后是巨大的低碳发展资金流。伦敦、芝加哥、东京等城市已经开始了国际碳金融中心地位的争夺,但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碳市场供给国。上海正在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这不仅是上海发展的需要,更是有中央政府政策和资源支持的国家战略。上海具备创新各种碳金融工具、建立多层次的多形式的交易平台的基础条件,具有在国际碳金融中心的创建过程中实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提升的重大历史机遇。
信息聚散中心:资金以碳金融市场为依托、技术以低碳技术银行平台为依托,而信息集聚的一个重要的平台就是数据中心,低碳时代的各种服务需求信息可以通过数据中心而得到聚散。数据中心已呈现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掌握了数据中心,就掌握了由此而衍生的一系列服务机遇。
机遇二:低碳发展衍生制造业需求
以新能源技术、低碳技术引领的科技创新将为企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容量。根据汇丰(HSBC)的一项研究显示,2008年全球气候变化行业中的上市企业(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核能、能源管理、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企业)的营业总额达到了5 340亿美元,超过了5 300亿美元的航天与国防业的营业总额。尽管全球出现了经济衰退,但低碳行业2008年的收入仍大幅增长了75%。对上海来说,应充分发挥比较先进的制造业基础和信息产业优势,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
低碳装备制造业:低碳发展的核心是低碳技术的广泛运用,尤以节能技术和再生能源技术为主导,因此向低碳转型将孕育低碳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机遇:风力发电装备产业、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装备、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发电装备产业、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业、建筑保温材料等产业有极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信息通信设备制造业:信息技术的使用无论对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终端消费产品能效的提高,作用都相当明显。根据信息通讯技术委员会(ICT)公布的报告显示,ICT技术的应用到2020年可以带来15%的碳减排。数字信息化技术广泛用于现有比较优势产业是产业升级的重大机遇。在很多行业中,可借助信息通信的最新技术改变现行的能源密集型的生产、工作和生活方式,直接进入高效低碳经济领域。上海现有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都依托于信息通讯技术的广泛运用,信息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将为上海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环境治理设备制造业:对于上海来说,能源和环境问题同时显现,虽然两个问题部分同根同源,但由于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而带来巨大的污水、固体废弃物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等需求,相应的设备制造产业链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最具代表性的是隧道废气治理技术。抓住这一产业装备的发展机遇,可以带动一个完整的隧道废气治理生产与服务的产业链,创造城市就业,并且可以引领和拓展全国的隧道废气治理装备生产和治理服务的广阔市场。
机遇三:低碳发展衍生新的服务业需求
无论是“两个中心”建设还是“四个率先”,上海未来的经济发展都与低碳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要真正实现“四个率先”,必须从低碳发展中寻求突破口和融合点,不仅要转型、发展低碳衍生制造业,更要注重发展节能减排衍生的新型服务业,并形成具有价值链效应的新的增长点。
合同能源管理及相关服务:在碳约束趋紧的背景下,节能专业化服务市场需求会与日俱增,合同能源管理服务业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有专家预测,工业企业节能潜力将达3 600亿元;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估算,仅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就高达26 000亿元市场。这意味着,仅工业和建筑就蕴涵着将近3万亿元的节能商机。为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仅实施国家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就需投资5 000多亿美元。据统计,2007年,我国的节能服务公司有308家,从业人员3.5万人,2008年的从业人员增长至6.5万人。从产业总产值来看,我国的节能服务产业从2006年的82.55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216.57亿元,同比增速162.35%,2008年又猛增至417.3亿元(10)。这充分表明,我国节能服务市场空间巨大。第三方节能审计服务是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随着合同能源管理服务业的发展,必将衍生巨大的节能效果审计服务需求。
