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一 生涯规划的设计与实施
有一只可以活9次的猫,它曾经活了5次,也死了5次,最后它拒绝第6次复活。
猫的第一世,是皇帝的宠物。它享尽了荣华富贵,却不快乐,因为它整日只能生活在笼子里,没有自由。
猫的第二世,是船长的猫,它游历了整个世界,却不快乐,因为航行是船长的梦想,而不是它自己的。
猫的第三世,是驯兽师的最好搭档。它可以骑脚踏车穿过有火圈的钢丝绳,驯兽师为此非常自豪。猫却不快乐,因为它觉得自己只是主人赚钱的工具。
猫的第四世,是敬老院的宠物。老人们轮流抱它、宠它,它却不快乐,因为这不是它想要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它遇到了一只普通的小花猫,它才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就是娶这只小花猫,和她共度一生。于是,猫通过种种努力,终于实现了这个梦想,和小花猫组建了一个家庭,并且有了许多孩子。它们全家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直到猫和小花猫一起老去……
这一次猫没有再选择复活。因为拥有自己的梦想,并为梦想努力拼搏一生,一次就已经足够。
猫的故事寓意着每个人的一生中都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近年来,生涯规划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正是因为它可以帮助人们在应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时,在环境变化前洞察先机;帮助人们拓展知识,并通过规划认识自我,进而整合生涯信息,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涯路径,从而为“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理清思路和努力方向。那么生涯规划究竟是什么?应该怎样制订生涯规划呢?
基本知识
一、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一)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及内容
1.职业生涯规划及其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生涯规划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职业生涯伴随人的大半生,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才能完善人生,因此对每个人而言,职业生涯规划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具体来说,科学的职业生涯能帮助我们中职学生确定今后的职业方向。知识经济对人力资源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需要人才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还需要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中职学生要实现成为高素质劳动者和具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型人才这一目标,一是要借助职业生涯规划,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培养个人的素质和修养,设计职业生涯发展方向的最优路径。二是要能稳定自己的心态。传统观念将“上大学”视为人生的最大目标,而很少有人将就读职业高中视为今后从事某一职业的积累和准备阶段。因此,有些学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之后就失去了未来生活的目标,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职业生涯规划将给中职学生灌输职业概念以及有关职业知识,促使中职学生去考虑将来成为一名职业人所需的能力和素质,有目的地吸取知识,增强学习动力,这将为中职学生开启成功之门。三是要确定自己在职业人群中的位置。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前提是认识自我。只有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才能有针对性地明确职业方向,而不至于盲目。在了解行业的特点、所需的能力、就业渠道、工作内容、工作发展前景、行业的薪资待遇等外部环境的基础上,理性地确定自己所具备的资本,彻底解决“我想干什么”和“我能干什么”的问题。这是人生所有规划和行动得以成功的基本依据。
2.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一般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自我认知。自我认知即明确我是谁、想要什么、能做什么。值得注意的是,自我认知时还应当借鉴他人的意见,即“角色意见”,这样才能得到比较客观、中肯的自我评估结论。
(2)职业认知。职业认知主要是了解职业和行业的基础知识,收集和掌握相关职业信息。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仅仅了解自己是不够的,还需要对职业世界有充分的了解,如,社会上都有哪些职业,他们的发展趋势怎样,要求具备哪些技能,这些职业是否真正适合自己,等等。只有了解了职业世界,才能结合自身的特点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3)外部环境分析。环境因素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有极大的影响,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个体,只有顺应外部环境的需要,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优势,实现职业生涯的目标。如果缺乏对外部环境的了解和分析,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便只能流于空泛,成为镜花水月。
外部环境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对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组织(企业)环境的分析,即评估和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发展与需求变化趋势,自己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环境对自己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等等。
(4)职业决策。职业决策是指对职业进行选择和决定的过程。据统计,在选错职业的人当中,有80%以上的人在事业上是失败者。因此职业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生事业的成功与否。在职业决策的过程中要考虑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内部环境与职业的适应,等等,也就是说,职业决策是在自我认识、职业认知和环境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可以说,它是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5)目标确立。制订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因此,目标选择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职业生涯规划中所确立的目标,应该是可预想到的、有一定实现可能的最长远目标,包括终极目标、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目标确立的方法通常是先结合自身条件和现实环境选择终极目标和长期目标,然后通过目标分解,分化为符合阶段目标要求的中期目标、短期目标。
(6)策略实施。职业生涯策略指的是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制订的行动计划。当确定了职业生涯目标后,就要制定相应的具体实施方案,以达成此目标。策略实施的内容包括职业生涯发展路线设计、教育培训安排、实施计划等。
(7)反馈修正。任何事物都处在变化之中,绝大部分变化是难以预见的。现实社会中种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会使原定职业生涯目标在策略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这时需要根据反馈的情况及时反省、修正职业生涯目标并调整行动方案。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方法
许多职业咨询机构和心理学专家进行职业咨询和职业规划时常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就是有关“5W”的思考模式。从问自己是谁开始,然后顺着问下去,共有5个问题:
(1) Who are you?你是谁?
(2) What you want?你想干什么?
(3) What can you do?你能干什么?
(4) What can support you?环境支持或允许你干什么?
(5) What you can be in the end?最终的职业目标是什么?
回答了这五个问题,找到它们的最高共同点,你就有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对于第一个问题“你是谁?”我们应该对自己进行一次深刻的反思,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优点和缺点都应该一一列出来。
第二个问题“你想干什么?”是对自己职业发展的一个心理趋向的检查。每个人在不同阶段的兴趣和目标并不完全一致,有时甚至是完全对立的。但随着年龄和经历的增长而逐渐固定,并最终锁定自己的终身理想。
第三个问题“你能干什么?”则是对自己能力与潜力的全面总结,一个人职业的定位最根本的还要归结于他的能力,而他职业发展空间的大小则取决于他的潜力。对一个人潜力的了解应该从几个方面去认识,如对事的兴趣、做事的韧力、临事的判断力以及知识结构是否全面、是否及时更新等。
第四个问题“环境支持或允许你干什么?”这种环境支持在客观方面包括本地的各种状态,如经济发展、人事政策、企业制度、职业空间等;在人为主观方面包括同事关系、领导态度、亲戚关系等,两方面的因素应该综合起来看。有时我们在职业选择时常常忽视主观方面的因素,没有将一切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因素调动起来,从而影响了自己的职业切入点。而在国外通过同事、熟人的引荐找到工作是最正常也是最容易的。当然,我们应该知道这和一些不正常的“走后门”等歪门邪道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区别就是这里讲的环境支持是建立在自己的能力之上的。
明晰了前面四个问题,就会从各个问题中找到对实现有关职业目标有利和不利的条件,列出不利条件最少的、自己想做而且又能够做的职业目标,那么第五个问题“最终的职业目标是什么?”自然就有了一个清楚明了的框架。最后,将自我职业生涯计划列出来,建成个人发展计划书档案,通过系统的学习、培训,实现就业理想目标,包括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单位,预测自我在单位内的职务提升步骤,如何从低到高逐级而上。例如,从技术员做起,在此基础上努力熟悉业务、提高能力,最终达到成为技术工程师的职业生涯目标;预测工作范围的变化情况,不同工作对自己的要求及应对措施;预测可能出现的竞争,分析应对方法和自我提高的可靠途径;如果发展过程中出现偏差、不适应工作或被解聘,如何改变职业方向。
教师提示
职业生涯的发展是连续不断的过程。
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都是独一无二的。
职业生涯是因个人的主动而展开的。
职业生涯是以职业角色为主轴的。
二、自我认知
(一)自我认知及其内容
进行自我认知是认识个人和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基础,是选择职业的依据。要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进行全面认识,清楚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自我分析要客观冷静,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面对自己的缺点。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规划中的盲目性,有效地促进职业发展。
1.兴趣的认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职业选择的原动力。一旦同学们明确了自己的兴趣、优势和潜能,知道了自己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能做好什么时,我们的成就欲才能被点燃,主体意识才能被唤醒,渴望成功的强烈愿望将使我们不可阻挡地吸取一切所需要的知识,把学习作为事业成功的需要,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们从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成功之路中就可以看到这点。莎士比亚小时候在家乡看过几次演出,对戏剧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和小伙伴一起演戏玩。后因父亲经商破产,莎士比亚只读了五年书就离开了学校。但他太热爱戏剧了,非常想在戏剧界发展。所以,当他听说当戏剧家要有丰富的知识时,就刻苦自修,读了许多文学、哲学、历史书籍,还学习希腊文和拉丁文。为了走近戏剧界,他22岁从家乡来到伦敦,先在一家剧院当马夫,给乘车来看戏的有钱人照料马匹,有空他就偷着看演出,细心琢磨剧情和角色。后来,他当了一个配角演员。他在向心中渴望的目标一步步迈近。莎士比亚从36岁开始写剧本,他勤奋学习,坚持不懈地进行创作,一生创作了27个剧本,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成了不朽的世界名作,他也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由此可见,通过对兴趣的认知,把自己有能力做的、感兴趣的事作为奋斗目标,将会唤起人的主体意识,激发人的巨大潜能,使人一步一步向目标靠近,最终不可阻挡地迈入成功者的行列。
