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机遇钟爱“坚贞不渝的淑女”
机遇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仅无时不在,而且对于每个人都是很公平的。机遇并不是单纯的幸运,更不能等同于机会主义。一般说来,机遇有两大特征:一是具有鲜明的瞬时性,稍纵即逝;二是倾向性,它偏爱“坚贞不渝的淑女”,或者说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追求机遇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在生活中,在创业的道路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成功的机遇,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就在于对机遇两大特征的认识与掌握,在于对机遇是否有执著追求的精神。这也就是我所说的,机遇钟爱“坚贞不渝的淑女”。这里我绝对无意倡导女性要坚守节操的旧宗法观念,只是借用那种坚定不移的精神,对待机遇,这的确是每一个创业者所必备的精神。
机遇是客观存在的,但它不仅仅是客观事物所提供的条件,或者已具备的某种环境。机遇是人的主观灵感与客观可变环境的偶合。在相同的环境里,有的人能够获得机遇而有的人则不能,其区别就在于后者没有与环境偶合的灵感。反过来,很多富有灵感的人,如果没有相应的环境,也不可能诱发出有创意的机会。
人们可能知道莫尔斯(Samuel Finley Breese Morse,1791—1872)发明了电报,但是恐怕很少有人知道他是如何走上这一发明道路的[2]。莫尔斯发明电报完全是源于一种机遇,这机遇成了他一生的转折点,也使他获得巨大的荣誉。原来,莫尔斯是学习美术的,后来成了蜚声全美的杰出画家,24岁就担任了美国美术协会主席。这时,莫尔斯正处于艺术的巅峰,名誉、桂冠、巨酬、赞美等纷至沓来,而他并没有为此而陶醉。他反复思忖着:“难道这就是我的终极境界?科学不也是一种高超的、非凡的‘艺术’吗?”一种追求科学发明的欲望在莫尔斯心里萌动起来。
后来,莫尔斯到欧洲各国漫游作画,为欧洲的科学技术成果而振奋。数年之后,他乘“萨丽”号邮船由法国返回纽约。当时,有一名叫杰克逊的爱好无线电的医生正在船上的餐厅里向乘客展示讲解一台电磁铁新器件的功能。最后,他振臂高呼:“科学就要创造新的奇迹,人们的生活将为之大大改观!”莫尔斯就是杰克逊的听众之一,他深为杰克逊的演讲所激励。突然,莫尔斯转过身去,面向无垠的大海高声呼喊道:“我要告别艺术,我将要发明电报!”
莫尔斯在船上的旅行和杰克逊的演说是可变因素,它与莫尔斯意欲追求科学发明的灵感相结合,就形成了发明电报的机遇。莫尔斯不仅如此说,而且很快地投入到发明电报的实验之中。他没有留恋鲜花铺满的大道,而是选择了一条荆棘丛生的峭壁,迈进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研究领域,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他对电子和机械的知识几乎是一无所知,但是,凭借着对科学发明的坚贞不渝的追求,他终于发明了电报。1844年5月24日,他在华盛顿进行了一次伟大的电报传递试验,并获得了完全的成功。这是震惊世界的巨大成就,正像杰克逊在“萨丽”号邮船上所说——“人们的生活将为之大大改观”。
毫无疑问,莫尔斯发明电报,杰克逊起到了启蒙教师的作用。有趣的是,展示讲解电磁新器件的杰克逊,还有众多的从事无线电研究的人,都未能发明电报,而让一个美术家摘取了桂冠。原因就在于:莫尔斯是科学发明的有心人,杰克逊的展示讲解激发了他发明电报的灵感,他捕捉到了发明的机遇,并坚定不移地走到底。功夫不负有心人,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了,至今冠有莫尔斯名字的电码仍传遍世界各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