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创新的禁忌
下面讲一下几个重要的“禁忌”。
(1)不要太聪明。如果创新想获得规模和重要地位,它们必须能够由普通人操作,由低能人或近于低能人操作。因为,能力低下者是惟一充足和永不衰竭的供应源。任何事情,无论是在设计还是在操作上,过于聪明几乎都注定会失败。
(2)不要分心,不要一次做过多事情。当然,这是“要做的事情”的必然结果:要专注!偏离核心的创新可能会变得零散。它们只能是点子,而成不了创新。事实上,在所有企业中,无论是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组织,市场知识都是比知识和技术更好的统一核心。
(3)不要为未来进行创新,要为现在进行创新。一个创新可能到20年后才会广泛的影响。以计算机为例,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直到70年代末,即第一款设备面世以后25年以后,它才开始对商业行为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但是从问世第一天开始,计算机就有现在常见的一些特殊用途,如进行科学计算、付薪水、模拟飞行、培训飞行员等。仅仅说“25年以后会有许多老年人需要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能够预料到现在有许多老年人用这个创新来改变状况,当然时间是对我们有利的——“25年以后还会有更多老年人需要它”。但是除非现在立即应用它,否则创新很可能只会成为达·芬奇日记本中的图画而已——充其量只是“聪明的点子”。而且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具有达·芬奇这样的天赋,单凭日记本就可以不朽。
第一个完全懂得这三个警告的创新家可能是爱迪生。1860年或1865年左右,几乎每个科学家都开始研究电灯泡,爱迪生等了10年时间,直到所需的知识出现才开始着手。在1860年或1865年时,研究电灯泡是为“未来”进行发明。但是当所需的知识出现时,换言之,当电灯泡可以成为现在的产品时,爱迪生调动了他所有能量,并组织了一个非常能干的研究人员班子,在几年时间里专心致志于一个创新机遇。
创新机遇有时有很长一段前置时间。在医药研究方面,10年研究和开发工作是常情。但是没有一家医药公司会着手一项不能立即作为现有医疗保健需要的药物应用的研究项目。
另外,还有三个要点是显而易见的,但常常被人忽视。
(1)创新是工作。它需要知识,而且往往需要大量的聪明才智。显而易见,创新者比一般人更聪明。另外,创新很少涉足多个领域。爱迪生的所有发明都只限于电学领域。金融领域的创新者,如花旗银行,不可能在零售或医疗领域进行创新。创新与其他工作一样讲究才干、天赋和气质。当所有条件都具备时,创新就变成辛苦、专注和有目的的工作,需要勤奋、恒心和责任。如果缺乏这些因素,再多的才干、天赋或知识都无济于事。
(2)要想成功,创新者必须立足自己的长项。成功的创新者会在许多方面都看到机遇,但是,他们会问“这些机遇中,哪一个最适合我,适合这个公司,能够发挥我们或我的长处和实力?”当然,从这一方面来说,创新与其他工作并无二致。由于创新的风险和由此产生的对知识和实干能力的重视,发挥长处对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与其他工作一样,创新也讲究气质上的“吻合”。企业在它们并不真正尊重的领域不会有出色的表现。由自认为“严肃正经”的科学人士运营的医药公司不会在口红或香水这些领域干出成就。同样的,创新者需要在气质上与创新机遇合拍。这个机遇必须对他们非常重要而且有意义,否则他们不会愿意投入到持之以恒、辛劳和令人沮丧的工作中,而这些又往往是成功的创新需要的。
(3)最后,创新是经济与社会双重作用的效果,对一般人来说它是顾客或老师或农民或眼科医生行为的一种改变;或是一种程序的变化——即人们工作或生产方式的变化。因此,创新必须与市场紧密相连,专注于市场,而且由市场来推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