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创新的基本规律
所谓规律,就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从无限的宏观到无穷的微观,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里,任何事物或现象都是有规律的并受其规律支配的。因此,人们要认识和改造任何事物或现象都必须研究和掌握其固有的规律性。只有掌握它们的规律性,才能完成对它们的认识,只有利用它们的规律性,才能实现对它们的改造。
创新活动同样也是如此。
创新活动必须遵循以下规律:
一、创新活动依赖于创新主体综合素质
创新活动的主体是人,要进行创新活动,创新主体就必须具备相应的创新素质。创新素质主要包括科学的观察能力、浓厚的创造兴趣、敏捷的思维能力、灵巧的动手操作能力、顽强的创造意志等等。
1.观察能力
创新活动始于科学观察。观察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或借助于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客观对象从而获得科学事实的一种方法。运用科学观察方法不仅能获取大量的感性经验材料,还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科学问题。如果不具有发达的观察力,就无法进行创新。
2.创造兴趣
兴趣是指人们对特定的对象的喜爱和趋向,它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活动中产生的一种乐趣。科学家的成功常常是因为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能驱使人们去探索自然奥秘。对一种事业,只有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产生执著的追求心理,并去实践。要从事创新活动同样也离不开浓厚的兴趣。
3.思维能力
创新素质的核心是创新思维能力。千百年来,人类凭借着创新思维在不断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一切创新成果,都是创新思维的外现与物化。创新活动是很复杂的,它的出现需要依赖于多种思维形式的参与,如类比思维、联想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求异思维等等。
4.动手能力
运用创新思维获得了新颖的构思,这也仅仅是观念的东西,要把观念的东西转化为实际的物质成果,必须通过动手能力来实现。同时动手可以诱导、启发创新动机,发现创新对象,确定创新方向。
5.创造意志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与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达到预定目的的心理品质。创新的特征就是克服困难,做前人和别人没有做的事。要进行创新活动就离不开顽强的意志,在执行决定的过程中,精力充沛,坚持不懈,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创新素质是多方面的,这在本书以后的有关章节中将展开详细的讨论。
二、创新活动的动力来源于人类的需要
每一个人的有意识活动都离不开动机,创新活动与动机有着密切的关系。动机是激励人去活动的心理驱动力,它是引起和维持人的行为、并将行为导向某一目标的愿望和意念。要进行创新就必须要有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强烈的创造动机,这样才能激发创造力,才有可能推动自我去探索新问题,产生新思路,取得创造发明的成果。一个人如果没有创造欲望和创造动机,就不可能去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活动。
人们创造的动机是什么?人类为什么要从事发明创造?
事实证明,创造的动机就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所谓需要,是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一般来说,当人们产生某种需要而又未得到满足时,会产生一种不安和紧张的心理状态。在遇到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时,这种紧张的心理状态就会转化为动机,推动人们去从事某种活动,某种创造,向目标前进。当人类达到目标后,紧张的心理状态就会消除,需要得到满足。
1.创新动机的类型
人们社会生活中产生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同样,人们为了满足需要而从事发明创造的动机也是各不相同的。根据动机的社会意义来分,大致可以将它分为意图型动机和社会型动机两大类。
(1)意图型动机。
意图型动机是属于动机意图范畴的心理动力,它主要表现为对个体生存和发展条件的需要而去从事发明创造的动力,比如,对食物、水、空气和回避危害等需要,为了获取个人经济上的利益或某种荣誉感,等等。
比如,罐头的发明是由于12000法郎奖金的吸引力。
法国皇帝拿破仑是个雄心勃勃的人,企图用武力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拿破仑帝国。他的军队远征非洲,横扫欧洲,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胜利。但在长期的征战中,使拿破仑感到头痛的一个问题就是军队的食物供给。后勤部队由于有许多像锅灶、燃料一类的笨重东西,行进速度往往跟不上战斗部队。紧张的战斗又是连续进行的,不允许士兵们自己烧饭吃。如果带上新鲜食物吧,又很容易坏掉,不能长久保存。军队的吃饭问题,常常直接影响到战争的胜败。为解决这个问题,1795年,拿破仑宣布:如果有谁能发明保存军用食品而长期不变质的方法,就可以获得12000法郎的奖金。
12000法郎,这可是个相当吸引人的大数目。许多人便马上开始进行研究和试验。巴黎有个叫尼古拉·阿贝尔的糕饼师傅,也做了许多试验,发明了食物密封保存的方法。他的方法是把食物装在陶罐里,灌进足够的水,然后紧紧地将罐口用软木塞塞紧,再放进盛有水的锅里,慢慢地把水烧开,等烧一段时间后再把它拿出来,这样装在里面的食物就可以保存比较长的时间,这就是最初的罐头。
拿破仑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命令部下赶紧照办,一试,果然有效。于是,在1810年阿贝尔领到了那笔巨额赏金,成了富翁。
为了获得那笔巨额赏金,便是阿贝尔从事食品罐头研究的驱动力。
再请看香烟的发明。在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地方,向人敬一支烟是一种有礼貌的表现,然而人们也许根本不会想到,最初香烟的发明动机是乞丐们为了满足他们烟瘾的需要。
西班牙人原来抽的是雪茄,西班牙人在公元1600年前后将雪茄引进到欧洲。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雪茄被西班牙人等欧洲人看成是财富的象征。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地区的乞丐们为了过烟瘾,然而又抽不起雪茄烟,便从地上把雪茄的烟蒂捡起来,用纸卷一卷来抽,这种烟被称为纸烟。
当年那些乞丐们也许根本不会想到,他们为了满足烟瘾的需要从地上捡起雪茄烟蒂用纸卷一卷而发明的纸烟,在几百年后竟然会风靡全世界!
