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自主创新的基本特征
自主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正确认识自主创新的特征有助于把握自主创新的基本要求。自主创新是一种全新的创新理念,它主要有以下五大特性。
(一)在技术突破上的内生性
自主创新强调技术突破的内生性,即企业在研发方面不是独立攻克每个技术环节,但其中的核心技术必须是企业依靠自身的技术力量而获得的。自主创新是破解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战略安排,多年以来的实践已经表明,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来源于国家内部的技术突破,是国家依靠自身的力量,通过独立的研究开发活动而获得的,这是自主创新的本质特点,也是创新战略和其他自主创新战略的本质区别(赵玉林,2006),自主创新的许多优势也是由此决定的。“神六”的成功及中国航天工业的自主技术发展道路,恰恰再次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即靠单纯的引进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的领先技术,而没有技术领先就不能保证经济发展安全的可靠内生动力,并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保持优势。
自主创新并不意味着要独立研发其中的所有技术,只要企业开发了其中的关键核心技术,通过创新攻克最关键的技术环节,实现掌握核心技术原理,其他环节的技术则可以灵活决定是否由企业自己研发。(2)
(二)在技术方面的首创性
首创性是自主创新追求的目标。新技术成果具有独占性,在技术开发的竞争中,真正的成功者只有一个,其他晚于首创注册专利者的同类成果不仅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而且不能够合法使用。因此,在同一市场中,非首创性的自主创新是没有意义的,自主创新项目必须将技术上的首创性作为努力追求的目标,才有望获得成功。
(三)在市场方面的率先性
经济学家认为“自主者全得”,即一个国家或者一个企业在高技术领域即使拥有微弱的领先优势,都有可能占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其他竞争者将很难生存。技术上的首创性必然带动市场开发方面的率先性。技术开发成果只有尽快商品化,才能为自主创新单位带来丰厚的利润,才能有效防止跟随者抢占市场,侵蚀其技术开发的成果。
(四)知识和能力支持的内在性
无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还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知识和能力支持是创新成功的内在基础和必要条件,在研究、开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等创新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知识和能力的支持。自主创新不仅在技术上的突破是内生的,而且创新持续过程也主要是依靠自身的力量推进的。因此,自主创新在知识与能力支持方面具有内在性。另外,自主创新过程本身也为创新者提供了独特的知识和能力,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五)在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上的显著性
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科技实力的竞争。目前,全世界86%的研发投入、90%的发明专利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发达国家及跨国公司凭借科技优势和建立在科技优势基础上的国际规则,形成了对世界市场特别是高新技术市场的高度垄断,牢牢把持着国际产业分工的高端,获取超额利润。中国许多产业尽管在规模上不断扩大,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失去了许多应得的利益。
事实证明,全球化不是“免费的午餐”,缺乏核心竞争力是很难分享全球化成果的。在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贸易规则下,后发展国家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挤压。随着中国制造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近百种工业成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目前中国大多数企业的设备和技术是国外提供的,有的原材料也是依赖于进口。表面上看似中国的经济已经有了飞速发展,但实际上获得的利润却是极少的一部分。这些“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产业无非是把中国变成了“世界加工厂”,(3)这不仅消耗了大量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对中国极为脆弱的生态环境构成了巨大压力,而且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较低位置。由此可见,自主创新无论经济效益还是环境效益都非常显著。(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