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区域汽车产业集群提升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
十堰是全国汽车产业地域集聚度最高的汽车城,汽车产业是名副其实的主导产业。如何在国内外汽车产业飞速发展、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进一步做大做强汽车主导产业,是摆在全市上下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经过深入调研十堰汽车产业发展境状,广泛探寻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成功经验,我们认为,十堰要充分借鉴国际汽车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走集群发展之路,积极利用本身已经具有的地域集聚优势,进一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强产业链条的链接,加大上、下游产业的引进和培植力度,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群,增强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竞争力。
一、集群发展是十堰汽车产业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
产业集群是以某种专业产品为主导,以某个区域为聚集地,相当数量的企业按产业链条联系成群聚集在一起,并形成强劲、持续的成本优势、技术创新优势、市场开拓优势和产业扩张优势的一种经济现象。产业集群以其拥有的竞争优势,已经成为区域经济打造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一)产业集群是已经被国内外产业发展实践充分印证了的成功的产业发展模式
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激烈的市场竞争、动荡的市场环境和现代柔性技术的发展,使每个产业中的每个企业都面临降低成本、创新技术、拓展市场的巨大压力, “大而全” 、 “小而全”的单打独干的经营模式难以获取竞争优势,每个企业都开始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价值环节,而将辅助或非专业化环节外包给其他企业,逐步形成了特定区域内围绕某一核心企业、产业链条,具有严密的专业化分工和相对稳定协作配套关系的特色产业集群,产生了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更为重要的是,一旦这种集群发展成为优势产业集群,就会产生巨大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驱动产业集群不断进化。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在国际上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不论是美国西部的“锈带”复兴、五大湖老工业区转型,还是日本太平洋沿岸中心城群形成新的增长极、法国北加来海峡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以及英国“夕阳”工业腾飞,几乎都是走一条区域资源整合和一体化、区域产业优势互补和集群联动发展的模式,产业集群形成了世界经济地图上色彩斑斓、块状明显的“马赛克” ,成为全球竞争的主导力量、世界财富的主要创造者。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大会发布的《 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因此指出:产业集聚优势已经超越低成本优势,成为吸引外资投向的主导力量;要重视地方产业群在全球生产组织中所发挥的作用,新的投资政策所关注焦点是“推动产业联系” 。
(二)集群发展是国际汽车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形态和国内汽车制造业发展的主导趋势
汽车产业是产业链条长、配套环节多、迂回生产方式复杂的产业,特别适合于集群发展。目前,产业集群已成为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的主流方向,汽车产业的区域集中化和集群化发展趋势日趋明显。从国际上看,底特律、丰田、巴塞罗那等之所以成为闻名于世的“汽车城” ,通用、大众、丰田等公司成为跨国集团,无不都是通过产业与区域的有机结合,依靠产业集群的优势,而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从国内来看,汽车生产企业区域集中发展趋势十分明显,发展区域性汽车产业集群已成趋势。2002年我国汽车工业经过大规模重组,形成了新的“3 +9”的产业格局, “ 3 +9”的汽车产量占全国90%,大部分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集中于上海、吉林、湖北、广东等省市。很多地方政府、汽车企业集团正在抓住有利时机发展集群,以提高竞争力。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预测:在未来10年中,我国可能有16个区域会成为汽车产业的主要栖息地,即这些区域可能会形成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汽车产业集群,其中两到三个区域经过20年的发展可能会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优势的汽车产业集群。
(三)产业集群是十堰汽车产业摆脱困境,重铸辉煌的必由之路