电影的发明动机则是因为一次打赌。
1872年的一天,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餐馆里,斯坦福与科恩发生了激烈的争论:马奔跑时是否始终会有蹄子着地?斯坦福认为奔跑的马在跃起的瞬间四蹄是腾空的;科恩却认为,马奔跑时始终有一蹄着地。由于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就采取了美国人惯用的打赌方法来解决。他们约定了打赌的金额后,请来一位驯马好手裁决。然而,这位裁判员也难以裁判谁是谁非,因为单凭人的眼睛实在难以看清快速奔跑的马蹄是如何运动的。
裁判的好友、英国摄影师麦布里奇知道了这件事,表示可由他来试一试。他在跑道的一边安置了24架照相机,排成一行,相机镜头都对准着跑道;在跑道的另一边,他打了24个木桩,每根木桩上都系上根细绳,这些细绳横穿跑道,分别系到对面每架相机的快门上。一切准备就绪,麦布里奇牵来了一匹漂亮可爱的骏马,让它从跑道的一端飞奔过来,当跑马经过这一区域时,依次把24根细引线绊断,24架照相机也就依次被按动快门而拍下了24张照片。麦布里奇把这些照片按先后顺序剪接起来,它们组成了一条连贯的照片带。裁判根据这组照片,终于看出马在奔跑时总有一蹄着地,从而判定科恩赢了。
这场打赌及其奇特的判定方法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兴趣,麦布里奇一次又一次地向人们介绍他的方法。一次,有人无意识地快速牵动那条照片带,结果眼前出现了一幅奇异的景象,各张照片中那匹静止的马叠成了一匹运动的马,它竟然“活”起来了!后来,经过无数发明家的研究、改进,电影终于诞生了。它的生日是1895年12月28日。
为了满足打赌的需要,却导致了电影的发明,这成了科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意图型动机在发明创造中是常见的,因为确实有不少创造发明是为了个人获得经济上的利益、满足某种荣誉感或个人其他方面的需要。当然,这些创造成果在满足创造者个人需要的同时,也往往可以给社会带来一定的效益。
(2)社会性动机。
社会性动机是以人的社会需要为基础的动机,是指创造者通过对社会责任感、对人民的热爱而从事发明创造的心理动力。以这种动机从事创造活动的创造者很容易把对社会作贡献的强烈感情转化为毫不动摇地从事发明创造活动的永不枯竭的动力。
比如,英国的乡村医生琴纳种牛痘方法的发明。
天花是一种很厉害的传染病,得了这种病往往导致死亡;侥幸活下来的,也在脸上身上留下麻坑,有时还会变成瞎眼、聋耳或其他残疾。天花的流行速度很快,后果是极其严重的。18世纪中叶,在俄国曾流行过一次天花,死了200万人!据有关资料记载,仅在18世纪的欧洲,死于天花的就有6000万人!
天花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在古印度的史书中,早就有关于它的记载,3000年前埃及木乃伊脸上,也有出天花的痕迹。很久以来,对天花恨之入骨的人们就在努力寻找制服它的办法。然而直到200年前,英国的乡村医生琴纳发明了牛痘接种后,人类最终征服天花才有了可能。
琴纳出生在英国的牧区,从小就目睹天花残害人类的悲惨情景,产生了要为人类寻找防治天花方法的强烈愿望。
琴纳13岁时,哥哥就将他送到外科医生卢德洛那里学徒。他对病人有着真挚的感情,并经常跟老师谈论天花病的问题。由于琴纳虚心好学,肯动脑筋,受到老师的喜爱。老师又将他推荐到伦敦亨特医生的私人诊所里工作,他在那里继续学习研究,尤其是对天花病最为关心。琴纳在亨特医生那里出色地工作了两年,已经成长为一名杰出的外科医生。他放弃了优厚的待遇,也拒绝了去太平洋考察、周游全球的美差,毅然回到家乡办起了小诊所。他牢记着自己的志愿,一心要寻找一种安全可靠的预防天花的方法。
有一次,乡村检察官要琴纳统计一下几年来村里死于天花及变成麻子的人数。琴纳在统计中,发现几乎家家都有被天花夺去生命的人,可是在村里众多的挤牛奶姑娘中,竟没有一个人死于天花或变成麻子。奇怪,挤牛奶的姑娘为什么能幸免于难呢?挤奶姑娘们告诉琴纳:奶牛也会生痘疮的,可是牛却很少死去,也不会变成麻子。挤奶姑娘给患痘疮的牛挤奶,也会被感染上痘疮,就是天花,不过病情很轻,只是稍微有点不舒服,没多久就好了。但是,这样一来,以后就再也不会得天花了。琴纳由此想到,如果把轻微的牛痘接种到人身上,让大家都感染一次从牛身上传来的天花,这样人们就不会再得天花了。但是琴纳的发现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支持,相反却遭到了一些人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琴纳的说法是把人当作下贱的牲口,并认为牧场女工得的病与牛痘毫不相干,有人甚至提出要将琴纳开除出医学会。面对人们的反对,琴纳坚定不移,深信用牛痘接种能使人免除天花,并继续进行试验。
经过二十多年的系统观察与实验,琴纳终于发明了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1796年5月21日,是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日子,就在这天,琴纳首次在家乡给人接种牛痘。世界上第一位接种牛痘的,是一个8岁的男孩杰米。琴纳找到了一个刚感染了天花的女孩,从她身上取了一些痘疮的疮浆种在杰米的左臂上。3天之内,杰米只是稍微有些不舒服,可很快就恢复正常了,只是在左臂上留下了一个淡淡的疤痕。6个星期后,琴纳给杰米接种了天花病人的痘浆,他竟安然无恙,连轻微的反应都没有!原来,杰米已经有了对天花的免疫力。琴纳以自己的试验向世界宣告:人类开始了战胜天花的新纪元。
由于普遍种牛痘的缘故,天花逐渐被征服,并最终被消灭。在我国,最后一例天花病人的发现是在1960年,世界上最后一例天花病人的发现是在1977年。1979年10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终于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正式宣布:天花已经在人间灭绝了!
