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冰型观测
冰型是表示海冰的生成和发展过程的不同形式,又可分为浮冰型和固定冰型两种。
浮冰型分初生冰、冰皮、尼罗冰、莲叶冰、灰冰、灰白冰、白冰、一年冰和多年冰九种。以下分别加以介绍。
初生冰是由海水直接冻结或在海面上降雪而成的,多为晶状、针状、薄片状、糊状和海绵状。海面呈灰暗色且无光泽,遇微风不起波纹。
冰皮是由初生冰或在平静的海面上直接冻结而成的,其表面平滑而湿润,色灰暗,面积较饼冰为大,厚度小于5cm,能随波起伏,遇风浪易破碎。
尼罗冰是指厚度小于10cm的有弹性的薄壳层,表面无光泽,在波浪和外力作用下易弯曲和破碎,并能产生“指状”重叠现象。
莲叶冰是指直径为30~300cm、厚度为10cm以内的圆形冰块。由于彼此相互碰撞而具有隆起的边缘。可由初生冰冻结而成,也可由冰皮或尼罗冰破碎而成。
灰冰是指厚度为10~15cm的冰盖层、由尼罗冰发展而成,比尼罗冰的弹性小,表面平坦湿润,多呈灰色。易被涌浪折断,受挤压时多发生重叠。
灰白冰是指厚度为15~30cm的冰层,由灰冰发展而成,表面较粗糙,呈灰白色,受挤压过大时多形成冰脊。
白冰是指厚度为30~70cm的冰层、由灰白冰发展而成,表面粗糙,大多呈白色。
一年冰是指厚度为70~200cm,时间不超过一个冬天的冰,由白冰发展而成。
多年冰(用My表示)至少经过一个夏天而未融尽的冰,厚度多在2m以上。由于它比一年冰厚且松,露出水面部分较高。
常见固定冰型可分为冰川舌、冰架、沿岸冰、脚冰和搁浅冰五种。
冰川舌是指陆地冰川向海中的舌状伸展,最大可能伸展数十千米。
冰架是指与海岸相连高出海面2~50m(或更高)的漂浮或搁浅的冰。
沿岸冰是指与海岸冻结在一起的冰盖层,其宽度差別很大,在潮汐影响下,沿岸冰有时作升降运动。
冰脚是指沿岸冰“紧靠”海岸的、宽度很窄的部分。为沿岸冰的残体或未能向沿岸冰发展的初始阶段。不随潮汐升降,也不与海面相接。
搁浅冰是指受潮汐和风浪影响而搁浅在滩地、礁石和海岸上的冰。多为孤立的冰块所组成的群体。
固定冰型观测时,应根据三种固定冰型的特征及形状,以符号记录。当三种冰型同时出现时,以量多少顺序来记录。特殊冰型出现时,与浮冰冰型一样,在备注栏内详细记录并摄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