十堰,因车而建,因车而兴, 30多年来,在东风公司的直接带动下,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载重车生产基地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专用车(改装车) 、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汽车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一直在80%以上,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十堰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但进入新世纪,十堰汽车产业却没赶上国内汽车产业发展的高速快车,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国内平均水平。2003年,十堰汽车产量为16. 24万辆,同比下降17%,低于全国53. 6个百分点; 2004年上半年产量为8. 3万辆,增长0. 6%,仍低于全国26. 5个百分点。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十堰汽车产业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在:受东风公司总部搬迁和发展空间制约的双重影响,十堰的区域竞争力下降,招商引资难度增大,企业、项目、技术外流现象增多,区域造血功能削弱,产业实力受到较大影响;政府对汽车产业发展的宏观引导和支持不够,企业发展盲目性大,社会分工不完善,协同配套少,重复建设多,无序竞争严重;主机厂大而全,长期内部配套,社会配套点过于分散,配套规模小;市属汽配企业跟不上东风公司产品、市场开发进度,据东风公司协配部统计,东风载重车公司的年采购资金约120亿元,我市协配量仅占10%,而历史最好年份达30%以上,配套份额呈逐年下降态势,等等。这些问题和矛盾的产生,原因很多,但我们认为最根本的还是十堰汽车工业没有形成密切的产业关联和专业分工协作关系,上下游产业断链,仍处于一种地理空间高度集中、产业关联离散的状态,未能形成规模效益和集群效益,难以获得比较优势。因此,十堰汽车产业必须尽快走集群发展之路,借助本地生产要素的内力和国际资源的外力,加强汽车产业价值链、供应链等链条连接,积极发展区域性汽车产业集群,以增强产业实力,树立区域产业品牌,获得区域竞争优势。
二、十堰具备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一个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取决于产业自身的发展前景与适合的发展机遇、核心企业的支撑、所在地的产业基础、要素支撑条件等。十堰汽车产业目前已经初步具备集群发展的必备条件,建设汽车产业集群时机已经成熟。
(一)十堰汽车产业发展前景光明
汽车工业是进入21世纪后发展速度最快、影响力最大的行业,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2003年我国共生产汽车444万辆,同比增长36. 6%,其中轿车增长80%以上,商用车中载货车增长10. 35%,客车增长15. 15%,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汽车工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同时,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我国商用车市场潜力进一步增大。据有关权威预测, 2010年商用车国内市场规模将达到350~400万辆,仅中重型商用车国内的年需求量就达40万辆,是日本的5倍多。巨大的市场需求量,使商用车发展前景如同乘用车一样被业内人士普遍看好,势必促进我市商用车及零部件产业的飞速发展。
(二)十堰汽车产业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是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已明确提出,汽车工业要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要提高产业集中度,避免散、乱、低水平重复建设等,为十堰发展汽车产业集群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二是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汽车产业位居中部崛起的五大产业集群之首。湖北汽车产业实力又位居中部五省之首, 《湖北省新兴工业化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设武汉——十堰汽车产业带和武汉、襄樊、十堰、荆州四大汽车零部件集群,将极大推动十堰汽车工业发展。三是商用车是东风公司发展的基础,是其价值链最长的主营业务,也是东风公司的主打产品。未来四年,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将全面提升商用车水平,在十堰新增投资40多亿元,计划到2007年,汽车销售总量达32万辆,销售收入达338亿元,实现利润27亿元,营业利润率超过8%,达到全国第一的水平,市场占有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营业利润率和市场销售总量达到世界前三位,把十堰建成“全国第一、世界第三”的世界级商用车制造基地,把“东风”品牌做成全球商用车著名品牌、中国市场商用车第一品牌,势必促进我市商用车及零部件产业的飞速发展。
(三)十堰汽车产业核心企业突出
