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创新应体现时代的社会道德价值
从上述论述中我们看到,一项创新成果能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能不能被人们所接受,与该项创新成果能否提供较理想(满意)的经济价值有密切关系。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决策方法,选择出一种能带来较理想(较满意)的经济价值的创新成果,并且付诸实践。但是,如果某项创新成果确能提供较理想(较满意)的经济价值,是否就可以得到社会的认可呢?决不能作这种简单的理解。一项创新成果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固然要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同时也还要注意它的社会道德价值。这里所说的社会道德价值,就是指该项创新成果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以及对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是有益的。应当指出,现在有些企业也在搞创新,也在开发新产品,但是,他们却只顾赚钱而忽视社会公德。
比方说,开发电脑软件产品,这属于高科技范围内的创新活动。但是,有人却开发了所谓“科学算命”的电脑软件,说什么某人只要提供自己的出生年月日时以及性别等信息,电脑就可以推知某人未来的吉凶祸福。这不仅是荒唐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
又比方说,1996年7月8日《中国教育报》刊登了一篇题名为《是天使,还是杀手》的文章,对当今我国市场上的儿童玩具作了剖析。文章作者尖锐指出,市场上许多新型儿童玩具,其实是毒害儿童的“冷面杀手”。现仅从中摘取几例。
一、兵器玩具:“杀伤力”越来越强
不知从何时开始,火爆的少儿玩具市场开始散发出一股令人担忧的“火药味”。只要你随便到市场上走走,便会发现,大量兵器玩具正充斥街头地摊和一些商场的柜台。有的可以射出“子弹”,有的可以填放炸子。有一种随处可见的射弹玩具枪,子弹出膛速度最高达每秒53米,两米内可击穿报纸。南京夫子庙一家玩具店出售一种标价12元的加压玩具枪,虽质量粗糙,然而填上塑胶颗粒子弹,射程却可达30米。“火药味”越来越浓的兵器玩具源源上市,给少年儿童带来的不全是欢乐,相反由于防不胜防而酿成的悲剧也在屡屡上演。去年12月下旬一天下午,南京中华门六角井两位小朋友玩得正欢。只听“叭”的一声,其中一位姓张的儿童手捂右眼“哇哇”哭喊起来,原来是对方的玩具气压枪“走火”,子弹射进了张姓小孩的眼里,双方父母心急火燎地将孩子送到医院。另据统计,去年入冬以来,仅南京市人民医院、上新河医院、儿童医院三家医疗单位,就收治了各种仿真兵器玩具击伤的小患者多达20余人。我们不知道这些竞相生产各种新型兵器玩具的企业,是否想到过自己可能对儿童所造成的伤害?是否想到过自己对下一代健康成长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劣质玩具:威胁少儿的身体健康
据国家玩具检测中心发布的消息,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玩具,大约有三分之一达不到安全和卫生要求。例如,薄铁皮玩具边缘不卷边,或毛边没有锉钝,如同锋利的刀刃,时常会划破儿童的肌肤。安徽省技术监督局对市场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布、绒玩具的合格率仅为20%,在检测中还发现玩具中残留有大头针一类危险物。这些玩具对儿童的伤害,轻则流血,重则致残。国家《玩具安全技术标准》规定:长毛绒动物的眼睛要用金属丝固定,其牢固程度要能承受7公斤以上的拉力。然而,你只要随便到市场上转转,便会发现仅此一项指标不合格的产品便不在少数。苏北某市一王姓夫妇给三周岁生日的女儿买了一只长毛绒“熊猫”玩具。有一天晚上,妻子突然发现其孩子脸色青紫,再看“熊猫”,已变成“独眼龙”。夫妇俩感到不妙,慌忙抱着孩子到医院,一检查,发现那只眼珠子堵在孩子的气管里,经抢救总算挽回了生命。前不久,某医院收治一名5岁男孩,小患者两手奇痒红肿,并时好时坏,多次发作,久治不愈。经医院皮肤科、儿科专家们反复研讨、会诊,确认为皮肤过敏,但始终找不到过敏源。住院期间,疗效理想,但出院一两天便又症状如初。皮肤科医师为搞个水落石出,跟踪到患者家中观察。发现小患者有一个形影不离的亲密朋友——塑料娃娃。经检测,原来这玩具娃娃是用没有很好消毒的再生塑料生产的,正是它,给孩子带来了痛苦。这些厂家在这样做时,往往打着开发新产品的大旗,可是,这难道能掩盖他们社会道德水准的低下吗?
三、“新潮”玩具:误导少儿的灵魂
如果创新开发出一种好的玩具,可以培养儿童的情趣,增长儿童的知识,然而如果开发创新出一种不好的玩具,则可以误导不谙世事的少年儿童的灵魂,无形中成了他们精神上的“杀手”。去年12月初,郑州某百货大楼公开陈列、销售日本帝国主义二战时期的“大和”号和“武藏”号战舰玩具。日本法西斯侵略者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犯下了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而他们的战舰模型却作为玩具搬上我们商店的柜台。这桩咄咄怪事,经新闻媒介曝光后,读者无不感到震惊和愤慨。然而,该百货大楼的教训,却并未能让那些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玩具厂幡然悔悟!比如,目前仍有一些“聪明”的玩具厂商正大量生产和销售手铐、匕首等一类所谓新式玩具。前不久,苏北某市一位小学教师指着这类玩具说:“少年儿童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真不知这些玩具制造厂和经销者们要向他们灌输什么?”一位工会干部也很气愤地说:“现在影视片上有什么暴力工具,市场上马上就会有它的仿真玩具被新开发出来,导致有的孩子变得生性好斗,崇尚武力。”实际上,任何一种玩具都有自己的文化内涵。我们的玩具厂家,能不能多一些人道主义精神,让玩具也多一些人情味、文化味?
最近,市场上又出现了一种颇受小朋友“欢迎”的“新潮玩具”兼食品——麻将泡泡糖,即把泡泡糖装在类似麻将大小的长方体塑料包装盒里,塑料盒上印有“筒、条、万”等图样。小孩每买一颗泡泡糖就实际可得一块麻将牌。这种麻将牌泡泡糖包装盒上一般印着“小朋友智力麻将”或“小朋友娱乐麻将”等字样。某些厂商借“娱乐”、“智力开发”为名,对儿童麻将热推波助澜,其公德何在?其良心何在?
上述事实告诉我们,一些厂商为了获取暴利,在创新旗号下开发了一些有损社会公德的产品,实在令人难以容忍。如果这也算创新,社会将强烈谴责这类创新。遵守社会公德,体现社会道德价值,这是任何创新所必须遵循的又一条合理性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