2.性格的认知
性格是一个人对事物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大量研究表明,不同的性格分别适合不同的职业。根据性格选择职业,能使自己的行为方式与职业工作相吻合,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一技之长,从而得心应手地驾驭本职工作。
人的性格千差万别,或热情外向、或羞怯内向、或沉着冷静、或火暴急躁。职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性格要求。虽然每个人的性格都不能百分之百地适合某项职业,但却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来培养、发展相应的职业性格。不同的性格特征对企业而言,决定了每个员工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业绩不同;对个人而言,决定着自己的事业不同。性格类型是指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某些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目前为止,最著名的性格分类学说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来的向性说。荣格认为,人的性格按照个体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还是内部,可以划分为外向型、内向型和中间型。可以通过运用荣格理论编写的《内外向性格测验》的心理测试问卷进行测试,之后再根据性格类型选择自己的职业目标。
3.气质的认知
作为心理活动的气质,主要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气质所要反映的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特征。所以,认清自己的气质对择业至关重要,是选择职业时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四种类型。每一种气质都有它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气质对个体的职业和效率有一定的影响。不同气质的人适合从事不同类型的职业,认识这点有助于职业选择的成功。胆汁质的人精力旺盛,热情直率,激动暴躁,情绪体验强烈,神经活动具有很强的兴奋性。他们能以极大的热情去工作,克服工作中的困难,但若对工作失去信心,情绪即会低沉下来。此类人适宜竞争激烈、冒险性强、风险意识强的职业。多血质的人活泼好动,性情活跃,反应敏捷,易适应环境,善于交际。这类人工作能力较强、情绪丰富且易兴奋,但注意力不集中,兴趣易转移;对职业有较广的选择范围和较多的机会,适合于从事要求反应迅速的工作,但不适宜从事单调机械的工作和要求细致的工作。黏液质的人情绪兴奋性低,安静沉稳,内倾明显,外部表现少,反应速度慢,但稳定性强,偏固执、冷漠,比较刻板,有较强的自我克制能力。这类人适合于从事要求稳定、细致、持久的活动,但不适宜从事具有冒险性的工作。抑郁质的人敏感,行动缓慢,情感体验深刻,观察力敏锐,易感觉到别人不易觉察的细小事物;易疲倦、孤僻,工作耐受性差,做事审慎小心,易产生惊慌失措的情绪,往往是多愁善感的人。他们适合于要求精细、敏锐的工作,如哲学、理论研究、应用科学等。
事实上,大多数人总是以某种气质为主,又附有其他气质。所以,在职业选择中,尽量要“量质选择”,找到适合自己气质类型的工作。
4.能力的认知
个人特征中的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并使活动的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那些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完成活动的主观条件,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顺利完成各种活动所必备的基本能力,特殊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特殊活动所必备的专门能力,与某些职业活动紧密相连。一般能力是特殊能力的基础,为特殊能力的发展和发挥创造有利条件。
智力是一般能力的综合,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美国学者葛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包括八种智能:音乐智能,适合的职业有演奏家、作曲家等;身体—运动智能,适合的职业有舞蹈家、运动员等;逻辑—数学智能,适合的职业有数学家、科学家、工程师等;语言智能,适合的职业有小说家、诗人、编辑等;空间智能,适合的职业有建筑师、画家、飞行员等;人际关系智能,适合的职业有教师、社会工作者、推销员等;自我认识智能,适合的职业有心理学家、哲学家等;自然观察智能,适合的职业有植物学家、生态学家、庭院设计师等。
不同的中职学生有不同的优势能力,俗称特长。不同的职业需要不同的能力,个体从事与自己的优势能力相符合的工作更容易获得成功,所以在做职业规划时首先应根据自己的能力现状选择合适的职业。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征之后,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就可以做到查缺补漏,通过学习和实践锻炼自己的能力。另外,葛德纳指出,八种智能都是价值中立的,在特定的社会中,个人如何运用他的智能,是其必须面对的严肃而重要的道德课题。因此,在择业时除了考虑是否能发挥个人特长之外,还应考虑自己选择的职业是否对社会的发展有所贡献。
(二)自我认知的方法
了解自己,这问题说起来简单,可很多人穷极一生也找不到完整的答案。下面介绍了两个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方法:
1.自我测试法
回忆一下,从小到大,哪些事情是让你觉得很有成就感的?花一点时间,找出10个,把它们写下来,然后寻求朋友的帮助,向他(她)简要描述这些事件:它是什么,为什么会让你觉得有成就感,在事件中你的感受如何,它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之后你们可以一起来分析一下,从你的描述中是否可以归纳出某种共性。举个例子,你总是喜欢处理突发事件,这会让你觉得很满足;或者你很在意周围人的评价,得到别人的赞赏会令你信心百倍;还有,你是不是习惯于从助人中得到乐趣;再或者,承受重压、完成那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之后的你总是神采飞扬……
这些特质,很可能就是你的兴趣、性格、能力所在,体现了你的价值观,甚至成为你“人生的主题”。
2.计算机测试法
计算机测试法是一种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有效的现代化测试手段,科学性和准确性相对较高。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测试方法有:
(1)人格测试。人格是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包括气质、能力、性格、兴趣等心理特征。目前,常用的人格测试方法有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卡特尔十六种个性测验、艾森克人格问卷等。
(2)智力测试。智力具有抽象性和隐蔽性的特点,难以把握,有必要了解一些智力测试的方法,以便于我们提高剖析自我的水平。常用的智力测试有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和瑞文推理测验量表等。
(3)能力测验。能力测验内容较多,有文职人员能力与机械能力两种测验。文职人员是工作地点在办公室而主要从事创造力较低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如会计员、秘书、干事等。其检测方法主要有明尼苏达办事员测验、一般办事员测验等。机械能力测验包括感觉和动作能力,空间知觉,学习机械事物的能力,理解机械关系的能力,等等。测验方法有明尼苏达拼版测验、贝内特理解测验等。
(4)职业倾向测验。职业能力的大小及其发展,与任职者对职业的倾向与兴趣有很大关系。职业兴趣测试的途径有:爱丁堡职业倾向问卷、霍兰特职业兴趣问卷表、明尼苏达职业兴趣问卷表等。
教师提示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等都说明了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人对自己的认知会受到年龄、经历等影响,当前认知及测试结果不意味着一成不变,职业生涯规划应随着自我认知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完善,一般不可能做到一个规划方案定终身。
三、职业认知
(一)了解职业世界
1.职业及其特征
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而从事的社会性工作类别。职业须同时具备下列特征:
(1)目的性,即职业以获得现金或实物等报酬为目的。
(2)社会性,即职业是从业人员在特定社会生活环境中所从事的一种与其他社会成员相互关联、相互服务的社会活动。
(3)稳定性,即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大的形式变化不是很频繁。
(4)规范性,即职业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
(5)群体性,即职业必须具有一定的从业人数。
2.职业分类
职业分类是以工作性质的同一性为基本原则,对社会职业进行的系统划分与归类。所谓工作性质,即一种职业区别于另一种职业的根本属性,一般通过职业活动的对象、从业方式等的不同予以体现。职业分类的目的是要将社会上纷繁复杂、数以万计的现行工作类型,划分成类系有别、规范统一、井然有序的层次或类别。对从事工作性质的同一性所作的技术性解释,要视具体的职业类别而定。而职业分类体系则通过职业代码、职业名称、职业定义、职业所包括的主要工作内容等描述出每一个职业类别的内涵与外延。
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职业分类问题的研究,这不仅是形成产业结构概念和进行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及产业政策研究的前提,同时也是对劳动者及其劳动进行分类管理、分级管理及系统管理的需要。
世界各国国情不同,划分职业的标准也有所区别。
(1)根据西方国家的一些学者提出的理论,在国外一般将职业分为三种类型:
①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性质、层次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把工作人员划分为白领工作人员和蓝领工作人员两大类。
②按心理的个别差异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是根据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创立的“人格—职业”类型匹配理论,把人格类型划分为六种,即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与其相对应的是六种职业类型。
③依据各个职业的主要职责或“从事的工作”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较为普遍,以两种代表为例。其一是国际标准职业分类。国际标准职业分类把职业由粗至细分为四个层次,即8个大类、83个小类、284个细类、1 506个职业项目,总共列出1 881个职业。其中8个大类是:专家、技术人员及有关工作者;政府官员和企业经理;事务工作者和有关工作者;销售工作者;服务工作者;农业、牧业、林业工作者及渔民、猎人;生产和有关工作者、运输设备操作者和劳动者;不能按职业分类的劳动者。这种分类方法便于提高国际间职业统计资料的可比性和国际交流。其二是加拿大《职业岗位分类词典》的分类。它把分属于国民经济中主要行业的职业划分为23个主类,主类下分81个子类,489个细类,7 200多个职业。此种分类对每种职业都有定义,逐一说明了各种职业的内容及对从业人员在普通教育程度、职业培训、能力倾向、兴趣、性格以及体质等方面的要求,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2)我国职业分类,根据我国不同部门公布的标准分类,主要有两种类型:
第一种: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标准总局、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1982年3月公布,供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使用的《职业分类标准》。该《标准》依据在业人口所从事的工作性质的同一性进行分类,将全国范围内的职业划分为大类、中类、小类三层,即8大类、64中类、301小类。其中8个大类的排列顺序是:第一,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第二,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第三,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第四,商业工作人员;第五,服务性工作人员,第六,农林牧副渔劳动者;第七,生产工作、运输工作和部分体力劳动者;第八,不便分类的其他劳动者。在8个大类中,第1、2大类主要是脑力劳动者,第3大类包括部分脑力劳动者和部分体力劳动者,第4、5、6、7大类主要是体力劳动者,第8类是不便分类的其他劳动者。
第二种: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统计局、国家标准局批准,于1984年发布,并于1985年实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这项标准主要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体从业人员所从事的生产或其他社会经济活动的性质的同一性分类,即按其所属行业分类,将国民经济行业划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小类四级。门类共13个:农、林、牧、渔、水利业;工业;地质普查和勘探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公共饮食业、物资供应和仓储业;房地产管理、公用事业、居民服务和咨询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其他行业。这两种分类方法符合我国国情,简明扼要,具有实用性,也符合我国的职业现状。