汽车产业集群基本上都是围绕一个或多个汽车总装厂,由众多的零部件企业与其它相关企业聚集而成的,表现出非常鲜明的自然依托式特征。十堰是“东风车”的故乡,虽然东风公司总部搬迁,但十堰依然是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的主基地,承载着东风汽车有限公司3/5的资产、 4/5的销售收入,目前仍然拥有最具竞争优势的商用车主导产品。2003年,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商用车公司实现汽车销售16. 85万辆,销售收入243亿元,利润10. 09亿元,中重型商用车处于全国同行业首位。此外,国家专用汽车定点生产厂家——湖北三环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湖北最大的客车生产企业——东风特种汽车有限公司,即将竣工投产微型车项目的东风渝安车辆有限公司等整车厂,将成为十堰发展汽车产业集群的核心和龙头。
(四)十堰汽车产业基础雄厚
目前,十堰拥有规模以上汽车工业企业200余家,其中市属改装车生产企业8家,零部件企业166家;汽车工业资产445亿元,存量资产位居全省第一;在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60种关键零部件中,有40种关键零部件已具备批量生产能力;各类汽车年产能力25万辆,其中载重车17万辆,农用车2. 3万辆,改装车3. 8万辆;全市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可生产100多种车型、 1000多种总成、 4000多种零部件,可为重、中、轻、轿、微、农及专用车系列化配套,年生产能力达65万辆(套) ,名列全省前茅。
(五)十堰具备发展汽车产业集群的其他要素条件
一是十堰拥有全国唯一的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这块金字招牌,有利于我市集聚全国关键零部件生产经营企业。二是十堰拥有1个省级开发区——十堰高新区, 2个省管开发区——东城和西城开发区,这是发展汽车产业集群的最佳载体。三是十堰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拥有较好的地域优势。一方面,就东风有限商用车公司产品配套而言,我市的汽配企业距离最近,绝大部分处于最佳采购半径以内,运输、交易、信息服务等综合运营成本最低;另一方面,十堰地处中西结合部,是华中通往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相对于国内其他汽车产业的栖息地而言,能以较小的半径辐射较大的市场,市场开拓的潜力巨大。四是十堰拥有全国唯一注册冠名“中国”字样的汽配城,规划面积和入住客商数量均居全国第一,是继北京、上海之后的全国汽配市场第三大价格信息平台。随着配套的物流广场落成,汽配城已成为十堰汽车产业完善的资源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五是十堰拥有全国唯一的以汽车命名的高等院校——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2个,省级技术中心3个,省级博士生流动站1个,省级汽配高新技术企业20家等,从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人员3万人,与武汉地区12所高校建立了人才共建联系制度,将为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三、扎实推进十堰汽车产业集群发展
今后一个时期,十堰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总体构想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十堰汽车产业地域高度集聚优势,紧紧围绕核心企业,加强专业化分工协作,加厚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环节链条;同时,强化产业链接,重点加大上游产业的引进和下游产业的培植力度,进一步发展和延伸汽车产业链条;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培育壮大核心企业;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壮大中小型汽配企业群,努力打造在国内外拥有竞争优势的区域性汽车产业集群,塑造国际商用车首选区域品牌,使十堰真正成为拥有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汽车城,成为湖北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经济增长极。按照这一构想,将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汽车产业集群发展。
(一)科学制定并切实推进十堰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遵循比较优势原理,进一步深化对汽车主导产业位势的认识,强化其主导地位和优先发展地位。尽快组建强有力的汽车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重大矛盾和问题。以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发展为核心,综合考虑包装、运输、仓储、物流、信息、培训、咨询、贸易、设计开发、中介服务、金融保险等不同行业的发展,科学制定十堰区域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细化目标任务,明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持之以恒地扎实推进企业“生态群”的不断完善,促进汽车产业顺利发展。
(二)全力培植核心企业