低碳技术银行及中介服务业:哥本哈根会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围绕减排争执不下的主要就是减排责任、减排技术和减排资金问题。据欧盟估计,要达到2030年全球温控升温控制在2度以内的目标,发展中国家为减缓和适应每年所需资金在1 000亿欧元。而目前部分发达国家所愿意提供的资金总额大约在100亿欧元,所需资金缺口相当巨大。哥本哈根峰会议开幕之初,就有报道预计来自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1.4—1.8万人参加此次会议;哥本哈根会议之前,商业界早已嗅出了减缓和适应所存在的巨大商机,世界各国低碳技术的展览展示也日日出新。解决全球气候难题不缺少热情和意愿,也不缺少减缓和适应所需的技术,难题在于现有技术大规模推广和使用的机制以及所需的资金。低碳技术银行是破解这一难题的突破口。上海应率先建立低碳技术银行,汇集全球低碳适用技术,借助银行存贷利息的运作机制,推广扩散低碳技术,既可为解决全球气候变化资金不足和技术转让难题提供示范机制,也为上海率先实现低碳转型提供技术支撑来源。目前全球尚未有任何国家和城市建立这一机制,上海具备建立这一机制的良好的金融体系、制度条件,也具备全球开放型城市技术、信息汇集的基础条件。而低碳技术银行服务会衍生众多的低碳技术中介服务业,如低碳技术认定和估值、低碳技术咨询、低碳技术服务保险、低碳技术信用等。
碳金融服务业:目前国际市场上已出现了各种碳信用工具,但都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发展成型,上海有机会探索、追赶,但短期内比较可行的有两个领域:一是企业自愿碳减排交易试点。上海的大型企业以及跨国企业比较多,有相对较强的环境责任意识,比较关注企业的社会形象,上海有比较好的基础开展企业自愿碳排放交易试点。二是电力生产行业的碳排放交易试点。中国提出了碳排放强度2020年比2005年下降40%—45%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切实有力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上海将面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硬约束的挑战,解决这一挑战的市场化路径之一,就是在某些能源部门或能源密集产业实施碳排放权交易。上海的电力行业有比较好的基础条件,在这一行业实施减排交易试点,排放标准比较容易确定,比较容易操作。这是上海建设21世纪国际金融中心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电子商务服务业:亚马逊、电子港湾等企业的版图已扩张到中国领土,阿里巴巴、淘宝、当当等已然抢占了上海的电子商务市场。这一市场最为鲜明的特点就是服务无国界、无省界,低成本高收益,具有开放性和拓展性。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展既为人们提供便利、减少交通出行,与此同时又带动了第三方信用担保行业、物流业等的发展,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领域对电子商务的需求都会急剧上升。国际数据集团(IDG)旗下子公司IDC 2009年1月发布的《电子商务服务业及阿里巴巴商业生态的社会经济影响》报告认为,电子商务服务业未来5年仍将处于高速增长周期;据此报告预测,2009年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在25 100亿元的数量级、2010年是32 200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未来两年的增长幅度都在28%的高位。在这种逆势增长的过程后,当全球经济在2010年底复苏后,电子商务市场在2011年和2012年仍将处于高速扩张期内,25%的增幅仍然处于乐观的预期之中(11)。而且行业升级已经悄然发生。随着这一行业竞争的开展,将进一步推动物流业的信息化和高效化整合。上海具有信息技术、信息集聚、广泛的市场空间等优势,有抓住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机遇的基础条件。
信息服务业:电子商务的应用依赖于域名注册、虚拟主机、商务信息、认证和支付等数据服务。数据中心是城市聚散信息、提供相关服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数据中心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有信息服务设备系统、信息服务软件开发、信息服务专业人员、商务办公租金等。这四个要素的成本决定了数据中心的集聚节点。印度成功集聚了一些全球数据中心的案例说明数据中心可以远离经济实体。上海具备相对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有集聚全国数据中心的基础和条件,目前已集聚了一些国内知名企业的数据中心,应抓住机遇进一步积极开拓这一领域,并逐步拓展世界数据中心发展领域,由此带动相关服务业的发展(12)。
三、“十二五”时期上海如何实现低碳发展的亮丽转型
低碳转型是上海未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全球大都市的必经之途,上海未来发展必须充分考虑低碳转型。在此过程中,一方面,政府要遵行市场运行的客观规律,重点引导现有市场体系和产业体系通过市场化途径完成低碳转型;另一方面大力实施城市低碳治理模式创新和提供制度供给,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公众的主体作用,依靠市场机制以及全社会的合作来共同推进低碳转型。2005年以来上海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法规,积极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和实施了四轮“环保三年行动”,取得了较好的节能减排成效。对这些政策措施进行分析、对合同能源管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后,我们认为建立低碳要素市场,发展低碳衍生产业,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此基础上利用上海现有良好的金融平台创建碳金融市场,培育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尽快设立碳基金将有助于调动全社会资源推进低碳转型。
1.建设低碳政府,凝练低碳发展领导力
