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地球的女儿》

《地球的女儿》

时间:2023-08-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廖晓义出生年月:1954年性  别:女毕业院校:中山大学哲学系学  历:硕士职  位: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主任珍惜资源、简约其行;修身养性、高尚其志;关爱生命、强健其身;天人合一、和谐其境,这些支撑了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我们不应当轻易放弃。经调查获得的一组组因环境破坏造成生态灾难的可怕数字,无情地撞击着她的心扉。

廖晓义

出生年月:1954年

性  别:女

毕业院校:中山大学哲学系

学  历:硕士

职  位: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主任

珍惜资源、简约其行;修身养性、高尚其志;关爱生命、强健其身;天人合一、和谐其境,这些支撑了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我们不应当轻易放弃。

1995年回国,创办了非营利性的民间环保组织——北京地球村。10年来她拍摄了环保专题片一百多部;发起了“绿色社区”、“绿色生活”、“绿天使”等公民活动;组织了“可持续能源记者论坛”;建立了面积为2800亩山地的环境教育培训基地。她认为节约是最大的环保,而节约就是减少没有必要的消耗,首先发起了26度空调节能行动;她是中国第一位获得有“诺贝尔环境奖”之称的苏菲环境大奖的民间环保人士。

198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获硕士学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做助理研究员。

1990年,开始研究中国的环境问题,并成为环境影视的独立制片人。

1993年赴美探亲,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做国际环境政治专业的访问学者,并自费拍摄《地球的女儿》。

1995年回国。

1996年3月,创办非营利性民间环保组织——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简称“地球村”)。

1996年4月,地球村独立制作的电视专栏“环保时刻”在央视第七套节目开播,至今已拍摄100多部环境影视片。

1998年,编写《中国公民环保行为规范》《儿童环保行为规范》,是中国第一套公民环保手册。

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期间,廖晓义作为中国七位民间环保人士代表之一参加了总统的圆桌会议。

1999年5月,在北京延庆建立2800亩环境教育培训基地。

2001年,获澳大利亚最高环境奖“班克西亚国际奖”;并被全国人大环资委,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授予“绿色文明大使”称号。

2002年,被北京2008年奥运申办委员会受聘为环境顾问。

2005年5月,获国际环境与发展大奖——苏菲奖。

1990年,廖晓义的朋友在写关于生态环境的报告时说:“我对人类未来非常悲观,人类活不到下个世纪,因为人类会被自己所制造的各种灾难毁灭……我们就要完蛋了。造福子孙?虚妄的承诺!”廖晓义辩解:“人类有强大的技术力量,可以解决环境问题。”“怎么解决?论据呢,拿出来。知道吗?长江就要变成黄河了。有一天,它们的对话将是这样的,‘长江长江,我是黄河’,‘黄河黄河,我也是黄河。’”廖晓义听完后,觉得这位朋友太悲观了,说:“你等着,我会说服你的。”朋友苦笑:“我等不到那一天。”

为了说服这位朋友,廖晓义开始查找相关资料,但是遍查社科院资料,竟没有一本关于环保的书,最后从朋友那里借到两本:《伐木者醒来》《江河并非万古流》。从书里,廖晓义第一次知道人类居住的这颗星球正面临着比政治、经济问题更大的挑战,那就是环境问题。从水到森林再到大气,污染处处俱在……事实如针戳心扎肺,廖晓义反省:“对地球,我也是不肖子孙,如今我要浪子回头。”

不久,廖晓义和朋友自发设立了“中国的工业化与环境的代价”课题组。经调查获得的一组组因环境破坏造成生态灾难的可怕数字,无情地撞击着她的心扉。沉寂已久的生命激情燃起来了,她悄然发誓:今生今世就做一件事,为再造绿色的“地球村”做“殉道者”似的守护神。就这样,廖晓义非但没能找到说服朋友的有力证据,反而因朋友的一句话、一本书,被“招安”了。

她做的第一件事便显书生本色——撰文《中国的工业化与环境的代价》。该文发表在《管理世界》上,但洋洋万言无人看。受电视媒介的启发,廖晓义决定写电视片《绿色文明与中国》,让环保成为大众的共识和行为,用电视媒体来唤醒国人的绿色环保意识。随即,脚本出生了,廖晓义怀抱脚本,四处求援,却被冷漠拒绝……几经求援无果,制作只好搁浅。