著名的集群研究专家潘多把产业集群类比森林,而核心企业则是第一粒树种。产业集群的形成一般都有一个关键性的核心企业,通过其衍生、裂变、创新与被模仿而逐步形成产业集群。支持现有的核心企业发展,催生和培育新的核心企业是发展汽车产业集群的关键。一是要热情服务和全力支持驻市的大企业、大集团发展,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留住现有的核心企业。继续做好政企共建工作,全力支持和服务东风汽车有限公司雷诺Dcill发动机、日产柴D310驾驶室、车身改造等重大技改项目,促进项目早日形成生产力;大力支持现有的三环专汽、东风特汽、东风实业、东风渝安、东风轮胎、万向集团、通达集团、华阳集团等大企业做大做强。二是积极引进大企业,培育新的核心企业。要抓住日韩、欧美和沿海制造业转移的机遇,按照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有选择地吸引跨国公司和大企业、大集团到十堰设立区域性营运中心、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强制性催生和培育相关产业集群。力争通过招商引资、企业股份制改造、上市、资产重组等资本运营手段,发展5~10个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拥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核心企业,成为汽车产业集群的中坚。
(三)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向核心企业靠拢
一是支持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精干主业、分离辅业,分拆出一批汽车零部件专业厂和非核心业务,就近形成一个外部市场配套企业群体。二是积极鼓励国内外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入驻十堰工业园区,就近配套整车厂。三是大力鼓励和积极引导市属中小企业进入区域汽车研发分工体系,提高专业化水平和系列化开发能力,逐步向高端产业增值链过渡,争取在零部件生产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快速切入核心企业的配套圈,提高配套协作能力,拓展配套份额;大力支持一部分技术先进、质量可靠、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市属企业与核心企业合资合作;鼓励车身、内装饰、座椅等系统产品和燃油箱、消声器、车桥、车架等部分总成,向东风有限公司的核心企业靠拢,向系统化、模块化供货方向发展。
(四)强化集群内企业的联系
集群不是“袋装马铃薯”式的企业集结,而是以专业化分工与社会化协作为基础,众多企业共生互补的生态化企业群体。企业如果仅仅是简单的聚集,就极易产生模仿、抄袭、无序竞争的负面效果,集群将难以建立。要理顺集群内各种关系,建立起有效率的产业组织和联系制度,生成集群的“锚固”力量,提高集群企业的“再迁移”成本,有效地改善集群的不稳定性。一是建立企业集团。由核心企业为中心,通过产权关系和其它契约方式,把骨干企业、中小企业紧密联合在一起,形成若干个由众多的企事业法人组织共同组成的,具有专业化分工和规模效益的“舰队型”大型企业集团。二是组建企业联盟。以某类主导产品为纽带,形成由一次分包、二次分包所组成的金字塔式供应链结构,实行以业务流程为导向的价值链策略;联合同类企业,抱团进入核心企业采购体系,实现“聚小为大” 、 “集弱成强” ,取得联合行动效应和规模效应。三是加快信息化进程。建立以横向行业价值链和纵向资源供应链商务伙伴企业为对象,以互动管理为手段,以实现企业间的“协同商务”和“敏捷管理”为目标的企业信息化网络,保证集团、联盟、企业间、总部与分支机构之间的高效协同,避免单一企业“信息孤岛”现象。四是妥善解决内部纠纷。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协会协调、地缘关系、人际网络等第三方关系的作用,通过建立产品质量监督、价格协商、利益补偿等机制,避免“大而全,小而全”的重复建设,压制短期机会主义行为,遏制恶性竞争现象,快速解决竞争纠纷,推动企业之间合理竞争、分工协作的互动关系的建立。五是争创区域汽配品牌。以东风车品牌为主体,以“十通” 、 “通达”等品牌为骨干,积极构建十堰汽车品牌体系,使之成为所有企业发展的共同优势资源,成为集群发展的极佳载体,成为企业拓展市场的“利器” 。
(五)进一步发展和延伸汽车产业链条
要继续着力巩固核心产业及其产业链。目前,我市已形成了载重车、农用车、改装车、微型车和关键零部件总成等核心产业及其产业链条,要在维系和发展这些核心产业及产业链上下功夫,注重产业链之间的关联、协作与分工,力争以科技拓展发展空间,提高产业的集聚度。进一步发展和延伸配套产业。尽可能地引进钢铁、铸造、化工等上游产业,大力培育汽车销售、维修、保养、物流、资讯等发展潜力大的下游产业,引导产业向两头双向延伸,以健全的产业链条谋求新的发展商机。当前特别是要注重谋划发展潜力巨大的汽车服务业。从成熟的国际市场来看,汽车销售的利润只占20%,零部件的供应利润也仅占20%,而汽车服务要占到50%~60%。在国内汽车销售快速增长、汽车拥有量大幅上升、消费者需求变化快的形势下,要把汽车贸易、金融、租赁、保险、旧车置换、保养、汽车俱乐部及其他后续服务作为汽车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力争提供品牌化、人性化、信息化、规模化和规范化的服务。
(六)切实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强化产业极化效应
工业园区是现代产业集群发展的最佳载体。一是切实提高现有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力争具备凝聚资源、聚合产业并建立产业群体的有效能力。目前我市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缺乏深度的产业联系,必须打破现有的行政区划,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空间布局扩容和功能提升出发,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全市开发区及工业园区,加大园区产业布局和区域布局的调整力度,发挥园区的集聚效应和产业协同效应。二是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建设。重点围绕汽车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搞好特色园区的功能定位和规划,突出产业配套,发展上下游企业和产品,形成关联度紧密的产业链。