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某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邻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构,并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Macheal Porter,1998)。其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从纯经济学角度,主要着力于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认为不同企业分享公共基础设施并伴随垂直一体化与水平一体化利润,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形成产业集群价格竞争的基础;其次从社会学角度,主要从降低交易费用角度,认为建立在共同产业文化背景下的人与人之间信任基础上的经济网络关系,可以维持老顾客,吸引新顾客和生产者前来;第三从技术经济学角度,研究集群如何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和扩散,实现产业和产品创新等。
产业集群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是现阶段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其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的强大竞争力已经被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实践所证实。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多数地区都因为经济衰退的困扰而止步不前,一些中小企业聚集的地区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希望之星”。如美国硅谷和128公路的电子产业群、德国巴登—符腾堡的机械产业群、法国布雷勒河谷的香水玻璃瓶产业群、意大利东北部的服装产业群、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集群、墨西哥Torreon地区的出口导向型服装产业集群等。国际知名战略学家波特(Macheal Porter,1998)据此认为,正是这些集群作为“本垒”培育了所在国或地区的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从而奠定了其在全球经济中不同寻常的竞争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部分地区也出现了产业集群发展的现象,只是各地称谓不同,如广东称为专业镇,浙江则称为块状经济。尤其是自我国加入WTO以来,随着FDI(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简称FDI)在我国长三角区域的迅速集聚,大量由FDI驱动的产业集群也迅速产生并发展起来,并依托其丰富的劳动力、低廉的成本和良好的开放环境,在创造财富、促进就业、出口创汇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总投资金额超过80亿美元的上海化工产业集群、占地22平方公里的浦东微电子产业集群、苏州信息产业集群、南京高科技产业集群、昆山信息产业集群,等等。可以说,当前地方产业集群的迅速成长已成为推动我国长三角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量。
沿海区域产业集群虽然在全球化的竞争中表现出强大的优势,然而,从长三角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践来看,集群内本地企业创新行为普遍呈现出一种低端化、模仿化、同质化、偶然化的共性特征,自主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创新能力的匮乏使本地企业只能从事加工装配等技术含量较低的价值链低端活动,而外资企业实施的“技术锁定”政策则使本地企业难以获得关键性的核心技术,从而使长三角FDI驱动型产业集群长期被锁定在价值链低端,难以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由于沿海区域产业集群长期被锁定在价值链低端,致使利润大量流失。有研究表明,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企业获利最多只占到产品价值的10%,比如一只在中国生产的鼠标,在美国售价40美元,而中国企业只能拿到3美元。更为严峻的是,长期被锁定在价值链低端会进一步抑制本地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使本地企业陷入低成本价格战的恶性循环,最终沦为外资企业廉价的加工装配车间。此外,由于FDI驱动型产业集群内本地企业在技术进步、产品更新、市场营销方面均依赖外资企业进行,容易导致本地企业对外资企业的过度依赖,一旦面临市场风险和技术变革压力,则本地企业很难通过技术转型而存活下去。
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和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使沿海区域产业集群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当前,能否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并推动其不断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已成为确保沿海区域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集群的升级机制、瓶颈及突破路径等,为长三角外资驱动型产业集群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顺利地实现技术升级与价值链攀升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与政策启示。
