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行政管理效率提升要求完善行政监督
行政监督是党委、人大、政府、司法、社会组织社会舆论与公民及行政部门内部,依法对政府和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公平性和有效性的监察和督促的行为,也是指按行政系统的组织层级或专门监察机关,依法对行政系统自身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公平性和有效性的监察和督促的行为。行政监督有助于降低政府行政成本,防止贪腐,可以促进政府行政效率的高效,从而打造廉洁、透明与高效的现代型服务政府。行政监督的来源可以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监察与审计、依法行政三个方面。
(一)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环节。2008年国务院召开会议部署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上海紧紧围绕中央的部署在行政审批上迈出了新的步伐。在2007年至2011年,上海按照“全国行政效率最高、行政透明度最高、行政收费最少的地区之一”的目标,积极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2008年开始,上海推进第四轮行政审批制度管理制度改革。上海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数量在四年之间分别为178项、950项、70项和1149项(见图9.3)。行政审批数量的减少反映的是政府对经济之间干预程度的减弱,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新闻报道资料搜集整理。
图9.3 2008—2011年上海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数量
在未来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除了减少行政审批的数量,更要提升已有行政审批的质量。首先,要在厘清政府职能与边界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行政审批的范围,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服务能力。其次,加强对行政审批的标准化管理,使行政审批流程更具科学性、法制性。继续深化现有“六位一体”(目录管理、制定业务手册、编制办事指南、推行网上审批、实现数据共享、开展效能监察)的行政审批标准化管理模式,以此达到压缩行政审批时间,推进审批透明规范的目标。第三,加强行政审批的法治化。以《行政许可法》为政府实施行政审批的依据,重视法律依据,法制保障以及法制环境建设,防止已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的卷土重来。[21]
(二)加强行政监察与国家审计监督
行政效能监察是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履行法定职责、实施行政管理的效率、效果等情况开展的监督检查活动。而国家审计则是宪法赋予审计机关对国家财政财务收支以及经济责任情况进行的审计。行政监察与国家审计共同对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效能进行法定监督。上海在未来的政府工作之中应加强上述两方面的监督,通过监督,加强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建立起政府绩效评价体系,从而提升政府效能。
在行政监察中,上海行政监察机关要处理好效能监察、执法监察和廉政监察的关系。效能监察着重解决公职人员失职渎职问题,促进廉政建设,提升行政效能。执法监察侧重对政令的执行问题进行监察,廉政监察主要对以权谋私问题进行监察。通过加强组织建设、完善程序机制、创新行政监察方式方法等途径增强行政监察功能,提升行政监察效能。
在国家审计中,要及时转变传统审计观念,树立现代审计理念。国家审计要以服务国家治理为目标,通过创新传统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加强投资审计,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责任审计等手段加强对权力运行轨迹的监督与制约。其中,经济责任审计应该是重点发展的方向。审计职能部门要探索经济责任审计的模式,拓宽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加大经济责任审计的力度。通过构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防范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问题的发生。
【注释】
[1]按照财政部2007年颁布的《关于明确地方财政总收入口径的意见》规定,地方财政总收入是指一般预算收入范围内的有关收入项目,其中包括: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在当地缴纳的国内增值税中央分享收入、国内消费税、纳入分享范围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中央分享收入。
[2]俞正声:《创新驱动 转型发展 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解放日报》2012年5月24日。
[3]唐在富:《我国财政集中度的理论分析与现状评鉴》,《财政研究》2010年第4期。
[4]上海金融学院城市财政与公共管理研究所:《促进“两个中心”建设的上海城市财政》,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第117页。
[5]葛爱玲:《关于上海市200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预算草案的报告》,《解放日报》2010年2月4日。
[6]俞正声:《创新驱动 转型发展 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解放日报》2012年5月24日。
[7]秦勃:《公共政策创新的实现机制及影响因子分析》,《行政论坛》2011年第1期。
[8]《新老税制在沪成功转换》,《解放日报》2012年11月12日。
[9]数据来源:《上海市预算执行情况与预算草案的报告(2007—2011年)》。
[10]俞正声:《创新驱动 转型发展 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解放日报》2012年5月24日。
[11]资料来源:2012年《上海统计年鉴》。
[12]上海金融学院城市财政与公共管理研究所:《促进“两个中心”建设的上海城市财政》,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第168页。
[13]《李克强在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以改革创新推动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人民日报》2012年10月22日。
[14]《李克强在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以改革创新推动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人民日报》2012年10月22日。
[15]《新老税制在沪成功转换》,《解放日报》2012年11月12日。
[16]《“营改增”税制成功转换,稳增长调结构效应明显——来自上海的报告》,新华网,2012年8月12日。
[17]李琪:《新世纪中国特大城市公共行政管理——以上海为个案的发展战略研究》,文汇出版社2002年版,第102页。
[18]陈奇星:《上海政府职能转变与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7页。
[19]《上海深化市区两级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研究》,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网站。
[20]上海金融学院城市财政与公共管理研究所:《促进“两个中心”建设的上海城市财政》,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第137页。
[21]胡琴:《公共服务理念下的治理变革——上海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践及其引发的思考》,《行政与法》2010年第7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