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高职院校《保险学》课程建设
李 杰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在投资理财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保险学》课程是该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但目前保险专业的《保险学》教材强调的是对保险基础理论的介绍,偏重于保险的内涵、性质及作用,保险原则,忽视基本业务环节操作,不适合投资理财等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使用。因此,建设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专业特色的《保险学》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保险营销管理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教学目标,理论教学重课堂互动、实践教学重实地调研,教学内容将职业考证与产学相互融合。
课程教学根据专业所针对岗位所需的保险业务知识、能力和素质,与保险营销员职业资格所要的能力相结合,确定模块化的教学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突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始终与保险公司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到公司调研、企业人员到校讲座等,保持与企业零距离教学。
1 主要建设内容
1.1 建设学历、学缘、年龄、职称及职业资格合理的师资队伍
学历结构:本课程教学队伍中有副教授、讲师,全部主讲教师都具有硕士学位,高级职称教师占50%。教学队伍中既有在保险行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课程负责人,也有知识结构新,科研能力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
年龄结构:本课程教学队伍中既有10多年丰富教学经验、学术造诣精深的中年教师,也有年富力强、教学科研水平高、责任心强的青年教师;40岁以下占比为67%,是一支中青结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比较高、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学队伍。
学缘结构:本课程教学队伍中100%的教师毕业于不同的学校。
学历结构:硕士学位占比为100%,83%的教师具有多年企业实践经历,“双师”型教师占比为100%,兼职教师占比为33%,是一支具有较好学缘结构的教学队伍。
师资配置情况:本课程的4位主讲教师均为保险课程专业的专任教师,具有较高的保险专业理论水平和丰富的《保险学》课程的教学经验,最年轻的教师也已有3年《保险学》课程的教学经验。此外,《保险学》课程的主讲教师均配备教学助理,协助主讲教师课后辅导答疑、批改作业等。因此本课程的师资配置能充分满足教学的需要,师生比为1∶15。
1.2 师资培养
(1)鼓励、支持,并创造条件让中青年教师到国内著名大学学习和研究,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如程呈2007年到中国人民大学学习。
(2)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国内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并提交论文,职教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在国内期刊上发表了多篇教学研究论文。加强与专家学者的学术交流,把握本学科的发展动态。为参加高水平学术研讨会的中青年教师提供差旅费。
(3)设立中青年教师教学科研的奖励机制。讲师和副教授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发表论文、出版著作、教学科研获奖等,学院都给予一定的配套奖励,激励中青年教师出成果,以科研促教学。
(4)课程组定期开展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研讨,组织教学观摩活动,互相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对中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组织青年教师试讲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注重职业能力的提高,所有教师都获得了双师资格,经常下企业调研,并举办或参与多项培训。
1.3 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开展实践性教学
依托长期以来与相关实务部门的交流与联系,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已建立了多个学生实习基地和协作单位,如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平安人寿、太平洋财产保险等,为学生的教学实践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带领学生到企业、农村、保险公司、政府部门等进行有关保险热点问题的调研,指导学生收集资料,撰写调研报告,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或合作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2 研究内容
2.1 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研究
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两个板块,即理论板块50学时、应用板块10学时。按各类内容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组织教学。
教学方法上以课堂讲述为主,配备丰富生动的案例教学。
2.1.1 理论板块
理论板块教学主要涉及保险学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主要是保险与风险管理、保险数理基础、保险费率厘定和保险合同及基本原则等内容。它是课程教学的灵魂,教学组织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讲授的基本目的是奠定学生坚实的理论基础。
2.1.2应用板块
应用板块教学主要涉及财产保险、人寿保险、社会保险和政策保险业务等。它是课程教学的核心,教学组织方式以小组讨论、课堂辩论、案例分析、专题讲座为主,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保险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的理解运用能力、分析创新能力。
2.2 教学内容的安排研究
2.2.1 实务课程安排