第二节 基本概念界定和本书研究对象
概念是研究问题的逻辑起点,对概念的不同界定和认识可能导致完全不同的研究结果和对策建议。因此,在开始本研究之前,有必要清晰界定与本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核心概念。
一、西方学者对产业集群内涵的解释
亚当·斯密(Adam Smith,1989)最早从分工的角度研究了企业集群问题,他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描写道,“工人所穿的粗劣呢绒上衣和牧羊剪毛所用的剪刀这两种产品,是由家庭作坊和手工业工场为基本单位的小企业集群联合劳动完成的”。在这里,他虽然未给出关于产业集群的明确的概念,却首先提到了集群一词。马歇尔从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的角度研究了产业集群现象,认为产业集群是企业为追求共享基础设施、劳动力市场等外部规模经济而产生的聚集体。
工业区位经济学家韦伯(Alfred Weber,1997)从空间角度研究了产业集群现象,他把区位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集聚因素,并认为集聚因素可分为两个阶段,即通过企业自身扩大而产生的集聚优势和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而实现的地方工业化,显然,第二阶段就是我们所讨论的产业群,因而,韦伯的定义可这样表述:产业群是在某一地域相互联系的企业的聚集体。
胡佛(E.M.Hoover,2000)将规模经济引入产业群理论的研究范围,他将规模经济划分为三个层次:(1)单个区位单位(工厂、商店等)的规模决定的经济;(2)单个公司(即联合企业体)的规模决定的经济;(3)该产业在某个区位的聚集体的规模决定的经济。因此,胡佛的定义可表述为:企业为追求规模经济而在空间集聚的现象。
新制度经济学家威廉姆森(O. Williamson,2001)从产业组织的角度研究了产业集群现象,他认为在纯市场组织和科层组织之间,存在大量的中间性组织,这种中间性组织是克服市场失灵和科层组织失灵、节约交易费用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根据上述观点,产业群的概念可定义为:产业群是基于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众多企业集合起来的组织,这种组织结构介于纯市场和纯科层之间,比市场更稳定,比科层更灵活。
竞争经济学大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2003)则把产业群纳入了其竞争战略的研究范围,并明确提出了产业群的概念,他认为“产业群是在某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邻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构,并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
Jacobs和Daman(1998)把水平和垂直产业集群的定义拓展到用来识别集群的关键的衡量因素上。这些因素包括经济活动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集群过程、产业间不同部门的水平和垂直联系、共享技术的使用、中心活动主体(如大企业、研究中心等)的产生以及企业网络和企业合作的特点等。RoGenfeld(1997)进一步对定义集群的标准进行了研究,包括集群规模、集群对于经济和战略的重要性、集群产品和所需服务的范围以及对公共投入品的使用。认为产业集群是“为了共享专业化的基础设施、劳动力市场和服务,同时共同面对机遇、挑战和危机,从而建立积极的商业交易、交流和对话的渠道,在地理上有界限而又集中的一些相似、相关、互为补充的企业”。
Rolelandt和Hertog(1998)运用创新网络理论研究了集群问题,认为产业集群是为了获取新的互补技术,从互补资产和知识联盟中获得收益,加快学习过程,降低交易成本,克服或构筑市场壁垒,取得协作经济效益,分散创新风险和相互依赖性很强的企业(包括专业供应商)、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和工程设计公司)、中介机构(经纪人和咨询顾问)和客户通过增值链相互联系形成的网络。
二、我国学者对产业集群内涵的解释
在借鉴西方学者对产业群概念的研究基础上,我国学者也提出了自己对产业集群概念的定义。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式
于斌斌、陆立军(2012)认为,小企业集群指的是由众多自主独立以相互关联的小企业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关系,并在某一地理空间高度聚集而建立起来的产业组织,这种组织的结构介于纯市场和纯科层组织之间。阮建青、张晓波和卫龙宝(2011)、蒋石梅(2012)等学者将产业集群视为产业组织的一种新的空间形态,认为产业集群是指通过信息共享和人员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中小企业之间的结合,是一种新生的企业和产业组织制度。
2.认为产业集群是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的企业网络
张涌、陈雪梅(2008)认为中小个业集群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但又相互关联的个体企业间所建立的长期关系,这种关系不一定以契约来维持,而可以通过承诺与信任来进行。张一力、陈翊和倪婧(2012)等人从企业网络的角度考察了产业集群现象。慕继丰(2001)认为企业网络是指一批具有相互联系的企业和机构在某些地理区域的集中。
3.认为产业集群是相同产业在某一地区的成长现象
