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外资主导下产业集群创新模式的组织特征

外资主导下产业集群创新模式的组织特征

时间:2023-08-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外资主导下产业集群创新模式的内涵阐述熊彼特在其德文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概念,并对“创新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从其对创新内容和形式的界定来看,其研究主要局限于技术创新。

第二章 外资主导下产业集群创新模式分析

在外资主导的产业集群中,集群成员既可以利用内部资源实现自主创新,也可以利用外部资源实现模仿创新,或是通过与跨国公司的合作研发实现合作创新。三种创新方式互为条件、互相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本地集群的创新能力。本章重点阐述不同创新模式的内涵及其实现机制。

第一节 外资主导下产业集群创新模式的内涵阐述

熊彼特(Schumpeter,1912)在其德文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概念,并对“创新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他认为“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的组合”,是在新的体系里引入“新的组合”,是“生产函数的变动”。从其对创新内容和形式的界定来看,其研究主要局限于技术创新。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至今还有着重大影响,后来许多学者关于技术创新的概念界定都是基于熊彼特的观点发展起来的。虽然学者们对于技术创新的内涵外延、要素结构、技术创新模式、技术创新策略以及技术能力培育等问题还存在不少争论,但是技术创新策略无疑是技术创新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技术创新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如熊彼特(Schumpeter,1912)将创新划分为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要素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Freeman(1982)根据创新时机和创新程度将技术创新策略分为进攻型策略、防御型策略、模仿型策略、依附型策略、守成型策略和机会型策略。OECD(2000)把技术创新分为技术的产品创新和技术的工艺创新。傅家翼(1996)将技术创新划分为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合作创新。严北战(2001)根据创新源泉将技术创新分为内部创新、兼并创新、合作创新与引进再创新。本研究并不关注宏观意义上的经济增长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而是以全球价值链下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模式作为研究对象,结合集群企业的技术创新来源并兼顾创新特征,将全球价值链下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划分为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

自主创新是指本土企业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完成创新工作,具有技术突破的内生性、技术与市场开发的率先性、知识和能力支持的内在性三个特点(许庆瑞,2004)。从现有的研究文献来看,自主创新主要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学习、产品开发等途径实现,并受到企业技术基础、知识积累以及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等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制约(徐大可、陈劲,2006)。对于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本土企业而言,自主创新不仅有助于创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和新知识,同时也会提升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从而改善其合作创新与模仿创新能力,因此,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是决定企业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因素。但是,在外部市场不确定的环境中,自主创新投入过多也会使企业面临着市场风险过大和创新成果被模仿的风险,尤其是在集群环境下,普遍存在的知识外溢与技术扩散效应使企业更容易通过学习与模仿实现产品更新和技术进步,从而弱化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的动机。

模仿创新是指企业通过引进购买或反求等手段吸收和掌握率先创新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对率先创新进行改进和完善的技术创新行为,具有创新的渐进性、快速性、被动性三个特征(徐大可、陈劲,2006)。对于以代工形式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本土企业而言,通过外资企业的技术示范、人员流动、产业关联等途径迅速掌握外资企业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从而在短期内迅速实现本土企业的产品更新与技术进步,且不必承担创新的成本与风险。但对学习与模仿的过度偏好同样会使本土企业面临技术锁定、组织僵化、资源流失等诸多风险(王雷,2006)。因此,本土企业是否会选择模仿创新,同时受到本土企业吸收能力、本土企业的嵌入方式、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中间产品的性质特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外资驱动的产业集群中,本土企业既可以通过学习与模仿外资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技术进步,也可以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产品更新。两者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为条件,构成本土企业创新与升级的动力体系。

第二节 外资主导下产业集群创新模式的实现机制

一、建立在外部资源上的模仿创新实现机制

在外资主导的产业集群中,外资企业要想获得集聚经济所产生的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就必须取得集群成员的信任,加强与集群成员的交流与合作,从而使集群成员获得更多的学习与模仿机会,在短时间内提升本土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具体来看,其实现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途径。

(一)示范效应

外资企业凭借其拥有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优势将会获得丰厚的利润,将会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使东道国企业认识到技术和管理创新的重要性,FDI企业的生产作业方法、组织模式、管理方式,甚至产品和工艺等这些生产要素组合方式往往在东道国被模仿,以致国外技术间接地被转移到东道国的其他企业,从而更有效地利用技术和资源来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产业关联效应

