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交通灾害现状分析及交通灾害预测对策
保国忠
(宁夏地方海事局 宁夏 银川 750001)
摘要:交通灾害主要由于人、车、路、船舶、环境和管理等要素构成交通自然和人为灾害。由于气象、不可抗拒自然因素引发的交通中断和延误为自然交通灾害,公路交通和水运事故及管理引发的损失和交通中断为人为交通灾害。近年来交通灾害与交通发展不相适应,自然灾害中山区公路水毁情况严重,桥梁水毁数量增加。人为交通灾害中客运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事故时有发生,水运安全形势严峻。必须通过加强公路养护管理,灾害工程防治,加大公路、水运运输管理,环境保护等诸多措施,提高交通灾害的控制。
关键词:交通灾害;预测;对策
1交通灾害现状
交通是现代经济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公路、水运作为一种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给人类带来了文明与进步,但交通灾害的发生也会威胁社会的持续发展,需要对其进行综合防范与治理。交通灾害主要由于人、车、路、船舶、环境和管理等要素构成交通自然和人为灾害。由于气象、不可抗拒自然因素引发的交通中断和延误为自然交通灾害。公路交通和水运事故及管理引发的损失和交通中断为人为交通灾害。
1.1自然灾害对公路交通的影响
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所追求的快速、高效和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受着气象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恶劣天气、自然灾害引发交通中断和交通延误所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每一次大范围的雪、雾、暴雨天气都会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我区的国省(县)干线公路及县乡公路纵横交错,位于山岭重丘区路段,沿线地质状况较差。2007年春季,我区几次降雪,全区发生了长时间、大范围的高速公路封闭交通情况,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出行。每年进入汛期以来,一些地方长时间降雨,诱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每年主汛期约35天,降雨的区域性变异增大,局部暴雨、强降雨频发,导致全区多条公路受损,先后出现了短时间的交通中断。2007年秋季,持续的阴雨气候造成许多山区公路大面积的滑坡和泥石流,全区山区公路水毁严重,桥梁水毁数量增加。截至目前数据统计,2007年我区公路水毁涉及各级公路共计58处,其中高速公路4处,一般国道5处,省道6处,县道43处,路基水毁23.97万m3/18.3km,冲毁沥青路面113km/105339m2,砂砾路面92km/60600m2,防护构造物工程55处/8095m3,石砌急流槽、石砌边沟5334.4m3,涵洞159道/497.75延米,坍塌方45处/164030m3;路基土方76.5km/294100.4m3。桥梁局部毁损24延米/4座,涵洞24道,水毁直接经济损失达1870.9万元。
1.2运输安全事故对公路运输的影响
交通事故是对公路运输人为灾害影响最大的因素。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因素多、不稳定,特别是节假日运力与运量矛盾突出,涉及人、车、站、路和环境等多个因素,分别属于交警、运管、公路等部门甚至不同的行业管理,涉及面广、情况复杂。2007年全区从事公路运输经营的车辆达到86839辆,比2006年增长13.53%。其中客车15047辆、货车72008辆,分别比上年增长2.47%和16.15%,基本形成了辐射全区、遍及城乡、门类齐全、分工合理的市场体系,较好地满足了社会需求。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7752万人次、旅客周转量46.5亿人公里,货运量6583万吨、货物周转量78.18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7.80%、7.74%和9.19%、8.84%。公路客、货运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占居主导地位。运输保障能力的不断提高,公路客、货运量、周转量的稳步增长,突现了全区经济加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但由于运输经营主体散、弱、小,市场集中度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差;运输车辆老旧,性能差,高档次、厢式车辆、专用车辆比重较小;干线运力相对过剩,支线运力相对短缺。