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培养创业人才

培养创业人才

时间:2023-08-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把学校初步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生态性创业型大学。在外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在高等教育以内涵发展为主的新阶段,为适应产业行业发展和学校发展的需要,园林学院选择了以人居环境类学科专业为主的综合性创业型学院建设为目标,并通过产学研协同、校企合作的模式推动学院转型发展。

立足社会需求 培养创业人才
——以建设创业型的园林学院为例

童晓晖1 包志毅2 方躬勇3 王 欣3 洪 昀4

(1.浙江农林大学组织部部长;2.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院长,教授;3.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副院长;4.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党委副书记)

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学院党委、行政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和群众路线,学习贯彻学校建设创业型大学的发展战略,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园林学院,如何建设”“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这两大根本性问题开展了广泛的研讨和调研。我院“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要坚持“结构优化、特色凝练、质量提升、内涵发展”“把学院初步建设成为以人居环境类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创业型学院”。现结合学校和学院建设发展战略,立足学院和社会实际情况,从创业型人才培养角度总结前一阶段学习讨论的部分成果。

一、走向创业型学院的园林学院

(一)园林学院创业型学院的发展逻辑

1.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发展的新形势给学院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在党的十八大生态理念的指导下,浙江省从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到提出建设生态省,以高效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筹划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为我校“做强林学、做大农学”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一是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机遇;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带来的机遇;三是加快建设“山上浙江”带来的机遇。我校明确了“致力于生态文明、生态科技、生态产品领域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并以此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的办学使命”。如何进一步打响“林”字招牌,做好服务“山上浙江”建设的大文章,是我校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关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带来的机遇。园林产业的快速发展、休闲旅游和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浙江城乡人居环境的持续建设,作为省属高校人居环境学最高教育机构,迅猛的产业发展进程给我院相关学科和专业带来发展良机。

2.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态势给学院发展带来了新挑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高等教育战略性调整,并提出产学研用结合,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提高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和竞争力,加强重点高校建设,鼓励创办创业型大学,推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学术发展紧密结合。要求高校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三方面,努力争取高水平研究成果,把论文写在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大道上。

3.学校办学历史、发展定位与新一轮的改革发展要求给学院发展提出了新命题

学校在55年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面向‘三农’,面向基层,面向社会”的理念,培养综合素质好,能说会写,理论基础扎实,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和敬业精神,具有“肯干、实干、能干”特色的人才。

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把学校初步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生态性创业型大学。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

学院发展的战略目标:把学院建设成为以人居环境类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创业型学院。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项工作,开展学科建设,做强优势学科,在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在新的学科方向上出特色,凝练学科交叉特色,大力开展学术研究,提高科研水平,逐渐在省内取得领先地位。优化调整现有7个本科专业,着力培育1—2个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品牌专业或特色专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提升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风景园林·美丽乡村研究中心”和校企合作的科技中心、研究院、研究所。强化校内外资源整合,加快实现项目、技术、资本和人才的全方位对接,使学院办学经费、办学资源、奖助学金实现来源多元化,建立校企合作的科技中心与研究所,成为产学研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机构。坚持“结构优化、特色凝练、质量提升、内涵发展”的原则,进一步转变办学理念,培育学科专业特色,另辟蹊径,迎头赶超,实现学院各项工作又快又好地发展。

4.同类院校的竞争给学院发展提出了转型的途径需求

图1 园林学院创业型学院发展定位逻辑图

目前,国内19所同类院校具有了博士点,我们的层次与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常规的发展模式难以实现突破与超越,需要超常规的发展模式与实现途径;以学术创业理念为指导,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为支撑,以研究中心建设为突破口,实现创业型学院的转型。这种转型必须以产学研合作为基础,实现学术向资本转换。在外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在高等教育以内涵发展为主的新阶段,为适应产业行业发展和学校发展的需要,园林学院选择了以人居环境类学科专业为主的综合性创业型学院建设为目标,并通过产学研协同、校企合作的模式推动学院转型发展。