外资企业进入后,为保证其产品质量,就必然采取积极的措施提高为其提供零配件和相关服务的集群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如加强质量管理、提供技术服务、开展员工培训等,从而推动区域产业集群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如丰田公司70%的汽车配件来自外部供应,因而它总是很有耐心的对待网络中实力较弱的供应商,帮助他们改进技术和管理,提高其竞争力,从而推动了供应商的持续创新能力。

(三)竞合激励效应

外资企业的进入通常会改变原来的集群生产结构,形成以外资企业为核心的生产体系。外资产品的每一个零配件都有多家本土企业为其提供,本土企业不仅要接受外资企业的苛刻检验,还要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这就要求本土企业不断改善经营管理,努力提高技术水平,从而加快其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的步伐。如将广东东莞视为其加工组装基地的台湾IT业面临的众多的本地供应商为其提供鼠标键盘等外围产品和加工组装服务,为获得来自外资的订单,必然要在新产品质量、外观样式、成本价格以及供货时间等方面进行激烈的竞争,从而促进本土企业不断提高技术及管理水平。

(四)人员流动效应

外资企业为提高关联企业的生产能力与技术水平,通常会对集群区域的相关企业进行员工培训,使集群企业的人员(包括生产性操作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得到普遍的提高。由于集群成员地理接近,相互熟悉,人员的非正式交流与流动也更为频繁。人员的非正式交流有助于转移有关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方面的信息,增加本土企业的知识积累。

(五)全球商品链效应

外资企业的进入通常可以使集群成员利用其全球化的网络,间接地参与全球商品链体系,赢得在全球化分工中的地区,帮助企业从低成本竞争的陷阱中走出来,进入以创新、质量和市场应变能力等“高级优势”为基础的良性竞争轨道中去,使东道国企业的技术升级与世界技术创新的步伐保持一致。

二、建立在内部资源基础上的自主创新实现机制

所谓自主创新指企业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完成创新工作,技术创新所需要的资源由企业投入,企业对创新进行管理,具有技术突破的内生性、技术与市场开发的率先性、知识和能力的支持的内在性三个特点。从现有的研究文献来看,自主创新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实现。

(一)知识积累

知识的生产具有很强的自我积累性和路径依赖性,创造新知识的活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有效吸收和利用外部知识的基础上的,因此企业的知识积累越丰富,知识库越充实,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就越强大。

(二)自主研发

企业的研发活动是企业创造新知识的重要途径(周亚虹、贺小丹、沈瑶,2011)。随着创新项目的进行,企业的知识存量、技术范式、学习模式和组织柔性都将发生动态变化,并最终表现为组织创新能力的积累和提高(许庆瑞,2004)。由于FDI驱动型的产业集群中,本土企业大都是从成熟产品的生产制造开始,并逐步转入比较有深度的新知识创造和新产品开发,因此以自主产品开发为主的研发活动对集群企业的技术学习效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技术学习

技术学习有内部学习和外部学习之分:内部学习主要是通过人力资源培训、跨部门项目活动及知识编码化、成员间知识交流等,在组织之内创造新的知识;外部学习是通过集群环境中普遍存在的地缘、亲缘、血缘关系,利用集群成员建立的社会关系网络向客户、竞争者、供应商以及大学、研究机构等创新网络学习。集群企业内部学习并不等于组织成员学习的简单累积,还可以优化企业知识的结构、分布,以促进知识在企业成员中的分享。集群企业外部技术学习不但能够快速吸收最先进的知识与技术,同时也可以保持企业与外部最新技术知识的有效连结,使得企业具有明确的技术追赶标杆。只有在这种企业内部知识优化配置、内外部知识融合互动中,才能有效激发企业新知识的创造,从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四)产品开发

图2-1 外资主导下产业集群创新模式的实现机制

自主创新能力最终要体现在企业依靠自身力量开发出适应市场需要的新产品,或者是开发出新工艺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否则知识积累再多,学习强度再大,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对于本土企业来说,通过自主开发活动形成产品开发平台,开发出具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是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最终体现。为此,本土企业应重视新知识的搜寻、加大对产品研发的投入、有选择地试验和集成新技术,从而保持企业研发活动的连续性,避免产品开发层次上技术学习的中断和技术能力的消逝。

三、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的关联机理

在FDI驱动型产业集群中,本土企业既可以通过自主创新实现技术进步,也可以通过模仿与学习创新推动产品更新与产业升级,两者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