1992年,廖晓义在失望之中远走美国,给读数学博士的丈夫做陪读夫人,指望攒足钱后再圆绿色的环保梦。

三个月后,朋友来信说搞到了一点钱,“绿色”的梦能否实现就看她能否回来一趟,大约需要3个月;如果她再不回来,摄制组就可能散伙了。廖晓义在心里掂量一番后,跟丈夫借钱,许诺3个月就回到他的身边,然后带着借款回国了。回来后才发现,“绿色”依然是个没有希望的梦。朋友搞到的一点钱,对拍摄大型的电视片而言只是杯水车薪,只够请人摄像、租机房。最终,她骑着自行车采访了三十几位生态专家,制成60分钟的《绿色访谈录》,其中的艰难让人无法想象:她吃了100多天的煎饼;当生活开支难以为继的时候,廖晓义以零借钱为生,《管理世界》让她填支出理由,她写了“生存”……60分钟的节目耽搁了她1年零2个月的时间,然而等到片子杀青后,却没有电视台播出。廖晓义只好悻悻踏上了重登大洋彼岸的路。1993年5月,她带着一个破碎的梦回到女儿身边。

在踏上美国土地的一刹那,廖晓义又一次感受到了中国和美国空气的差异,她觉得自己的使命有了沉甸甸的质感:“总有一天,我们国家也要这样。”

为了攻克口语关,廖晓义到美国人家中做保姆;为了强化语言的输入,她白天抓紧时间听广播,看电视,晚上睡觉时也塞上耳机。

一年后,她的口语足以应付正常采访了,便辞去了保姆的工作,通过了托福考试。北卡罗来纳州州立大学马尔文教授想收她攻读博士学位,廖晓义拒绝了,最终选择做马尔文教授的访问学者。她每天上午上课、泡图书馆,下午到餐馆打工,干完活后,累得全身骨节都疼。可是不管再忙再累,到了星期日她都要去参加当地人组织的环保活动,接受环保理念,研究环保法规在中国的可操作性,捡拾垃圾,垃圾分类等。

第四届世妇会前夕,廖晓义发现有一个叫NGO的民间环保组织,这个组织几乎荟萃了全美的民间环保精英,以女性居多,负责监督环保执法,影响力足以撼动美国国会。廖晓义深受启迪,萌发了一个新的想法:采访国际杰出的环保女性并制作成片子,拿到即将在北京召开的“世妇会”上播放,让中国有影响力的女性投入环保工作。为这一冲动,廖晓义到了纽约,在联合国所在地,她听到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代表的声音,却没有发现中国人。就在那一刻,她突然悟到在人类的哲学思想中,中国人是最早讲究天地人合一、天地人共生的,如今却如此沉默,只能遗憾。

她不但倾其打工所攒的两万美元,还向朋友借了一笔数额不小的债,以每天900美元的高薪聘请专业摄像师,开始了采访行动。

美国人对这个加入他们捡垃圾行列唯一的中国妇女表示了兴趣和欢迎,主动给她提供环保人士的采访线索和最新资料。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她采访了国外40多名热心环保的女士,其中有家庭妇女,也有身居高位的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署主任道德丝·微尔、第一次提出环保问题的美国生物学家卡逊、英国经济学家芭芭拉沃德……她给这部片子取名为《地球的女儿》。

1995年5月,得知第四届世妇会要在中国召开的消息,廖晓义带着尚未杀青的《地球的女儿》回国了。

工作依然是拍片。她用国际上申请到的一点钱拍《环保时刻》,将谁要、何时播这样的问题置之度外。此时的廖晓义已是成熟的制片人,为了省钱,一年多都只用自行车驮着带子于市郊间往返。

在《环保时刻》生存难保的时候,一家国际咨询公司找到了她。他们看中的不是廖晓义对环保的热情,而是廖晓义具有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和生态学的理论背景和社会活动的综合能力,及深厚的中、英文功底,并对她许诺日薪400美元。朋友为她高兴,劝她答应了吧,先生存后发展。但廖晓义还是拒绝了,她只一句话:“我还是要搞环保。”

1996年3月,挪威前首相布兰特伦夫人访华,廖晓义以民间环保组织负责人的身份致函挪威驻中国领事馆,要求采访。布兰特伦夫人是全球皆知的“老环保”,对廖晓义的提议欣然同意。整个采访过程圆满完成,为《地球的女儿》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布兰特伦夫人中国之行只会见了4个人,廖晓义是唯一的民间人士。

《地球的女儿》在世妇会上播出了,博得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福特基金会为此给了廖晓义4万美元——这是她得到的第一笔经费。

1996年4月22日地球日这天,中央电视台第7套节目18:50首播《环保时刻》。曲格平与廖晓义共同主持。此后每周五的同一时间,廖晓义的声音传给千家万户:“人类只有一个可生息的村庄——地球,保护环境是每个地球村民的责任。”从此,廖晓义结束了孤胆英雄的时代,有了同道者。

有了钱、有了房,廖晓义注册了中国第一家民间环保组织——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从此,地球村问世了,廖晓义终于有了安放理想的栖息地。几年下来,廖晓义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她拍环保、说环保、呼吁环保,在北京、西安、重庆、成都、石家庄等地的机关、社区、学校作了上百次的环保讲演,发表有关环保的论文和文章40多万字。