一个国家或一座城市向低碳经济转型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城市建设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型,是一场社会经济结构的重大变革。只有城市政府能够担当而且必须担当这场变革的领导者,因而建设以提升低碳发展领导力为核心的低碳政府,对于低碳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意义非同寻常。目前上海市政府在低碳城市建设与低碳经济发展方面作了相当多的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对低碳城市建设和低碳经济转型对政府提出的新要求还缺少深刻的认识和游刃有余的应对。低碳政府概念的提出是我们在低碳城市课题研究过程中提炼和思考的创新提法,但低碳政府的建设和低碳发展领导力的评价是一项全新的课题,不会一蹴而就,需要在低碳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作更进一步的深化研究。
2.构筑低碳要素市场,建设国际碳金融中心
上海要成功实现向低碳经济的城市发展转型,需要实现理念和战略上的转变,在生产领域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优化能源结构,通过大力培育以低碳技术、碳金融为中心的低碳要素市场,发挥上海低碳技术、低碳金融要素的集散功能,推动上海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在我们看来,向低碳经济转型并不缺少技术,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存在很大问题。对上海来说,走低碳发展之路,上海必须能够汇集全球前沿以及适用的低碳技术,必须在上海这一城市节点实现低碳技术的聚和流。建设低碳技术银行,是上海成为世界低碳技术聚散节点的关键。低碳技术银行是一种全新的理念,是一种加快低碳技术转让、推广、普及的有效机制(13)。上海应率先建立低碳技术银行,借助于银行存贷机制推动低碳技术的推广普及和应用,一方面可以起到保护知识产权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加快了技术创新的普及推广和使用,低碳技术银行机制能够形成明显的技术普及减碳效应,而由此还会衍生低碳技术认定、评估、保险、咨询等低碳技术中介服务业。当然低碳技术银行运行机制涉及很多问题,如低碳技术的“存贷利息”如何确定,低碳技术银行系统平台如何建立、需要哪些相关配套政策制度支持等,这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从目前全球碳金融市场中已出现的碳信用工具来看,围绕碳交易而产生的各种碳信用工具蓬勃发展,上海必须加快探索和尝试的还包括自愿碳减排交易和专业碳减排交易市场。上海有比较多的大企业和跨国企业,这些企业有相对较强的环境责任意识和企业环境形象意识,率先在上海大企业间开展自愿减排有一定的基础和可能。另外,专业性的碳减排交易可以从电力行业做起,减排总量和标准一级厨师排放权的分配都有比较好的基础条件来确定,这也可能成为上海实施碳减排交易的起点。
此外,政府要积极发挥节能环保产业扶持性财税政策的杠杆效应,实现由政府补贴向政府采购转型发展,发展个人碳金融,通过建立起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设立并引导基金纳入公共财政考核评价体系,引导社会资金进入低碳经济领域。
上海完全具备将“政府倡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这一模式大范围推广的基础和实力,应在现有环境能源交易所积累的技术、项目、知识产权等方面交易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起一个信息公开、程序规范、交易透明的国际化碳金融平台。
3.试点企业环境报告制度,培育低碳企业
企业是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市场主体,低碳企业的培育有多种途径和手段,其中企业环境报告披露制度是运用社会力量培育和发展低碳企业的有效手段之一。从发达国家企业环境报告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与其他社会责任报告之间的关系来看,企业环境报告是环境保护发展的阶段产物,具有交流环境信息、展示企业环境形象、完善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科学评估企业环境行为的功能,是政府引导、公众参与、企业自控的环境管理机制的集中体现,是培育低碳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工具。近年来我国相继颁布了一些企业环境报告的相关法律法规,在山东省、上海市闵行区开展了部分企业环境报告编制和披露试点工作。从试点情况的研究,结合上海大型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看,上海目前已具备开展企业环境报告编制和披露工作的良好基础,并具备在全国率先发展低碳企业的经验积累和巨大潜力。为此,我们建议政府采取以下措施:做好闵行区企业环境报告试点工作的总结;尽快在全市范围进行统筹安排和协调推进;以大型企业为重点扩大试点企业范围;加强与经济部门协调、与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相结合;建立评估制度和落实激励政策;加强企业环境报告的宣传,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加强国际交流,提升环境报告披露信息的质量,提升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责任意识。
4.践行低碳世博:拓展优化世博会低碳效应
2000年以来,上海市以低碳世博为契机,滚动实施三年环保计划推动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环保成效。世博会的召开为上海市环境保护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为充分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上海市积极倡导节能环保理念,努力打造低碳世博。其中,“低碳发展”理念始终贯穿于整个世博会,其中包括世博选址、规划、建设、运营和后续利用。同时,世博会也是低碳技术汇集、展示与应用的平台。