符正平、曾素英(2008)等都强调产业集群的产业特征,认为产业集群指同一产业的企业以及该产业的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和成长现象。
4.认为产业集群是具有共同的产业文化和价值的企业在一定地域空间内的集聚
王缉慈(2002)等强调产业群内企业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念,认为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群内企业才具有区域的“根植性”,才可以形成稳定的产业群。从这个思路出发,王缉慈将产业群定义为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机构,它们同处一个特定的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具有专业化特征。
5.认为产业集群是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社会生产系统
吴结兵和郭斌(2010)在综合众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产业集群的内涵概括为:(1)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企业集团构成的生产或社会系统。(2)集群内的企业有着非常活跃的创新交换过程,知识转移和分享非常频繁,是一个知识和分享的密集区。(3)集群通常有很强的科技基础,提倡创新和创业文化。
三、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及概念界定
如前所述,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产业的空间集聚现象,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特征和角度对产业集群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综观这些产业集群的定义,基本围绕地理特性、产业特性、文化特性、资源特性等六个方面展开。因此,一个成熟的产业集群应具备以下特征。
1.地域空间上的集中性
从马歇尔关于产业地理集聚三大因素的分析,到韦伯、胡佛关于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的分析,其研究的重心都集中在产业的地理集聚上。产业集群首先表现为一定地域空间的集聚现象。如果没有相关产业在空间地理上的集中,由集聚经济而产生的知识外溢、信息共享、外部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等种种竞争优势便无从谈起,相关产业的集聚也不会发生。可见,产业集群虽然不等同于相关产业空间地理上的简单集聚,但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存在却必须是以相关产业在空间地理上的集中为前提的。
2.聚集产业间的关联性
集群内企业通常处于同一产业链的不同环节,专门从事某一项技术研发、生产开发、配套服务等活动,形成紧密联系的专业化分工合作体系,而不能等同于单纯的企业“扎堆”现象。如美国加州的酒品产业集群不仅包括居于核心的酿酒企业,也包括为其提供原料的葡萄种植园,为其提供设备的制酒设备企业,以及大量专门生产酒桶、酒瓶、瓶盖、标签等小型企业,还包括食品企业等上游企业,从而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而我国大多数的工业园区和开发区虽然有大量的产业集群,然而由于缺乏必要的产业特征和企业联系,不能称之为产业集群。
3.文化背景上的相似性
群内企业应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产业文化和文化氛围。相同或相似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有助于群内企业增强彼此间的认同感和信任,降低交易成本,深化专业化分工,加强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知识外溢和技术扩散,提高产业集群整体的竞争力,从而成为产业集群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条件。
4.资源要素上的共享性
包括有形资源的共享和无形资源的共享。有形资源的共享指对基础设施、交通通信工具以及配套的生产服务设施等的共享,这为企业降低运输成本,进行正式与非正式的交流提供了必要条件。无形资源的共享指对知识、信息、技术和品牌形象等的共享,无形资源的共享降低了企业的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促进了知识外溢与技术扩散。资源共享扩展了企业可以利用的资源边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企业规模偏小、资金匮乏、技术落后、人员素质不高等劣势,增强了集群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
5.竞合关系上的有效性
产业集聚加剧了集群企业间的竞争,但这种竞争并不排斥合作,因为在不断出现的技术创新过程中,一家公司很难独立完成一种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与竞争的同行的合作,以分享本行业的知识和信息,不仅可能也十分必要。正如波特(1998)所说:“群聚区提升了竞争与合作两个方面……竞争与合作可以共存,是因为它们发生在不同的范围以及不同的参与者之间。”企业间的这种有效的竞合关系既提供激励,又避免了过度竞争。
6.相关企业间的结网性
产业集群实际上是以地理靠近为前提,以产业关联为基础,以设施配套、机构完善为支撑条件,以文化融合为联结纽带的企业网络,因此,相关企业间的地方结网性是其最重要的特征。企业网络的形成进一步促进了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使企业能够将有限的资源用于自身核心能力的开发与利用,并加速了知识外溢与技术扩散,尤其是大量非编码化知识在集群内部的传播与流动,将大大提高群内企业的创新能力。