琴纳发明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方法的动机是为了拯救人类免遭天花的危害,他的这种对人类崇高的爱转化成了他征服困难的无穷动力。
赵章光发明“101生发灵”,是出于对乡亲对病人的强烈的爱。
赵章光是一个普通的乡村医生。那时,在他们家乡有一种很厉害的疾病,叫“鬼剃头”,会在一夜之间掉光头发。有多少人为失去美丽秀发而痛苦,也有的年轻姑娘在灾难和舆论的打击下,饮恨自杀。有一次一个秃了顶的少女因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走上了轻生之路。在被抢救过来之后,父女俩泣不成声地拜倒在赵章光面前。乡亲们的疾苦震动着赵章光的心灵,一股对人民的爱,对乡亲们的爱,始终如潮水般推动着赵章光不畏困苦,勇往直前。
作为一个乡村中医,赵章光没进过高等学府,甚至没有摸过现代化实验室中的一个烧瓶,他深深感到知识和经验的不足,他便一面搜集资料,一面寻找中草药进行实验。乡亲们听说他在研究医治脱发,纷纷跑上门来求医。可是由于实验初期效果不十分理想,遭到了一些人的指责,并下令赵章光不许再“非法行骗”,还对他进行了严厉的处罚。在困难与挫折面前,赵章光并没有屈服,他卖掉房子,借债数千,并冒着生命危险用有毒的草药在自己身上试验。终于有一天凌晨,他的门被猛烈地撞开了,乡亲们激动万分地跑来向他报喜:头发长出来了!头发长出来了!
终于,赵章光发明了“101生发灵”。这一发明,也使得许许多多大洋彼岸的姑娘,在赵章光面前流下了喜悦和感激的泪水。
信念型动机是一种高尚的动机,一个创造者只有将发明创造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发明创造的热情结合起来,才可能获得发明创造的强大动力,并表现出面对挫折和失败时的不屈不挠和为崇高事业而献身的精神。
2.创新动机的功能
一般说来,人的各种行为和活动都离不开动机,创新活动更是如此。动机在激励创造活动方面,有这样一些功能:
(1)唤起创造行动的始动功能。
动机可以激发个体产生具体的行为。恩格斯说:“就个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1]这就是说,人的各种行为都体现着他们所需要的客观事件对他们所产生的激励作用。由这种强烈的需要产生行为动机,再由动机引发相应的行为活动。所以动机是行为的本源,是推动行为的原动力。创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动机对创造起发动作用。
(2)维持创造活动达到目标志向的功能。
动机可以把行为导向特定的方向、预期目标。没有明确动机支配的行为,往往因缺乏理智的控制而不能持久。在明确动机支配下的行动常常表现为意志的行为。主体对为什么要行动、如何行动,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并且,会为达到这个目的而做坚持不懈的努力。
(3)动机的强化功能。
动机和行为结果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强化的。动机可因行为的良好结果而加强,从而使行为重复出现,并得到巩固。这是正强化,起着肯定行为、加强行为的作用。如果结果不良,该行为就可能停止不再出现。这是负强化,起着否定行为、抵消行为的作用。因此,动机对人的创造行为起着以正负强化形式出现的调节控制作用。
工人们正忙碌者。有人向一个砌墙小组的3位年轻工人发问:“你们好,这些天都忙些什么呀?”
甲回答:“你不是看到了,我正忙着砌砖。”
乙回答:“我忙着赚钱。”
丙回答:“我忙着建设一座世界上最有特色的建筑物。”
若干年后,甲与乙依然是工地上的泥瓦工,而丙却已经是赫赫有名的大建筑师。为什么同为工地上砌砖的工友,后来的命运却迥然不同?原因不在别处,就在自己身上动机不同、思维不同,结局也就两样。甲的目光只在手上,脑子只想到眼前的工作。只要把墙砌得直、砌得正,就一切都满足了,毫无进取之心。可想而知,时间的流逝只是使他砖墙砌得更直、更正,技术更加熟练而已,其他的收获就不大了。乙比甲前进了一小步,从砌砖想到了赚钱,但目光只在金钱上,脑子只想到养家糊口,他关注的只是眼前利益,思想层次也很低。因而只要能多砌砖,多赚钱,就一切都满足了,缺乏更高的要求。由于目光短浅,自然也不会有更好的前途。而丙就不一样了。虽然他也有砌好砖、养好家的责任,虽然并没有人对他提出更高的要求,但他目光远大,胸怀未来,手持瓦刀砖头心里却想着发展前程。由于他对自己的将来有所规划,目标明确,所以不满足于现状。有这样的思想意识,他的思维细胞当然就不闲着,会一直处于活跃状态:砌一道砖墙,想整座大楼;干简单工作,想设计特色;忙眼前活计,想改进创意。自己给自己出题目,自己给自己加压力,新的思想自然会不断创造出来,新的知识自然会不断吸纳进来,个人的前程也就越来越光明了。
三、创新活动受环境的制约
所谓创新环境,就是影响创造者在创造过程中的外部条件。
生活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中的人类,当然离不开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更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心理要获得正常发展,就必须接触社会,接受来自社会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影响,在实践当中逐渐丰富、发展和完善。创造性思维同样要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种影响与制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影响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如社会文化背景、传统观念、家庭与学校的教育方式对人的创新意识、自信心、独立性的形成,对思维方法和创新技法的掌握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另外也有可能制约已有创新潜力与能力的发挥。我们常可看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具有一定水平的人,尽管自己很努力,也很尽职,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发明创新却寥寥无几,甚至一事无成。然而一旦换了个环境,便如鱼得水,创造才能得到充分施展,革新发明成果接二连三地涌出,硕果累累。在这个巨大的变化中,诸如新领导的信任与支持、新型的社会关系、浓厚的创新气氛以及其他物质条件等无疑起了重要作用。
创造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创造者创造才能的造就、创造课题的提出、创造过程中所需要的物质材料和信息,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环境因素中的自然条件、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等都会对创造活动产生影响。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充分肯定内因是变化的根据的前提下,外因的条件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创造性资源,有必要对影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发展和发挥的各种环境因素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1.环境与创新的关系