为了让环保走进生活,地球村和国家环保总局共同审编了《公民环保行为规范》《儿童环保行为规范》。这两本书和地球村人的名片一样,都是用再生纸印刷的。在卷首语里,作为主编的廖晓义语重心长地写着:“21世纪,环保行为意味着一个人的素质和教养,环境质量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尊严和力量。”

廖晓义近年来作为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的代表多次参加了在美国、英国、日本、挪威、印度、巴西等国的重要环保会议和活动,为中国争取了建立全球环境基金会第14个民间组织联络站的机会,成了民间绿色大使。

以前访问挪威和巴西时,廖晓义便心仪那里的生态农场,曾构想过什么时候地球村也有一块土地,作为集教育、培训、交流为一体的生态示范基地,基地的住户奉行绿色生活模式:节约资源,减少污染,选购绿色消费品,垃圾分类,重复使用……那么环保就不是一句空话了。

1999年5月16日,在两个美籍华人的资助下,地球村在延庆租赁了3000亩山地,建立了地球村自然保护区。在奠基仪式上,有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主任曲格平先生、世界自然基金会主席郝克明及当地政府和环保企业的有关领导,更多的是踊跃参加的市民和学生。环保,这一阳光下的事业,正在人们热情和良知的托举下放出熠熠华光。

地球村基地位于碓臼石村。碓臼石村有40多户农户,是个有着久远文化的老村落,以自然形成的九个石臼闻名。基地总面积2800亩,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设施。其自然景观较好地保存了生态环境的多样性特征。自然保护区中还有大片的湿地,类型包括:滩涂、溪流、沼泽、水库、池塘等,作为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由于人们对湿地的认识和了解很少,忽视了湿地的功能和效益,造成了湿地大面积的退化和消失。所以,这片保存完好的湿地就成为对公众进行环境教育的最好典范。

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基地创建七年来,为来自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的上万人进行了环境教育培训。建立该基地的目的是让人们在亲近自然的同时接受环境教育,并与县、镇政府和当地村民共同创建农村可持续发展模式。

2004年,基地增设了多种环境教育展品和展板,并建立了民间绿色图书馆,为学员提供包括环保读物、电视光盘招贴画和小册子在内的多种资料,组织了绿色书架交流活动。基地还进行了参与式农村社区能力建设培训,开展了民俗旅游与公众环保教育互动的多样化活动。

公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参与环保活动是实现2008年绿色奥运的重要条件之一,为了使更多的民众得到环境教育机会,地球村将在大家的支持下做好各项工作,使环境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得更加有声有色。

“绿色列车”项目全称为“奥运绿色专列——西南生物多样性公众教育”项目。该项目由关键生态合作系统基金资助,北京地球村实施,旨在通过列车这一“流动的课堂”,增加公众对西南热点地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现状的了解和关注,提升公众生物和文化多样性保护意识,从而减少对野生动物的消费,监督当地政府减少或停止那些严重破坏生态系统的基础设施工程,发展对环境友好的产业和经济,促进这些地区的生态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北京奥组委环境活动部、铁道部环保办、全国铁道团委等合作单位对该项目给予了大力支持,项目已于2004年10月在北京——昆明的T61/T62次列车上进行了试运行。试运行阶段,昆明铁路局党委宣传部、客运处、团委、环保办高度重视、积极协助,至2004年年底北京——昆明的T61/T62次列车共8个车组的全体乘务员都进行了项目培训,陆续开展了系列宣传活动,并计划2005年春在客运段开展“青年文明号为绿色奥运作贡献”的活动。

在该项目执行过程中,包括云南生态网络、云大唤青社等在内的许多NGO组织和一些自然保护区的环保人士等积极回应“绿色列车”的呼唤,纷纷提供宣传素材和有关资料,协助地球村制作印刷了“奥运绿色专列”的宣传小册子;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专业播音员的指导下,地球村精心制作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奥运”环保专题广播节目及歌曲,刻成光盘在绿色列车上播放。项目开展至今,共培训乘务人员和志愿者300人次;在列车上发放宣传小册子4000多份;奖励旅客环保书籍200多册;做调查问卷约2000多人次;收听环保专题广播的流动旅客约20多万人次。同时,北京地球村在网站上也做了及时的追踪报道。

《草根之声》通讯是一份由北京地球村主办、加拿大公民社会项目署资助的反映中国草根环保组织理念与活动的读物。它的目的是为中国草根环保组织建立一个信息交流平台,推动环保组织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参与。

2004年1~12月,《草根之声》每月发送中英文电子版本各一期,并以两月合刊的形式印刷成册。同时,北京地球村网站上专门设置了《草根之声》同名栏目,使每期内容都能及时上传至互联网,供全世界有兴趣的读者浏览。