(一)自主创新是学习与模仿创新的前提与基础

自主创新不仅有助于创造新产品和新知识,同时也会提升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周长辉、曹英慧,2011)。在FDI驱动型产业集群中,本土企业大都先从成熟产品的生产制造开始,通过制造活动来学习产品知识,然后才有能力进行比较深度的新技术转移与模仿学习。随着企业所处的环境变化加速,新技术与新产品出现的频率不断提高,企业对于新知识的需求动机也不断增强,因此企业将会投入比较多的资源来提高知识的吸收能力。Cohen和Levinthal(1990)的研究证实,企业吸收能力与其研发投入具有密切关系。也就是说研发活动除了会带动创新与开发新产品之外,对强化企业的吸收能力也会具有显著的效益。我国学者路风、封凯栋通过对日本和韩国汽车工业发展过程的分析说明,没有创立自主品牌和自主开发的努力,本国汽车工业企业在技术学习的层次、方向和速度上就会受制于外资企业的市场战略,其结果反而是无法有效地学习和吸收外国技术。

(二)学习与模仿创新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有益补充

自主创新必须依赖大量的知识基础,而企业的知识大部分来自外部,因此企业吸收外部知识显然是与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息息相关的(彭新敏、吴晓波、吴东,2012)。许多研究也表明,日本与韩国工业技术快速成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日韩企业对新知识与新技术的吸收能力极强,因此能以模仿、改进、创新的三部曲来创造竞争优势。这些事实说明,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除了需要本身积极投入研发外,高度重视对外部资源的学习、利用与吸收,大力提升企业对外部知识的吸收能力也是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外资主导下产业集群创新模式的组织特征

一、技术创新组织:技术扩散效应抑制本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外资企业的进入虽然为集群内中小企业的技术学习和模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集群成员得以通过跟随和模仿实现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但集群企业对外资企业的过度依赖,往往会降低集群成员的自主创新能力,最终形成集群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路径依赖。

由于我国沿海区域本地企业创新能力相对匮乏,吸引外资企业的主要因素仍来自于劳动力、土地等成本因素,外资企业本地采购率比较低,主要的零部件仍依赖进口。在这种情况下,外资企业将创新活动集中在发达国家以及它们将技术市场内部化的事实,意味着位于发展中国家的分支机构可以引进绝大部分技术机密,除了必要的改进行为以外,它们只需要很少的研究活动。对于那些越来越多的有能力进行研发活动的本地企业而言,外资企业的实力太强有可能对除了适应性研究以外的技术基础的发展产生抑制的效果。而在集群经济条件下,由企业网络而形成的知识外溢与技术扩散效应降低了企业的搜寻成本和学习成本,使企业更容易通过学习和模仿获得先进的知识与技术,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创新投资的风险性与创新产品的外部性,本地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动机进一步减弱,而跟随与模仿的动机进一步增强,最终形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路径依赖。

二、生产组织结构:领导效应易导致本地集群组织僵化

外资企业的进入将会打破集群区域原有的竞争均衡状态,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和激励效应。由于外资企业通常是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雄厚资本的代表,而且还拥有全球化的生产网络,因此通常会成为集群的“领头羊”。因此,外资企业的进入通常会改变原来的集群生产结构,形成以外资企业为核心,众多中小企业围绕核心企业进行配套生产和服务的基本生产结构。这种生产结构虽然为集群企业学习外资企业的先进技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这种协作关系是以本地企业在技术、财务、产品等方面对外资企业的依赖为特征的,本地企业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不强,容易形成中小企业的过度专业化和僵化,一旦集群面临市场和技术变革压力,群内企业很难通过技术转型而存活下去。

下面以我国广东东莞地区的PC制造业为例进行具体分析。广东东莞地区的PC制造业的主要特征是高度分散化的生产体系和以外资大企业为核心的创新组织结构。处于这一生产体系顶端的核心企业主要从事核心技术的开发和产品的销售,其核心零部件由外资企业母公司输入,只在本地从事相关零部件的生产和最后的加工装配。在生产过程中,核心企业根据市场变化,通过对不同零配件供应商的组合来实现灵活的生产方式,从而满足了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在竞争中保持了较大的优势。大量围绕核心企业进行生产的中小企业虽然通过对核心企业的跟随与模仿实现了产品创新和技术变革,获得了暂时的竞争优势,但由于其缺乏独立创新能力,核心企业一旦“移情别恋”,整个集群便会因为缺乏“领头羊”而走向衰败。近年来,广东部分地区外资企业纷纷迁往长三角而引起本地经济的衰退已证明了这一点。