根据以上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将产业集群定义为:在某一产业领域内,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上,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以现代经济技术联系为纽带,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的企业及其相关机构的经济聚集体。
四、产业集群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1.产业集群与企业集群的区别与联系
在集群理论的研究中,由于目前关于产业集群尚无统一公认的标准,且各位学者的研究视角不尽相同,因此,所使用的概念也不尽相同,其中产业集群、企业集群使用得较为普遍。从概念上看,以上两个词都用来描述产业在空间不断由分散向一定地域聚集的现象。事实上,很多学者在进行集群理论研究时也没有进行明确的区分,甚至在一篇文章中既使用产业集群,又使用企业集群的概念,从而导致认识上的模糊,不利于对集群理论内涵、形成机理、运行机制的准确把握。
企业集群一词揭示相关企业及其支持性机构在一些地方靠近而集结成群,从而获得企业竞争优势的现象和机制,侧重于观察分析集群中的企业地理集聚特征,供应商、制造商、客商之间企业联系和规模结构以及对竞争力的影响,更多地强调集群的企业特征,或者说是更多地从微观角度来看待众多企业集聚于某一地域空间的现象,主要分析企业间的关联机理、投入产出关系、彼此的经济文化联系,等等。因此,企业集群的研究在企业经济学领域开展得较多,更多是为了提升企业竞争力。
而产业集群侧重于观察分析集群中的纵横交织的行业联系,揭示相关产业联系和合作,从而获得产业竞争优势的现象和机制。产业集群内的相关企业可能共存于某种特定产业部门内,又可能不仅如此,而且相邻于相关支撑产业。产业集群更多地强调集群的产业特征,其分析不仅包括集群中的企业,而且包括集群中的中介组织、地方政府的干预与影响、宏观的制度背景,以及相应的市场环境与产业政策,等等。因此,产业集群的研究更多地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的领域展开,更多地是为了提升区域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
2.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及产业集中的区别与联系
产业集聚用来描述同一产业的企业以及该产业的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和成长现象,更多地强调同一产业领域(包括相关产业)内的企业向某一地域空间集聚的动态过程。产业集群可以看作是产业集群形成的过程,而不能等同于产业集聚,产业集聚最终能否形成成功的产业集群则要视其区域的产业特点、区位环境、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产业集群则可以视为产业成功集聚的结果。
产业集中一词也经常见诸报端,不少地方政府都提出人口向城市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的口号。产业集中与产业集群和产业集聚都有明显的区别。首先,产业集中主要体现政府意图,是地方政府为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工业化进程而实施的一项发展战略。而产业集群则表现为企业为追求集聚经济效应,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而进行的自发集聚现象。其次,产业集中更多地体现了地方政府的一种短期行为,即通过部分优惠政策,甚至行政力量推动各类工业企业简单地集中在园区中,人为地制造一个表面繁荣的工业园区或是经济开发区来彰显自己的政绩。吸引企业的主要是在税收等方面的一些优惠政策,因此,园区内的企业极不稳定。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或者优惠政策减少,园区内的企业就会纷纷撤离,相比较而言,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产业集群则具有强烈的地域“根植性”。第三,进入园区的企业间并没有合理的专业化分工合作关系,园区内的企业虽然集中在一起,但只是一种简单的“扎堆”现象,企业未必能通过集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而产业集群中形成的稳定的人际关系网络和密切的分工合作关系则可以大大增强集群成员的竞争力,取得1+ 1大于2的效果。
3.产业集群与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区别与联系
地域生产综合体的概念最早由前苏联学者H·H·科洛索夫斯基提出,他认为:“在一个工业点或一个完整的地区内,根据地区的自然条件、运输和经济地理位置,恰当地有计划地安置各企业,从而获得特定的经济效果,这样的一种各企业间的经济结合就称为生产综合体。”
上述定义表明,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内容应包括:(1)其内部各部门应相互制约地结合在一起,而不是一些不相关的企业的简单群集;(2)其内部各部门企业的这种结合应能带来最大的国民经济效益;(3)其内部各部门企业的结合应建立在对区内自然、经济条件最合理的利用的基础上;(4)应在现在自然资源和对其利用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5)应强调从国民经济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别部门企业的利益出发,合理地利用运输条件与经济地理位置。
通过对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分析可以看出,它实际上是一种有计划按组织建立起来的产业集聚体,集聚的核心是专门化企业,围绕这一核心企业有大量关联类和依附类企业,以及所有企业共用的基础设施。因此,地域生产综合体与产业集群的相同点表现在:两者都是在某一产业领域内形成的企业集聚体;企业间均存在紧密的专业化分工合作关系;通过企业间的合作都能产生1+ 1大于2的合力效果。
