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棉花基质育苗技术在赣北棉区的应用

棉花基质育苗技术在赣北棉区的应用

时间:2023-08-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棉花基质育苗技术在赣北棉区的应用谢国强 杨磊[摘 要]棉花基质育苗是中国棉花研究所最新发明的棉花栽培技术,通过江西省赣北棉区的几年实践,总结了该项技术的应用效果与生长规律,分析了其推广应用的制约因素,归纳了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提出了赣北棉区推广基质育苗技术的建议。

棉花基质育苗技术在赣北棉区的应用

谢国强 杨磊

(江西省九江种子管理局 江西,九江332000)

(江西省棉花研究所 江西,九江332105)

[摘 要]棉花基质育苗是中国棉花研究所最新发明的棉花栽培技术,通过江西省赣北棉区的几年实践,总结了该项技术的应用效果与生长规律,分析了其推广应用的制约因素,归纳了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提出了赣北棉区推广基质育苗技术的建议。

[关键词]棉花;基质育苗;无载体移栽;赣北棉区;示范应用

从2005年开始,江西省九江市引进中国棉花研究所基质育苗技术——棉花无土育苗试验示范推广项目。3年来,九江5个棉区县布点实施总面积333.4公顷,并在湖口县武山镇、彭泽县棉花原种场、永修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多地设正规比较试验,研究基质育苗在赣北棉区的相关配套栽培技术。

1基质育苗的技术效果

1.1出苗快、齐,苗床成苗率高

由于中棉所基质育苗技术育苗地可选在房前屋后避风向阳地段,比起其他育苗方法出苗要快要齐,出苗时间一般比营养钵早1~2天,出苗率比营养钵育苗高5个百分点。同时,由于育苗不直接用土,避免了土壤带病菌,所以苗期病害少,降低了烂籽烂芽和死苗的风险。特别是2008年育苗期遇到低温阴雨天气,营养钵棉苗出苗不齐、死苗严重,而无土棉苗出苗快,出苗整齐。

1.2节约用地,管理方便

对于前茬种植油菜的棉田,一般营养钵育苗要占用油菜地,或在离家较远的空白土地上,而基质育苗苗床可在房前屋后,不占用油菜地。由于出苗齐、出苗快,离家近等优点,所以苗床管理比营养钵育苗方便省事。

1.3省工省力,适于老人和妇女

目前青壮年多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和妇女难以挑起做钵、运钵等体力重活。而基质育苗播种和起苗方便,运苗省力,一亩地的基质苗一小箩筐一只手可拎到地。从播种到移栽的亩用工情况来看,基质育苗播种0.5个工时,全程管理3个工时,移栽0.5~1.0个工时,共需4.0~4.5个工时;而营养钵育苗移栽:做钵和点籽1个工时,一个月全程管理3个工时,移栽3个工时,每亩需7个工时。前者比后者每亩要省3个工时。

1.4产量高,增产增效

九江科技局连续3年组织了相关专家对九江实施的基质育苗和营养钵育苗两种技术的田块进行了测产,基质育苗比营养钵育苗年年增产,2005年、2006年和2007年3年测产,棉花基质育苗子棉产量分别为3466.8千克/公顷、5219.55千克/公顷、4044千克/公顷,分别比对照营养钵育苗增产4.7%、10.4%、7.5%。且出现了一些无土育苗棉花高产典型,如:九江县城子镇张峰一家,种植湘杂棉5号,密度21000株/公顷,籽棉单产创7125千克/公顷的超高产,增产1125千克/公顷,增产率18.8%,籽棉价格按5.6元/千克,增收6300元/公顷,第一次基质育苗成本比营养钵增加750.0元/公顷,扣除成本,效益增5550.0元/公顷,亩增效率达到16.5%。2007年各县高产典型列表如下:

img38

2基质育苗棉花生长呈现的明显特点

2.1苗期生长快

九江在示范中苗床一般选在避风向阳地方,下面垫一层膜与地面隔离,苗床干湿不受天气、地力影响,因此基质育苗苗期生长比营养钵育苗出苗快1~2天,苗也比钵体育苗要齐。

2.2移栽后返青活棵时间长

从3年的情况来看,基质育苗缓苗期在10~20天,比营养钵育苗5~7天要长5~15天,从移栽后到6月上旬地上部分生长不快,当长出两片新叶后,生长速率才逐渐加快。如遇连阴雨或持续干旱,缓苗期会相应延长,这也是影响农民接受该技术的一个关键问题。据中棉所研究,这一段时间地下根系部分生长较快。

2.3营养生长加速

从6月上旬到月底,营养生长速率明显快于钵体移栽棉花。这个时期棉苗茎秆粗壮、生长稳健,第一果枝节位低,到6月底植株高度基本赶上营养钵棉花。由于无土棉苗根系深,分布广,后期发棵快,不易早衰,抗倒伏能力强。