世博园区内新能源产品应用、节能技术示范、未来理想生活图景说明低碳经济在世博的推动下正生根发芽,低碳经济不会仅仅是局限于世博园区内,低碳资金技术必然会随着世博自身环境影响而向外扩散,扩散的动力机制也必然以企业市场竞争机制、文化传播机制以及区域间协调与合作为基础,低碳要素流动的加速自由化、成本迅速低廉化将促使低碳经济增长具有内生动力。
四、上海低碳发展的重点行动领域
“十一五”以来,上海紧紧围绕“四个中心”和“四个率先”,积极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城市建设,相继出台了多项鼓励本市节能减排工作的优惠政策,而且扶持政策力度大、范围广,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对进一步推进上海低碳经济的深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未来上海低碳发展应在总结以往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外国低碳城市发展的经验,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推进:
1.选择紧凑型城市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有这样四个特点:“聚、密、联、新”。“聚”是指重视城市的集聚效应、提升城市的规模效应。“密”是指建设紧凑(密)型城市,提高城市的土地产出率。“联”是指城市的内联和外联,像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大都市内部,要特别重视郊区新城与中心城区的快速交通联系;要加强城际的交通联系,加快发展城际快速公交系统,尤其是城市高速铁路等。“新”是指创新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理念,为其他城市提供榜样。浦东新区区域功能的重构、虹桥商务区功能的规划都应体现这样新的发展理念的指导。
2.发挥节能减排的协同效应,兼顾能源安全与环境安全
能源安全与环境问题同时出现,是上海未来的能源安全战略必须长期面对的新形势。未来上海的能源安全战略须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导向、多管齐下、技术先行”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在不同领域中的优势,充分挖掘既有政策和技术手段的潜力,发挥节能减排的协同效应,并着眼于不同时程内具有不同潜力的关键技术研发与突破,争取实现能源安全、环境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具体来说,在近中期,以提高能源转换和利用效率、煤炭的清洁利用、减少污染排放为主要目标,着手智能电网的研究和布局建设,发挥节能减排的协同效应;而中长期,在职能电网建设的基础上优化上海能源品种结构和能源来源结构上有大的突破。
3.发展新兴低碳产业、升级比较优势产业
从上海目前的产业发展现状和产业碳排放结构现状来看,上海的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碳排放仍占60%以上,如何优化或者低碳化上海的产业结构是上海低碳发展的重中之重。基于我们提出的低碳产业选择标准:碳排放效率标准和比较优势标准,结合我们对上海分产业的碳排放研究以及城市间的比较研究,我们认为,上海在全球碳约束趋紧、低碳经济发展渐成趋势的背景下,应抓住机遇发展新兴低碳产业:一是碳金融、低碳技术中介服务、电子商务服务、数据中心服务等服务业,并且可以借助于碳金融、低碳技术市场等工具助推产业结构调整;二是以节能减排为核心的能源合同管理服务业、环境治理等服务业;三是由低碳发展衍生的低碳装备制造业,如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环境治理装备制造业等。而在低碳发展背景下,原有比较优势产业的数字化升级和产业链延伸同样至关重要。在这一点上,我们完全可以借鉴日本川崎市的经济发展转型经验,一方面可以提升原有产业的能级和资源环境效率,另一方面这些比较优势产业的产业链延伸仍是保持上海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4.通过清洁生产诊断与审核,推动工业节能减排
浦东新区自2005年开始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在推进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成为全面推动浦东新区低碳经济、低碳社会、生态城区的创建的重要抓手。2008年浦东新区有26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2009年有54家企业进入清洁生产审核行列。通过清洁生产诊断,可以帮助企业挖掘节能减排潜力,做细成本收益分析,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共赢。浦东新区的实践表明:推行清洁生产诊断和审核是防治工业污染、搞好节能减排的最佳模式,是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重要切入点。
5.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推动上海公共建筑节能
2007年上海民用建筑能耗占总能耗比已上升至18.2%,2007年上海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为0.064吨标煤/平方米,能耗强度为住宅建筑的4倍,公共建筑的能效控制和减排工作是重中之重。从欧美国家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经验来看,合同能源管理是助推公共建筑节能的一种成本相对较低、效率相对较高的有效方式。上海公共建筑领域的节能应借助于合同能源管理方式,稳步推进。但在发展中也存在很多困难和障碍,建议通过立法规定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需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进行,并建立第三方能源审计制度和相关的税收、财务管理制度,支持和规范合同能源管理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上海公共建筑节能。
6.推进上海建筑节能整治长效化常态化