近代中国为什么没有诞生自己的瓦特或者达尔文?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由于当时特定的环境。我国当时处于根基牢固的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人们满足于男耕女织的传统生产方式,或者陶醉于渔歌互答的桃源生活,统治者昏庸无能,人民又生活于暗无天日之中,这种环境里没有谁需要蒸汽机,也没有什么条件去研究蒸汽机,当然更没有必要和可能派舰船去作环球考察了。这个时期中国的科学创造远远落后于西方,也就是必然的结果。相反,新中国成立后,原子弹、氢弹相继爆炸成功,牛胰岛素在世界首先合成,一大批创造成果在华夏大地上争奇斗妍,中国人的创造活力顿时恢复。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人的创造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又获得一次大解放,杂交水稻、超导研究、核聚变反应……又走到世界前列。创造与环境就是这样有着紧密的联系。
创造与环境的联系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不利的环境因素对创造的阻碍作用。
环境因素对创造活动的影响,有时可表现为不利的环境因素,会对创造者创造才能的发挥起着阻碍的作用。比如说,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古代对人体内脏的研究就曾经历过一个曲折的过程。
要了解和研究人体内脏的结构,最好的办法就是对人体进行解剖。但在封建社会里,传统观念认为身体发肤,受诸父母,不能损伤,要对死人开膛破肚进行解剖,简直就是大逆不道的事情,因而要想正确认识人体的内脏结构,就难上加难。据史书记载,公元5世纪的南北朝时期,有一个名叫唐赐的人,家住沛郡相县(现在的安徽濉溪)。有一天他去北面村子彭家喝酒,回家后突然发起病来,一口吐出了10多条虫子,就此一病不起。临死的时候,他把妻子张氏和儿子唐副叫到床前,叮嘱张氏在他死后,把他的肚子剖开看看究竟是什么病。唐赐死后,张氏照他的话,剖开他的肚子验看。这一来可惹下了杀身之祸,官府竟将张氏和唐副抓了起来,判处他们“凌迟”,就是将他们千刀万剐处死。在这种情形下,要想研究人体内脏结构是很困难的。
到清朝时,这种情况仍没多大改变。当时著名医学家王清任在行医实践中,发现我国古代一些医书中对人体内脏的描述存在许多不正确的地方,于是他决心利用各种机会,对人体内脏结构进行研究。1797年春天,30岁的王清任行医来到滦州(现在的河北唐山)的稻地镇,正值当地麻疹流行,死了很多孩子。穷人家买不起棺材,用草席一卷,就把尸体扔在荒野里。有的被野狗拖来拖去,咬破了肚子,露出了内脏。王清任一见,认为这正是他观察尸体内脏的好机会。于是每天天刚亮,趁还没有行人经过,就来到荒野,细心地翻动着一具具尸体,一边察看,一边画图。他一连花了10天的工夫,把内脏的各个部分详细地画了下来。通过这次观察,他对人体结构有了比较完整的印象。两年后,王清任在奉天(现在的辽宁沈阳)一带行医,听说一个妇女因打死丈夫和公公被判为剐刑,要对犯人开膛破肚。王清任又赶到刑场,利用这次机会观看了人体内脏。
王清任经过42年的辛勤探索和实践,终于完成了《医林改错》这部流芳百世的伟大著作。王清任在他的《医林改错》这部书里面,记载了许多过去医书中从未提到过的重要器官,还纠正了前人许多错误的说法。书中他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见解:人的思想和记忆,是由脑子掌管的,而不是心脏的功能。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那样的环境里,要想真正获得关于人体内脏结构的认识,正确地指导人们的医疗实践,那是非常困难的。
在欧洲的黑暗漫长的中世纪里,情况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古老的罗马帝国曾经有过繁荣昌盛的景象,他们在建筑、农业、医学等方面有过重大的成就,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然而,当欧洲进入中世纪后,却是文明史上贫乏的时期,科学文化不仅没有发展,反而衰退了。这种衰退,一个原因是蛮族的破坏。蛮族不需要城市,他们攻陷西罗马帝国的城市后,就拆毁教堂、宫殿和剧场,取下这些建筑的石块,去造房子和作防御工事。他们不懂得交通的作用,把连接帝国各地良好的道路都破坏掉。因此,在蛮族统治的地方,商业几乎停顿,繁华的城市变为果园,热闹的港口变成渔村,学校几乎消失,识字的人越来越少。在中世纪前期,欧洲普通老百姓都是文盲,骑士也基本是文盲,就连出入宫廷的许多贵族大臣,也大都一字不识,只有少数教士才掌握了拉丁文。
科学文化衰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基督教对科学的敌视,对学者的迫害。
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后来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在中世纪,基督教又受到封建统治者的青睐,成为欧洲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教会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实行严格的控制和禁锢,他们破坏学校、毁灭文化,扫除教会以外的一切文明,千方百计使人民处于愚昧无知的状态。在那些时代,科学被认为是对上帝的侮辱,真理成为无人问津的畏途,一切智慧都在圣经里,一切学问都归教会神父们所有。疾病被认为是上帝惩罚有罪的人,想医治疾病就是藐视上帝的智慧,结果瘟疫从一个城市传到另一个城市,牺牲了无数人的生命,但他们临死时还念念不忘上帝。在那些年代里,欧洲大学主要讲授神学,而把科学当作神学的侍女,一切科学理论都要以基督教义为准则,要为神学服务,一切与基督教义相抵触的思想,都被斥为异端,会遭到残酷的迫害。比如,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杰出的女数学家海帕西娅,就是因为不肯信奉基督教,被告发为“异教徒”,结果在大街上被人残忍地撕得七零八落。就这样,在中世纪的最黑暗时期,整个欧洲,是个没有医学、没有道路、没有科学的世界。当时欧洲人所求的只是灵魂清洁。耕地用的是木犁,最好的运输工具是牛车,有四头牛便是贵族的象征。在那些年代,他们不晓得数学、地理、医学、天文,只晓得用杠杆、轮盘、滑车,但除西班牙人以外,全欧洲没有人会解释这些简单机械的作用原理。
在这样极端黑暗、蒙昧的时代里,要想取得重大的科学发明创造,自然是很困难的。
(2)有利的环境因素对创新有着促进作用。
就像适宜的气候能为生物带来繁荣一样,适宜的环境亦能极大地焕发创造力。
