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研究目标和方法

研究目标和方法

时间:2023-08-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进一步阐明社会资本对企业获取资源和保持技术创新优势的重要作用,以支持现有的定性理论分析的结论。

一、研究目标

根据以上主要研究内容,可以归结出本书的研究目标为:

1.建构集群企业社会资本的测量工具并用林南的研究范式测量集群企业社会资本

在社会资本相关文献研究和实地访谈资料的基础上,建构集群企业社会资本的测量维度和测量题项。问卷调查完毕后,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等方法来检验各指标和变量的信度和效度,以及因子结构的划分。而且,我们也分析集群内企业的网络结构、信任结构、民间聚集之间的相关关系,即聚合效度分析以检验信任是否为集群企业社会资本的测量指标之一。同时通过判别效度的分析——检验三个维度与资源获取、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再次检验信任是否测量指标之一。通过分析,我们对集群企业的网络及其对网络主体的信任构成进行实证研究。

2.建立和验证集群企业社会资本和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模型

以中国传统行业的产业集群为基点,集群中民营企业为样本,实证分析和检验集群企业的社会资本是否对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影响。基于对社会资本理论、资源观理论、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相关文献的分析和梳理,我们提出社会资本、资源获取、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绩效四者之间的关系假设,建构了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模型(如图1-3),并通过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收集资料,运用相关统计检验模型和假设。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进一步阐明社会资本对企业获取资源和保持技术创新优势的重要作用,以支持现有的定性理论分析的结论。

图1-3:基本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为实现上述研究目标,本研究在模型建构、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模式。

1.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结合

前文中已经提到,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文献回顾和现象分析来界定研究的问题和主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理论模型和相关假设。关于社会资本的功效问题——社会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对企业融资的影响等,有不少学者从单一方面进行了分析,如信任、网络、嵌入等。这些单向度的理论分析和测量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理论参考依据。然后通过实地访谈、问卷调查等经验研究来收集实际资料和现实数据以验证或检验模型及相关假设。

2.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任何事物都有“质”和“量”的一面,而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正好用于分析事物(现象)不同的方面。

定性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在前期研究中形成更精确问题,也可以更详细地描述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过程,在模型及假设检验时可以更深入地分析和解释现象变化、发展或不一致的原因。

定量研究可以让我们看到样本数据(甚至总体数据)在某些方面的一致性,证实普遍情况。笔者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将要研究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构建了测量工具——调查问卷,并通过实地调查收集数据资料,利用统计工具分析数据并检验理论模型以及相关假设。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结果正好从不同的侧面,即从微观与宏观(点与面)、复杂性与一致性、纵向与横向、背景与前景等方面,对社会现象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分析,使结果更具说服力和科学性。

3.文献研究、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

文献研究不仅包括对相关理论文献的收集、回顾和梳理,还包括调查地点——中山市大涌镇的有关政策文件、数据报表、历史文化等资料的收集和运用。

深入访谈从“面”的意义上收集资料,获得的信息量更大更深入,可在访谈过程中对有意义的问题或话题深入讨论。访谈资料对于假设的建立、数据分析和理论模型不符合或不支持时原因解释提供很大帮助。

问卷调查从“点”的意义收集资料,纳入的点比较多,范围相对来说较广但内容不深,获得的信息较标准化和规范化,通过数据分析容易发现样本数据中的共性,其收集的资料对于模型检验和假设检验有重要的作用。

4.SPSS和Lisrel统计工具的交叉使用

定量资料收集回来后,笔者运用SPSS 11.0和Lisrel 8.50两种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前者主要用于数据输入、查错、描述性统计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EFA)及Cronbach’sα系数作信度估计;后者主要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CFA)、模型评估修正及检验。

【注释】

[1]数据来源于广东省统计信息网,http://www.gdstats.gov.cn/zfxxgk/zfxxgkml/default.htm

[2]数据来源于浙江省发改委网站,http://www.zjdpc.gov.cn/BrowseRssDocument. aspx?tableID=dynamicDB& recordKey=272A76AEBF2C45CD92840058B4A7F39B

[3]此部分内容选译自Swedberg,R.& Granovetter,M.1992.“Introduction”,p1-26 in The Sociology of Economice Life,(ed.) by Granovetter,M.,& Swedberg,R.,England: Westview Press.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