对于实务课教学,我们在教师讲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调案例教学法和模拟业务操作方式以掌握实务知识。如在保险合同章节,利用案例教学法组织学生讨论,利用实际案情分析掌握保险合同基本知识和常用条款;在寿险产品介绍章节,组织学生进行模拟销售服务,利用各公司条款为模拟客户选择设计保险方案;在保险业务管理环节,则强调配合实训课程加深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2.2.2 理论课程安排
对于理论课教学,我们坚持课堂讲授重点理论知识的要点,强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配合教材涉及的热点理论问题,如保险公司利率风险管理问题,保险公司资产管理问题等,提供学生参考书目及搜索专业资料的渠道和方法,要求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索,并采取多样化的考试方式,除继续坚持课程理论部分的试卷考核之外,灵活采用论文及调查报告等形式进行平时成绩考核,以推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各个侧面检验课程“教”、“学”水平。
2.3 教学改革、教学研究
2.3.1 不断进行教学内容的充实和更新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保险业的发展是日新月异,新的业务、新的技术、新的经营管理理念、新的风险不断为保险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课题,亟待理论的指导。为了培养能适应国际竞争并具有创新能力的一流保险人才,本课程在保证基本教学内容相对稳定性的前提下,与时俱进,根据理论发展与现实改革,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实和更新,从而使教学内容具有动态性和前瞻性的特点,力求实现保险理论与保险实践、保险国际惯例与中国实际、保险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保险创新相结合,力争使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立足于时代理论与实务的前沿。
2.3.2 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以科学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努力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采用案例教学和多媒体技术等手段,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课后思考、疑难解答等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环境,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规范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课堂教学、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外聘专家授课、课外作业、辅导答疑、考试、实习等环节。
2.4 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1)《保险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学、法律常识、金融学等基础之上的独立的应用科学,特别是对保险案例进行分析时,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因此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中,我们要求学生必须选修《法律基础》、《民商法》等相关课程。
(2)《保险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课程,所以在授课时,我们一方面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保险学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紧密联系实际生活中的相关案例进行分析,使之既忠实于学科原貌,又通俗易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除教师的课堂讲授之外,我们还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课堂讨论、课后阅读和多媒体教学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组织学生进行保险市场调查,要求学生就当前保险市场的某些现状或事件在课后的小型论文中进行评述,既增加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保险学》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课程,各种保险条款纷杂难懂,为配合课程中保险实务部分的教学,我们还邀请保险业界的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式的教学,以增强学生对保险实务的认识和了解。
(5)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错开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印证,相互巩固。或者将理论教学搬到保险实训室进行。
2.5 教学方法的运用
2.5.1 教学方法多样性
教学方法除了理论课以讲授为主外,还有组织小组讨论、课堂辩论、案例分析、专题讲座等,操作环节主要是上机模拟演练保险实训教学软件。
2.5.2 习题、案例
课程每一章都附有相关案例和习题,它们均选自保险行业中的典型案例,学生们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以及习题的解答,大大加深了对保险基本概念、原理和保险基本原则的认识与把握;同时拓展了许多相关的课外知识,扩大了知识面,相应地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5.3 参考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保险业飞速发展。为了让学生及时了解我国保险业的发展进程,了解保险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了解新出台的保险政策和法律法规,我们在教学中提供了大量反映当前保险理论与实务热点问题的报纸杂志作为教学参考材料,如《保险研究》、《保险资讯》,《金融时报》等,引导学生选读。
2.5.4 强化金融理论
《保险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为了培养应用型的保险人才,我们充分发挥高职高专院校的优势,以商学院优势,为学生开设大量的经济金融理论课程和法学课程,强化对学生经济理论和法学方面的训练。
2.5.5 实习实训
依托与保险行业的交流与联系,投资与理财专业的学生有着良好的实践平台。学生通过“金融市场调查”、“岗位实习”、“毕业实习”和“业界论坛”等,接触和了解保险市场最新动态,及时接收到保险行业中的最新信息,激发学生学习、应用技能的积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