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成本战略:拧干毛巾的真功夫
按照“颠覆性技术”的首创者、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滕森的观点,丰田之所以能颠覆美国汽车企业,又受到韩国现代汽车的威胁,并不是因为产品创新的问题,“每一家企业都可以设计出和竞争对手一样的产品,而它们之所以不能与后来者竞争,是因为没有找到能用很低的成本制造汽车的商业模式”。王传福对这句话应该是深有感触的,比亚迪就是找到了低成本制造汽车的商业模式,因此成为行业黑马。
在实际中,为什么很多企业面对成本问题束手无策呢?首先,很多企业找不到更好的方法,而又不敢采取“抠”的策略,担心影响企业健康发展;其次,也有很多企业采取了“抠”的策略,比如在市场营销、技术研发、业务费用等方面缩减开支,但这不是杯水车薪就是釜底抽薪,最终受伤的还是企业自己。同样擅长颠覆性创新的王传福,更多是从多角度节省成本。
一是善于借道。一辆车,设计是灵魂。而决定消费者是否购买,往往也是设计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王传福对设计的重视与成本是对等的。只有研发设计好了,才可能使生产过程中的变量降到最小,也就是把成本降到最低。“一个产品的质量分为两部分,就像人一样,一部分是先天的基因,一部分是后天的培养。如果先天设计不好,怎么造也是造不好的。制造工艺弥补不了设计缺陷,实际上产品70%—80%来源于它的设计,20%—30%来源于它的制造。设计得好,70%—80%的品质就保证了,制造上也要把它造好。”王传福如此解释。在他眼中,无论汽车还是手机,都是设计占主体,决定了70%甚至更高的品质。也正因此,设计成本是每一个企业投入最多的环节。为此,王传福采取了捷径——非专利的集成。为此,研发人员的首要任务就是拆车。他们在对世界先进样车“庖丁解牛”后,进行再研发。比亚迪首席设计师廉玉波毫不避讳:“我们每年要拆很多车,有专利就规避掉,没有就拿来用,并做好了打官司的准备,而且100%不会让对手赢。”其实,从早年的电池研发到如今的汽车制造,王传福一直以来对所谓“专利”嗤之以鼻,他认为:“一种新产品的开发,实际上60%来自公开文献,30%来自现成样品,另外5%来自原材料等因素,自身的研究实际上只有5%左右。”在这样的背景下,比亚迪的成本自然降低到极点。
一个企业,人力资源是大成本。为此,王传福依然采取了与其他汽车企业不同的模式,大量招聘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王传福有自己的想法:“比亚迪不但造产品,还很善于造人,能把大学生培养成一个工程师团队。比亚迪一年招募几千名毕业生,是因为明白造车需要先造人,先把专业人才给造出来,然后把设备造出来,再把产品也顺便造出来。我们需要人才不是10个,而是1万个,所以必须具备把这1万名大学毕业生培养成可用之材的能力。”在这种策略下,比亚迪的成本与其他汽车企业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就如王传福所言:“他们用200人做的事情,我能用2000人来做!这部分成本占的投资比例我们大概只有3%,而他们却是30%。”除了生产制造成本外,技术力量也体现出来,这些大学生闭门研究了6年的铁电池技术团队一举突破难关,并应用到汽车上,成为电动车的主要动力系统。实际上,后来生产各系列汽车,也都是这些大学生的杰作。也就是说,大学生的能力一点都不弱,只是缺乏机会,但是他们的成本与成熟工程师相比,却低得多。
