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当代经济的生态化
20世纪后半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推动了文明的进步。然而,在这种文明的背后,却隐藏着深刻的忧患与不安: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臭氧锐减、温室效应、人口剧增等。面对这些问题,人们不得不对产业革命以来的工业化发展道路、经济增长方式进行重新的审视,也不得不对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进行重新的认识,努力寻求和探索一条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互促进和协调的新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观的产生正是在总结了人类与自然相互关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重新选择发展道路,系统地解决人类面临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当然,朴素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由来已久,在传统的农林业实践中可以找到这一概念的雏形,但作为确切的科学术语最早见于1980年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中。在该大纲中,可持续发展被理解为“为使发展得以持续,必须考虑社会和生态因素以及经济因素;考虑生物及非生物资源基础”。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表的另一份颇具影响的文件《保护地球》中,将可持续发展进一步阐述为“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融合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而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是以前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于1987年7月向联合国提交的一份名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该报告对当前人类在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和系统阐述,提出了一个世人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但是,此定义只是强调了可持续发展在时间尺度上的限定。1990年Forman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阐述了空间尺度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重要性。1993年牛文元对WCED给出的可持续发展定义从空间尺度上做了补充。据此,1994年潘存德博士给可持续发展概念下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定义:特定区域的需要不危害和削弱其他区域满足其需求能力,同时当代人的需要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潘存德,1994;王军,1997;刘宗超,1997)。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其基本点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需要,即发展的目标是满足人类需要;二是限制,强调人类的行为要受到自然界的制约;三是公平,强调代际之间、当代人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
为了呈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历史发展新阶段的种种特征,可以将人类的历史划分为4个发展阶段:前发展阶段、低发展阶段、高发展阶段、可持续发展阶段,并进行相互的比较,见表2-2。1992年6月,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地球首脑会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贯穿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三个文件(《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森林问题原则声明》)在会上一致通过,两个国际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签字,标志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全球取得了共识,并把可持续发展由概念和理论推向了具体的行动。总之,可持续发展观是人类发展思想史上的一场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飞跃,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是人类20世纪末期一种十分明智的战略选择,它使人类文明进步的进程进入了可持续发展阶段。
表2-2 人类历史发展阶段的分类和特点
续表
实际上,可持续发展概念与理论的提出反映了人类史上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和一种全新的文明观,可以分别称之为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观(余谋昌,1996;刘宗超,1997)。生态文化是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生态文明观是以生态伦理为价值取向,以工业文明为基础,以信息为手段的文明观,把以当代人类为中心的发展调整到以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为中心的发展上来,从根本上确保当代人类的发展及其后代可持续发展的权利。随着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观的出现,当代社会经济呈现生态化。生态化就是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互促进和协调的动态过程,它是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的,运用生态技术和生态工艺改造传统产业,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生态化不仅表现在社会物质生产上,即经济生活领域,而且表现在政治生活(社会文化的制度层次)和精神生活(社会文化的精神层次)方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