2.4生殖生长进程加快

基质育苗除了缓苗期时间相对较长之外,蕾期和花铃期与营养钵比较相对较短,中后期生长发育速度明显加快。在湖口县武山乡示范点,2007年田间调查,基质育苗的棉花,密度为19500株/公顷,6月12日现蕾,7月8日开花,7月22日前后封行,8月14日吐絮,出苗至现蕾35~37天,现蕾至开花26天,开花至吐絮37天,开始收花时间为8月26日,比营养钵棉花迟3~5天;果枝层数21.9层,单株果节数120.6个,与营养钵比,棉株高度、果枝层数相当,但果节数一般要多10~15个,单铃重增加0.1~0.2克。九江县黄老门徐上友调查,基质育苗棉花铃重比营养钵棉花高0.1~0.2克,衣分要高1%。

3基质棉苗栽培上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

通过3年的试种示范,经过观察和比较,基质育苗棉花在赣北棉区栽培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播种前晒种,双膜覆盖育苗

试验证明,晒种与不晒种发芽率相差5%以上。早播时加盖中膜可起到保湿保温的作用,在播种时基质湿度适宜的情况下,膜下温度稳定且较高,有利于集中出苗,与不加盖中膜相比,加盖中膜育苗效果更好,烂种、烂根、烧芽、翘根、戴帽的现象减少。据调查统计:3月中下旬播种,加盖中膜,出苗率81%,不盖中膜出苗率74%,相差7个百分点。

3.2选晴天播种

大棚内棉苗一般在播种后第3~4天就开始陆续发芽顶土出苗,大量出苗在第5天,这时的天气对出苗有较大影响,一般遇下雨降温天气就会出现出苗慢、出苗不整齐等情况,故可根据天气预报选择连晴数日的上午安排播种,能有效地提高出苗率。

3.3移栽时要注意

一是起苗前一个星期要保持苗床干燥,便于取苗,防止伤根。起苗时要注意剔除根系发黑、根系损伤严重的棉苗,否则,移栽到大田成活率低、缓苗期长;二是起苗到移栽的间隔时间越短越好,最好即取即栽。以利提高移栽成活率,缩短缓苗期;三是移栽土壤要松散,黏性重、易板结的土壤不宜栽无土苗,“栽爽土不栽湿土”;四是在天干时,要确保栽后及时浇上2~3次安根活棵水,同时要注意覆土保湿,防板结;五是在有条件的地方最好用塘泥掺促根剂沾根再移栽;六是栽苗时苗要深,以第一子叶节刚露出地面为宜;七是遭遇强寒潮和“干热风”和下雨天应停止移栽,天气正常时再移栽。

3.4慎用苗肥,科学使用除草剂

在赣北棉区,营养钵在移栽时施穴底肥,普遍施高效复合肥,而基质棉苗移栽时不能施肥,待棉苗活棵长出一片真叶时,视苗情和基肥情况适当施用提苗肥,以腐熟的稀人畜粪为主加少量的速效氮肥。如栽前未施底肥的在棉苗长新叶时要及早开沟或打穴补施。追施提苗肥浓度要轻,与棉株的距离要远一点,以防高浓度肥料产生“烧苗”。一般在移栽后15~20天再埋施提苗肥,肥料距离棉苗在20厘米以上,以防烧苗;或在移栽后一星期用0.3%磷酸二氢钾+10%尿素混合液轻点棉苗周围,促早生快发;如要施基肥则要在棉花移栽前1~2个星期,离栽植线15~20厘米施入。

除草剂也要提前施用,施用时间短和土壤湿时施用除草剂对棉苗都会造成影响。

3.5合理运筹水肥

由于基质育苗棉花后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加快,因此在稳施蕾肥(尿素225千克/公顷、磷肥300千克/公顷、钾肥150千克/公顷,并施用硼肥15千克/公顷,锌肥7.5千克/公顷)的基础上,要确保后期肥水供应,重施花铃肥,花铃肥施尿素300千克/公顷、磷肥375千克/公顷、钾肥225千克/公顷;增施桃肥,可用高效复合肥300千克/公顷;补施叶面肥,在8月初,结合防虫或单独喷施氨基酸类或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料,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连喷4~5次;防止水肥供应不上。

3.6保留营养枝

试验表现,前期适当保留1~2个营养枝可以促进无土棉苗早期的快速生长,增大叶面积,特别是在肥水管理恰当时,能使根系产生大量新根,在上下土层中滋生大量毛根,丰富旺盛的根系对调节棉株养分分配、增加棉株结铃性和增大铃重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营养枝也要适时打。密度大时,应适时除掉。