根据不同标准的职业,可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从行业上划分,可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从工作特点上划分,可分为务实(使用机器、工具和设备的工种)、社会服务、文教、科研、艺术及创造、计算及数学(钱财管理、资料统计)、自然界职业、管理、一般服务性职业等十多种类型的职业。了解分类方法,明确职业的特定性的解释,这对我们更好地掌握某一职业的特点,选择适合自身职业有指导作用。
3.职业制度
(1)社会就业制度。就业制度是指直接或间接约束劳动者的就业规则、制度的总称。进入职业大门的就业制度与走上职业岗位后的管理制度,共同构成了社会就业制度。目前,我国的就业制度主要包括:
①求职登记与职业介绍制度。按照我国颁布的失业人员登记管理办法规定,在一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目前无业而要求就业的一般城镇居民,包括学校的毕业生,要到地方政府劳动保障部门所属的劳动就业服务管理机构(各市、区、县职业介绍中心和城镇各街道劳动管理科、职业介绍所)进行登记,领取求职证。
②招收录用制度。根据我国的劳动管理体制,国有企业和非国有单位具有完全的用工权,企业招收普通员工后,要报劳动局备案;国有企业和非国有单位招收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须报政府人才交流中心批准。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招收人员,经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人事部门批准其人数编制后,才能招收。政府机关招收公务员,要通过公务员考试选拔录用。
③就业资格制度。就业资格制度包括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职业必须具备的职业劳动知识、操作技术和其他能力的要求。职业资格证书则是一种社会评价制度,由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人事部门和其他部门(如财政部、司法部),或受其委托的部门,通过学历认定、资格考试、专家评定、职业技能鉴定等方式对申请人进行考核,合格后颁发相应的证书,证明其能够胜任某一职业。目前,我国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职业主要有注册税务师、经济师、审计师、心理咨询人员、建筑监理工程师、建筑师等等。就业准入制度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为加强持证上岗的管理而制定的制度。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包括汽车驾驶员、美容师、面点师及车、钳、磨等工种。
④就业培训制度。国家为解决求职者因缺乏技能而导致的就业困难,提高其就业能力,要求求职者必须接受相应职业技能的培训。
⑤失业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是指依法筹集失业社会保险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劳动、失去劳动报酬的劳动者给予帮助的社会保险制度。其目的是通过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的办法,使员工在失业期间获得必要的经济帮助,保证其基本的生活需求,并通过专业训练、职业介绍等手段,为他们实现重新就业创造条件。
(2)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合同制度是一种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劳动制度,它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2008年1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该法注重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保护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统一,是保障毕业生劳动权益的重要法律保障,是中职学生在规划职业生涯时应该重点了解的内容,特别是劳动合同的基本知识。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劳动关系并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与每一个劳动者息息相关,它是每一个劳动者在走上工作岗位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关系时必须签署的协议。
①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劳动法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具体讲,订立劳动合同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合法原则,就是订立劳动合同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它包括: a.订立劳动合同的主体必须合法。作为用人单位,必须是依法成立的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体经营户等用人单位;作为劳动者,必须是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公民。b.劳动合同的内容必须合法。劳动合同程式条款都不能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c.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和程序必须合法。
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平等是指当事人双方在签订劳动合同时的法律地位平等,没有任何隶属关系、服从关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是以平等的身份订立劳动合同。自愿是指订立劳动合同完全出于当事人自己的意志,任何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也不允许第三者干涉劳动合同的订立。协商一致是指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对合同的各项条款,只有在双方充分表达自己意志基础上,经过平等协商,取得一致意见的情况下,劳动合同才能成立。凡是违反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签订的劳动合同,不仅不具有法律效力,而且还应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条款:
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号码。
劳动合同期限。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劳动报酬。
社会保险。
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二)职业信息收集与处理
1.职业信息及分类
职业生涯设计的一个关键步骤是收集现有及未来就业机会的相关信息。职业生涯的设计需要个人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关于工作的种种信息。比如用人单位的性质、分类、工种、业务等情况。
这些信息从收集渠道大体可以分为两类:间接信息和直接信息。
(1)间接信息包括:
图书馆。到图书馆找职业教育的资料。一些与职业教育相关的书籍、期刊、报纸、小册子都可以翻阅一下。
官方出版物。政府出版的有关就业、职业方面的书籍、资料。比较适用的如职业指南手册,有对职业比较详细的介绍。
大众传媒。大部分报纸都定期开办有特色的有关职业和就业的专栏。这些专栏可以提供较新的就业信息。网络上也有一些专门的求职网站,提供了大量最新信息。
专业机构。几乎每个行业都有专门的管理和发展机构。除了提供专门的行业发展信息,这些组织往往还会提供一些有关就业机会的信息。你可以从专业的讲座、讨论会、会议和出版物中得到一些基本的有关职业发展的资料。
(2)直接信息包括:
在职人群。一本个人通讯录也许是你最有价值的职业信息资料。亲朋好友以及熟人可能会为你提供一些招聘信息。大部分人都愿意给你讲讲他们的工作经历和工作状况以及可能的工作机会,但是有一点一定要注意,就是拜访这些人时,切记要选择对方方便的时间和地点。
公司提供的有价值的信息。有些公司会为未来的员工提供职业设计信息。这种信息可能会包括与公司业务相关的一些职业领域的发展前景,以及对员工的职业要求和设计。在应聘这一类公司时最好能提前了解有无这些资料。一些大型公司的网站上往往会在招聘栏目中放有这些信息。
2.职业信息收集的方法
(1)全方位收集法。即只要是稍有相关的信息,都成为你我收集的对象。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所获的信息很广,选择的自由度大。但是它过于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对于个人来说,显然没有必要,除非你想自己开办专门提供求职、招聘信息服务的公司。
(2)方向定位收集法。这主要是根据自己制定的职业方向如求职行业范围来收集求职信息,信息收集不受地域环境的限制。这种收集方法是以个人求职的兴趣,个人的知识结构等为基础的。
(3)区域定位收集法。能够使你的注意力集中于某一地区。收集信息时宜把注意力集中在你选定的区域的报纸杂志上,其他信息源也可以不失时机地加以运用。
以上对求职信息收集方法的分类是为了便于理解,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是几种方法的交叉运用。收集信息时,既要考虑区域定位,也要考虑个人初定的职业方向,如求职的行业范围。记下部分貌似与己无关的信息有时并非于己无益,关键在于充分认识自己,充分理解各类信息,从而做到有的放矢。
3.职业信息的处理
由于信息的来源和获取的方式不同,真假难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认真的辨别处理,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可信性,从中挑选出有利于我们求职择业的有用信息。
(1)信息的筛选:
首先,要对自己收集到的信息的真实性进行考察分析,将那些不太重要的信息筛选掉。一般来说,来自各级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信息真实性较高,比较值得信赖。由各级教育部门、人事部门主办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提供的信息,也是可靠的。而那些来自报纸杂志或互联网上的信息其可信度相对而言要低一些。
其次,要仔细判断就业信息的时效性。有的就业信息的确是真实的,但有可能是几周前的,甚至是几个月前的信息,这类信息的时效性就比较差。
最后,要认真分析职业信息的价值性。对于那些真实度高、时效性强的信息,要认真分析他们对自己所具有的不同价值。比如,某些岗位信息符合自己的职业定向、兴趣爱好、发展要求等,那么这类信息就比较有价值,反之,就是没有价值的信息。
(2)信息的验证。对于那些已经筛选过的信息,还要做进一步的验证,验证自己对这些信息真实性、时效性和价值性的初步推断。比如,可以通过电话咨询、网上查询、实地访问等方式了解用人单位各方面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对该单位比较熟悉的亲朋好友或校友了解有关情况,由此来修正和补充有关职业信息。
(3)信息的归类。为了便于查询和利用收集到的信息,还需要对这类信息加以归类。我们可以按照职业信息和各种属性来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如按政策、趋势、岗位信息等分别整理,这样既能防止遗漏,又能方便检索查阅。对于直接与就业有关的岗位信息,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按其行业、薪资、前景、兴趣等进行归类整理。通过归类,可以详细分析各种职业信息,并进行比较,最后做出决定。
教师提示
技能型岗位十分看重就业者的实际操作能力,中职学生的优势也就在于操作能力较强,因而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因此,在校期间,积极进行实践锻炼和社会实践,特别是取得一些资格证书,为将来就业做尽可能的准备是十分重要的。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每种职业都可能成为社会上不可或缺的职业,职业和劳动没有贵贱之分,只有分工和任务不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认定一种选择,争取一种成功。
四、环境分析
(一)外部环境分析
有这样一句广告词:“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作为新时代的弄潮儿和主角的青年学生,从学校的“小舞台”到社会的“大舞台”,是否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如何在聚光灯下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舞姿呢?对于这个“大舞台”自己又了解多少?越来越多的中职学生都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而一份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要求我们全面认识、了解自己,也要清楚地认识外部环境特征,以评估职业机会。
为了更好地进行职业选择与职业生涯规划,必须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通过外部环境分析弄清环境对职业发展的要求、影响及作用,对各种影响因素加以衡量、评估,并做出反应。
1.家庭环境分析
