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企业家创新决策能力的培养对策
企业家创新决策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政府、企业和企业家个人共同努力,创造一种有利于企业家成长和企业家创新能力提升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这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崛起的必然选择。有研究表明企业家创新决策能力的提升主要是要深入研究企业家在特定目标指引下通过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整合而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方案并最后做出决定的思维过程。企业家创新决策能力包括问题发现能力、独立思维能力、方案选择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和超级联想能力5大能力。企业家创造性的决策过程充满着风险与挑战,如何激发企业家的创造性,超越创新决策过程中的种种屏障,改善决策质量,全面提升企业家创新决策能力是亟待解决的课题,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4.8.1 优化企业家提高自身创新决策能力的外部环境
(1)加强有关部门的组织领导。培养企业家的创新决策能力,需要国家有关部门的组织引导,如发布相关的政策、文件规定,加强企业家人才队伍的建设,对企业家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投入财政支持,如设立企业家创新决策能力研究与培养的专项科研项目与专项经费,同时鼓励各级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加大对各地区企业家创新能力的培养投入,让企业家创新能力,特别是创新决策能力的培养工作得到切实的保障。
(2)大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家创新的良好社会文化氛围。企业家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家的创新能力并不只凭个人意愿和努力就可以完全实现的,还广泛地受到整个社会文化、政治经济以及法律法规的影响。为培养企业家创新精神,特别是提高企业家创新决策能力,建立健全弘扬企业家创新精神的社会文化环境。首先要建立一个有利于企业家创新精神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营造开放的创新文化氛围。为了使企业家保持创造性的张力,必须志在创建一种以开拓进取为导向的创新文化和以知识共享为导向的学习型文化,通过鼓励探索、冒险,吸纳新价值,在一种持续学习、平等开放的氛围中,通过企业家、员工,以及专家、外部智囊等的智能联网,来扩展企业家的知识库,突破个人认知局限,便利知识的获取、交流、融合、创造和新创意的产生。
(3)完善外部培育机制。为企业家提供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创新的外部环境,能够满足企业家提升自我能力需要的教育培训机制的建立是企业家创新决策能力培养的一大重要途径。良好的教育培训机制包括建立正规化、职业化、现代化的培养现代企业家创新能力的教育培养机构,建立完善的再教育和培训体系,加强企业家创新决策能力的系统培训。同时有必要从整个社会教育系统明确培养企业家的目标任务和组织体系,制定出高校培养企业家创新能力的教育内容及其具体方式和措施,充分发挥学校,特别是高校教育基地的作用,在高校建立有意识地培养企业管理后备人才,培养具有现代企业家知识结构(如创新决策能力)的优秀人才的教育培训机制。
4.8.2 建立企业家创新决策的绩效管理机制
(1)建立外部激励机制。激励从其内涵上来讲就是激发人的行为动机,促使人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强化自身并努力的过程。一方面,合理的激励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企业家的创新积极性,完善企业家创新能力发挥的利益驱动机制,反之,则挫伤企业家创新的积极性,降低企业家创新的主观要求。另一方面,恰当的激励制度能有效地将企业家的创新能力配置于创新,有利于锻炼和提高企业家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培育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群体[33]。另外,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充分说明了激励机制在提高企业家创新的积极性方面有重要的作用[34]。当企业家发挥创新决策能力成功地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或是让企业持续发展时,适当的创新激励可以激发企业家持续的创新决策热情,增强其创新决策意识,不断的反复强化,可以提高企业家自身的创新决策能力,也可以使得企业发展成为具有高创新文化的组织,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一方面,建议各级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制度,奖励因创新决策而取得成效的高新企业;另一方面,建议各级政府宣传部门应该多多表彰敢于创新、表现出创新决策能力并为企业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企业家个人。
(2)建立相关评价系统。建立相关的评价系统,把有利于形成创新思维机制作为价值导向,如创立规范的创新计分卡制度。创新计分卡制度可以用于全面评价创新活动和创新绩效,它能够从多个维度对创新进行考量,并建立反馈机制,向高新企业高层领导及时反馈信息。例如,美国康宁公司的创新指数机制就把提出建议、收入增长、专利申请三者结合在一起。这一指数机制是在公司高层领导下设计出来的,并引入常规的管理会议中,用于设定目标、跟踪业绩和发现差距。在规范的创新评价管理制度面前,公司高层管理者思路更加清晰,创新意识得到激发,并通过反馈机制进行自我修正,有利于企业家创新能力有效提高。
4.8.3 引导与激发企业家提高自身创新决策能力的内在动力
对于企业家个人而言,充分认识到创新决策能力对于企业家个人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有意识地主动提升自身的创新决策能力非常重要。由于企业家本身的个性特征,如较强的创新意识、成就动机以及自我超越意愿,可以利用企业家的这些自我认知资源来引导、激励其自身创新决策能力。第一,可以建立企业家目标的认知激励机制,让其在愿景状态与现实状态之间找差距,不断产生创造性张力,为创造性决策提供持续旺盛的引力源;第二,还可以建立企业家标杆认知激励,面对日趋激烈的产业竞争,变革和学习是企业家致胜的关键,企业家要以成功的样板,甚至以竞争对手为标杆,通过榜样的目标激励、期望激励和竞争性激励机制,不断地超越自我;第三,还可以建立企业家声誉认知激励,良好的声誉可以形成企业家名牌资产,激发进而促进企业家的创造性潜能;第四,可以建立成就认知激励,企业家个体的前进动力取决于其追求卓越、力争成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进取性,高成就动机和目标取向本身又是创新型企业家的重要特征。可见一旦企业家建立了多方自我认知激励机制,对其创新决策能力的培养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在企业家形成足够的提升自身创新决策能力的内在动力之后,还要构建适合自身的自主学习模式,这种自主学习是一种高水平的、多元化的系统学习,包括自主性学习、内隐学习、试错学习、跨层次学习等。马尔科姆(Malcolm)将自主性学习描述为“个体不需他人帮助,会自觉主动地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能从自己的学习方式所反馈的信息中,选择更适宜的学习策略,能预料学习发展进程以及评价学习结果”。充分发挥企业家的自主学习在培养其创新决策能力中的作用。另外借助企业家学习具有跨层次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来激发与锻炼其创新性的培养,它不仅仅发生于个体层面,更渗透于团队、组织甚至企业网络中。在团队层面,在高层管理团队之中,往往通过脑力激荡,多元化的探询与质疑,能够打破智能屏障,利于创新能力的锻炼,扩展企业家学习;在组织层面,企业家积极创造一个“学习场”,通过目标愿景的驱动和分享式模式的建立,利用流程和文化等传播途径,可以加速企业家学习知识的传播流动;在网络层面,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进入了战略“竞合”时代,企业家已经意识到组织学习必须打破组织边界,建立以虚拟企业、供应链、企业家网络等为表现形式的“知识联盟”,网络学习成为企业家学习的有效途径。