图2-2 外资主导下本地产业集群组织结构图

三、资源配置结构:“极化”效应易导致本地集群优势资源流失

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形成对手难以模仿的独特的竞争优势,因此,集群通常会以区域内的专有优势资源为依托(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建立这些资源的独特能力。外资企业进入集群区域后,虽然可以在短期内带来资金及技术进步机会,但外资企业在资本、技术、人才等领域的强势地位所产生的“极化”效应,通常会导致集群内部优势资源的大量流失。一是造成集群企业无形资产的流失。外资企业通过直接投资、购并东道国市场的竞争企业是迅速占领市场的捷径。因此,被购并企业的自有、本土化的品牌往往在并购后被外资企业的外资品牌替代。目前国内的洗涤化妆品行业,原有的国内知名品牌基本都被外资企业取代,品牌的流失使集群未来独立发展的空间受到严重限制,只能沦为外资企业的加工装配车间。二是将造成人才流失。由于外资企业的资金优势和管理优势,既可以为员工提供丰厚的薪水又可以提供最先进的培训计划,使外资企业成为本地优秀人才工作的首选。对于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地方产业集群来讲,人才流失对本地经济的影响更为严重。

四、文化管理结构:文化冲突有可能导致机会主义行为

集群成员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对象,在合作过程中彼此间的冲突难以避免,如果双方的管理层都以戒备和怀疑的心态来对待对方,相互提防,封锁消息,合作由此受到限制。在互不信任的情况下,它们将阻碍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产生机会主义行为。而信息的不对称和伙伴的机会主义行为不仅可能导致集群竞争力的降低,甚至解体。

外资企业虽可通过建立子公司(greenfield investment)、合资(joint venture)、并购(acquisition)等不同方式进入集群区域,但通常会引起集群成员的抵制和排斥,外资企业虽然可以通过外包与本地企业建立起正式的分工合作关系,却很难真正进入集群网络。在集群内部由于外资企业与本地企业在种族、地区、社会环境、管理方式、管理理念、认知模式上的差异性,致使它们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不但极大地影响外资企业的知识外溢与技术扩散效应,而且将导致集群成员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催生集群内部机会主义行为,从而降低集群整体竞争力。此外,外资企业与集群内中小企业战略导向和管理方式的差异,各企业的发展定位不同,都直接威胁着联盟的效率和持久性,并增加了集群的总风险和总成本。

第四节 外资主导下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锁定效应分析

所谓“路径依赖”,是指一项技术或一项制度“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沿着既定的路径有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错误路径往下滑,甚至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下而导致停滞”。“总之,细小的事件和偶然的情况常常会把技术发展或是制度变迁引入特定的路径,而不同的路径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诺斯,1994)。

代表着先进技术的外资企业的进入虽然为集群的技术学习和模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可以有效地推进本地产业集群的产品更新和技术升级,但集群企业对外资企业的过度依赖,容易降低其自主创新能力,最终形成集群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路径依赖,从而使产业集群长期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

图2-3 外资驱动下本地创新网络的路径依赖与锁定效应

一、外资主导下本地集群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状态依存

所谓“状态依存型”的路径依赖是指一项技术或一项制度安排一旦出现,就会出现一种自我强化的现象,实现自我增强的良性循环。相反,一种具有较其他技术更优良的品质的技术却可能由于晚入一步而陷入困境,甚至“锁定”在某种无效状态之中(诺斯,1994)。在外资驱动的集群中,由于本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先天不足,以外资为核心的创新组织结构则进一步加强了本地企业的模仿动机,弱化其自主创新动机,形成本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状态型依存。

(一)技术状态依存:创新能力先天不足的小企业易陷入技术锁定的恶性循环

大多数小企业由于受到资金、技术、管理的限制,专门从事技术水平较低的产品和零配件生产,属于生产技术上的后进者,且产品经济附加值低,市场风险高,在长期的经营运转中难以筹集用于技术创新所需的大量资金,存在着自主创新能力的先天不足。而较低的劳动力素质和外资企业设置的技术保护壁垒又决定了其难以吸收和学习外来的先进技术和知识,难以提升在全球化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地位。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知识与技术日益成为决定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自主创新能力明显不足的小企业往往会选择跟随和模仿来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而这种技术变革路线的选择将进一步弱化其自主创新能力,使小企业最终陷入“技术锁定”的恶性循环。