公元15世纪前后,西欧的生产技术已经有了显著的进步,陆续出现了资本主义关系的萌芽。到了15世纪末,随着新航线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世界市场形成了,这就进一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和封建贵族发生尖锐的利害冲突和激烈的对抗。为了同神学对抗,资产阶级思想家便求助于古代亡灵,掀起了研究古代学术的热潮,意大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繁荣,这便是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借助于古代文化以反对封建制度和宗教势力的一次斗争。文艺复兴很快传遍整个欧洲。文艺复兴同在英法出现的空想社会主义、在德国等国发生的宗教改革运动、在各地爆发的农民起义和城市手工业者起义一起,共同汇合成汹涌澎湃的洪流,冲击着封建社会的基石,震撼了一切领域。就是在这样一个大动荡、大变革、大分化、大改组的时代里,宗教神学和经院哲学对科学发展的枷锁被砸碎,科学得到了解放,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文艺复兴的洪流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预示了自然科学春天的到来;而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则掀翻了整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把自然科学从神学的侍女的地位中解放出来,吹响了近代科学革命的号角。
美国是世界科技强国,这与美国有着良好的创新环境密不可分。
美国有一个宽容的、开放的移民文化环境,从历史上看,美国绝大多数人口为移民。因此,她包容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美国政府除非常重视本国人才培养和使用外,不限国籍,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从国外吸引了大批高层次人才,为他们提供完善的科研条件和科研环境,使世界上许多优秀人才云集美国的各行各业,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创造了一个能够体现个人价值和个性人文环境。
美国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美国的财富在犹太人的口袋里,智慧却在华人的脑袋里。”在海外的华人表现在创造活动中特别富于颖悟,特别勇于超越的大智慧。以美国华裔为例:
全美最著名的高等学府,有1/3以上的系主任是华裔。美国电脑中心有1000多名研究员为华人,该中心共计19个部,其中有12个部由华人担任主任,约占了1/3。全美最大的电子计算机企业——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拥有工程师800名,其中500名为华裔,占了1/2强。美国机械工程学会有12个分会主席,一半是由华人担任。美国航天研究中心及阿波罗登月工程等超级科技单位,华裔科技专家也数以千计。其中,不乏蜚声国际的名流。如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等荣获国际学术界最高荣誉“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以及举世闻名的太空人——王赣骏、张福林。其他如女物理学家吴健雄,数学家陈省身、刘家翘、丘成桐,电脑专家王安,建筑学家贝聿铭、林同模,教育家晏阳初,光学家高锟,超导专家朱经武等世界公认的一流科学家更是不断地脱颖而出,引世人瞩目。全美最重要的中学生科学竞赛“西屋科学奖”,连续5年被华裔学生夺魁,轰动了美国社会。全美一年一度的高中学生“总统奖”,有大半被华裔学生赢得。华裔占全美人口0.4%,然而却占有其一流科技精英的1/4强,而且,其中的许多人不是一般地获取了成就,而是其成就表现得出类拔萃[2]。
上述的事实足以令人受到震撼。
美国华裔的成就举世公认,其出类拔萃的智慧表现令人艳羡。在美国,华人的脑袋成为智慧的象征,华人的创新智慧的发挥得心应手,他们除了接受了一切中华民族的后裔所接受了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和优秀的资质之外,还因为有着良好的创新环境。美国的文化环境具有兼容并蓄的特征,和相对来说平等竞争的社会氛围,具有比较优越的物质设备及实验条件,以及对超越态度的宽容,相对公平的成就观,等等。
(3)在逆境中挺进。
创造环境可以给创造者创造才能的发挥以影响。有利的创造环境,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创造才能,使他成果累累;不利的创造环境,可以阻碍一个人的创造力的发挥,使他一事无成。但是我们还要说明的是,这并不是绝对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创造者自己。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有的人养尊处优,却整天昏昏然,毫无创造性。这是因为,人有一种怠惰性,有恃无恐,无忧无虑。条件优越的人更易怠惰,碌碌无为。怠惰就不可能有所创造,这样天长日久地下去,意志就会衰退,智慧就会枯竭。美国行为学家斯金纳曾经做过一个有名的实验。他将100人分为A、B两组,他向A组的50人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而B组所处的环境却不很理想。A组的人说声想打高尔夫球,只需背上球包,带上服务员,就会有小面包车把他们送往球场;要想玩麻将,麻将桌就会出现在他们的眼前;说声想吃法式西餐,马上就有人端来。与此相反,B组的50人却无论干什么都不能随心所欲。这样过了六个月,环境优越的A组成员整天昏昏然、精神倦怠;而B组成员却提出了许多新设想,并且开展了大量的新工作。这说明,环境对创造有影响制约作用,但并不起决定的作用。顺境有时反而不利于成才,逆境有时则可对人类创造成才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因为它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强烈的事业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使人感到正处在一种紧张气氛之中,迫使其想方设法、绞尽脑汁来摆脱这种困境,从而达到开发创造力的目的。
古往今来,身处逆境却能挺身而起、自强不息、战胜逆境,从而作出重大发明创造的科学家有许许多多。
请看居里夫人的创新之路。
玛丽·居里,法籍波兰女科学家。原名玛丽·斯可罗夫斯卡,因嫁给皮埃尔·居里而更名,世称居里夫人。她1876年出生于波兰华沙,母亲早亡,父亲是一位有着深沉爱国思想的中学教师。早在玛丽出生前100多年,她的祖国就已被奥、俄、德瓜分了,因此她的中小学不得不接受当时统治华沙的俄国人的奴化教育,受父亲影响的她从小就有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反抗意识。
中学毕业时,玛丽是金奖毕业生,但当时的波兰大学不招女生,女子若想读大学就得到国外去。中学毕业后,为了帮助想学医的姐姐去法国留学,16岁的玛丽辗转于城市和乡村之间做了6年在当时看来只有穷苦女子才肯做的家庭教师。这期间,尽管历尽艰辛,却从未间断过刻苦自学。姐姐毕业后,玛丽也学有所成。由于她立志要做一个对自己祖国有用的人,24岁那年冬天,玛丽来到法国首都巴黎,考入巴黎大学理学院。
在巴黎,她像许多穷学生一样,过着极度清苦的生活。她租住在一家四楼顶上的阁楼。为了省灯油,她每晚到图书馆去看书直到闭馆。在冬天最冷的日子里,她经常穿着衣裤睡觉,冻得睡不着,就把屋内所有的报纸压在被子上,还不顶用就又在被子上压一把椅子。有一段时间她因严重营养不良而经常头晕,甚至突然昏倒,一些同学不解,可谁知道她一天只能吃上几颗樱桃充饥呢?