但两者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区别。首先,形成机制不同。地域生产综合体是在政府有计划有目的的规划引导过程中实现的,依靠的是政府的行政力量,因此,只能在拥有较大经济干预能力的国家才有可能出现。而产业集群是企业为追求集聚经济效应而进行的自发集聚,在产业集群形成的过程中,地方政府虽然也有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其作用主要在于对集聚区域环境的改善,进而提高集聚经济效应,并不起主导作用。因此,推动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力量来自于市场,而非政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学者们通常认为,产业集群可以“培养”,但不可以“制造”。
其次,两者存在基础不同。在地域生产综合体内部,虽然企业间也存在紧密的经济技术联系,但由于企业是由政府从不同地区,甚至不同行业移植进来,彼此不存在生活习惯、价值观念、文化背景上的联系,缺乏私人情感和价值判断的认同感,因此,维持企业间关系的主导力量仍来自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体制。而产业集群则是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企业不仅存在紧密的分工合作关系,更存在生活习惯、价值判断以及私人情感的认可感,因此,维系集群成员主要依靠集群内部形成的以信任和承诺为基础的人际关系网络。
最后,两者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不同。产业集群内部形成的以信任和承诺为基础的人际关系网络对于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知识外溢与技术扩散、增强区域创新能力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由于集群成员资产专用性较高、彼此联系紧密,且拥有共同的价值判断,使产业集群具备明显的地域“根植性”。而地域生产综合体主要由政府推动,且依赖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而存在,因而内部存在条块分割、管理成本较高、运行效率较低等问题。
4.产业集群与企业集团的区别与联系
企业集团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但至今仍无统一的标准定义。一般来说,具有代表性的解释有三种:
第一种观点是从企业集团的结构特性和职能的角度来定义企业集团,认为企业集团是“多数企业保持相对独立性,并相互持股,在融资关系、人员派遣、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制造技术等方面建立紧密关系而协调行动的企业集体”。
第二种观点是从企业集团的经营模式和运行特点来界定企业集团,认为企业集团是“从技术或其他经营方面的职能出发,以经营补充为目的,以各成员企业的自主性为方针,在平等的原则下持续联合的经营结合形态,是一种经营合作体制”。
第三种观点是从企业集团内部治理结构和运营模式的角度进行界定,认为企业集团是“现代企业高度发展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以母子公司为主体,通过产权关系和生产经营协作等多种方式,由众多的企事业法人组织共同组成的经济联合体”。
综上所述,产业集群与企业集团在以下四个方面存在明显区别:
第一,赖以存在的基础不同。企业集团存在的基础上是集群内部成员通过相互购买产权和相互参股形成的资本联系纽带,并以此纽带建立以母公司为核心的多层次性的内部组织结构。较之产业集群,企业集团内部成员的联系更加紧密,母公司对子公司拥有更大的治理权限,相应地,各子公司的独立性则相对较差。而产业集群则建立在共同的产业文化和制度背景上,集群成员间在亲缘、血缘、地缘、人缘关系上形成的以信任和承诺为基础的人际关系网络是其产生与存在的基础,相较于企业集团,产业集群的联系较为松散,集群成员彼此独立,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
第二,内部治理结构不同。企业集团是以母公司为核心的具有明显等级制度的金字塔形的治理结构,母公司处于金字塔的顶端,对集团的整体发展进行规划管理,负责核心关键技术的开发和企业文化的塑造,各分公司则根据其所处的等级分别从事相应的生产经营活动。产业集群则是一种扁平式的治理结构,集群成员彼此独立,相对平等,在长期的生产合作过程中自发形成联系密切的分工合作关系。虽然在中卫型集群中,核心大企业发挥主导作用,但核心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间并不存在等级制度和隶属关系,各个成员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第三,经营管理模式不同。企业集团的发展以母公司的整体规划为基础,因此具有相对的统一性和前瞻性,表现为集团发展战略、经营目标、员工培训、市场营销等策略的相互配合性和相对一致性。产业集群的内部决策则是高度分散的,集群成员各自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生产决策行为,因此缺乏宏观的调控和协调,通常也没有长远的发展规划和目标。
第四,企业间关联机理不同。在企业集团内部,各成员以资本联系为纽带,在生产、技术、资金、人才等多种生产要素相互渗透,紧密联系,进入或退出都有较高成本。产业集群内部成员在所有制和产权关系上保持独立性,各自独立核算,只是在长期交往和生产合作过程中形成紧密的分工合作关系,因此,其进入或退出成本相对较低。
五、产业集群的基本分类及本书研究对象
依据不同分类标准,产业集群有诸多分类方式。通常情况下,不同动力驱动而形成的产业集群,其形成机制、组织结构、演变趋势均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我们以产业集群的动力成因为基础,结合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将产业集群划分为原生型、外资驱动型、市场驱动型、政府驱动型四种类型。