任何人的性格和品质的形成及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环境的影响,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更多考虑的是家庭的经济状况、家人期望、家族文化等因素对本人的影响。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确立,总是同自身的成长经历和家庭环境相关联的。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在不同时期也会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所受教育的情况,不断修正、调整,并最终确立职业理想和职业计划。正确而全面地评估家庭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2.学校环境分析
学校环境是指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学特色与优势、专业的选择、社会实践经验等。每个学校由于历史的、文化的因素不同,都会具有各自不同的特色传统。了解和把握这些特色,对于学生自身的成长和有针对性的择业具有积极意义。充分利用学校的这些优秀师资、硬件资源培养自己的相关能力,有利于更好地做出职业生涯规划。
3.社会环境分析
社会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及活动范围内的社会物质、精神条件的总和。对社会环境因素的了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政策,主要是人事政策和劳动政策。人生发展与社会政策密切相关。社会政策分析主要关注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分析时不仅要分析现在,而且还要预测未来。
(2)社会变迁,比如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就会对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3)社会价值观,价值观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而发生不同程度地变化,从而会影响社会对人的认识和对职业的要求。
(4)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会带来理论的创新、观念的转变、思维的变革、技能的补充等,而这些都是职业生涯规划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5)社会文化环境,包括教育条件和水平、社会文化设施等。在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个人就会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从而可能为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组织(企业)环境分析
同样的行业,有的人觉得越干越有意思,而有的人天天在思索如何改行;同样的工作,有人在一个公司工作非常愉快,而在另一个公司工作却很不开心。其实只有知道了什么行业适合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环境和氛围,才会心情愉悦并充分发挥才能、高效投入工作,最终取得成功。
1.职业环境分析
所谓职业环境分析,就是要认清所选职业在社会大环境中的发展状况、技术含量、社会地位、未来趋势等。比如:当前热点职业有哪些,发展前景怎样;社会发展趋势对所选职业有什么要求,影响如何;等等。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打井的高手,凡经过他指点的地方准能打出一口泉水不断的好井。有人向他请教诀窍,他回答说:“这打井也有学问,也要察形观势,找准位置,找对风水。”其实职场亦然,只有充分评估职业环境、职业要求以及自身状况对职业生涯的影响,才能找准职业方向。找到职业方位,就找准了职场的“风水线”,自然会风生水起。
2.行业环境分析
行业环境分析包括对目前所从事行业和将来想从事的目标行业的分析。分析内容包括行业的发展状况、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对该行业的影响、目前行业优势与问题何在、行业发展趋势如何等。
行业与职业不同,行业是企业的集合。从事同类的产品生产销售的企业或提供类似服务的企业达到一定的数量才会形成一个行业。在同一行业内,可以从事不同的职业。分析行业环境的时候,一定要结合社会大环境的发展趋势,因为社会大环境对行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国家政策的影响,看看国家对某一行业是扶持鼓励还是限制制约,职业选择要尽量选择有前景,发展空间较大的行业。
3.企业环境分析
企业环境一般包括单位类型、企业文化、发展前景、发展阶段、产品服务、员工素质、工作氛围等。首先,要确定自己适合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什么样的环境,从而找到真正适合自己要求的公司。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这样一个严峻的事实:我们必须长期地、努力地工作,如果用几年的时间做自己并不适合的工作(这种情况非常常见),那么就是在浪费生命。
企业环境分析包括企业在本行业中的地位,状况和发展前景,所面对的市场状况,产品在市场上的发展前景,能够提供的岗位,等等,具体包括以下三个内容:
(1)企业实力。企业在本行业中是具备很强的竞争力,还是处于一个很快就将被吞并的地位?发展前景如何?企业的发展领域在哪些方面?有没有长久的生命力?战略目标是什么……
(2)企业领导人。企业领导人的抱负及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他的能力是否足以带领员工开创新天地?有没有战略性的眼光和措施?是否尊重员工……
(3)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是影响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因素,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便不会有优秀的企业。
企业制度的范围比较广,包括管理制度、用人制度、培训制度等。尽可能了解以上这些信息,了解企业在组织结构上的特征与发展变化趋势,分析这种趋势对自己的未来可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教师提示
一个人不可能离群索居,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如果说,人是职场中游泳的鱼,环境就是水和温度,环境为人提供了活动的空间,发展的条件和成功的机遇。
研究环境,认识环境,适应环境,个人才会有发展的空间。
五、职业决策
(一)职业决策及其制定
职业决策也称生涯决策,这一概念最早源自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理论,指一个人选择目标或职业时,会选择使用一种使个人获得最高报酬,而将损失降至最低的方法。在我国,将职业决策定义为人们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要选择合理的职业方向的过程,内容包括个人价值探讨和澄清、关于自我和环境的使用、谋划和决定过程。
职业决策是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前导部分,决策制定的可行与否,直接决定着职业生涯规划是否成功。希望获得最理想的职业发展目标,就需要认真地对自己进行完全剖析,知道自己希望得到什么,这一生自己应该在这个社会里获得什么,这些都需要自己认真思索。
职业决策以学生本人制定为主,其他同学、老师、家长、职业规划师只能居于配角角色。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还是职业规划师,在帮助你制定职业决策时,或多或少会出现经验主义现象,不管是好是坏,这些都是他们的经验,而非你的经验,如果完全按照他们所设定的职业决策走下去,肯定会出现职业决策失误的情况。
当职业决策在执行过程中因为自己的学识认知等原因出现问题时,应该设法寻求帮助,此时,其他同学、老师、家长、职业规划师将起到很大的补充作用,毕竟经验主义在很多时候确实能够解决很多问题。
(二)制定职业决策应注意的问题
制定正确而理性的职业决策主要需要注意三方面的事情:
1.制定职业决策需要结合自己的性格、特长和兴趣
职业生涯能够成功发展的核心,就在于所从事的工作要求正是自己所擅长的。如果一个人性格内向、不善与人沟通,没有很好的交际意识,那么这个人就很难成为一名成功的管理人员。制订职业规划一定要认真分析出自己的优缺点。
从事一项自己擅长的、并喜欢的工作,工作会很愉快,也容易脱颖而出。这正是成功的职业规划的核心所在。
2.要考虑到实际情况,并具有可执行性
很多学生刚开始时有很大的雄心壮志,一心想着出人头地。实际上成功更多的时候却是一种积累的过程——资历的积累、经验的积累、知识的积累,所以职业规划不能好高骛远,而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和社会情况,一步一个脚印,层层晋升,最终方能成就梦想。
3.职业决策必须有可持续发展性
职业决策不能只制定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应该是一连串的、可以贯穿自己整个职业生涯发展的远景展望。如果职业决策定得短浅,又没有后续职业决策点支撑,肯定会使人丧失奋斗的热情,且不利于自己长远发展。
在经验借鉴方面,影响一个人理性职业决策的因素,有上面提到的自己的性格、特长和兴趣等内部环境因素,还有一些具体的外部环境因素,比如说我们的专业、我们所从事的行业,该专业、行业在市场上的发展情况和前景。
我们的父母、我们的邻居、我们的老师、社会里你知道的知名人士,不管是谁,是成功还是失败,其实都是可借鉴的,我们了解他们成长的历史,去看看他们为什么成功,去了解他们为什么失败,这对我们的职业决策的制定有着极大的帮助。某种程度上,他们的人生轨迹,就是我们将来的轨迹。只是,我们应该借鉴他们轨迹中最好的,并与我们的兴趣、特长结合起来,制定出最适合我们的职业轨迹。不管什么人,制定什么样的职业决策,都不能够照搬照套,哪怕你所选择的人所选择的模型跟你几乎一模一样,都不可以完全照搬使用。事实上,世界上本身就不存在相同的两个人,自然也不存在相同的职业决策。
六、职业生涯目标的确立与实现
没有目标,就没有成功。一个人职业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适当的职业目标。没有目标如同驶入大海的孤舟,四海茫茫,没有方向,不知道走向何方。只有树立了目标,才能明确奋斗方向,目标犹如海洋中的灯塔,引导你避开险礁暗石,走向成功。
(一)职业生涯目标概述
1.职业生涯目标的含义
职业生涯目标是指我们在职业生涯中希望达到的结果。在认真进行了自我认知与科学测评定位,做到了真正“知己”和通过对职业环境的仔细分析,全面“知彼”的前提下,确定自己发展的明确而清晰的职业生涯目标十分重要。职业生涯目标的确立可以在我们的职业规划中发挥巨大作用,使我们的职业生涯迈向成功。
2.确立职业生涯目标的意义
(1)确立职业生涯目标使人的精力集中,达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功效。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切实可行的目标,以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全心致力于目标的实现。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目标作驱动力的话,人们就很容易对现状或困难妥协,随波逐流。法国著名作家蒙田曾说:“灵魂若找不到确定目标,就会迷失。”特定的目标能给我们指出努力的重点或方向。一旦职业目标确定,接下来就要规划所采取的支持性的行动。例如,你将自己的职业目标定为区域销售经理,就可以围绕实现这一目标来规划自己的战略。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将很难形成行动规划。没有人生目标或人生目标选择不正确,缺乏规划行动,将使人浑浑噩噩,一事无成。
(2)确立职业目标使我们更积极、更乐观,能鞭策我们尽力而为,使我们坚持不懈地去完成任务。一个人的最终目标,实际上源于他的人生原动力。人生原动力来自内心,有了它就会激发职业生涯行动,它是人们肯定自身生命价值的自我表现形态。一项研究发现,那些设定了未来一两年内的具体目标的职业规划者,要比那些没有具体目标的人乐观得多。给自己定下目标之后,目标就在职业生涯中起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你努力的依据,二是对你的鞭策。目标给了你一个看得着的射击靶。随着你努力实现这些目标,你就会有成就感,就会更积极、更乐观。职业规划专家对为什么有些人要比其他人工作更为出色做过广泛的调研。这些研究发现,当人们制定的目标既具挑战性又具可实施性时,就能激励他们干得更好。
(3)确立职业目标,可以帮助人们制定有效的战略。组织行为文献中最一致的研究成果之一就是,那些具有明确的、有挑战性目标的雇员,要比那些没有目标或对目标责任感不强的雇员表现得好。进一步说,你越是忠于自己的目标,就越有可能制定、规划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职业生涯战略。明确而适合的目标,是你职业生涯中的灯塔,将指引你走向成功。成功与不成功的人唯一的差别就在于,成功的人可以无数次修改方法,但决不轻易放弃目标,与之相反,不成功的人总是修改目标,而不修改规划方案。
3.职业生涯目标确立的步骤
职业生涯目标的确立大体有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进行考察。在确立职业生涯目标之前的关键行动是进行考察,即对自我和职业环境进行分析。人们应该参与各种各样的职业考察活动,从而加强对自我和对环境的认识。对自我和对环境的深入了解将有助于人们确立现实的,与自己的个性特征和所偏好的工作环境相适应的职业生涯目标。
第二步:制定长期与短期职业生涯目标。在确定职业生涯目标上,比较理想的是先确定长期目标。长期目标既然是自我考查与评价过程的结果,就要考虑人的需要、价值观、兴趣、才能和期望。因此,它应该包括工作职责、自主程度、与他人交往的类型与频度、物质环境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实际上,规划长期目标,就是一个人把自己所偏好的工作环境放在5~7年的时间框架中的方案。也就是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希望在未来一个长时期内承担何种类型的工作,从事哪些活动,获得何种回报和承担哪些职责?
