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现代文化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现代文化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时间:2023-08-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战后,人类经历了历史上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了现代文化产业形成并给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

四、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现代文化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次科技革命后,各类文化行业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人们不仅有传统的文化活动,而且可以通过翻阅报刊与图书,或是欣赏音乐,观看电影、电视来消遣闲散的时光。广播开始在民间盛行,并在20世纪30年代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除实现各国设立广播的本意(即宣传功能)之外,广播为了招徕听众,播出了大量的肥皂剧、情景喜剧、探险系列剧、成人节目、音乐等各种类型的含有娱乐要素的节目,发挥出它巨大的娱乐功能与产业价值。而这种节目策略也带来广播广告收入的激增。以广播业发达的美国为例,据统计,在1929—1939年短短十年间,广播广告占全国广告总收入从4%上升到27%。而电视特别是商业电视,为了提高收视率并与广播抗衡,也借鉴了广播的娱乐节目形式,并用声像结合的方式加以表现,为此赢得了更多的观众。

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灾难,致使广播电视业短暂停滞,却使通信技术得到了极大发展。二战期间,“短波、超短波电台、无线电接力机、传真机、载波机、微波站和有线电通信支线等设施大量应用于战场,成为实时获得战争信息与军事指挥的主要手段。同时,战争也产生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5]。二战后,接力通信、微波通信、散射通信、地(海)缆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信、数据通信等军事技术相继投入民用,其中很大一部分技术被广播电视传输业采用。

二战后,人类经历了历史上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自兴起至今大致经历了两个基本阶段:第一阶段在20世纪40—50年代之间,这一阶段是高新科技的形成阶段,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诞生为主要标志并涉及诸多领域。计算机技术的出现让人类开始了麦克卢汉所称的“意识的技术模拟阶段”,以信息科技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起来。第二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高新技术革命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其主要标志是由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相结合而成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构。这次科技革命,使人类经济发展进入西方著名经济学家波特所提出的“创新驱动阶段”,即“以技术创新、知识创新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6],科技进步日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知识密集型产业代替资本密集型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型产业形态。

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了现代文化产业形成并给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

第一,这次科技革命中出现的高新技术以技术群的形态出现,即以集中的、全体的、综合的方式代替了过去分散的、个体的、孤立的方式,让文化产业成为融合多种技术群因子的产业形态。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起点,随后不断有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海洋及空间开发技术等诸多高新技术群汇入其中。一方面,技术与技术之间结群、聚集,形成技术群,技术群的结合构成一个整体系统(技术体系);另一方面,技术群子系统各组成要素之间融合交汇,激发技术创新。

此外,每一高新技术群不断吸引最新科学发现与创新成果,所包含的技术门类、数量不断向外延伸与扩展,研究与开发也不断趋向深入。高新技术的发展为文化产业的信息化,文化产业利用自然能、生物能等新能源及文化产品利用新材料以获得更优的性能、生产生物文化产品及信息产业提供了发展与壮大的技术基础。并且,这些技术群除向纵深发展外,也存在着融合趋势。譬如,生物技术分别与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的结合,就生成了生物信息技术、生物材料技术与生物能源技术。而信息技术与将这些高度综合的高新技术及新工艺、新理念与新思想融入文化产业的创意、生产与营销环节,为新兴文化产品及新兴文化产业类型的出现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

第二,这次科技革命使文化产业与现代高新科技联系越来越紧密,影响面由局部扩大到整体,并使文化产业不断拓展衍生出新的产业类型。以其中的核心技术群——信息技术为例,最初,人们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文化产业的生产、流通、消费某一过程中的个别环节。在技术进步、人类科学文化素养提高的情况下,信息技术开始进入文化产业的其他环节并催生出新的文化产业部门。文化产业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结合萌生了以广播、电视为载体的数字广播、数字电视产业的雏形,以计算机为载体的计算机网络文化产业和以手机为载体的手机网络文化产业等新兴产业类型。

高科技使得文化资源以低廉的成本迅速地转化为以文化商品形态存在的文化资本,过去一些诸如图书馆、博物馆等公益型、福利型文化事业也借助数字多媒体技术、资源更新存储管理技术、搜索技术及网络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转化为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产业,提供多种文化信息服务业务,凸显巨大的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高新科技与教育产业发展双向互动、相互促进。高新技术产业依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开发来推动高新科技的进步,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教育业也依靠高新技术研究群体的优势,产、学、研结合,将高新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此外,远程教育借助数字压缩技术与网络传输技术,通过WWW/Blog(网页/博客)、Tel/Audio/Call Center(语音呼叫中心)、I.M./QQ、MSN(即时通信)、BBS、SMS(短信息)、E-mail(电子邮件)、TV/Video(视频或流媒体)等方式,实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双向互动、实时全交互,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产业类型。

第三,这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变了文化产业的存在形态,影响人们的消费嗜好、品位与生活风格,重塑了人们的文化消费习惯与消费方式。过去,看电影、听广播、读报刊书籍成为人们娱乐的主要方式,而如今,上网、看电视则占据了人们大部分空闲时间;青少年相聚谈得最多的就是以团队合作和在线聊天为特点的韩国、日本网络游戏,单机版PC游戏早已不再盛行,而“电视机+游戏机”的传统电视游戏早已成为明日黄花,同网络游戏所具有的3D及虚拟特效相比,如同老古董一般;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网上艺术馆、网上生物馆的建立,改变了传统的实物参观方式,并且,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的展品图像与详细、智能化的展品信息都能通过“猫”(MODEM)、“老鼠”(鼠标)的帮助而尽收眼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