运输发展政策还不能适应发挥道路运输比较优势的需要,不利于形成便捷高效、分工协作、安全畅通的综合运输体系,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部分运管机构和运输企业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责任意识不强,安全管理不力,监管设施比较落后,安全防范措施和管理制度仍然没有落实到位,安全隐患依然存在,运输企业对车辆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监管力度仍然不够,安全隐患依然存在。针对以上问题,虽经大力整治,安全形势有所好转,但全区交通客运2007年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22起,死亡28人,受伤25人。与上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下降50%,死亡人数下降57.4%,受伤人数下降72.1%。
1.3水上交通安全事故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水路运输相对单一,易发生船舶翻沉事故,造成群死群伤,是人为水上交通灾害的重点。我区水域面积虽小,属于非水网地区,水运运量有限,但责任十分重大。黄河在宁夏境内干流397km,流域面积4.14万km2,黄河干流上有41个渡口,全区有19个水上旅游景点、4座浮桥,防治重点是“汛期”和“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期间,沙湖、沙坡头、阅海公园、青铜峡库区和黄河沿线“四区一线”,渡客船、旅游船、漂流船和黄河浮桥“三船一桥”都易发船舶翻沉事故。由于水上救助难度较大,海事执法人员较少,技术力量薄弱,经费缺乏,执法工具严重不足,形势不容乐观。2007年发生中卫黄河农用自备船翻沉事故,死亡6人。黄河冰凌引发的沉船事故造成23万元的经济损失。
2交通灾害预测
2.1公路水毁等自然灾害预测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部(北纬35°14′~39°23′和东经104°17′~107°39′),地处黄河上游,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植被脆弱。贺兰山在我区南北一线,山高、植被条件差,暴雨对国道110线等主要交通道路形成较大自然灾害。资料显示,每年暴雨多集中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易致使公路遭受暴雨袭击,常造成公路断桥、断路、路基路面冲毁、塌陷,山体滑坡,部分桥涵局部或整体毁坏、堤坝冲毁,排水沟、边沟、挡土墙等防护构造物严重损坏。山区公路滑坡问题是交通运输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在诸多对公路造成损坏的灾害中,公路滑坡已成为严重影响公路交通完好、畅通最主要的灾害之一。我区部分山区公路属傍山路段,外侧边坡陡直,最大高差近30米,内侧山体陡峭,容易发生山体坍塌,造成交通灾害。
2.2道路运输事故灾害预测
目前全区汽车保有量是19万余辆,特别是在节假日,运力与运量矛盾突出,市场秩序还不规范,加之缺乏长效管理机制,监管部门只能疲于应付,运输管理相对滞后,责任主体淡化安全。大多数运输企业特别是客运企业实行挂靠经营、分散管理的模式,安全教育培训不足,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应急处理能力不高,交通安全责任主体企业和车主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淡化了安全责任。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相对较差。超载运输,非法载客,多拉快跑,疲劳驾驶,带病行驶,无牌无证上路,酒后驾车等违法违章行为仍然存在,屡禁不止,反复反弹,容易引发群死群伤的重特大交通事故,形成重大安全隐患。同时客运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违规超速行驶易发生交通事故,目前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有上升趋势。在一般公路平交口,由于车速快,易与行驶车辆发生碰撞事故。在山区视线不良,个别路段坡度大,道路超高不足,驾驶员在上坡时加油冲坡,车速较高,在弯道转弯时易占线行驶,易引发正面相撞、尾随相撞或避车坠入山沟的交通事故;在连续下坡时有的车辆超载制动性能降低或失效,易造成事故;车辆在雨雪天气因驾驶不慎常发生侧滑造成事故。
2.3水上交通灾害预测
我区水域内部分船舶没有良好的适航性能及码头安全设施、齐全有效的船舶救生、消防设施等易造成沉船等事故。特别是在冬季的冰凌和春季流凌期石乌黄河浮桥易发生桥被冲毁的灾害。农用船舶的管理非常薄弱,县乡政府对乡镇船舶在明确管理和监管责任、加强渡口和其他非营运船舶管理上要进一步加强力量。
3防御对策
3.1公路水毁灾害的对策
一要加强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减少公路水毁隐患。汛期前,公路管养单位要加强桥涵、隧道等构造物以及路基防护、排水设施的日常养护巡查,定期疏通排水设施,及时加固、修复损毁部位,确保公路防护、排水设施完好,减少公路水毁损失。