接下来就要考虑规划短期目标。短期目标作为一种手段,要能够支持长期目标。为了从长期目标中提炼出短期目标,我们需要考虑:什么样的工作经历使你有条件去实现这个长期目标?你需要规划开发或提高哪些才能?什么样的技能有助于实现下一个目标?
第三步:确立长期与短期的内、外职业生涯目标。外职业生涯目标是规划职业过程的外在标记,主要包括工作内容、经济收入、工作地点和职位等方面要达到什么程度。
内职业生涯目标是规划职业生涯过程中知识与经验的积累、观念与能力的提高和内心感受。主要包括提升工作能力(如能够和上级领导无障碍沟通的能力、组织大型公共关系活动的能力、组织结构设计的能力等);修炼心理素质(如情绪控制和个人管理);完善观念(观念主要是指对人对事的态度和价值观,完善观念能使自己更成熟、稳重);做出工作成果(指发现和应用新的管理方法创造新的业绩,发表专业论文或著作,取得专业领域的资格或地位,等等)。
4.确定职业生涯目标需要遵从SMART原则和采取慎重的态度
(1)确立职业目标的原则。确立职业生涯目标的SMART模式,是指Specific(明确)、Measurable(可衡量)、Attainable(可行)、Realistic(切实)以及Time-based(时间限制)。
Specific(明确),明确就是要用具体的语言清楚地说明要达到的职业生涯目标的标准。目标要尽量提得具体,要有标准可以衡量。
Measurable(可衡量),可衡量就是指目标应该是明确的,而不是模糊的。应该有一组明确的数据,作为衡量是否达到规划目标的依据。
Attainable(可行),可行就是指目标必须具有实现的可能性。目标定得太高,会打击人的积极性。
Realistic(切实)一项目标,如果实现的可能性等于零,那不管是谁,都会觉得没劲;反过来,如果它实现的可能性是100%,那它就不再是目标。它既要符合现实,又要建立在分析现实的基础上。
Time-based(时间限制),实现职业生涯目标应当有时间限制,如果走到了人生尽头还没完,只能成为空想。
(2)确立职业生涯目标必须慎重。对于那些需要确定自己职业生涯目标的人来说,最主要的是应该考虑这种选择是以充分的信息作基础,还是草率做出的。如果是匆匆忙忙就选择了不适当的职业生涯目标,又一去不回头,那将带来不利的结果。
职业规划专家研究发现,与那些更慎重地选择自己职业生涯目标的管理者相比,那些匆忙选定职业生涯目标的管理者工作态度差得多,其生活压力也大得多。应该鼓励那些草率型的人重新考虑自己的职业生涯选择,评价一下自己的选择是否真的与自身才能、兴趣和志向相一致。
如果不考虑自己真正的兴趣和能力,就做出职业生涯选择,可想而知,它是使人感到不满意的根源,并会给雇用他的组织带来不利的工作结果。
从理想的意义上说,所有的职业规划决策都应该是慎重做出的,即具备了充分的知识和认识才能选择职业生涯目标。
(二)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
有了计划就要行动,有了目标就要实现。这是职业生涯规划中最艰难的一个步骤,因为这意味着要停止梦想而切实开始行动。
一是要有坚强的毅力。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目标不懈地努力,不能一遇挫折就退缩,一遇逆境就心灰意冷,垂头丧气。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条。
二是要克服惰性。如果沉醉于“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观景来冬踏雪,收拾书箱好过年。”即使有再好的人生目标和职业生涯设计,也是一场美梦,无法实现。
三是要控制时间。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把握好每天、每周、每月、每季的计划,一步一个脚印朝规划目标前行,更是实行职业生涯设计方案的重要原则。
四是要提高学习能力,参加培训。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可以锻炼自己、提升素质的机会,迅速“充电”,不断“充电”,终身“充电”。
五是要自我表现和自我推销。“你如果想升职,就必须让管理层知道,把你的目标和专长直截了当的告诉他们。”
六是要勇于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过去,对上级唯命是从者往往能步步高升,但现在,管理层更重视那些敢于表达不同观点的员工,这些员工的见解常常能使企业避免重大损失或陷入困境。
七是要全力协助上级和同事。不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要记住助人为乐!而且,协助上级和帮助同事,也就是帮助自己。
八是要培养团队精神。为提升办事效率,分工合作和精诚团结显得尤为重要,必须防止互相推诿和互相掣肘,不能让这种内耗现象有生存的空间。没有同事的支持,你将很难办成一件事。培养团队精神,是企业和个人提升办事效率、取得成就的必由之路。
拓展阅读
一、在职业生涯各阶段,你该做什么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科学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规划,对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自己确立的人生目标,非常重要。
职业生涯阶段如何划分,各国专家学者有不同的划分理论和方法,主要有按年龄层次划分、按专业层次划分和按管理层次划分三种类型。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的中国人事人才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罗双平认为:以年龄为依据,每十年作为一个阶段比较合适,即二十岁至三十岁为一个阶段,三十岁至四十岁为一个阶段,依此类推。
二十岁至三十岁:走好第一步。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从学校走上工作岗位,是人生事业发展的起点。如何起步,直接关系到今后的成败。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选择职业。在充分做好自我分析和内外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设定人生目标,制订人生计划。再一个任务,就是要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年轻人步入职业世界,表现如何,对未来的发展影响极大。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坚持学习。根据日本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人工作一生所需的知识,90%是工作后学习的。这个数据足以说明参加工作后学习的重要性。
三十岁至四十岁:不可忽视修订目标。
这个时期是一个人风华正茂之时,是充分展现自己才能、获得晋升、事业得到迅速发展之时。此时的任务,除发奋努力,展示才能,拓展事业以外,对很多人来说,还有一个调整职业、修订目标的任务。人到三十多岁,应当对自己、对环境有更清楚的了解。看一看自己所选择的职业、所选择的生涯路线、所确定的人生目标是否符合现实,如有出入,应尽快调整。
四十岁至五十岁:及时“充电”。
这一阶段,是人生的收获季节,也是事业上获得成功的人大显身手的时期。对于到了这个年龄仍一无所得、事业无成的人应深刻反省一下原因何在。重点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对环境因素也要做客观分析,切勿将一切原因都归咎于外界因素。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找出客观原因,才能解决人生发展的困阻,把握今后的努力方向。
此阶段的另一个任务是继续“充电”。很多人在此阶段都会遇到知识更新问题,特别是近年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日趋缩短,如不及时“充电”,将难以满足工作需要,甚至影响事业的发展。
五十岁至六十岁:做好晚年生涯规划。
此阶段是人生的转折期,无论是在事业上继续发展,还是准备退休,都面临转折问题。由于医学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此时乃至以后的十几年,都能身体健康,照样工作,所以做好晚年生涯规划十分重要。日本的职工一般是45岁时开始做晚年生涯规划;美国的职工是50岁时做晚年生涯规划。我国的职工按退休年龄提前5年做晚年生涯规划即可。
此阶段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定退休后的二三十年内,你准备干点什么事情,然后根据目标,制定行动方案;二是学习退休后的工作技能,最好是在退休前三年开始着手学习;三是了解退休后再就业的有关政策;四是寻找工作机会。目前我国已有离退休人员的人才职业介绍所,可提前与这些部门联系,取得他们的帮助。
二、职业生涯规划范文
1.自我评估
(1)兴趣爱好:我是一名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平日里除了学习,喜欢看书,尤其是漫画书。这在很多人眼里好像很幼稚,但是我并不这样认为,我觉得书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不论是名著还是小说抑或是漫画都是这样。
(2)优势与优点:我是家中的独生女,都说现在的独生子女都被宠坏了,做事不计后果,为人自私。但是我并不是这样,我做什么事都会先考虑清楚,会为他人着想。这是我觉得自己好的地方。我无论做什么事都能考虑周详,与他人相处也很和谐。
(3)劣势与缺点:做什么事都爱考虑周详的我,有时会因为考虑过多而不果断,也会影响判断事情的正确性。而经常为他人考虑的我,会因为太在意别人而失去自我。我觉得我的性格和人品都没问题,就是缺乏自信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生活中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来到了高等职业学校(后简称“高职”)继续学习,这离不开家人对我的支持。高考落榜对我打击很大,现在进入了高职,我要求自己要用心,对待学习要持之以恒。在学校锻炼自己,使自己变得优秀。
(5)职业取向的分析测试:为了进一步认清自己是属于何种类型的社会人,初步确定今后未来数年内更适宜从事的工作岗位究竟是什么,我对自己进行了相关测试。通过职业取向的分析测试表明,我比较适合文员类或是服务类的行业。
2.未来职业规划
(1)确定职业道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学专业,未来应该在教师或是翻译两方面选择就业取向。
(2)长期规划:围绕这两个方面,我对未来二十年初步规划如下:
①2008—2011年,学习基础期: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及条件优势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并为专升本做准备。
②2011—2013年,学业有成期:进入本科的学习,培养学习、工作、生活能力,为就业做准备。
③2013—2015年,熟悉适应期:利用这两年的时间,去努力尝试,初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④2015—2028年,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踏实的工作,积极进取。在适合的时间结婚。
长期规划的主要内容:
①学历、知识结构:提升自身学历层次,专升本,专业技能熟练。日语过一级、普通话过级,且拿到导游、计算机等级证书。开始接触社会,工作并熟悉工作环境。
②个人发展、人际关系: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加强沟通,虚心求教,精益求精。
③婚姻家庭:工作稳定后会考虑结婚。
④生活习惯、兴趣爱好:要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多看书,增加自己的文化储备。当然也要适量的运动,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3)中期计划:在校期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以后进一步深造打好基础。在本科毕业后尝试找工作,熟悉社会环境,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中期规划的主要内容:
①学历、知识结构:取得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证书,日语过一级。
②个人发展、人际关系:按照自己规划的目标前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③婚姻家庭:毕业后短期内不考虑结婚。
④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多看与本专业相关的书籍,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短期计划。
①在校期间总的目标和规划:
思想道德:学校开设的有关思想道德的课要用心听讲。进入高职就等于进入半个社会,必须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在学习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素质与修养。
学业方面:第一年,学好基础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考过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第二年,进行专业知识的升华,将专业知识学精学细,考过日语三级证书。第三年,进行专升本考试的准备,考取日语本科继续学习。
社会实践:参加各类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能力。
学术与创新:多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书籍,因为我学的专业是语言方面的,应该多去了解所学语言国的文化,以便更加深入的学习。对于一些知识也可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文体艺术:我对于文体艺术方面不是太了解,也不打算深入。在校期间,适量的锻炼和运动,能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就达到了我对于这方面的目标。
社团活动:多参加校内活动,丰富自己的校园生活。尤其是和日语有关的活动,要尽可能地去参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应变能力。
发展方面:由于以后想要从事的行业是文员或是教师,所以一定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储备。可以在学校试着做一些与这些职业相关的事,向自己想要发展的方向前进。
②三年阶段规划:
适应期:刚进入高职,学习和生活难免会有不适应,可以先用一个月的时间去适应高职的学习生活,一边进行基础学习,一边去适应。高校是自主学习的阶段,要不要学、怎么学全凭你自己。所以,刚进高校的我们往往感到迷茫。对此,应该尝试着去做,不要怕做错,多去尝试和接触。充分利用学校的环境和条件优势,认真学好专业知识。
定向期:做什么事都要有个明确的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所以在第二年,我要确定我的发展方向并且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原先的计划要一一实现,日语二级一定要过。
分化冲刺期:有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和明确的目标,并且一直在朝着目标前进。但是到了第三年就要考虑是继续学习,还是去找工作。我的选择是专升本,继续进一步的学习。为此,这一年我必须更加努力地准备,用大量的时间去备考,然后参加专升本的考试。
计划是人人都会的,计划可以让你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但是,做与否还在于自己。俗话说得好:“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如果只是一味地计划而不去实施,那也只能是空谈而已。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个美好的未来,而每个人的想法不同,每个人的梦想不同,努力的方向就不同。但是,我们都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着。实际情况在不断变化,订出的计划很有可能遭遇意外的困难,这就要求我们用清醒的头脑去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
三、自我认知是择业和就业的基础
日本保险业泰斗原一平在27岁时进入日本明治保险公司开始推销生涯。那时,他穷得连中餐都吃不起,并露宿公园。有一天,他向一位老和尚推销保险,等他详细说明之后,老和尚平静地说:“听完你的介绍之后,丝毫引不起我投保的意愿。”老和尚注视原一平良久,接着又说:“人与人之间,像这样相对而坐的时候,一定要具备一种强烈吸引对方的魅力,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将来就没什么前途可言了。”原一平哑口无言,冷汗直流。老和尚又说:“年轻人,先努力改造自己吧!”“改造自己?”“是的,要改造自己首先必须认识自己,你知不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老和尚又说:“你要替别人考虑保险之前,必须先考虑自己,认识自己。”“先考虑自己,认识自己?”“是的,赤裸裸地注视自己,毫无保留地彻底反省,然后才能认识自己。”从此,原一平开始努力认识自己,改善自己,终于大彻大悟,成为一代推销大师。
自我认知,就是通常说的认识自己,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和期望。在心理学的领域内,自我认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充分的、客观的自我认知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同时也是中职学生正确择业、顺利就业的重要前提。
自我了解是中职学生进行职业选择的第一步。在自我了解的基础上去了解外部信息、职场情况将更有效率,你可以有的放矢地搜寻那些可能符合你个人特质的工作信息,而不至于盲目地、徒劳地把时间、精力、物力浪费在一些明显不适合的领域。
四、职业性格测试
在职业心理中,性格影响着一个人对职业的适应性,一定的性格适于从事一定的职业;同时,不同的职业对人有不同的性格要求。因此,在考虑或选择职业时,不仅要考虑自己的职业兴趣,还要考虑自己的职业性格特点。下面的测验根据人的职业性格特点和职业对人的性格要求两方面来划分类型,每一种职业都与其中的几种性格类型相关。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下面的问题做出回答。将每小问回答“是”的次数计入括号。
第一组
(1)喜欢内容经常变化的活动或工作情景。
(2)喜欢参加新颖的活动。
(3)喜欢提出新的活动并付诸行动。
(4)不喜欢预先对活动或工作做出明确而细致的计划。
(5)讨厌需要耐心、细致的工作。
(6)能够很适应新环境。
第一组总计次数( )
第二组
(1)当注意力集中于一件事时,别的事很难使我分心。
(2)在做事情时,不喜欢受到出乎意料的干扰。
(3)生活有规律,很少违反作息制度。
(4)按照一个设计好的工作模式来做事情。
(5)能够长时间做枯燥、单调的工作。
第二组总计次数( )
第三组
(1)喜欢按照别人的批示办事,不需要负责任。
(2)在按别人指示做事时,自己不考虑为什么要做这些事,只是完成任务。
(3)喜欢让别人来检查工作。
(4)在工作上听从指挥,不喜欢自己做出决定。
(5)工作时喜欢别人把任务的要求讲得明确而细致。
(6)喜欢一丝不苟地按计划做事,直到得到一个圆满的结果。
第三组总计次数( )
第四组
(1)喜欢对自己的工作独立做出计划。
(2)能处理和安排突然发生的事情。
(3)能对将要发生的事情负起责任。
(4)喜欢在紧急情况下果断做出决定。
(5)善于动脑筋,出主意,想办法。
(6)通常情况下对学习、活动有信心。
第四组总计次数( )
第五组
(1)喜欢与新朋友相识和一起工作。
(2)喜欢在几乎没有个人秘密的场所工作。
(3)试图忠实于别人且与别人友好。
(4)喜欢与人互通信息,交流思想。
(5)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努力完成所分给的任务。
第五组总计次数( )
第六组
(1)理解问题总比别人快。
(2)试图使别人相信你的观点。
(3)善于通过谈话或书信来说服别人。
(4)善于使别人按你的想法来做事情。
(5)试图让一些自信心差的同学振作起来。
(6)试图在一场争论中获胜。
第六组总计次数( )
第七组
(1)你能做到临危不惧吗?
(2)你能做到临场不慌吗?
(3)你能做到知难而退吗?
(4)你能冷静处理好突然发生的事故吗?
(5)遇到偶然事故可能伤及他人时,你能果断采取措施吗?
(6)你是一个机智灵活,反应敏捷的人吗?