(二)创业型学院建设基础

从2006年起对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和探索,采用了“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调查社会人才需求特点、校友创业实践情况等,并陆续反映在历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教学改革之中。近两年来,通过大力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计划”“全方位多元化开放办学计划”“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计划”“基于学科的机制创新计划”“科研产出和服务能力提升计划”“创业型师资团队建设计划”“创业文化引领的党建思政工作建设计划”8项计划,学院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为建成真正的创业型学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培育创业文化,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积极筹备成立“爱立特”创新创业实验班、建立学生创新中心、研究生创新中心及师生工作室,进一步强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以第一课堂为依托,加强课程创新教学,积极拓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性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举办研究生“展望”学术沙龙,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培训,通过打造创业文化品牌、举办创业论坛、举办创业事迹报告会等途径促进转型。同时,积极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组织广大大学生志愿者深入社会、深入基层,积极营造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2.加强学科建设,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2011年,学院成功申报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学、建筑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成为全省唯一拥有这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高校。2012年,学院成功申报1个重中之重二级学科,1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再加上原有2个校级重点学科,进一步强化了资源重组,优化了学科布局,形成了相互借鉴共同进步的“雁阵”学科群模式。

3.实施开放办学,拓展对外合作渠道

强化与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争取更多的办学资源(软、硬资源)。加强与北京林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联系和沟通;与遂昌县签订院地合作协议,强化与绍兴市的战略合作事宜;与东方园林、棕榈园林、岭南园林、中亚园林、爱立特园林、汇绿园林等省内外多家大中型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设立奖学金、助学金,争取企业科研经费。

(三)创业型学院建设成绩

1.学术资本转化成果显著

2012年,学院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实现了国家级项目的重大突破,到位纵、横向科研经费3000余万元。近年来,学院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完成杭州湘湖二期湖堤湖岸景观设计、宁波植物园设计、“绍兴六湖”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等一批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项目,其中,“城市林业结构调整及优化技术研究”获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杭州湘湖二期湖堤湖岸景观设计获萧山区政府颁发的优秀设计单位奖,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除臭工程(二期)设计项目获“西湖杯”三等奖。在产学研协同发展实践中,初步形成科研促教学、服务促教学的良性循环,积极推动学术资本转化,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效明显

深化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一二三”课堂结合,教学科研互动,院企合作,努力培养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创新创业人才。(1)招生就业形势良好,就业层次、专业契合度高,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同时,充分利用已有学科硕士点,及花卉产业省级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观赏植物学省级教学团队、研究生教育省级创新示范基地等教学科研服务平台,进一步强化硕士点建设和研究生教育。(2)学科竞赛成绩优异。我院学生还积极参与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竞赛、“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周培源大学生力学大赛、浙江省“东南网架杯”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园冶杯”风景园林国际竞赛、省级和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2011年度10支创业团队入驻学校创业实验园,成功申报校人居环境类专业创新创业基地。同时,承担全校人数最多的是外国留学生教育教学,为学校人才培养国际化做出积极贡献。(3)国际合作与交流迈出实质步伐。与韩国国立江陵原州大学强化合作,举办联合教学活动和设计竞赛,洽谈联合培养博士等教育科研合作事宜,积极推动学院人才培养协同创新。

二、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一)助推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群构建

进一步理清学科建设思路,明确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发展特色,形成了相互借鉴、共同进步的“雁阵”学科群模式,为学院战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紧紧抓住经济社会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强化高层次人才引进,增强在花卉苗木种业、园林植物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力争形成2—3个国内领先的研究领域。

风景园林学学科:园林规划设计(杭州西湖与江南园林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加快实现项目、技术、资本和人才的全方位对接,办学经费实现多元化,全面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建筑学学科:充分利用人居环境学各学科和校内其他优势学科资源,强化在绿色建筑、城乡建筑等领域的研究,在学科交叉中产生特色,并成为新的增长点。