2005年起,上海启动了既有建筑的改造,加上2008年开始的迎世博建筑整治活动,已取得了不菲的成效。根据《上海市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到2010年,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设计、建造的节能率将达到65%,20%—30%的既有建筑将完成节能改造。照此计算,到2010年,将会有1.2—1.8亿平方米左右的既有建筑改造和每年2 000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增建筑进入建筑节能市场,整体的市场容量将超过500亿元以上(14)。建筑整治既可以提高建筑能效、美化城市环境,又创造城市产业和就业。但目前这项工作只是为了迎世博而开展此项工作,尚未形成长效机制,为此我们建议建筑整治工作应建立长效化、常态化机制。
7.发展智能城市交通、提升交通效率
上海作为我国发展最快的特大城市之一,城市交通需求量和机动车保有数量快速增长,2008年上海交通领域的能源消耗量已占上海总能耗比重19.30%,机动车污染排放已成为上海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15)。虽然自1990年以来,上海的公共交通尤其是轨道交通有了快速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如何优化城市交通系统结构,降低机动车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仍是建设低碳城市的紧要问题。上海除了要突出重点,全面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大运量城市公共交通,完善和扩大公共交通系统;提升现有交通体系的信息化水平、发展智能化交通、规范交通管理,提高交通效率外,上海市政协人口资源和环境建设委员会调研建议,还须注重改革客运交通票制,完善行业公益性和市场化运作机制,增强公共交通吸引力。
8.生活垃圾从量收费
随着城市发展环境总体要求不断提升和市民对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上海城市生活垃圾处置正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十二五”期间,应从源头开始发展适合上海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置的相关技术;联合江苏和浙江建立起长三角垃圾综合处理的大型平台,形成长效的区域合作机制;建立基于总量控制的生活垃圾配额及指标交易制度,推动上海各区间的指标交易,形成有效的减排激励和社会责任;同时启动垃圾处理分类从量收费制度,在借鉴国外成熟的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基础上,通过市场调研和听证确立合适的从量费率,设立并实施垃圾收费、资金运用和处理实施等一系列相关制度。通过资金、技术和制度保障,推动垃圾处理的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形成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先进装备制造、运输、配额交易以及收集服务等新的一体化产业形态。
9.转变消费方式、倡导低碳生活
从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低碳城市来看,上海有必要调动全社会力量,合力推进低碳生活。然而,由于缺乏低碳生活意识的支撑,目前低碳生活方式在上海尚未得到推广。要让全体市民都接受低碳生活,我们还需要从典型示范、社会动员和政策引导等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政府应该在践行低碳生活方面率先垂范,直接或通过环保非政府组织(NGO)深入社区,对普通居民进行动员。更重要的是要施加适当的经济激励,在能源价格、能源效率标识、税费减免、补贴和智能电表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让低碳生活真正成为一种经济的生活方式。
(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周冯琦)
【注释】
(1)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年版。
(2)转引自周冯琦:《碳交易催生国际生态新秩序》,《社会科学报》2009年10月12日。
(3)周冯琦主编:《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2010低碳城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4)周冯琦:《从生态足迹看上海的可持续发展》,《上海经济研究》2007年第11期。
(5)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城市承载力及其危机管理研究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版。
(6)诸大建:《基于资源约束的上海发展》,http://www.pmpp.cn/bbs/topic.asp?bbsid=19 & topicid=1079。
(7)姜克隽:《能否抢得低碳先机关键在重大技术突破》,《科技日报》2009年9月29日。
(8)《保定电谷昨签资82亿》,《香港文汇报》2009年4月3日。
(9)《保定电谷昨签资82亿》,《香港文汇报》2009年4月3日。
(10)《合同能源管理 撬动产业化的“杠杆”》,《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12月4日。
(11)转引自《阿里巴巴资讯》,http://info.china.alibaba.com/news/detail/v5003256-d1004417727.html。
(12)周冯琦:《上海建设低碳城市的挑战和机遇》,《上海节能》2010年第2期。
(13)周冯琦:《建个低碳技术银行如何?》,《解放日报》2009年11月10日。
(14)周冯琦主编:《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2010低碳城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5)上海建设交通委网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