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研究问题和理论预设
生态创新作为以减少污染、改善环境、节约能源为目的而进行的创新或者能带来良好生态效益的创新活动,提升了企业的环境绩效,可能从根本上带动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理论界对于企业生态创新绩效的认识存在很多争议,出现环境、经济、竞争绩效等多种观点以及彼此之间正向、负向、无关系和混合关系等多种结论文献(Boons & Wagner ,2009)。究其根源,是因为忽视了生态创新类型、环境管制类型的划分(Cleff & Rennings ,2000 ; Rehfeld et al.,2007) ,及其对于企业生态创新绩效的不同影响作用。因素解析过于笼统化,不够精细,并且忽略了环保历程的作用,缺乏对双重外部性(创新的外部性和环境的外部性)的解析。
因此,企业生态创新类型、环境管制类型的清晰划分是揭示生态创新绩效关系的重要前提。为此,本书将预设四种企业生态创新的类型以及环境政策,并分别探讨不同类型下对企业生态创新绩效的作用关系(见图3.1和3.2)。
生态创新类型的划分是本书研究的起点,也是解决企业生态创新绩效“悖论”的先决条件。现有的生态创新类型主要沿袭了一般创新的划分维度,如按对象或创新强度等(MEI ,2007) ,在此基础上再施加环境绩效标准区分生态创新与一般创新(De Laurentis & Cooke ,2008) ;也存在单纯地从生态技术进行的划分(OECD ,2005)。然而,这些模式界定与划分存在一定程度的学科分离现象,导致现有生态创新模式与环境保护发展范式有所脱节。为此,本书预设生态创新类型为四种:末端生态创新、生产过程生态创新、产品生态创新、组织生态创新。
图3.1 生态创新类型与企业生态创新绩效的关系理论预设
图3.2 环境政策与企业生态创新绩效的关系理论预设
在确定生态创新类型的基础上,下一个问题是如何运作,其作用机理是什么。如前文所述,文献中生态创新的影响因素大致可归为3大类,即生态创新本身技术特征、创新者特性和创新环境条件。其中,创新环境条件可以进一步区分为市场因素、环境政策等外部因素。生态创新的作用机理主要围绕环境外部性、供应链和网络能力三个方面展开。借鉴Kemp & Pearson (2007)、Mazzanti & Zoboli (2006)、Horbach (2008)等的研究,基于双重外部性理论(Rennings ,2000)、资源基础理论及创新系统理论,综合国内外学者观点,本书拟从技术属性、资源特性和关系属性三方面区分生态创新特征。其中,技术属性表征产业技术特征、生态属性;资源特性表征企业现有的创新成果、创新基础和学习机制;关系表征外部利益相关者网络。
企业生态创新的能力,取决于他们能否协同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环境目标(Oltra & Saint Jean ,2007)。生态创新具有“新奇性(Novelty)”和“带来资源或环境改善”这两个内容,其成功运作主要体现在环境与经济目标的协同和外部关系的整合,这不仅来源于企业内部对创新战略及环境战略的选择,如“污染预防” 、 “产品管理” 、 “可持续发展” 、 “成本领先” 、 “先发者优势” 、 “长期愿景”等战略(Hart ,1995) ,也受到企业与外部关系网络之间的反馈与交互等相互作用(Hansen et al.,2002)。
因此,本书将“环境和经济内、外部整合能力”这两个中介变量引入生态创新特性与生态创新绩效的关系模型中,探讨生态创新的“特征-能力-绩效”的运作机理(见图3.3) ,并对比在不同类型下运作的差异性,为企业正确选择生态创新类型,有效进行生态创新管理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方案。
图3.3 生态创新运作机理的理论预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