在困境中,玛丽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课堂上和实验室里。由于刻苦努力,成绩突出,在大学二年级就取得了物理学硕士学位,次年又取得了数学硕士学位。1895年,玛丽结识了巴黎理化学院实验室主任皮埃尔·居里。皮埃尔是一位奋发有为的青年,他的造诣已经把他推到法国科学家的前列。决心为科学事业献身的共同愿望从此把这对青年人结合在一起,人们尊敬地称她为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是爱因斯坦、普朗克等伟大科学家的同代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是人类科学尤其是物理学从大危机、大革命走向大振兴的年代,也是科学史上最辉煌、最激动人心的年代。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具有强大穿透能力的X射线;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尔因研究X射线而发现了铀能自行发出类似X射线的天然放射线。铀元素这种物质在没有任何外部作用的情况下自发地放射出放射线的现象,引起了居里夫人的强烈兴趣。由于当时放射性刚被发现,还是个未经开发的园地,她决心解开放射性之谜,探究这种怪异射线的来源。物质的放射性迷住了她,为了收集更加丰富的实验资料,她除了测试纯粹的元素和它们的化合物之外,还到处找矿石、灰渣等物质来检验。他们在测试过程中,出乎意料地发现,从奥地利波希米运来的沥青铀矿里,存在着比铀大得多的放射性物质。居里夫人马上着手寻找这种新元素。
经过反复的分离、淘汰,1898年7月,她从矿石中含铋的部分中,分离出一种新的放射性元素,它的化学性质与铋相似,放射性比纯铀强400倍。无疑她成功了。在这带来巨大喜悦的成功之际,她想起了自己无限热爱的灾难深重的祖国,于是她把这一新的元素命名为“钋”(Polonium),用来纪念自己的祖国——波兰。
发现钋之后,他们准备分离沥青铀矿中放射性集中的另一个化学部分。他们借来手推车,把廉价买到的8吨矿渣运回他们简略的实验场。8吨矿渣,靠一口大锅,一根铁棍,夜以继日地搅拌、煮熬、沉淀、提纯、分析,夫妻俩整整干了4年。4年里,他们吃尽了苦头,毒烟呛得他们既咳嗽又喘气,但他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找出新元素。终于在1902年年底在这种含量极其微小的矿渣中分离出0.2克新元素。这种新元素的放射性比铀大150万倍,居里夫人将它命名为镭(Radium),意为射线的给予者。
当天晚上,居里夫妇来到他们为镭而苦干了4年的棚屋,没有开灯,他们看到实验台上小试剂瓶中微蓝色的荧光在闪烁,这就是他们历尽千辛万苦、大海捞针般地为人类找到的镭。他们陶醉了,觉得一切都得到了报偿,一切都是值得的,这大概就是人生幸福的最高境界吧!
由于镭的发现,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分享了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居里夫人所处的环境是艰难的,从小家庭生活贫困,求学的道路充满艰辛,搞科学实验时,没有实验室,没有必要的实验器材,没有足够的实验经费,然而这并没有动摇她对科学的追求,她以坚韧的毅力奋勇进取,取得了重大的科研成果,发现了两种新的放射性元素,首创了放射学,为人类利用原子能开辟了道路,并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
古今中外像居里夫人那样在逆境中奋勇拼搏的事例有许许多多,他们的成功之路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大有作为,面对逆境时绝对不能低头屈服,而是应该挺身而起,与逆境奋勇抗争!
面对错综复杂的环境因素,一个创造者就应该善于发掘和把握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对于环境因素中的那些不利的部分,必须能够适应甚至加以改造,向不利的环境挑战。
2.影响创新的环境因素
创新需要良好的环境与气氛。影响创新的环境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社会环境。
科技工作者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创新的,社会环境对创新有着重要的影响。社会环境对创新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表现为:
①社会安定。安定的社会环境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条件。社会安定能使科技工作者产生创新的心理安全感,情绪安定,注意力集中在创造对象上,潜心研究。社会动乱使科技工作者产生心理上的不安全感,甚至恐惧感,情绪紧张,难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创造对象上。
社会安定与否对我国科技工作者创造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在十年动乱中,不少研究机构被解散,把科技人员当作“臭老九”加以批判,一些科技工作者受到迫害。这种动乱不安的社会环境严重地压抑了科技工作者的创造力,阻碍科技创新的进行。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以后,特别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科技工作者得以在社会安定的环境中进行创新,科技创新可在正常的社会秩序下进行。
②社会需要。社会需要对人的创造力产生巨大影响。战争年代需要军事人才,军事家的创造力得以充分发展。经济建设时期需要科技文化方面的人才,科技工作者适应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需要而使创造力得到充分发展。
现在,我们国家对科学技术特别需要。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社会对知识、对人才需要的反映。社会对科学技术与科技人才的迫切需要极大地推动科技创造,充分地激发科技人员的创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正在逐步形成,这为科技人才的成长与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③学术民主。科技工作者的创造性思维是极其复杂的过程。科技创造成果是科学家创造性思维的效应。科技工作者的创造性思维是否符合实际,是要由实践来检验的。科技创造有成功,也有失败。科学上的是非是要通过实践,通过学术讨论来解决的。要支持与鼓励科学工作者的科学创造自由,发扬学术民主,必须贯彻在真理面前、在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无论学术权威,还是领导同志在学术问题的讨论上,都是百家中的一家,其他人都有平等地发表学术看法,特别是不同的学术观点的权利。这实际上是保护有关同一问题的各种不问见解的创造性思维。如果采取行政手段去解决学术问题,不可避免地要造成失误,压抑科技人才与压抑创造性思维。如果把学术问题归结为世界观问题,或上升为政治问题,就会使科技工作者谨小慎微,人心惶惶,抑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阻碍科技创造。
(2)工作环境。
就一个科技单位、一个科研集体而言,创造的心理气氛对集体成员的创造心理有很大影响。如果科研集体的创造心理气氛浓厚,创造的价值观高,则人们都沉浸在创造的热情中,大脑皮层形成了创造的优势兴奋性。反之,如果科研集体创造的心理气氛淡薄,无所事事,谈论吃穿,评头品足,注意力不是集中在创造的对象上,大脑皮层形不成创造的优势兴奋性,创造性思维就得不到发挥。这就是为什么一个科技工作者在创造心理气氛淡薄的单位里,一事无成,而调到一个充满着紧张、和谐、浓厚的创造心理气氛的单位里,却能成果累累的原因。
