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维德
摘 要 如何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有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实现区域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必要条件。在简要分析江苏省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和自主创新体系中存在问题基础上,根据江苏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提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建设重点,并对加快江苏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提出思考和对策,以期推进和完善江苏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
关键词 江苏省 自主创新体系 建设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江苏省面临着区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对自主创新提出了更高和更为迫切的要求。然而,江苏省目前的科技工作还没有完全适应这些要求,主要表现在: 科技对江苏区域尤其是苏北地区发展的支撑能力还比较薄弱,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和有效发挥;制约地方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问题仍然较为明显;地方科技体制改革还有待深入推进,一些地区的科技项目投入与建设项目投入不够匹配、不够平衡,地方之间尤其是县级城市中的科技项目低水平重复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地方的科技工作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难以集成现有资源形成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等等。因此, 江苏省必须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科技工作的开展, 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使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成为江苏省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自主创新体系的建设, 促进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
江苏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江苏区域创新能力的基础,是推进江苏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江苏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培育与激发江苏地区的自主创新欲望和创新机制,建立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优化江苏地区科技资源配置,促进江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江苏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江苏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不仅来自于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内在活力,更来自于良好的创新环境,以及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的社会环境。培育和建设完善的创新环境,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发挥地方政府贴近企业、贴近市场的优势,把江苏地区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形成一个局部优化的产业化环境。要重视科技体制创新,紧紧围绕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与成长,制定企业创新创业等政策措施。积极开拓科技创新的投资渠道,健全和完善以企业投入为主体、政府投入为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广泛参与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
目前,江苏省的产业技术发展仍有很多是以跟踪模仿为主,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技术依赖。从总体状况看,江苏省相当一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层次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较低,技术开发能力有待加强;企业技术引进以硬技术的引进为主, 引进与消化吸收经费比例偏低;企业虽然普遍建立研发机构,但研发机构规模不大,人员层次不高,研发能力不强;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产品模仿国内外大企业,原创性、自主性产品比较少。因此,激活企业自主创新活力应该成为构建江苏省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指导思想。
高新技术是一种新兴和尖端技术,是当代科学技术的最前沿技术。一个地区如果没有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支撑,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基础和后劲将十分脆弱。因此,在江苏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中,必须加快高新技术发展步伐,把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
江苏省区域自主创新系统是开放的、国际化的系统,只有加强系统间的区际和国际合作,吸引和促进国内外创新资源的快速流动,才能迅速提高江苏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江苏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建设,需要在江苏省外寻找更多的创新合作伙伴,通过人才、技术和资金的合理流动,以获得信息、知识和技术等互补性资源,应用系统工程的思维规划并推进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从而创造出良好的创新发展环境。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时代,一些重大创新活动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活动是单个企业难以胜任的,只有通过众多创新主体的集成和合作,形成协作共享机制,才能真正实现创新。因此,在构建江苏区域自主创新体系时,必须重视各个创新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与协作,加强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正确处理好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和科研机构间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充分发挥政府在创新中的政策引导作用。
要提高区域创新效率,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就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激励机制。创新激励机制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一是市场对创新的激励。市场是形成创新动力的外部条件,对创新产生重要的刺激作用,市场可以从消除不确定性、利益刺激、创新标准及创新主体优化等方面激励创新。二是政府对创新的激励。政府在推动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可以在加强科技投入、增加技术供给、扩大创新对技术的选择性、降低科技产品价格等方面提供帮助与支持。激励竞争原则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应遵循的最基本原则,离开了激励竞争机制,区域创新体系就无法高效、有序运行。
发达国家的创新体系均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机制为资源配置基础的,而我国长期以来主要是以研究机构为主体、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导的计划机制为资源配置基础的,江苏省也不例外。目前,这种科技体制的弊端已普遍被人们所认识。所以,江苏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应该以企业为创新投入的主体,让市场作为自主创新体系的资源配置基础,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动性和市场的创新导向性。同时,充分利用江苏各地方政府在创新体系建设中引导和整合作用。政府出台的创新政策和市场的力量在创新体系建设中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江苏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中,要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首先,要加强科研型大学的建设力度。江苏应进一步深化高校教学和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大众化、国际化、现代化步伐,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同时促进高校和企业实现产学研的有效衔接,推动高校与企业间人才、信息和资源的开放互动与友好合作。其次,要推进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流动站等基地建设,加强前瞻性技术研究,抢占产业技术的制高点。再次,要充分发挥驻地江苏的科研院所的重要作用,加强驻苏科研院所与江苏区域企业的技术合作与交流,加速实现高新技术向江苏区域产业的辐射与转化。
科技中介机构是推动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桥梁与纽带,是江苏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推进专业化、特色化的科技中介服务,培育一批信誉度高、专业服务水平好、开拓能力强的骨干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重点发展技术集成、产品设计、工艺配套等公共技术服务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等科技中介服务业务,不断打造科技中介机构服务品牌和精品服务项目,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以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等为依托,建设国内一流的科技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形成科技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
江苏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建设。政府要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支持,不断引导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高自主创新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要发挥民营科技企业生力军的作用,提升企业技术装备的水平,提高产品技术含量,鼓励有条件的民营科技企业更多地承担国家、省、市各类科技项目,创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鼓励科技人员创办民营科技企业,支持民营科技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一是转变政府的职能: 政府由过去的直接组织创新活动为主转向以宏观导向、优化环境、提供服务为主,强化服务意识,建设高效服务型政府。二是完善创新制度的建设与设计: 主要包括产业政策、产业和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等。三是制定促进创新的政策法规: 政府应根据江苏省产业的发展需求,制定地方性促进技术创新的一系列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促进知识产权保护、构筑创新人才高地、加大科技奖励等政策措施。
一是强化科技投入,建立多元化融资体系。目前,江苏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创新的资金来源明显不足,普遍存在融资难问题。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不仅需要政府的宏观财政投入,更需要持续规范的金融支持,我们必须努力完善企业创新的金融保障机制,加大金融对中小企业创新的资金支持力度。银行要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稳定的银企关系,对创新活力强的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促进征信机构的发展,为银行改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提供支持。政府利用基金、贴息、担保等方式,引导各类商业金融机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与产业化。各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的服务机制和信贷管理体制,不断简化贷款手续,支持企业研发活动,积极解决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困难。二是加快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鼓励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吸引人才,以项目带动培养创新型人才。大力吸收和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制定并实施吸引优秀人才归国的相关政策与办法;积极引进博士到企业的博士后工作站从事研发和自主创新等工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采取“刚性引进”和“柔性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吸引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的各类人才去企业工作。政府应通过设立各种奖项,奖励有自主创新重大成果的杰出人才,促进我省大批紧缺人才、创新人才和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从而全面提升江苏企业的科技竞争力。
(作者单位: 无锡市广播电视大学社会教育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 张于葫,张义梁.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5)
[2] 戴德锋,殷旭东,李宗植.江苏省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3] 赵喜仓,诸葛秀山,李冉.城市创新体系构建的一点思考.江苏商论,2007(11)
[4] 谭跃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观点综述[J].学习导报,2006(6)
[5] 刘培亭,元邵东.浅谈我国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J].泰山学院学报,2006(2)
[6] 李振京.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J].宏观经济管理,2006(2)
[7] 戴德锋.江苏省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与对策[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4)
[8] 贺赛龙.基于区域的城市创新体系研究[J].对策与战略,2007(1)
[9] 徐冬青.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的成功经验与江苏自主创新[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5)
[10] 查英青.自主创新能力与福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