第七组总计次数( )
第八组
(1)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情。
(2)做一件事情时,很少考虑它的利弊得失。
(3)喜欢讨论对一部电影或一本书的感情。
(4)在陌生场合不感到拘谨和紧张。
(5)相信自己的判断,不喜欢模仿别人。
(6)很喜欢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
第八组总计次数( )
第九组
(1)工作细致而努力,试图将事情完成得尽善尽美。
(2)对学习和工作抱认真严谨、始终如一的态度。
(3)喜欢花很长时间集中于一件事情的细小问题。
(4)善于观察事物的细节。
(5)无论填什么表格态度都非常认真。
(6)做事情力求稳妥,不做无把握的事情。
第九组总计次数( )
统计和确定你的职业性格类型:
选择“是”的次数越多,则相应的职业性格类型越接近你的性格特点;选择“否”的次数越多,则相应职业性格类型越不符合你的性格特点。
各类职业性格的特点:
[变化型]这些人在新的和意外的活动情景中感到愉快,喜欢经常变换职业。他们追求多样化的生活,以及那些能将其注意力从一件事转到另一件事上的工作情景。
[重复型]这些人喜欢连续不断地从事同样的工作,他们喜欢按照一个机械的和别人安排好的计划或进度办事,喜欢重复的、有规则的、有标准的职务。
[服从型]这些人喜欢按别人的指示办事。他们不愿自己独立做出决策,而喜欢对分配给自己的工作负起责任。
[独立型]这此人喜欢计划自己的活动和指导别人的活动,他们在独立和需负责的工作中感到愉快,喜欢对将要发生的事情做出决定。
[协作型]这些人在与人协同工作时感到愉快,他们想要得到同事们的喜欢。
[劝服型]这些人喜欢设法使别人同意他们的观点,这一般通过谈话或写作来达到。他们对于别人的反应有较强的判断力,且善于影响他人的态度、观点和判断。
[机智型]这些人在紧张和危险的情景下能很好地执行任务,他们在危险的状态中总能自我控制和镇定自若。他们在意外的情况下工作得很出色,当事情出了差错时,他们不易慌乱。
[好表现型]这些人喜欢表现自己的爱好和有个性的工作情景。
[严谨型]这些人喜欢注意细节精确,他们按一套规则和步骤将工作做得完美。他们倾向于严格、努力地工作,以便能看到自己出色地完成工作后的效果。
五、气质测试
本测试题共60道题目,目的只是大概了解一下你的性格类型。回答这些问题应实事求是,怎么样想就怎么样回答,不必多做考虑,因为并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和好坏之分。
看清题目后请记分,认为最符合自己情况的计2分;比较符合的计1分;介于符合与不符合之间的计0分,比较不符合的计-1分;完全不符合的计-2分。(提示:可以先在纸上写好1~60的题号,预留填写分值的位置,以便按照题号计算。)
(1)做事力求稳妥,不做无把握的事。
(2)遇到生气的事就怒不可遏,想把心里话说出来才痛快。
(3)宁可一个人干事,不愿很多人在一起。
(4)到一个新环境很快就能适应。
(5)厌恶那些强烈的刺激,如尖叫、噪音、危险镜头等。
(6)和人争吵时,总是先发制人,喜欢挑衅。
(7)喜欢安静的环境。
(8)喜欢和人交往。
(9)羡慕那些善于克制自己感情的人。
(10)生活有规律,很少违反作息时间。
(11)在多数情况下情绪是乐观的。
(12)碰到陌生人觉得很拘束。
(13)遇到令人气愤的事,能很好地自我克制。
(14)做事总是有旺盛的精力。
(15)遇到问题常常举棋不定,优柔寡断。
(16)在人群中从不觉得过分拘束。
(17)情绪高昂时,觉得干什么都有趣;情绪低落时,觉得干什么都没有意思。
(18)当注意力集中于一事物时,别的事物就很难使我分心。
(19)理解问题总比别人快。
(20)遇到不顺心的事从不向他人说。
(21)记忆能力强。
(22)能够长时间做枯燥、单调的事。
(23)符合兴趣的事,干起来劲头十足,否则就不想干。
(24)一点小事就能引起情绪波动。
(25)讨厌做那种需要耐心、细致的工作。
(26)与人交往不卑不亢。
(27)喜欢参加激烈的活动。
(28)爱看感情细腻、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文学作品。
(29)工作学习时间长了,常感到厌倦。
(30)不喜欢长时间谈论一个话题,愿意实际动手干。
(31)宁愿侃侃而谈,不愿窃窃私语。
(32)别人说我总是闷闷不乐。
(33)理解问题时常比别人慢些。
(34)疲倦时只要短暂的休息就能精神抖擞,重新投入工作。
(35)心里有事,宁愿自己想,也不愿说出来。
(36)认准一个目标就希望尽快实现,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37)和别人学习、工作同样一段时间后,常比别人更疲倦。
(38)做事有些莽撞,常常不考虑后果。
(39)别人讲授新知识、技术时,总是希望他讲慢些,多重复。
(40)能够很快忘记那些不愉快的事情。
(41)做作业或完成一件工作时总比别人花费的时间多。
(42)喜欢运动量大的剧烈活动,或参加各种文体活动。
(43)不能很快地把注意力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件事上去。
(44)接受一个任务后,就希望把它迅速解决。
(45)认为墨守成规要比冒风险强些。
(46)能够同时注意几件事物。
(47)当我烦闷的时候,别人很难使我高兴。
(48)爱看情节起伏跌宕、激动人心的小说。
(49)对工作抱认真谨慎、始终如一的态度。
(50)和周围人们的关系总是相处不好。
(51)喜欢复习学过的知识,重复做已经掌握的工作。
(52)喜欢做变化大、花样多的工作。
(53)小时候会背的诗歌,我似乎比别人记得清楚。
(54)别人说我“出语伤人”,可我并不觉得这样。
(55)在体育运动中,常因反应慢而落后。
(56)反应敏捷,大脑机智。
(57)喜欢有条理而不甚麻烦的工作。
(58)兴奋的事情常使我失眠。
(59)别人讲新概念,我常常听不懂,但是弄懂以后就很难忘记。
(60)假如工作枯燥无味,马上就会情绪低落。
做好后请根据下列题号的顺序分别算出四种类型的得分:
胆汁质:
2,6,9,14,17,21,27,31,36,38,42,48,50,54,58
多血质:
4,8,11,16,19,23,25,29,34,40,44,46,52,56,60
黏液质:
1,7,10,13,18,22,26,30,33,39,43,45,49,55,57
抑郁质:
3,5,12,15,20,24,28,32,35,37,41,47,51,53,59
计分标准是:如果某种气质的得分数均高于其他三种气质得分数4分,则可定为该气质类型的人。此外该气质的得分数超过20分,则为典型型。如果得分在10~20分之间,为一般型。若两种气质的得分数差异小于3分,又明显高于其他两种达4分以上,可判定为两种类型的混合型;同样,如果三种气质的得分高于第四种,而且很接近,则为三种气质的混合型。
气质四种类型:
多血质的人思维灵活、反应迅速、好交际、敏感;但易浮动、急躁不稳。
胆汁质的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但失之鲁莽、易于冲动、准确性差。
黏液质的人安静沉稳、自制忍耐;但反应缓慢,朝气不足。
抑郁质的人细腻深刻、踏实细致;但多愁善感、孤僻迟缓。
六、制定“可测生涯目标”很重要
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亚海岸笼罩在浓雾中。一名叫费罗伦丝·查德威克的34岁女人,在海岸以西21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涉水下到太平洋中,开始向加州海岸游过去。要是成功了,她就是第一个游过这个海峡的妇女。在此之前,她是游过英吉利海峡的第一个妇女。
那天早晨,海水冻得她身体发麻,雾很大,她连护送她的船都几乎看不到。时间一个钟头一个钟头过去,千千万万人在电视上看着。有几次,鲨鱼靠近了她,被人开枪吓跑。在以往这类渡海游泳中最大的问题不是疲劳,而是刺骨的水温。15个钟头之后,她又累又冻得发麻。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船上。他们都告诉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看不到。
几十分钟之后——从她出发算起15个钟头零55分钟之后,人们把她拉上船。又过了几个钟头,她渐渐觉得暖和多了,这时却开始感到失败的打击,她不假思索地对记者说:“说实在的,我不是为自己找借口,如果当时我看见陆地,也许我能坚持下来。”
人们拉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后来她说,令她半途而废的不是疲劳,也不是寒冷,而是因为她在浓雾中看不到目标。查德威克小姐一生中就只有这一次没有坚持到底。
两个月之后,她成功地游过同一个海峡。她不但是第一位游过卡塔林纳海峡的女性,而且比男子的纪录还快了大约两个钟头。
这个真实的例子,说明了一个人若看不到自己的目标会有怎样的结果。查德威克虽然是个游泳好手,但也需要看见目标,才能鼓足干劲完成她有能力完成的任务。当你规划自己的职业成功时,千万别低估了制定可测目标的重要性。
七、在劳动力市场可获得哪些就业信息
在正规的劳动力市场(如职业介绍所、人才交流机构等),通过咨询可以获得有关职业岗位的需求信息和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信息。
职业岗位需求信息包括什么行业需要劳动力?目前哪些行业就业人数多?哪些岗位就业竞争激烈?哪些行业或职业就业人数少?哪些岗位就业容易?各类职业的报酬如何?等等。这些机构常年研究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对这些问题一般能给出比较准确的回答。
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任何职业对人的素质都有一定的要求,这些素质包括对从业者生理素质的要求、心理素质的要求、知识素质的要求、能力素质的要求、思想品德素质(包括职业道德素质)的要求等。这些机构常年为用人单位输送劳动力,对用人单位喜欢什么样的人,不喜欢什么样的人,什么职业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等问题有较为准确地了解,他们可以为你准确地提供这方面的信息。在许多职业介绍和就业咨询部门都设有专门的咨询员,备有各种心理测验和职业测验工具,帮助你了解自己适合哪类职业。
八、不同的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的适合程度分析
组织结构与企业文化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组织结构与其适应,这是管理学界的一种共识。总体上,可以将组织结构分为四种:
创业型小企业,人员不多,主要依赖于创业者的天才决策。结构扁平化,决策迅速而有执行力。但是这类企业资金紧张,面临来自各个方面的生存压力。如博客网在融资到位前就处于这种组织形式。
