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技术商业化的影响因素

新技术商业化的影响因素

时间:2023-08-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新技术商业化的影响因素有调查显示,新产品的失败率也高达80%~95%。根据Joe Tidd等人的总结,影响企业将技术转化为商业利益的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如下九个方面:(一)保密保密是企业经营者进行技术保护的一种有效形式,在工艺创新中如何加强保密是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当然,领先时间和售后服务对企业技术成果商业化过程的影响在不同产业的表现也有所不同。

二、新技术商业化的影响因素

有调查显示,新产品的失败率也高达80%~95%。但是对不同的企业而言,技术创新的失败率是不相同的。一个企业能否确保实现好的思想市场化,并获得创新利润,关键在于能否利用有利因素,将技术转化为商业利益。根据Joe Tidd等人的总结,影响企业将技术转化为商业利益的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如下九个方面:(6)

(一)保密

保密是企业经营者进行技术保护的一种有效形式,在工艺创新中如何加强保密是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保密并不一定能够对所有的技术诀窍、技术秘密形成绝对的保护,因为某些工艺过程的特点和创新特性可以通过诸如反求工程等方式进行“解密”。日益频繁与方便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交流以及人员流动,也会导致某些专有技术、技术诀窍的泄露,尽管某些泄露可能是无意的,并且这些泄露有助于更多的企业获益,但是,长此以往,将最终削弱整个社会的创新动力。

img38

图3-1 Noori和Radford的新技术采用决策流程图

资料来源:转引自诺玛·哈里森、丹尼·萨姆森:《技术管理:理论知识与全球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7页。

表3-6 Noori和Rad ford的新技术采纳评估表

资料来源:诺玛·哈里森、丹尼·萨姆森:《技术管理:理论知识与全球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4~66页。略有变化。

(二)积累的隐性知识

知识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有些知识已经或能被转化为各种符号,便于传递、复制和存储,这类知识被称为显性知识,还有一些知识具有不可言传和高度专有的特性,不容易被复制、传递,如技术秘密和技术诀窍,这类知识就是隐性知识。当这些隐性知识与某些企业、区域高度融合时,任何个体的流动或者局部的知识泄露都不可能将企业的技术秘密全部泄露,因为这类知识的传递和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必须与周围的许多要素结合在一起。例如,贝纳通等意大利公司的服装设计、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飞机发动机设计等,这些积累起来的隐性知识是难以被模仿的。

(三)领先时间和售后服务

领先时间和售后服务是防止模仿行为发生的重要方式,这一点在防止模仿产品创新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通过持续的技术开发、产品创新,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品牌忠诚度和良好信誉的方式,加速用户的使用信息反馈,然后进一步修改并扩大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市场,进一步增加用户数量,如此反复,获取学习成本优势,从而提高模仿者的进入成本。当然,领先时间和售后服务对企业技术成果商业化过程的影响在不同产业的表现也有所不同(见表3-7)。总体上看,在那些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产业,领先时间比较长一些。

表3-7 不同产业的产品创新领先时间

img40

资料来源:Arundel et al.(1995),转引自Joe Tidd,John Bessant and Keith Pavitt:《创新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9页。略有不同。

(四)学习效应

学习效应是指“随着劳动者的技能因重复操作相同的手工任务而提高,工厂的效率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提高”的现象。这一现象最早是在飞机制造产业中被数量化的,后来研究者在造船、雷达设备、钢铁等许多产业都发现了这一现象。学习效应通常强调现场工程师的认知技能而非手工技能的提高,因为每一个新工厂中都存在着“启动期”,在这一时期,工程师们要对操作进行学习。当然,学习效应并不是连续的,当达到一定阶段后,学习效应将消失。(7)但是,这种效应对产业的先进入者而言,意义十分巨大,因为他们可以凭借“先动”优势获得规模经济,提高行业的进入壁垒。

(五)互补技能

创新的有效商业化有赖于生产、营销和售后服务的技能或能力,企业的这些能力能够弥补其技术能力上的不足。与施乐公司相比,EM I公司之所以在扫描仪行业竞争中败北,主要原因是后者缺乏那些补充资产及其相应的能力,IBM之所以能够在20世纪中后期获得个人计算机行业的比较竞争优势,就是来源于其强大的互补技能。随着IBM在大型服务器等行业技术能力的积累以及个人PC行业利润率的下降,它的补充技能在新领域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这也是它逐渐退出个人PC领域的一个重要原因。(8)

(六)产品复杂性

通常产品越复杂,率先开发产品、进入市场的企业将获得较高的利润率,因为后进入者或者新的企业要想进入该市场,必须掌握复杂产品生产的许多技能,客观上加大了模仿成本,先进入市场的企业的领先时间就会长久一些。但是,随着整个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原有产品的复杂性将降低,原有的市场结构也将发生变化。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IBM依靠计算机主机的复杂性建立起了有效的进入壁垒,但是,随着微处理器和标准软件的出现,以及Apple、Dell、Arce、Lenovo等企业的成长,其风光已不再。相反,波音和空客之所以仍然没有面临有力的威胁,主要原因是大型民用飞机的模仿成本和领先时期仍然很高,此外,烦琐与严格的市场准入条件,也将那些新进入者挡在了民用飞机市场之外。

(七)标准

一个企业的产品标准如果能够获得广泛的市场接受,这个企业的市场也将随之扩大,从而提高市场进入壁垒。一般的,在标准竞争中获得胜利的一方,通常会对竞争者和供应商提供技术特许等政策,鼓励他们采用自己的标准。在未来竞争中,谁掌握了标准,谁就获得了竞争优势。例如,目前我国围绕数字电视“机卡分离”展开的三个标准之争就很生动地表明了这一点。所谓“机卡分离”就是将采用三个标准的数字电视终端中的通用部分(硬件)独立出来,做成“机”,而把各地广电运营商的CA(条件接受系统)和EPG(电子节目指南)、中间件、数据广播等诸多增值服务部分做成“卡”。“机卡分离”共有三种方案,分为大卡、小卡两类,其中大卡方案有以深圳国微为代表的PCM/CIA接口和清华大学为代表的USB接口两种格式;小卡“智能卡”格式则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这三种标准最终谁将获胜,数字电视市场将起决定作用。

(八)早期新产品

在新产品开发早期,产品特性和市场需求面临许多不确定性,此时技术领先者并没有多大优势。例如,De Havilland公司由于没有预见到飞机的关键产品特性——金属疲劳,所以失去了它在喷气式客机领域的领先地位。这种情况在一些消费品市场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新产品开发者既要积极监视竞争对手的产品进展情况,又要善于从用户那里学习,不断改进产品。实践证明,成功往往属于具有市场远见、耐心及灵活性的“早期进入者”。

(九)专利

专利是政府依法向全新者(发明者)授予的,在一定时期内对某项实用新型产品、工艺、物质或设计的独占权利。这种权利及其相关制度安排有利于鼓励企业进行创新并对创新成果实施有效的保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