二是善于换道。在产品竞争日趋同化的今天,提高产品竞争力的主要方式就是:以比竞争对手更低的成本获取更高的利润,这也是各行业的共识。节省成本有各种策略,或是提高管理效益,或是控制开支,或者通过研发。而王传福却不认可很多企业仅靠抠门的成本控制策略,他认为企业更应依赖研发,以领先的工艺或替代材料来降低成本。他说,如果限制员工出差,节省的花销非常有限,但一项重大工艺变化或许会带来10倍的成本变化。比如,生产镍铬电池需要大量耐腐蚀的镍片,而镍的价格每吨高达14万元,如果改用镀镍片则每吨只需1万元,但品质会受影响。比亚迪的研发中心专门改造电池溶液的化学成分,使镀镍片也不易被腐蚀,仅这一项改进,使得镍原料月花费从500万~600万元降至区区几十万元。比如,经研发改进后的比亚迪电池生产工艺流程简短有效,并容易操控,成本必然降低很多。又如,通过技术攻关,比亚迪将开口化成工艺改进成为封口化成工艺,使其省时、省力,又省钱。为了寻求新工艺,比亚迪还与上游材料供应商共同研发,共同制定降低成本的方案。如镍镉电池需用大量的负极制造材料钴,如果选用性能较好的钴,成本非常之高。比亚迪与深圳一公司合作,找出国内外钴的品质差距,制定了提高国产钴品质的办法,终于使国产钴达到国际品质要求,同时较国外产品成本下降40%。由于负极材料应用极广,仅此一项,比亚迪一年就可以节省数千万元。
为了节省厂房投入,比亚迪的车间过道宽度比一般企业的要小一半左右。但是,在狭小的空间中,物料架却堆放得很紧凑,而且车间内的零件半天就能更换一次,这样就比一般企业能缩短一天半的库存占压。其实,这种细节创新,在王传福做电池的时候,就累积下了很多经验。据说,比亚迪生产锂电池时,对生产设备的要求更高,必须拥有无尘真空生产空间,当然,这也是一笔很大的费用。最终,他们把无尘真空生产空间改良为无尘厢式生产线,工人只需戴上手套伸入无尘环境中就可实现各项操作。而在汽车制造上,也有众多策略。比如,他们用一副不可拆卸式的门铰链代替了分体式的门铰链,前者单价17元,后者32元。类似的“成本智慧”渗透进每一环节,在半自动化生产模式中,为了保证人工的操作可以像机械手一样精准,王传福专门设计了许多夹具,成本却不过几元钱。类似的工艺小发明举不胜举。其实,这些工艺改进方法再配合半自动化模式,让比亚迪的产品质量得到了保障,而成本却明显降低了。这样,到消费者那里就成了高性价比的产品了。此时,成本减法变成品牌加法。通过思维转变,把成本技术变得简单而又省钱,这就是王传福带来的成本革命。
三是善于开道。企业要拆分每个细节,找到最大的成本源头,同时结合企业优势、产业特点等,找到突破成本魔方的关键策略。王传福认为,汽车与手机一样都是技术含量较高的组装行业,但和手机零部件模具相比,汽车模具对整个产品成本的影响力要多上数十倍。他曾到日本的汽车模具厂参观,日本工人们趴在生产线上打磨模具的场景让他感到震撼。“原来汽车模具中95%的工作要由人来完成。一辆汽车有一万多个零部件,这需要多少图纸、模具?这些工作在日本、德国要工程师来做,在中国也要工程师来做。所以人就是中国的优势。”王传福说。他算了这样一笔账,一吨模具,在日本要8万元,在中国仅需要2万元。在2003年1月收购秦川汽车之后的几个月里,王传福迅速收购了北汽集团的一家模具厂,成立了北京比亚迪模具有限公司。在王传福看来,这是一举三得的策略:节省大笔汽车模具委托设计和加工费用,继续提升自己的技术实力,赚其他汽车企业的钱。如今,不仅比亚迪所有模具来自这家企业,克莱斯勒、通用、福特、丰田的相当一部分模具也从这里采购。这种好事也只有王传福做得出来。其实,这只是其中一个小插曲。王传福不断向上游延伸,通过逆向扩张,完成所有产品的自主化生产。现在,比亚迪汽车除了玻璃和轮胎,其他部件全部自己研发生产。这种看似庞杂费事的模式到底有什么作用呢?最大的好处就极大地节约了成本。无论是生产效率的提升还是物流运输的成本等等,都尽可能地节省了成本。
实际上,王传福的成本创新战略主要采取了下面六种形式:一是人工费用降低模式,通过招聘大学生降低人员成本;二是改进设计模式,通过非专利技术的集成,让设计成本最低化;三是材料节约模式,通过找到可以替代的低成本材料,以此降低原材料成本;四是生产创新模式,通过半自动化生产线组建,使成本远远低于全自动生产线;五是产品简化模式,通过新流程发明,让产品变得简单化;六是产业链条模式,通过构建全产业链,全面节省成本。事实上,这六种成本创新形式不是什么秘密,还有至关重要的两个战略是核心:首先,低成本文化已经渗透到比亚迪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员工。王传福的节俭就是:不该花的钱一律不花,但该花的钱也绝不计较。其次,王传福已经将低成本定为企业的竞争战略,比亚迪就是要做高性价比的汽车,这样比亚迪的每一个战略、战役和战术都指向这个目标,其效果自然好。
比亚迪成本创新模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