企业家要尝试新的决策方法。新的决策方法不是一个人说了算,也不是少数几个人拍脑门做决策,而是请专家做决策。任何一个投资、任何一个重大决定,都要尽可能地请专家做决策。如果专家做出的决策不妥当,你需要否定他,怎么否定呢?去找另一批专家来审查,看看他们的决策对不对;如果这批专家不行,再找一批专家,在对专家的比较中选择,但决策还是专家做的。在新经济形势下,靠企业内部的人才是不够的,要善于从社会上挖掘人才,善于利用社会上的人才,要树立全社会的人才都是供你利用、供你选择的资源的概念。有了这样的概念,整个决策水平就提高了[35]。
参考文献
[1]Simon H A.Rational choice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environment[J].Psychologieal Review,1956,63:129-138.
[2]杨洪兰,等.现代组织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3]Peter F Drucker.Management:Challenges for the 21st Centur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9,86(3):74-81.
[4]Kahneman D.A perspective on judgment and choice[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3,58(9):697-720.
[5]Kahneman D,Tversky A.Subjcetive Probability:A judgment of representativeness[J].Cognitive Psychology,1972,3:430-454.
[6]Mc Fadden D.Rationality for economists[J].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1999:73-105.
[7]Jonathan St.B.T.Evans.Bias in human reasoning:Causes and Consequenees[M].London: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89.
[8]张庆林,王永明,张仲明.假设检验思维过程中的启发式策略研究[J].心理学报,1997,29(1):29-36.
[9]Sternberg R J,Lubart T I.Defying the crowd:Cultivating Creativity in a Culture of Conformity[M].New York:Free Press,1995.
[10]Scott G Isaksen,Donald JTreffinger.Creative Problem Solving[M].NY:Beariy
Ltd,1985.
[11]Basaduer M A,Pringle P,Speranzini G,Bacot M.Collaborative problem solving through creativity in problem definition:expanding the pie[J].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0,9(1):54-76.
[12]Basaduer M A,Runco,Vega L A.Understanding how creative thinking skills,attitudes and behaviors work together:A causal processmodel[J].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2000,34:77-100.
[13]Simonton D K.Scientific Creativity as Constrained Stochastic Behavior: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Person and Proeess Perspectives[J].Psychological Bulletin,2003,129(4):475-494.
[14]Kahr D,Simon H A.Studies of Scientific Creativity:Complementary Approached and Convergent Findings[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9,125:524-543.
[15]张庆林,邱江,曹贵康.顿悟认知机制的研究述评与理论构想[J].心理科学,2004,27(6):1435-1437.
[16]张庆林,司继伟.大学生形成析取概念的假设检验策略研究[J].心理学报,1999,31(4):397-404.
[17]张庆林,邱江.顿悟与源事件中启发信息的激活机制[J].心理科学,2005,28(1):6-9.
[18]Schumpeter JS.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4.
[19]Kirzner Israel M.Competi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3.
[20]Knight F H.Risk,Uncertainty and Profit[M].Boston:Houghton Mifflin,1921.
[21]M Cassen.The entrepreneur:An economic theory[M].Totowa:Barnes and Noble Books,1982.
[22]J Von Neumann,O Morgenster.Theory of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7.
[23]Savage L J.The Foundations of Statistics[M].New York:John Wiley,Sona Inc,1954:50.
[24]Loomes G,Sugden R A.The Rationale for Preference Reversal[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3.
[25]Simon A Booth.CrisisManagement Strategy:Competition and Change in Modern Enterprises[M].London:T.J.Press Ltd,1993.
[26]Ellsberg D.Risk,ambiguity,and the Savage axiom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1,75:643-699.
[27]Kahneman D,Tversky A.The psychology of preferences[J].Scientifiec American,1982,246(1):160-173.
[28]Kepner C,Tregoe B.The New Rational manager[M].Priceton:Princeton Research Press,1981.
[29]刘萍,井润田.创新决策过程中团队领导的控制模型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8(5):34-37.
[30]张茉楠,李汉铃.基于认知资源观的企业家创造性决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8):113-120.
[31]刘敏.决策信息的创造性整合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07.
[32]徐昙.宝洁:被打破围墙的实验室[OL].2009-04-06[2009-04-07].http://mnc.people.com.cn/GB/9084705.html.
[33]王国进,王其藩.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的新进展[J].科技导报,2004,2:37-40.
[34]张庆林,王永明,张仲明.假设检验思维过程中的启发式策略研究[J].心理学报,1997,29(1):29-36.
[35]郭峥嵘.推进企业家创新的途径[J].理论前沿,2003(11):35-3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