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路径及其实现
江西财经大学 汪光华
目前,很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数量偏少,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课程体系;不少高校对为什么会开出这些创业教育课程不能提供理论上的依据,也不能科学地说明创业教育课程同现存其他课程之间的逻辑性与创业教育课程内部的逻辑性,这种课程设置状况不利于创业教育健康有效的开展。面对创业教育日益普遍化的发展趋势,构建科学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实施创业教育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
就笔者收集的研究成果看,目前学者们对创业教育课程的构建思路主要可分为三类。
(一)从课程分类出发构建创业教育课程
以彭钢为代表。他在《创业教育学》中把创业教育课程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与实践课程。每种课程的教学内容都分为创业意识类、创业个性类、创业能力类与创业知识类。四类课程观主要沿用了传统课程的分类方法。这种分类方法可以适应于任何一种教育,不能有效突出创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而且过于笼统,对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指导意义。
(二)从创业学科体系出发构建创业教育课程
以席升阳为代表。他把创业教育课程分为创业精神、创业知识与创业实践三大块,认为,创业精神催生出不懈的和良性的创业动力,创业知识是顺利开展创业活动的基础,创业实践是在创业精神与创业知识的基础上对创业过程的设计与模拟。
三大板块的划分突出了创业学科的系统性,有助于人们对创业教育课程的整体把握,但是,他们完全局限于创业学科范围之内,每门课程都冠以创业之名,使创业教育课程与其他教育课程产生分离倾向,不利于创业学科对其他相关学科的吸收,从而局限了学生的视野;同时,每门课程都冠以创业之名,有牵强附会之嫌,创业学本身就是一门新兴学科,还没有成熟到拥有如此多的创业分支学科课程的程度。
(三)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构建创业教育课程
王琳媛在其硕士论文《知识经济中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2007)中把创业教育课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通识类课程。主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使大学生形成创业基本知识结构;第二阶段是专业技能课程阶段,着重传授创业技能;第三阶段是体验实践阶段。突出实战经验的传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人际交往等能力。
这种划分法遵循的是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实践体验的思路,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创业教育的目的,确有其意义与价值。但事实上,几乎每个创业课程都有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分,把所有创业核心课程依据由理论到实践硬性划分为依次递进的三阶段在实施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互相撞车与彼此混淆的现象,在第一课堂将实践课程单列,也有可能使其他课程有沦为纯理论教学的嫌疑。
通过对上述三种观点的梳理与分析,在总结借鉴他们优缺点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以下构建思路:创业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有自己的体系,应从创业学科角度出发,构建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但又不能仅仅局限于创业学科之内,要走出就创业开设创业课程的狭隘眼界,注重对与创业学科教育密切相关的基础学科、交叉学科、依托学科中重要学科课程的开发,要把这些相关学科中与创业密切相关的课程纳入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来;同时,我们还要根据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与国外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经验,选择最适合大学生需要的科目来细化上述学科课程的名目。
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
(一)追溯创业学科发展过程,明确创业学科的基本内涵及其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
早在1755年,法国经济学家康替龙(Cantilon)就把“创业者”一词引入经济学,但创业研究的热潮却是在20世纪80年代逐渐兴起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美国波士顿128号公路两旁以及加州硅谷大批创业企业的出现与迅猛发展,大批来自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法学、商业伦理学、公共政策学以及城市规划学等领域的学者转而研究创业现象与创业理论。在众多学者的努力下,创业学最终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并在1987年被美国管理学会正式纳入管理学科体系,成为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回顾创业学发展进程,我们可以发现:创业学是从经济学中产生的,在形成发展过程中深受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影响,最终成为管理学的一部分。
(二)探究创业学科的核心,明确创业学科教育的基础所在
目前创业理论研究日益丰富,并形成很多学派,如“风险”学派、“领导”学派、“创新”学派、“认知”学派、“社会”学派、“管理”学派、“战略”学派、“机会”学派。这些学派的前提假设与关注领域互不相同,对创业过程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也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对于创业研究的定义、内容和理论架构还远远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尽管如此,各学派之间仍有着诸多共同的领域与话题,从这些共性问题与各派争论的焦点中我们可以提炼出创业学的核心主题,即创新、风险、企业管理,其具体内容是:创业的本质是创新,创业是一种高风险的活动,创业活动是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实现的,创业利润来自对创新的回报、对于风险的补偿和对企业高效管理和运作的回报。因此,创业学的理论基础应由三部分构成,即创新理论、风险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
(三)分析大学生对创业的认知,了解创业教育的关键点
2007年10月,我们对本校1996名大学生的创业认知进行调查,结果显示:46%的学生认为创业最需要的是勇气谋略,21%的学生选择专业能力,14%的学生选择人际关系,11%的学生选择资金,8%的学生选择专业知识。勇气谋略只能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专业能力也是需要在操作运用过程中才能提高,这项调查说明,对于大学生创业而言,知识、资金并不是最主要的,甚至是不重要的,实践锻炼技能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勇气谋略才是大学生最感不足又是最渴望得到的收获。
(四)了解国外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开设情况,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
194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赖斯·迈斯(Myles Mace)第一次将创业学课程带入大学课堂,迄今美国高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已有60多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根据Vesper和Gartner对233所美国大学商学院的问卷调研,美国大学对本科生的创业教育主要侧重于创业企业的基本实务管理,在这方面,美国大学开设最多的前10名相关课程依次是创业或创建新企业、小企业管理、创业咨询、创建和运营新企业、如何写创业计划书、创业财务、非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创业、家族企业、创业机会的识别、创业营销。这些课程可以作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核心课程的参考。
三、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把创业教育课程分为依托课程模块、基础课程模块、核心课程模块与交叉课程模块。
(一)四大课程模块的内涵
四大课程模块具有不同的功能定位,包含的内容与课程也彼此有异,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也互不相同(见表4-2-2)。
表4-2-2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概况一览表
(二)四个课程模块之间的关系
四个课程模块之间是相互独立又相互促进的关系。基础课程模块和核心课程模块都属于创业学科领域,交叉课程模块与依托课程模块是根据创业课程应该跳出创业学科领域的思想而构建的,依托课程模块为学生学习创业课程提供理论基础,交叉课程模块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了解、跟踪创业学科发展的前沿与趋势,基础课程模块则为学生学习创业核心课程模块奠定基础,而核心课程则集中训练学生的创业能力,这四大模块构成了一个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协同关系。
图4-2-3 四大课程模块关系图
本文设计是建立在前三种设计思路基础之上的,旨在克服前三者的弊病,构建出密切联系、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既注重系统性,又不拘泥于创业学科体系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用以矫正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零散状况。实际上,这个框架是十分粗糙的,而且每个层次的具体课程名称也存在值得商榷与更改的地方,每个课程具体的教学内容也只是给出大致的方向,其更多的意义在于提出要用大系统观来看待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提供一个系统化的创业教育课程框架。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向东春.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创业教育在中国,试点与实践[D].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王琳媛.知识经济中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