科技工作者的人际关系好坏对科技创造产生很大的影响。人际关系好,心情舒畅,心理上有安全感,有助于发挥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人际关系紧张,相互猜疑,彼此戒备,内耗丛生,心理上存在不安全感、压抑感与恐惧感,则会阻碍创造性思维的发挥,降低科技创造的效果。人际关系可分为纵向人际关系与横向人际关系。纵向人际关系也就是上下级关系;横向人际关系也就是平行的人际关系。纵向人际关系好对科技人员的科技创造是一个很大的心理支持;反之,对科技人员的心理是一个威胁,导致情绪低沉,影响创造力的发挥。在横向人际关系中,人际关系长期紧张,也会严重地影响科技创造。
(3)学校环境。
学校是学生接受正规的、完整的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是一个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儿童从进入学龄起,学校就成为他的生活的一部分。在学校的活动中,学生不仅在形成着各种与创造性思维密切相关的个性品质,还要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在学习与应用过程中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学校这个复杂的环境中,影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挥的因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主要因素有:
①培养方向。当前,我国提倡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但只要对当前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培养过程和结果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培养优良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工作还远未放到应有的重要位置上。似乎在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整个教育过程中,学校的主要目标就是传授知识,而不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学校教育好像就是为了升学率和排名次,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机械地搬用现成知识,而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能独辟蹊径、勇于和好于创新者所占比例不高。
②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教学的目的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当然教师也会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却要留神使自己的表达尽可能地和教师的完全一致。如果某一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与教师的期望的不一致的回答,轻则予以冷淡反应或直接否定,重则会遭到讥讽或训斥。曾有一位教师在课堂上要学生举例说明“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原理,一学生回答说:“鸡蛋能变为小鸡。”对于这一课本中“原装”的答案,教师点头称许。接着又问:“为什么鸡蛋能变成小鸡呢?”另一学生突然冒出一句:“因为它是生的。”该教师大为不悦,即讥讽道:“废话!如果是熟的就可以吃了。”于是在全班同学一阵哄堂大笑之后,课堂气氛便转入沉闷——谁还敢动脑筋想问题呢?
③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学校是一个大集体,这个集体中除了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外,便是数量众多的学生。学生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创造特色。他们从四面八方汇入这个集体后,便会以各自的方式向周围辐射着自己的影响。有些学生由于其在校内角色地位的特殊性,如学生干部、成绩优异、有其他特长等,其影响特别大,一个人有小发明的兴趣就会影响一批人去“胡思乱想”、“异想天开”……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并非是为创造而创造,大多是为了获得那种成功的喜悦和乐趣,为了满足其强烈的荣誉感和好胜心。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的能量不可低估。
④课外活动。不少学校的课外活动形同虚设。殊不知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极好环境。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小考察、小制作、小革新、小发明等饶有兴味的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到许多在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还能起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他们勇于探索与创新精神的作用。
(4)家庭环境。
家庭是每个人出生后最先也是长期接触的生活场所。国内外教育科学的追踪研究表明,从出生到八岁,是儿童一生中身心发展最快的时期,从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方面来看,此时儿童生活在家庭及周围环境中,许多外界信息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新异刺激,容易激起神经系统较高的兴奋水平。处于儿童期的孩子,家庭是他们最熟悉的环境,家庭成员是其最亲密的人。他们在长身体、增知识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接受着来自家庭的政治经济地位、家长的个人修养、教育观点、教育水平以及整个家庭成员的言行等因素的影响,并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打下深深的烙印,逐渐地浇铸出个性结构模型,培养一些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和塑造一些对创造性思维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个性品质,如创新意识、自信心、独立性、勤奋精神、顽强毅力。如果儿童在家庭这个人生的第一课堂中就能形成一些良好的创造个性,对将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必将起到积极有益的作用。
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许多研究材料表明,家庭中不同类型的教育方式与方法,对子女的创造个性的形成有各不相同的影响。一般将家庭教育方式分成民主的(宽容的)、独裁的(权威的)、溺爱的(放纵的)三种类型。民主、宽容的家庭教育方式表现为家长在对子女的活动进行保护的同时也给予积极的社会和文化方面的训练,尊重子女的人格,以平等诚挚的态度相待。在家庭里民主气氛浓厚,人人都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权利和机会,子女产生出一些天真的想法时,常予以鼓励与引导,使孩子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独立见解;遇有不同观点也能做到辩而不压,不以家长个人的是非观和兴趣倾向来强迫子女服从。在这种平等、融洽、和谐的家庭气氛中,子女遇事肯用脑且善用脑,敢于表述自己的思想观点。独裁的教育方式是家长的民主意识丧失殆尽的一种极端表现。家长处于家庭中支配一切、决定一切的地位,对孩子的言行有诸多的不合理的干涉与限制,以我为准,唯我的意志是从,满脑子权威观念,稍不如意就指责训斥,甚至不惜用武力予以压制征服。子女在家中根本没有地位,也没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权利。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儿童就容易产生自卑和恐惧心理,服从意识浓厚,使创造力受到压抑。溺爱型的教育则是无节制宽容的极端表现。父母将子女视为掌上明珠,百般宠爱,百依百顺,过分娇惯,久而久之,儿童就易形成自高自大、固执,不能吃苦耐劳等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不良个性品质。