一年来,《草根之声》通过介绍环保动态、政策法规和民众声音等方式,增进了民间组织与政府、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该通讯对一些重大环境事件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与特别关注,为相关事件的妥善解决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能力建设一直是北京地球村在组织建设发展过程中十分关注的领域。自2003年起,在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已完成了战略规划、结构调整等重要的工作。2004年,北京地球村继续开展一系列组织自身的能力建设活动,通过不同形式的讲座、采取互动式交流等方式对员工进行培训,内容包括组织任务、前景、策略和计划发展;项目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结构和部门功能;公共关系和外部资源管理合作等,使员工们有机会了解国际及本土NGO在运作方面的成功经验。

经过2004年一年的能力建设,北京地球村在组织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由地球村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核心小组,共同商榷组织的人员管理和项目管理,并决策组织的发展。员工的年龄结构更加合理,专业背景也更为广泛,包含了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哲学、文学等。项目管理的提高表现在项目执行能力方面的增强,培训出了一批能够设计项目、编写项目计划书、执行项目的人员。在不断的努力中,员工的沟通与合作能力得到了整体的提高,项目逐渐多元化。同时在对外交流中不断摸索与政府和企业合作的经验,使合作伙伴关系在2004年有了长足的进步,各种大型活动都得到了政府及企业的有力支持。

北京地球村通过能力建设改进了管理中的不足,在各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媒体关注率明显上升,地球村的环保活动和理念被广泛报道。

2004年7月13日,是北京申奥成功三周年纪念日,电荒席卷全国,廖晓义联合北京地球村等6家民间环保组织借“绿色奥运”之风,在北京发起了空调26度节能倡议,立即引起热烈反响。

在奥组委的协调下,冬天“低一度”,夏天“高一度”的折中办法被京城80多家高档次酒店接纳,承诺使用空调在26摄氏度基础上上调或者下调1摄氏度。廖晓义曾经给一家只有200间客房的宾馆算过一笔账,“高一度低一度”以后,一天就能节约电能上千度。

2004年夏季,有关“26度空调节能行动”的报道在各大媒体频繁出现,“26度”创造了全国多家NGO首次联合进行倡导活动的先河,以北京为中心通过媒体和志愿者的参与搞了多次宣传活动。大家走进社区,走进企业,甚至在大型演唱会的现场也能看到竖立的印有“26度”宣传标语的背板和热情洋溢的志愿者。6家发起单位把节电的理念上升到“气候变暖”这一高度,组织公众观看电影《后天》并邀请气象专家进行“气候变暖”的教育。同时发起组织还邀请到了中医专家以健康的角度阐述26度的室温是最适合人体健康的。这次行动得到了奥组委的大力支持,一份“26度空调节能行动”致全国人民的公开信递交到了奥组委环境部的余小萱部长手中。

1998年,北京市秀水北街3号的美国驻华使馆大厅里,廖晓义在一张表格上签了字。她的身后空空荡荡,旁边的窗口却排着长队。在人们争抢着申请签证出国的时候,廖晓义选择了回来。她签字的表格叫做“志愿放弃美国绿卡登记表”,理由一栏写的是:留在中国搞环保。

环保主义者廖晓义坚信象牙塔里生不出哲学,只有深入自然才能深刻地理解哲学。在思想发生巨大转型后,她离开象牙塔,不是放弃了哲学,而是换一种角度和理念去诠释哲学。

廖晓义不想被别人误认为在美国闲来无事才回中国搞环保,所以她把全部的身心都投入到环保里去,用行动表示,她是认真的。可以说,她的一生都在为环保事业而活着,环保带给了她生活的意义,是她生命的快乐和寄托,是她终生的梦想。

哲人廖晓义是“敬畏自然”的忠实信仰者,她一直努力将东西方文化融合,把这种信仰转变、分解成日常可以接受的符号。

敬畏自然,是西方哲人的声之大者。康德就曾经说过,敬畏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戒律。然而,欲望的膨胀使人类向大自然索求了太多的东西。可以说,廖晓义站在了人类欲望膨胀的对立面。

从廖晓义站立的高度去看环保,不难理解她要把环保做成文化。她所追寻的目的,听起来更像现代堂吉·诃德的梦——给予人类终极关怀,追寻人类去向的答案。廖晓义所要斗的大风车,庞大得吓人。不过,在她看来,人都有最基本的真实的心。作为自然之子,对自然如果有感情,在这个集体中还有一份善良和感恩,就会对自然灾难感到不安,就会为自然这个集体做点什么,所以她一直坚持,从未放弃过“敬畏自然”的信仰。

廖晓义也明白,自己倡导的环保文化被广泛深入地接受需要漫长的时间,也需要具体行动的推动。她要让人们知道,保护自然与发展之间并非不可调和,另一种生活是可能的,关键是人们是否愿意为之遏制自己的欲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