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对包容性发展的理解
10.1.1 包容性发展概念的提出与演变
包容性发展(inclusive grow th)的概念源于社会排斥理论(见图10‐1)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Amartya Sen的福利经济学理论,前者始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对贫困以及剥夺概念的探讨,后者关注个人生存和发展能力,关注公平、正义等问题,关注人类福利的增长。
图10‐1 排斥性的来源
在包容性发展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亚洲发展银行和世界银行发挥了重要作用。早在1966年亚行就提出“要对地球的和谐增长做出贡献”,其后的减贫战略(EPRS)和第二个中期战略(medium term strategy Ⅱ)更将包容性发展作为优先发展战略。亚行对包容性发展的官方解释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即贫困人口应享有平等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权利,参与经济增长并做出贡献,并在分享增长成果时不会面临权利缺失、体制障碍和社会歧视。世行对包容性发展理念的理解集中体现在《世界发展报告2006:公平与发展》中,报告认为最好的减贫政策需要建立包容性的制度,提供广泛的机会,而不是将增长政策和公平政策割裂开来。2008年世行增长与发展委员会发表《增长报告:持续增长与包容性发展战略》,明确提出要实现可持续和包容性的发展。
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包容性发展作了概括(表10‐2)。应当说,包容性发展理念的形成是人们对贫困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权利贫困揭示贫困的本质是贫困者所享有权利的贫困,当贫困者的权利受到剥夺时就造成机会的不平等,从而产生社会排斥。我们认为,包容性发展理念的核心在于消除贫困者权利的贫困和所面临的社会排斥,实现机会平等和公平参与,使包括贫困人口在内的所有群体都能参与经济增长并做出贡献,同时合理分享增长成果。
表10‐2 包容性发展的概念
10.1.2 中国面临的包容性发展的特殊性
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长期存在的二元式社会和经济结构,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均衡使得包容性发展在中国更具特殊性。如何使被排斥的社会群体实现机会平等和公平参与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胡锦涛强调:“应结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提高全社会就业水平,增强抵御危机和风险能力;加强社会保障网络建设,着力解决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目标。”
中国现阶段面临的是如何在发展过程中实现发展目标优先下的包容性。实现包容性的关键在于一方面在制度设计上进行创新,使得被排斥的社会群体有更为公平、均等地参与发展利益的分配,从而实现静态的包容性发展;更重要的是在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增强被排斥社会群体和经济区域的能力,从而实现动态的包容性发展。以中国的现状和传统,人们更倾向于简单化地参与分配的静态包容性发展。而从长远可持续的观点看,政策和政府资源运用的基点应更倾向于动态的包容性发展。为此,必须将“包容性发展”的问题与“国家(区域)创新体系”的重构问题相联系来讨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