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民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创业失败可能出现的情况

农民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创业失败可能出现的情况

时间:2023-08-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农民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创业失败可能出现的情况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笔者对我国农民创业存在的问题和创业失败可能出现的情况作了具体的分析,主要有:1.农民创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为了解决城市就业难的问题,政府积极引导城市从业人员实施创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业的扶持政策。

三、农民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创业失败可能出现的情况

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笔者对我国农民创业存在的问题和创业失败可能出现的情况作了具体的分析,主要有:

1.农民创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总的来看,农民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可以总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1)缺乏创业资本。创业不同于一般就业,它有投资和经营的特点。创业者除了要有经营头脑外,还要有创业资本金和技术。相对于城市居民,农民收入低、家底薄、缺乏足够的创业资本积累,农民在创业中资金缺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据调查组调查,被调查者中有63.83%的农民认为创业最缺的是资金。在创业资金的来源中,自我资金占70.21%,向私人借款占12.77%,银行贷款占42.55%,项目投资占19.15%。尽管农民创业时都有或多或少的积蓄,但是对于创办企业、搞生产性经营所需资金额来说,这点积蓄只是杯水车薪。如果政府和银行不给予较大力度的支持,如果资金问题不能解决,多数农民只有空怀一腔热情,根本无法实施创业计划和施展自己的才能。另外,农民在创业的过程中也受到技术限制,难以进入到一些高技术、高收益的行业。

(2)缺乏创业经验和胆识。农民创业需要具备一定的生产经营经验和较高的文化知识。但事实上,当前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据统计,我国系统接受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不到5%,我国农村劳动力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占到了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1.62%左右。即使具备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多数缺少创业需要的经验和技术。而且创业是有风险的,有风险才有收益,风险越大可能收益越高。承受风险的能力大小直接决定创业者收益的高低。有些创业成功者,事业越做越大;有些创业者经历失败后,对创业产生畏惧心理。

(3)缺少优惠政策。尽管有60%的创业农民表示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但大多是技术和信息方面的支持,并没有资金、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甚至有部分创业者并不知道到底有没有优惠政策。这种情况说明缺少鼓励农民创业的优惠政策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即使少数地方政府制订了优惠政策,也因宣传不到位而不被返乡民工了解,或者因未认真执行、未落到实处而成为一纸空文。

(4)缺乏创业环境。为了解决城市就业难的问题,政府积极引导城市从业人员实施创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业的扶持政策。在浓厚的创业氛围中,城市从业人员创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许多下岗职工由此摆脱了贫困。与之相比,农村中缺乏农民创业的氛围,鼓励农民创业的扶持政策相对较少,有的农民心怀创业之志,却难遂创业之愿。在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中,更应当加强对农民创业积极性的保护,营造农民创业的舆论氛围,加强农民创业的政策导向,形成城乡互动创业的格局。

要掀起农民创业的热情,就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的创业环境。“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之所以在全国闻名,得益于当地有着牢固的经商文化根基,孕育了当地人的创业理念,市场经济的机遇使得大批的创业精英脱颖而出。浙江民营企业家在20世纪创造了闻名海内外的“浙江精神”、“浙江神话”。2002年,浙江省个体私营经济总产值、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出口创汇额、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户数等5项最能反映民营经济运行质量的指标均位居全国第一。而在江苏的苏北地区由于经济水平和人们观念的差异,市场信息闭塞,获取的渠道少,农民很难在市场上获得信息,仅凭自己的主观判断确定投资领域和方向。创业舆论引导、观念转变、典型示范直至最终培养现代农民的创业理念将是漫长而艰巨的过程。

(5)缺乏创业合力。农民创业,大多数是个人或家庭式的创业行为。家庭经营仍是许多农民创业的主要形式。家庭经营适合农业生产的特点和不同层次的生产力水平,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由于资金短缺、经营管理能力不高、信息闭塞、缺少接受教育的机会等原因,农民在创业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利用家庭、亲戚以及社区资源,以家庭为单位,自我组织进行创业;或者通过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发展种植业;或者干个体。由于政策、资金、信息、人才、市场、技术等条件的制约,家庭经营制度在农民经营层次上存在规模小、交易费用高等问题,在集体服务的层次上存在功能不健全,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等问题。我国农业的家庭经营还达不到企业化经营,驾驭市场的能力很弱,他们面临着很大的市场风险,市场竞争力差,效益不太好,难有大的作为。