原生型产业集群是建立在乡镇工业基础上,基于当地企业家的能力和工商业传统的特色集群,以本地的资源禀赋、传统的手工业历史为基础自发演化而成;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以专业化产品为主业,集中于充分竞争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并以生产中低层次的特色产品为主。一个成功的生产型集群往往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了完备的生产网络,具有众多的配套企业,从而形成了大量的生产能力。在开放条件下,由于中国廉价劳动力以及集群专业化分工的优势,中国企业的产品非常有竞争力,集群的商品已大量出口,特别是一些轻工产品占据了国际市场较大的份额。如嵘州的领带集群、诸暨的大唐袜业集群、温州的打火机集群等。
外资驱动型产业集群是指利用本地劳动力、土地等廉价成本因素以及区位优势和政策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进而带动本地相关配套产业发展所形成的区域性产业集群。如广东东莞IT制造业集群、江苏苏州笔记本集群、上海张江高科微电子集群、杭州软件业集群等均是在外资驱动下发展起来的区域性集群。外资驱动型产业集群通常会形成以外资为主体的生产组织结构,小企业通过与群内的核心大企业和科研机构等技术领先者建立相对稳定的分包与协作关系,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与模仿机会,从而使小企业可以跟随大企业的产品创新和技术变革顺利实现产品与技术的升级(王雷,2008)。这种依托于核心大企业的创新组织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小企业的创新成本和创新风险,增强了其市场竞争力,却并不利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小企业与大企业建立的分工合作是以小企业在技术、财务、产品等方面对核心大企业的依赖为特征的,大企业与小企业之间主要是单向知识传递,小企业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不强(王雷,2012)。大企业为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虽然会对小企业提供一些技术培训与服务,但小企业作为知识和技术的被动接受者,难以培养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一旦面临市场和技术变革压力,群内小企业很难通过技术转型而存活下去(王雷,2012)。
市场驱动型产业集群是指本土企业依托区域化的市场自发形成的集聚体,比如依托义乌小商品城形成的服装、纽扣、眼镜等小商品集群。这类集群的形成通常与历史上民间的商业传统有关,主要是民间传统手工业和繁荣的商业历史推动了区域专业化市场的发展,使当地产业集群的发展有了必要的依托。其次,古典心态和东方式的人文环境,即以血缘、亲缘和地缘为纽带的人文网络和“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传统心态,使得相互依存的小企业集群得以迅速形成。最后,体制漏洞和政府积极的不干预政策为当地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创造了宽松的外部环境,使当地产业集群发展取得了“先走一步”的制度优势。由此可见,由市场驱动型产业集群的发展较好地结合了本地的要素禀赋优势和历史文化因素,其发生发展经历了一个自然选择与演化的历史过程,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
政府驱动型产业集群是指依靠政府的政策优惠与资金扶持形成的产业集群,主要表现为各地的工业开发园区与产业集聚区,其中,北京的中关村高科技产业集群最具代表性。政策上的优势使北京的高科技企业在改革开放之初就获得了蓬勃发展,聚集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数十所国内外著名的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智力文化环境,获得了高科技产业的先发优势,最终使北京成为我国高科技产业的聚集地。其次,北京大多数高科技产业都是由当地的科研院所和大学衍生而成,企业衍生是北京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的突出特征。仅在20世纪80年代,由中国科学院衍生而成的高科技企业就有20多家,其中不乏联想集团、希望集团等名牌企业。
由于本书重点关注全球化背景下的知识流动和技术溢出对本地集群创新的影响,因此将研究对象限定在东部沿海区域的外资主导型产业集群。其原因在于,沿海区域的外资主导型产业集群是我国最早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区域性集群,其“外资主导、本地生产、全球销售”的发展模式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地方产业集群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参与国际分工的典型特征,符合本书的研究需要。
第三节 本书的分析框架
本书以外资主导下产业集群的创新机制为切入点,以长三角外资主导的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及影响因素的分析,解析集群内外部环境约束条件与集群成员创新模式选择之间的关系,识别影响集群创新的关键性约束条件,建立外资主导下产业集群创新的动态约束模型,分析和预测集群创新策略的动态选择趋势,并依据产业集群的战略目标与核心能力提出市场开拓型、技术创新型、品牌培育型等三种向自主创新转变的演进模式,得到适应不同环境约束条件的集群创新模式动态演化路径,为实现集群创新能力的动态演进与持续提升提供可行的政策建议。
图0-1 本书的分析框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