(二)组织状态依存:对外资企业的过度依赖易导致过度专业化和组织僵化

外资企业的进入通常会改变原来的集群生产结构,形成以外资企业为核心,众多中小企业围绕核心企业进行配套生产和服务的基本生产结构。为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的正常运行,外资企业通常会为本地中小企业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从而使小企业得以通过对核心大企业的跟随和模仿实现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随着大企业的技术演进,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也会随之提升。但小企业的技术演变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是通过对大企业的跟随和模仿实现的,大企业与小企业间主要是单向知识传递,小企业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不强。因此,这种形态的网络结构容易导致过度专业化和组织僵化。小企业在技术上围绕大企业技术和产品标准,基于演化经济学中技术演化的“路径依赖”,一旦集群面临市场和技术变革压力,群内小企业很难通过技术转型存活下来。

(三)文化状态依存:具有根植性的地方产业文化强化既有的技术变革路线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建立在信任和承诺基础上的企业网络,其形成不仅是相关企业为追求外部经济优势而自发集聚的过程,也是地方历史文化和地方传统长期孕育的结果。如浙江宁波的服装产业集群离不开当地的“奉帮裁缝”的传统技艺;绍兴借“日出华舍万丈绸”的传统经济建成了闻名全国的中国轻纺城;义乌发扬“鸡毛换糖”的货郎担精神建成全国最大的小商品贸易集群(魏江,2003)。然而,既有的地方传统产业文化也有可能成为限制企业创新能力发展的障碍。因为既有根植性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历史传承性将传统的生产工艺和管理方式更容易得到群内企业的偏爱,从而影响新思维、新技术、新产品的出现。比如,首先发展起来的技术通常可以凭借占先的优势地位,包括普遍流行导致的学习效应提高,在市场上已经形成的良好预期,许多行为者采取相同技术而产生的协调效应等,实现自我增强的良性循环,从而在竞争中胜过自己的对手。相反,一项更为优良的新技术或一种更有创新性的新思维却可能由于晚入一步,没有能获得足够的追随者而被众人所抛弃,陷入恶性循环,从而限制了产业创新能力的增长。

二、外资主导下本地集群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行为依存

所谓“行为依存型”的路径依赖是指在相同的初始条件、机会和刺激的条件下,市场会根据不同行为主体的实绩进行奖惩,受到奖励的行为人可能更加努力,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增长与存活能力,形成自我强化、报酬递增的机制。反之,受到惩罚的行为人可能被锁定在无效的行为规则中,形成恶性循环。在外资驱动的产业集群中,由于外部制度环境不完善,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使集群企业的模仿动机远大于其创新动机,最终形成集群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行为依存。

(一)创新行为依存:创新与模仿的比较——成本分析弱化了集群企业自主创新的动机

由于创新投资的风险较大和创新产品的外部效应较强,企业创新的收益很容易被其他企业模仿、假冒而侵占,创新成本则由企业自己承担。因此,在外部制度环境不完善的条件下,尤其是在知识产权和专利制度得不到有效保护的市场环境中,作为理性经济人的企业通常不会选择进行自主创新,而希望成为创新产品的“免费搭车者”。如图2- 4所示,假定集群内部只有A、B两个企业,当两个企业都选择创新时,则能够获得双方收益增加的共赢局面,但是如果A企业选择创新,B企业选择模仿的话,那么创新成本和创新风险由A企业承担,而创新收益却由B企业获得;反之亦然。因此,A企业和B企业都因为害怕自己的创新成果被其他企业模仿而不愿进行自主创新,而是希望通过模仿来享受不需要承担成本和风险的创新收益。

图2-4 集群成员模仿与自主创新博弈分析

在集群经济条件下,由企业网络而形成的知识外溢与技术扩散效应降低了企业的搜寻和学习成本,使企业更容易通过学习和模仿获得先进的知识与技术,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创新投资的风险性与创新产品的外部性,小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动机进一步减弱,而跟随与模仿的动机进一步增强,最终形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行为型路径依赖。

(二)激励行为依存:企业内部没有形成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

就企业的内部激励机制而言,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没有建立起足够的内部激励机制来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近年来国有企业的改革虽然提高了国有企业经营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但这种以放权让利为主要特征的企业改革方式并没有形成鼓励创新的制度激励。民营企业虽有优于国有企业的产权基础,但有相当一部分的民营企业是由原来的集体企业转化而来,产权不清的问题依然存在。更为重要的是大多数民营企业一开始就选择了依赖外部技术资源的路径,其结果使民营企业的技术和产品成为国有企业的克隆。虽有少数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走向了自我创新的技术变迁之路,但大多数民营企业都没有形成技术创新的传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