城区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要将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放在与汽车产业相关的上下游产业上,以产业链招商,以特色园区招商,形成上下游连贯配套、成块、成片、成区的持续投入机制。整合工业用地资源,将土地等存量资源预留给汽车产业,提高产业承接能力,形成对汽车产业的强力支撑。三是加快建设汽车产业升级示范区。十堰高新区要力争建设国内一流的高新技术孵化中心,着力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积极筹建汽车电子产业基地,引进和培植高新技术企业,提高汽配企业模块化配套能力;大力加强国家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建设,率先构筑自主拥有的汽车及零部件关键技术平台和产业服务平台,形成若干产业技术进步与辐射基地,促进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技术升级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七)努力健全社会化中小企业服务体系,降低商务运作成本,大力发展中小型民营汽配企业
要尽快健全和完善包括融资、人才、信息、仓储、物流、技术、市场等全社会化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支持中小型民营汽配企业发展。目前最为迫切的是要加强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市场体系和人才服务体系建设。
积极顺应金融市场全球化、市场化、证券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着力培育多元化的区域金融大市场。特别是要加快发展地方金融业,拓展传统间接融资渠道;积极培育风险投资、产业发展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有效吸纳社会资金、民间资本投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性领域;注重引导企业提高直接融资能力,加大股票融资、债券融资和基金融资等直接融资力度。
大力加强汽车市场建设。市场建设是促进产业集群内企业与市场良好对接,促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与配置的最好方式。一是加强有形市场建设。进一步规范建设、管理和运营好中国(十堰)汽配城,提高汽车零部件交易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规范建设卡车、农用车、改装车、轿车以及旧车交易市场,推行集约化、连锁经营方式。二是推进虚拟市场建设。汽车产业是最适合开展电子商务的产业,在美国通过互联网销售的汽车数量已占美国全年汽车总销售量的6%左右,并且增长速度极快。十堰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来克服山区劣势,尽快建立统一的汽车产业发展网站,吸纳企业网站加盟,大力发展汽车电子商务,开辟网上服务和咨询,拓展汽车产业市场空间。三是大力发展汽配物流产业。依托汽配城物流配送广场,建立若干个成龙配套的物流配送中心,完善物流配送网络;大力发展联运、共同配送等集约化和社会化物流服务,构建结构合理、配合有序、高效运行的一体化物流体系,降低企业物流运行成本。
切实加强人才服务体系建设。要进一步改进用人机制,鼓励和吸引各类人才到十堰创业,特别要注意引进一流的团队,大力支持有真才实学的拔尖人才兴办高新技术企业。要尽快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用良好的机制和环境吸引人才,抓紧建立优秀人才信息库。加大激励力度,实施人才“扎根”工程,设立“人才发展专项基金”和“十堰市优秀人才奖” ,对优秀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评选表彰,对全市有突出贡献企业家、专家、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给予政治和经济方面的重大奖励,为急需的高层次汽车技术人才提供配套实验室和适当的科研启动资金,对特殊人才在用车、医疗、学术会议、考察等方面予以相应的优惠政策,努力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4.
[2]湖北省新型工业化规划纲要.湖北省人民政府, 2003.
[3]江源.汽车产业链已成为我国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群——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之二.国家统计局, 2003.
[4]2003中国汽车工业年鉴.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2003.
[5]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 2002.
[6]王缉慈.中国地方产业集群的创新.北大出版社, 2001.
[7]钱平凡.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方式,国家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 2003.
[8]陈剑锋、唐振鹏.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2( 8) .
[9]石培哲.产业集聚的形成原因探析.经济师, 2000( 3) .
[10]魏后凯.对产业集群与竞争力的考察.经济管理·新管理, 2003( 6) .
(作者:朱声高 十堰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