土木工程学科:在创业型学院办学理念指导下,以培养有特色本科人才为着力点,以学科交叉寻求科研支撑点,以学科融合培育学科新的增长点,以专业评估为契机,全面实现学科建设新的突破,确保学科建设取得实效。

旅游管理学科:获得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成功申报旅游管理硕士学位点;建设1—2个具有品牌效应的产学研实践基地和创业中心;拥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科研成果等一批标志性成果;拥有2—3个走在国内学术前沿的带头人,为区域旅游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与此同时,学院紧密围绕现有平台组建团队,引进人才,配置资源,积极探索学科交叉和融合,强化在花卉苗木种业、森林旅游(休闲和生态旅游)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并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服务人才培养的学术平台建设

图2 园林学院创业型学院建设基本框架图

(三)催生创业型人才的教学改革和探索

1.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

在通行的“平台加模块”模式基础上,我校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方案在制定中采用了课程群的方法。“规划设计”“园林植物”“园林工程及管理”三大特色模块各确定1—2门核心课程,以核心课程为中心建设课程群,根据课程关系统筹安排教学顺序、课时比例、作业内容等,以此来强调课程之间的有机关系。逐步增加“园林工程及管理”模块比例,目前已增设园林管理与园林法规、工程预决算、设计院与工地实习等课程,在下一步调整中,还将增加经济类、公共管理类课程,适应创业型人才培养要求。在逐步调整培养方案的同时,利用开放实验室、专题讲座等平台,进行新的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试验,如在开放实验室中开展模拟招投标、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等教学活动,建设成熟后将列为正式课程。

2.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创业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一环。我们发现,尽管绝大多数风景园林教师都强调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也亲身参加了实践锻炼,但对社会实际问题的了解仍浮于表面,尤其是对风景园林创业教育缺乏直观认识,这与当前高校师资基本是从学校到学校的学术经历有关。利用浙江省“科技下乡”计划和有关实践锻炼平台,我院风景园林教师有计划地参加基层锻炼——副高职称担任县长助理,中级职称去县市建设局任局长助理或去企业任经理助理,为期一年。目前,我院风景园林专任教师中60%以上都有在基层挂职或兼职锻炼的经历,这对深刻理解风景园林社会需求和培养创业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在教学中还引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由工程师开展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

3.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为适应创业型人才培养需要,在风景园林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中,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的专业素养,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价值观、知识和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导向,突出风景园林调查评估、规划设计、施工建设、使用与管理为有机整体,在注重经典案例解析的基础上滚动更新。在专业知识传授之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调查分析、团队协作、讨论协商和决策等能力。大力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社会道德观念,开展生态文化教育。

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包括积极实施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突出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促进网络与计算机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应用和普及。引入社会评价体系,除教师对学生做出学习评价之外,还邀请校外专家、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实习企业参与评价。

4.一二三课堂的配合

由课堂教学、课外学习和校外专业能力锻炼构成的“一二三课堂”相互配合教学一直是我院风景园林教育的特色。在教学大纲中编写有“课外自主学习说明”内容,有意识地把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我院目前设有由教师研究室、学生创新中心、学生之家三级主体构成的多层次实践创新平台。在此平台上,引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开展创业计划、科研训练,参与实际社会服务和科研项目,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从2009年起,我院和企业的合作快速发展,企业接纳学生暑期实习、设立奖学金、开设讲座、招聘人才、开展项目合作……越来越多地介入到风景园林教学中来。目前我院已和20余家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施工企业有稳定的合作关系,设立的企业奖学金总额达到每年10万元。企业正在成为风景园林教学重要的第三课堂。

(四)提炼内涵,推进研究中心建设

在学校的战略规划指导下,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结合产业发展需求与专业特点,强化校内外资源整合,积极拓展办学空间,并紧密结合学科发展需求,凝练学科方向,突出学院特色,筹备“风景园林·美丽乡村研究中心”成立工作。积极参与“美丽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强化科研成果转化,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最大效率地发挥研究中心的价值,不断扩大学院社会影响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