按部门职能划分的部门职能型企业,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增添了对各类专业人才(如人力资源、财务、法务)的需要,为了充分利用这些专业人士,公司将会成立相应的部门来统一管理专业事务,在部门内,沟通与决策的成本将会降低。职能部门制的出现,使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转变为垂直型的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拥有非常多的优点。比如说职能人员的充分利用,有序的控制,各部门能够产生规模经济的效应。这类组织的缺点主要表现在,跨部门沟通的成本较高,反应决策速度慢。
事业部制的大企业,随着企业的进一步扩大,部门间的沟通不畅成为越来越严重的问题,致使规模不经济的产生。这时候一些公司会将一些业务独立出去,成立专门的事业部。事业部内也设置相应职能部门。这种部门设置缓解了事业部内部的决策与沟通问题,但是对集团总部对各事业部的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流程型企业,将组织结构扁平化,放权。根据设计好的流程体系,以流程为核心进行业务运作。但是流程型企业是建立在小组团队工作的文化基础上的,对企业人员素质与企业文化有相当高的要求。
在竞争环境相对稳定,变动不快的行业领域,职能型企业工作得很好。但是对于竞争很大,变动很快,需要迅速决策并执行的领域,职能型企业往往无法适应迅速变化的需要。而相对于这种情况,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往往有更佳的创新能力,能更加迅速地推出适应市场的新产品,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此外,职能型企业,容易滋生部门本位思想,各部门的人将各自的工作割裂开来,这一方面会造成沟通方面的障碍,另一方面也会对实际工作的开展造成无法预见的风险。各部门容易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而忽略整个公司的利益。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80%以上世界级大公司的组织架构一直处于变动之中,有研究指出,单纯的战略决策的实施,如果没有相应的组织结构与之相适应,将不会有较大的绩效改善。这强调了公司战略与组织结构的适应性。
21世纪,管理学界一直倡导流程导向型企业,其优点是各部门对完成一件事情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最终的工作是以结果为导向,每一个人作为流程中的一部分,为最终结果负责。所以,对于每个人来说,事件不是割裂的部分,而是一个整体。
然而实现流程导向,其关键是公司的企业文化。根据麦肯锡的7-S框架,企业文化主要的核心是企业共同的价值观,企业文化还受企业的体制、团队、组织架构、领导、技术、风格和战略等要素与员工的共同价值观的相互作用。其根本最终还是归结为一个因素,就是人。
在设计团队人选与角色的时候,基本上团队组织者就会考虑到人的风格与配合问题。一个人的经验与技能是可以培养的,但是一个人已经形成的性格、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将是很难转变的。因此,团队建设的初始在于团队人选的设计。一个部门是一个团队,有各自的分工。同时也是一个整体,有些事情的完成需要不同的知识和经验,但是有些事情的完成,需要的只是时间与执行。让有经验的人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找出问题,让缺乏经验的人可以在被指导的过程中学习(人力储备),并将需要准备的东西完成。这样节省了有经验的人的时间,可以让宝贵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团队建设,与团队的领导的自身风格是紧密相关的。
流程企业,以结果为导向,以时间为基准进行效率衡量,减去不必要的环节,建立最优的流程。提升企业总体效率。同时公司应适当放权,鼓励自由与开放的风气,让公司内部充满活力。而不是将一切都体现在纸面的文书记录中。文书是必要的,但是文书记录不是在每一个环节都被倡导的。
九、社会需求——如何选择更容易成功的机会
社会对职业的需求源于两个方面:
一种是既有的,我们可以看到前人已经在这个职业领域奋斗。这样的职业需求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是人力资源供求关系处于什么状况,是供大于求、求大于供,还是基本平衡?这种判断基于当前,却要着眼于未来的趋势,需要一定的预测能力。比如药剂师职业、物流职业都属于短缺职业,未来几年基本属于求大于供,属于可以进入的行业。
其次是人力资源的供给结构是否合理,某些行业因为待遇、传统地位等原因受到人们的青睐,高学历、高层次人才云集,供给结构存在普遍的高才低配现象。比如硕士研究生进高等学校从事教务员的工作,这样的行业一般要回避。也有些行业因为历史的原因,未能培养专业化的人才,或者现在面临专业化的转型需求,需要人力资源的升级换代。前几年人力资源人员的短缺就属于这种类型,从人事工作向人力资源工作的转型带来了大量的发展机会,许多从事教育工作、企业管理工作、法律工作的人进入了这一领域并获得了成功。但是现在转行进入该职业就有较高的专业门槛。目前还可以进入的类似职业包括基础教育、物业管理、饭店管理等。
再次是进入这个行业的机会与成本。除了上述供求关系、结构问题之外,还要分析自己可以进入这个行业的资源,比如合适的人际关系资源。成本问题也很重要,比如进入酒店行业之后,短期内要适应酒店行业的“圈子文化”,要与操作层面的员工打成一片,我们能否接受这种改变?
选择那些人才稀缺的地方,才能有更多脱颖而出的机会,才能使你的价值放大,收到更大的人力资本使用效益。
另一种是新生的需求,包括人数还比较稀少的和我们作为首创者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多,社会上的职业门类也越来越多,还有许多职业正在酝酿中。其中有的是原有职业的发展和变异,比如驾驶陪练、家庭心理咨询师等,有的是新生的,比如证券上市保荐人代表、拓展教练、飞行教练、汽车代驾、电子游戏程序开发员等。
至于首创一种职业,进入新的领域意味着存在新的机会,同时也伴随着未知的风险。进入新领域贵在“先入为主”,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一旦该职业发展起来,你就会成为“鼻祖”,可以充分享受你的先发优势奠定的基础。但是首创职业也需要敏锐的商业眼光、令人信服的专业技能作为支撑。
十、谋定身动——如何进行职业准备
一旦确定了职业目标,就要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进行准备。中职学生的职业目标应当在进校后就开始确定。在校期间还可以通过尝试各种兼职,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提前进行职业准备,将有助于减少我们在社会上为选择职业付出的成本,增加我们成功的可能性。
进行职业准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获取从事该项职业的知识和技能。这种获取主要通过学校教育和自学来实现。在校学习期间就要充分利用时间,获取我们将来从事的职业的资本。有专业才会有高度,任何时候,把一个专业做精了,都是可以获得竞争优势的。有些应届毕业生常常在进行专业测试时暴露出他们在校园中虚度时光的事实。二是培养所选职业的职业意识以及这种职业所要求的综合能力。在校期间我们就要关注有关这种职业的信息,了解相关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根据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计划。最后1~2个学期可以选择自己中意的单位去实习,获得实际的操作经验。
一般用人单位都会考察三种能力:口头以及书面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在校期间应当参加学生团体,那里有大量解决问题、组织协调的机会,可以培养这些相关能力。有关性格方面的缺陷也需要在学校里进行完善,以便就业后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
活动建议
活动一 班级小组讨论:职业生涯设计真的只是纸上谈兵吗
一、活动目的
使学生正确认识职业生涯设计的意义。
二、活动要求
每个学生参与讨论。
三、活动方案
可将学生分成、正反方两组进行讨论,教师做辩论主持,给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直到每组总结陈词的代表发言完毕后,老师进行总结,并突出职业生涯设计和实施是同等重要的,设计再好,没有行动只是纸上谈兵。没设计,分期目标不明,行动易盲目。
活动二 制订一份切实可行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
一、活动目的
检验学习的成果。
二、活动要求
每个学生编写一份职业生涯规划书。
三、活动方案
教师讲解方法和范文,给学生一周左右的时间去完成。学生提交后,可组织班级同学互相检查设计是否符合个人实际,是否具有操作性。最后教师提出指导性修改意见,由学生自己修改定稿并制成规范文本,作为职业生涯实施步骤的指导。
活动三 我是谁
一、活动目的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
二、活动要求
学生通过表格设计问题来描述自己。
三、活动方案
教师设计“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的特点”等表格,让同学们独立填写,再由同学们相互帮助,对照自己的认知是否恰当。
我是谁:
我能做什么:
我的特点:
(1)自我测试。
我是……(个性形容词),我觉得我的身高……
我不……(私人的忌讳),我的体重令我……
我喜欢……(兴趣、喜好),我常有的表情是……
我曾……(得意或失意的事),我不喜欢的外表一部分是……
我想……(意愿或理想),我喜欢别人形容我……
我要……(强烈的拥有),我最想要听别人说我……
我很……(特别的喜好或厌恶),我不喜欢人家讲我是……
(2)自我反省。
(别人知道的部分)优点: 缺点:
(别人不知道的部分)优点: 缺点:
活动四 自我测试
一、活动目的
帮助学生学会认知自我的方法。
二、活动要求
让学生运用自我测试法进行自我认知。
三、活动方案
可让学生在班会上轮流发言,谈谈自己记忆中经历的最为满足的事情,并尝试总结自己的性格、兴趣及气质等。
【学习收获】
同学们,在学习“生涯规划的设计与实施”的内容后,你有什么收获,用几句话写下来。
【活动情况记录】
活动时间:
活动方式:
【效果评价】(教师填写)
【意见和建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