(6)缺乏获取大量创业信息的途径。没有大量的信息作为农民创业的基础,创业将难以成功实现,并且要实现初创成功后的再创业,则更是需要以大量的信息作为再创业的前提。在创业成功农民中得到政府支持的占60%,在调查结果中的“创业信息来源”一项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依赖政府”,占55.32%,其次是“人际关系传播”占46.8%,从中看出农民创业获取相关信息的主要是政府机构和人际关系传播。但在信息提供中政府机构主要体现的是公共服务职能,农民要从此途径获得相关信息虽然有真实、可信的优势,然而却是被动消极的一种获得方式,且政府提供的市场信息是以公文形式出现,传播速度相对较慢,使得很多信息都滞后于当前。人际关系传播作为创业农民获得信息的第二大途径,信息量往往由创业者个人的人际范围接触面所决定,且缺乏真实性和可信性,并且还有不稳定性的明显劣势。

(7)缺乏农民创业的风险保障机制。一方面由于农业的自然灾害的防范体系不完善,而在国有保险企业商业化之后,农业保险作为政策保险存在缺位问题,加上农村防灾救灾能力相对薄弱,严重的灾害可能会给企业和农户造成致命的打击;另一方面由于农业市场风险的规避机制未建立,市场风险对农民创业的影响加大,农民创业的成功率会受到影响。如果缺乏相对稳定的农业创业风险保障机制,创业失败的农民很可能一蹶不振,农民创业的积极性将受到极大挫伤。

因此,要促使农民创业成功,就要使农民在创业过程中从被动的获取信息者转换为主动的获取信息者,从信息接受者转换为信息捕获者。只有在占有大量信息的前提下,才能实现质的飞跃,进一步改变意识,开拓市场,获取成功。

2.创业农民失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

创业中的问题解决不好将导致创业失败,带来一系列消极后果。实地调查中,笔者也通过创业农民及当地的教育机构对创业失败后的农民动向进行了了解,调查中发现,创业失败的后果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重新回归。如果创业失败,其中一些人会重操旧业,不情愿地回归,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争饭吃,这无疑会加剧耕地资源的紧张状况。到了这种境地,创业失败的苦恼,加上家人的责备和他人的嘲笑,带给他们的必然是沉重的思想压力和心理折磨,给其以后的人生投下浓厚的阴影。在这类人中,大部分回归是暂时的,不可能长久,更不可能永远留在农村,遇到合适的机会,他们还会离开农村寻找出路。

(2)外出打工。如果创业失败,其中一些人会外出打工,加入到“民工潮”的洪流中去,为业已存在的“民工潮”推波助澜。这些人在创业难成之后,有的由于有一技之长,找份工作会比较顺利。也有些人,在城市打工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定范围内的人际关系网络,甚至有少数人在原打工企业的老板心目中留有较深的印象。相对于初次流入城市的农民而言,他们有一定的基础,较容易找到一份工作。加入“民工潮”往往是这些创业失败人员的第一选择。

(3)成为无业游民。在创业无门的情况下,有些人不愿意待在农村,重温农业生产的艰苦劳作;但又在城市找不到工作,继续打工的希望渺茫,处于欲进无门、欲退不甘的境地。这些人会在城乡之间徘徊,从而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潜在因素。

出现这三种情况,不仅这些农民的创业再难有激情,还可能产生以下两种不利的社会影响:

一是对其他一些有创业欲望的民工产生消极影响。他们创业失败的情绪会传染给本打算创业的农民。后者必然会重新审视他们想采取的行动,评估是否值得冒创业失败的风险。在“先行者”的失败面前,他们会顾虑重重,止步不前,放弃自己的创业计划。

二是影响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要摆脱贫穷,奔小康,走向富裕,必须走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这条路,这一点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农民创业是农村产业结构主动调整的骨干力量的集中体现。如果他们创业成功,必然会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作出一定贡献,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如果他们创业失败,不仅他们自己要承担经济损失,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