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理布局,科学调整,狠抓学科建设
从合校开始,学院就一直将学科建设作为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常抓不懈,使合校后短短几年时间学科建设工作跃上了一个新的平台,不但以学科建设带动了各项工作的发展,而且为“申硕”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成立领导机构,逐级落实学科建设任务。合校后,学院立即成立了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各系部也成立了各自学科建设的领导机构,有专任领导负责,使得学科建设任务逐级得到落实。
二是制定了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明确学科建设方向。在原两校学科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学院组织专人,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陕西理工学院“十五”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划,确定了“十五”期间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建设目标,理清了学科建设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
三是不断加大对学科建设的支持力度,建设经费逐年向学科建设倾斜。2003年,学院投入100万元用于学科建设专项经费;2004年和2005年,每年投入300万元学科建设经费。这些经费的60%用于各重点学科的研究条件改善、购置仪器设备、提高研究手段,一部分经费用于开展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
四是加强了重点学科建设,培育优势学科。合校之初,根据研究生培养专业目录,按二级学科将原两校多年建设积累的优势学科进行了重新调整,组建了十个院级重点学科,严格规范了各重点学科的名称,重组了学术队伍,结合实际充分论证后凝炼了学科的研究方向,明确了各学科的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这项工作为学院两次“申硕”时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的筛选和确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重点学科建设中,学院坚持分层次建设的原则,做到合理布局,全面发展。合校后,学院有两个省级重点学科,即植物学和机械设计及理论;有十个校级重点学科,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文艺学、基础数学、分析化学、动物学、机械电子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构、材料加工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企业管理。经过几年的努力,学院对上述重点学科进行了重点投入和重点建设,实现了学科建设的预期目标。
五是深入调查,科学论证,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学科专业融合。在科学论证、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原则上按照一级学科的范围,成功实现全院内跨教学单位的学科专业调整工作,部分实力较强的教学部门组建了共八个二级学院,实现了学科专业优化组合,进一步体现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办学理念。
在此过程中,学院有关部门对全院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资源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摸底调查,并邀请省学位办学科建设咨询专家组的专家学者对学科专业调整进行了专题研究论证,为学院提供了调整建议方案。学院抽调有关人员组成院内专家组,结合实际,反复论证,为学院最后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2005年底,学院的学科专业调整方案出台,完成了自合校以来学科专业的实质性融合,为学院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六是坚持科研强校的战略方针,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促进学科建设发展。学院明确提出了自己科研工作的思路,即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展研究工作,突出特色,服务社会,分别在理、工、文三方面确立了研究重点:以秦巴山区自然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为特色的理学学科;以工业应用技术研究为特色的工学学科;以汉水文化研究为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此基础上,学院成功申报了“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立了“陕西理工学院汉水文化研究中心”,并使“汉水文化”成为陕西省重点学科。为了不断提高学院科学研究的层次,多出高水平研究成果,激励教学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学院加大了对高层次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通过数年的努力,学院的科研工作得到了加强,科学研究领域得到了互补和拓宽;科研实力不断增强,科研课题的层次、水平,项目数量及研究经费都逐年增加。
七是加强了社会服务,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促进了学科发展。学院十分重视加强教学科研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2004年暑假,在汉中市科技局的配合下,学院组织了“陕西理工学院暑期教授科技考察团”,对汉台区、城固、洋县、西乡等区、县进行了调研考察,与当地科技部门和企业开展了广泛的交流,听取了社会对我院学科发展的需要。这项活动为我院制定科研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学院的部分科技人员主动结合地方经济的需求,经常深入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产、学、研的结合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社会服务拓宽了学院的科研领域,提高了科研水平,彰显了办学特色,促进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也为“申硕”工作夯实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