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作为理论经济学分支的企业理论发展史
企业理论是理论经济学学说史上最古老的理论领域之一。从古典经济学诞生之时算起,企业理论研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古典企业理论形成为标志的历史时期。古典企业理论集大成者或者说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卡尔·马克思。在经济学说史上,亚当·斯密第一次比较系统和深入地探究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及产生的原因。在《国富论》中,他研究这个问题时比他以前的经济学家有两点最本质的高明之处:第一,他注意到生产领域是创造财富的唯一领域;第二,他关注经济活动特别是创造财富的生产活动具有组织性,即生产活动总是要组织到企业里或者说工厂里去进行。这个特点,使得亚当·斯密也同时成为提出近现代企业理论的第一人。亚当·斯密首先分析了企业为什么会存在。“劳动生产力的极大改善,以及劳动技能、熟练程度和判断力的提高,似乎都是劳动分工的结果。”而又“由于劳动分工,相同数量的工人能够进行的工作数量的巨大增加,源于三种不同情况:其一是由于各个工作熟练程度的提高;第二是节省了在转换工种过程中损失的时间;最后是大量机器的发明便利和节约了劳动力,使一个人能做许多人的工作。”(亚当·斯密《国富论》)亚当·斯密实际上认为劳动分工的发展引起生产的大量化;生产的大量化,要求把大量生产要素(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集中在工厂或企业里进行有组织的协作。马克思在认识企业问题时,是从个别资本的运动角度进行分析的。不过,从他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史,特别是工场手工业所包含的简单分工协作的机器大工业生产的演进史时所持的基本观点来看,马克思对资本的具体组织形式即工厂制企业生产原因的观点与亚当·斯密的观点基本一致,他也认为分工和协作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非常有趣的是:亚当·斯密和马克思都提到了另外一种在后来成为工厂制企业模式的替代者(或继任者)的股份公司,这反映出他们作为伟大经济学家的高度职业敏感以及对企业问题的高度理论关注。虽然他们都肯定了股份制公司对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但并没有深入挖掘其作为新兴的、能代表和满足更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企业模式的这种可能性和必要性。
虽然马克思和亚当·斯密对企业问题的理论研究,现在看来还十分初浅,所涉及的问题及领域也十分有限而且不太明显,但是其理论与观点基本上反映了当时的实践,解释了当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组织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因而也完成了企业理论的使命,代表了当时企业理论的最高学术水平。由于他们开创了理论经济学研究企业问题的先河,企业理论才能够一直作为理论经济学体系中最活跃和最有实践指导意义的部分。
第二阶段:微观经济学的厂商行为理论。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经济学家杰文斯(W·S·Jevents)、门格尔(C·Menger)、瓦尔拉斯(L·Walras)几乎同时独立提出了系统的边际效用价值理论,从而奠定了“边际革命”的基础。经过许多其他经济学家的努力,边际效用价值理论在许多经济理论的阐述中得到广泛运用,直到20世纪三十年代,形成了边际分析在西方经济学中大发展的时期,通常被称为“边际革命”时期。(参见晏智杰著:《经济学中的边际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在这个时期,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分析的理论框架也基本形成。微观经济分析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经济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即单个厂商(Firm)如何把有限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消费上以取得最大限度的利润;单个家庭(household)如何把有限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消费上以取得最大的满足。企业直接成为西方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分析的重要对象之后,企业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即研究厂商行业模式的阶段。
微观经济学的厂商理论认为:厂商是自利而理性的“经济人”,它把各种生产要素最优地组合起来以便实现利润而不是产出量的最大化。厂商的一切行为都是围绕着利润最大化这个目标来进行的。厂商所要做的是根据其所从事的行业技术特点和行业的需求曲线来控制其自身的供给。其调节产出的原则是短期内:在边际上调节可变要素的投入和产出,直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达到最佳产量时为止。在这种情况下,厂商实现了其利润最大化。从长期看,企业行为模式是在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同时确定企业的最佳规模,以便实现规模化生产的经济性。当企业达到最佳规模时,其长期边际成本同平均成本处在后者最低值处相交,从而实现了长期利润最大化目标。
同时,微观经济学的厂商理论还涉及了产业组织和市场结构理论。张伯伦和琼·罗宾逊分别研究了不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条件的厂商行为模式。这些理论研究反映了当时日渐发展的垄断经济关系和垄断组织运作的现实。
第三阶段:现代企业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现代企业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本身又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二战结束的头一、二十年里,理论界开始关注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于1934年发表的论文《厂商的性质》,经过广泛讨论这篇论文,奠基了现代企业理论。对于以科斯为代表的现代企业理论奠基者们来说,“什么是企业”、“企业为什么存在”是必须回答的问题。因为大部分微观经济理论都假定价格体系协调资源配置,并把资源配置到最有价值的用途。在这种假定下,组织根本就没有存在的理由。在科斯等人看来:(1)企业并不应象古典理论那样仅仅被看作是把投入品转化为产出品的简单寻利者。企业通常包含a、某些投入品提供者间的合同,b、控制权安排。在这种安排中,一些人雇用另一些人并在生产活动中指导他们。企业不是相互合作的要素供应者的暂时联合,而是管理和协调参与者活动的持续经营组织。(2)“企业的边界”如何确定是另一个理论上必须阐明的问题。企业产权边界的界定从而其规模如何,要取决于经济主体相互作用时发生的“交易成本”能否在给定边界内得到节省。实际上市场与企业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不同形式。这两者之间存在相互替代关系,什么时期由企业来组织,什么时期用市场来组织,完全取决于有意节省交易成本各方的交易成本行为。
20世纪7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致力于由科斯奠定的上述现代企业理论的深化研究。其中,Williamson发展了交易成本经济学,它统治了组织与文献并随之启发和带动了大量正式分析。这种分析实际上已经涉及到企业存在的信息结构方面的基础性根由。Aichian和Demsetz的企业理论则分析了监督成本,为企业的存在假定了一种技术条件——许多人联合生产更经济——并加入了一种行为或者激励问题。其理论明显已经涉及现代公司制企业模式的深层次问题——法人治理结构问题。
总起来看,企业理论在其理论史的每个阶段上所关注的核心的理论课题,都是由那个时代的企业行为和企业发展的实践提出来的。就其在各个阶段上所表现出来的具有时代特征的鲜明内容来看,企业理论史基本上是一部与时俱进、不断来源于实践、解释实践和指导实践的发展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