4基质育苗技术在九江大面积推广的制约因素

虽然基质和无土育苗在九江试验示范多年,取得了成功,但推广面积一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原因是:

4.1习惯问题

由于基质育苗返青活棵期比营养钵育苗时间长,尽管后期长势快,但大多数农民很难接受,再加上一些栽培管理措施与农民的习惯栽培方法不一致,因此出现有些地方对基质棉苗信心不足,出现了在基质苗边上再栽一棵营养钵苗的现象。

4.2价格问题

由于基质育苗一次性投入较大,而营养钵育苗投资不明显,习惯营养钵育苗的农户舍不得一下拿出这么多钱,接受新生事物。

4.3不利影响

2005年九江所有示范点都成功,点点都增产;2006年面积扩大,部分棉农在技术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移栽粗放,没有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移栽后没有及时足量浇水,再加上育苗时气温低,移栽后温度高,10多天没有下雨,导致部分无土育苗棉花移栽成活率低,僵苗多,缓苗期有的长达一个多月,对无土育苗推广造成了一定影响。几年来,九江市引进南京红太阳、中棉所、湖南水育苗等无土育苗技术,尽管从几年的表现来看,中棉所基质育苗移栽技术相对来说风险小,成功率高,但农民只要使用其中一种技术失败,就会产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心理,对无土育苗望而却步。

4.4没有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由于九江在开始时大面积成功,个别经销商自己创新出不成熟的“新”的无土育苗方法,但成活率低、缓苗期长,另外有些农民自己育苗,没有促根剂、保叶剂,没有按照操作规程来办,导致缓苗期长,产量低,负面影响很大。

4.5培训不到位

由于基质育苗是一种全新的技术,是对原有技术的革命,还有许多技术性问题须在实践中摸索,在项目实施中棉农缺乏系统的培训,出现一些问题后不能及时解答,使农民产生畏难情绪。特别是面积大时,管理措施不易到位,势必影响到实施效果。

4.6用人用地限制

一是棉花基质育苗大面积集中育苗时用人、用地有矛盾;二是无土育苗在九江市仍有一定的区域限制,在黏性重的板结田块土壤和山区取水不方便的棉田不宜采用基质育苗。在九江3年的应用中,每年都有应用地点不当而出现僵苗导致减产的情况,一般是圩区基质育苗长势好于丘陵地区;抗旱条件好的地方好于抗旱条件差的地方;丘陵山区出现僵苗的比例要大于圩区;就地育苗好于外地育苗。

5大面积推广棉花基质育苗技术的建议

5.1建议有关部门对无土育苗进行扶持

有关部门要对棉花基质育苗项目进行扶持,在一些新区可先免费送给农民使用,扩大试验示范面积;等示范成功后,收成本费;待大部分农户接受后再考虑市场化运作,并提供培训和服务资金支持,配备适当经费和设备。农业部门可根据赣北实际,制定基质育苗可操作性规程,加大培训力度,采取放电影、做广告等方式普及基质育苗知识,使科技知识进村入户,将技术培训到位,让农民对这些新技术有兴趣,变“要农民示范”为“农民主动要示范”,推广速度才能加快。

5.2选好示范户

要选择一些思想不固执,接受新事物快的农民做好示范,发展科技示范户不求数量但求质量,要确保育苗技术和移栽技术措施的到位,提高质量,力争示范一个成功一个,成功一个带动一片。

5.3选好适用区域

确定水源方便、肥力中上、土壤疏松的壤土和沙壤土作为基质育苗的适用区域,在水源条件不好、丘陵山区要暂缓用基质育苗技术;另外要就近育苗,尽量减少棉苗呼吸和蒸腾作用,避免棉苗能量消耗,做到不栽隔夜苗,提高移栽成活率。

5.4研究配套技术,加快实现本地化

为便于一家一户使用,可考虑将无土育苗基质和促根剂和生根剂打包配套发到农民手中;或研究出能就地利用的基质材料;由于基质棉苗缓苗期较长,在天气条件允许和保证苗龄的条件下可选用晚熟品种、适当提早播种期等适合赣北棉区的配套方法,并研究出实用、操作方便的技术方法和方案。

参考文献

[1]毛树春,韩迎春,王国平等.棉花两无两化栽培新技术扩大示范取得成功[J].中国棉花,2005,32(9):5-6.

[2]喻树迅.科技创新促发展,“两无两化”主潮流[J].中国棉花,2006,35(5):8-9.

[3]毛树春,韩迎春,王国平等.棉花系列化裸苗移栽技术[J].中国棉花,2007,34(2):40-41.

[4]毛树春.图说棉花无土育苗无载体裸苗移栽关键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