二要重视对公路地质灾害点的巡查预警。对高边坡、高路堤等地质灾害易发路段,在日常养护工作中要加强检查,及时发现险情变化。暴雨洪水季节,要及时启动公路地质灾害预警机制,强化监测预报,发现灾害隐患的,及时设立警示牌,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降低灾害损失。
三要加强对桥梁上、下游规定范围内河道施工的管理,确保规定范围内不出现挖沙、采石、取土、倾倒废弃物、爆破作业等危及公路桥梁安全的活动,保护公路安全。
四要提高公路养护管理部门抗灾抢毁的应急处置能力。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公路防毁减灾应急预案,汛期来临前,根据预案要求备足抢毁救灾的物资、器材和设备,建立应急抢险队伍的联动机制,及时除险加固,防止灾情扩大,提高公路水毁抢修速度和效益。
五要实施普通干线公路灾害防治工程,提升现有公路的防灾抗毁能力,进一步完善公路沿线的排水系统。现有公路沿线边沟、排水沟设置不完善的,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增设;对上边坡汇水面积较大、垂直高度大于10米的土质边坡坡顶,应增设截水沟;对坡体内富含地下水的边坡,应增设平孔排水管;应注意完善路基内侧山凹汇水处的排水设施,防止出现淤积和水流排泄不畅,完善现有公路的桥涵防毁设施。公路桥涵存在病害的,要及时进行维修、加固、改造。要特别加强桥涵墩台、基础的防护,所处河(沟)道水文地质状况复杂的桥梁、涵洞,还应在其基础或墩台上、下游增设调治构造物。有条件的,应增设桥涵专用检查通道,以方便日常检查和保养。
六要重视公路施工自然植被的保护。公路施工过程中,原来的自然生态环境结构被改变,长期裸露的山石被风化,造成山体松散,截水引流设施又不完善,雨水渗入山体,导致山体含水量过高,自重加大,从而发生塌方和泥石流。因此,一定要综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地质灾害等影响因素。
3.2道路运输事故灾害的预防
强化安全监管,珍惜生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安全文化建设的客观需求。道路运输要重点强化客运和危货运输安全监管,切实把“三关一监督”的安全管理职责落实到位。进一步深化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继续做好客运企业的安全评估和日常监督考核。客运企业要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公司营运线路分类和相应线路上行驶速度限止制度;行驶车速限止制度;驾驶员聘用、考核、动态监管和解聘制度;驾驶员户籍管理制度;车辆维护制度;驾驶操作规程;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事故分析制度;全员安全培训教育规划;科技监管及安全生产投入规划;公众监督驾驶员违规操作举报制度;责任事故追究制度等。客运企业对管理层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驾驶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等法规及关于加强道路旅客运输安全的相关规定,对驾驶员还要进行客运企业制定的各项安全管理规程、安全事故案例以及职业道德、安全操作标准等内容。培训结束后,由运管部门组织考核,合格的方准上岗,不合格者停业继续培训。以公告等形式,向社会公布监督驾驶员违规操作举报投诉电话,主要监督超载、超速、酒后驾驶和疲劳驾驶等违章行为。对客运企业所有营运客车进行综合性能检测,提高营运客车技术性能,运管机构对检测结果进行审核,合格的准予营运,不合格的停班进行维护,维修仍不合格的坚决令其退出客运市场。分别建立每辆客车技术档案。技术档案内容应当包括:车辆基本情况、主要部件更换情况、修理和二级维护记录、技术等级记录、类型及等级评定记录、车辆变更记录、交通事故记录等。要加大运输车辆安全管理的科技含量,建立GPS信息平台,开展客运车辆和危货运输车辆安装使用GPS全球定位仪工作,强化车辆动态监管,发挥科技手段的作用,保障运输安全生产。
3.3水上运输灾害的预防
建立水上交通安全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增强水上交通安全控制能力,推动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的进一步落实,全面加强乡镇船舶,特别是客渡船和营运船舶的安全管理;继续加强重点水域、重点船舶、重点时段的水上安全管理,严厉打击船舶超载、违章驾驶及船舶带病航行等违法行为,确保不发生重特大的责任事故;要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树立海事执法机关权威;加强船舶检验,提高船舶检验质量,确保营运船舶具有良好的适航性;深入开展渡口、渡船专项整治活动;开展通航秩序治理整顿,规范通航秩序,营造良好的水上通航秩序。
作者简介:保国忠 1962年12月出生 男 大学学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