总之,家庭教育环境因素对人的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3.创新环境的优化
在人类发明创造的历史上,虽然我们可以发现,不少置身于优越环境而悠然自得的人往往一事无成,而不少的人在艰难困苦的磨砺中却做出了重大的发明创造,因而,创造环境并不是创造的决定因素。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提供一个能激发创造力的优良环境,对于开发创造力、培养和造就大批的创造型人才,毕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因而,作为社会,作为国家,作为政府,还是必须注意创造环境的优化,应当为每一个创造者尽可能地提供良好的创造环境。
关于创造环境的优化,我们也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1)家庭环境的优化。
许多研究表明,创造力高的儿童比创造力低的儿童在家里享有更多的独立自由和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机会。要培养有创造性的人才,就应该促使儿童想象、幻想和思想的“自由飞翔”。因为,早期的儿童各方面都不成熟,有很大的依附性,如果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有意培养小孩的独立性,遇事同小孩辩论,让小孩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思维,这样就会培养小孩灵活的思维能力,丰富小孩的想象力,使小孩的创造力得到发展。
(2)学校环境的优化。
要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学校教育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然而,在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和教育形式中,主要目的是传授知识、记忆知识,而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才能;要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就必须改革旧的教育体制、教育形式,实施创造性教育。
归纳起来,传统教育与创造教育有以下10点区别:
①传统教育重在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创造教育重在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
②传统教育强调学生储存、积累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创造教育强调学生提取、加工信息的能力;
③传统教育给学生现成的、唯一的标准答案,创造教育提倡学生探索众多的设想方案,需要学生进行选择和决策;
④传统教育着重学生聚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教育着重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
⑤传统教育重在人类思维的结果,提供结论性的东西,是结论性教育,创造教育着重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和实践过程,是“过程性教育”;
⑥传统教育注重培养解决精确领域问题的人才,创造教育注重培养解决模糊领域问题的人才;
⑦传统教育强调教育的统一性,是对学生进行低标准的全面平推,创造教育强调教学的差异性,是对学生高标准的选择性突破;
⑧传统教育强调传统规范,创造教育讲究未来的发展
⑨传统教育强调对当今社会的适应能力,创造教育注重学生对未来社会的应变能力;
⑩传统教育强调模仿与继承,培养“应试型”、“知识型”人才,创造教育则强调变动和发展,培养“创造型”、“素质型”的人才。
从以上比较中可以看出,创造教育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新型教育,它不是以知识积累的多少为目标,而是以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创造型、通才型并有综合能力的人才为目标的。
当然,培养创造型人才,并不是不要知识积累,而是要求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还要求能够尽量突破原有的知识范围,尽力产生新的知识。
(3)社会环境的优化。
广义地说,社会环境是包括了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不过,我们这里所指的社会环境是指创造者从学校毕业步入社会之后,对创造者创造活动施加影响的那些环境因素,诸如社会制度、社会文化遗产、社会对开发创造力的态度等等。
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激发创造者极大的创造能量,要达到优化社会环境的目的,不妨从以下方面考虑:
①承认个人创造。尽管今天的科学已经进入群体协作的时代,但是从事创造的毕竟还是必须凭借一个一个的个人,当一个一个的个人在感到领导忽视他们的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作用时,他们就容易失去创造的热情或心怀不满地离去。因此,应该承认个人的创造。
②要有创造性的领导。在科学研究机构的各个管理位置上,应该使用有创造性的人员,他们善于激发下属的创造性思考,并用其来解决问题。如果领导者没有创造性,他的思想深深地为种种框框所束缚,他就往往不愿意给其下属以必要的自由来探讨和发现新思想。如果科学家在那些没有创造性的人手下工作,要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是困难的。
③要善于使用有创造性的人才。要善于发挥创造者的聪明才智,使用富有创造性的人来解决各种疑难问题。
④提供后勤保障。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提供足够的科研经费,各种科研设备器材。
⑤提供各种形式的奖励。给科学创造取得重要成果的人以奖励,这既是社会对创造者辛勤劳动的一种肯定,同时又能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创造风气。
⑥建立健全完善的专利制度。
创造发明成果是一种宝贵的财产,必须给予可靠的保护。保护创造发明的成果,对于维护创造者的正当权益,支持和激励发明创造活动,促使发明创造成果的推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百多年前,有个名叫屋寅村治的日本发明家,十年如一日,专心致志,耗尽家产,终于发明了一种日本式的纺织机。新纺织机问世并在社会上表演之后,由于十分适合当时日本纺织工业发展的需要,各地企业竞相仿制,结果资本家从机器的应用中大发其财,而发明者却得不到任何报偿而穷困潦倒,妻子儿女差点饿死。为什么竭尽全力为技术进步作出贡献的发明家,结果却如此不幸?除了资本主义社会剥削制度这一因素之外,还与当时日本尚未颁布专利法,创造发明成果得不到法律保护这一客观因素有关。
在我国专利法颁布之前,在发明创造的领域内也有类似现象,有些单位或个人辛辛苦苦搞出了发明创造,其他单位可以不花任何代价占有。常常出现发明单位或发明者两袖清风,而占有者却名利双收的怪现象。这无形中挫伤了创造者从事发明创造活动的积极性。
专利制度是创造发明者的保护神。在专利制度下,通过发明者的申请,国家专利局的审查批准,国家承认其发明创造成果的发明权和专利权,同时将发明内容加以公布,允许实行技术有偿转让,除法律规定的极少数特殊情况外,他人要获得专利权的技术,必须取得专利权人的同意,并签订书面许可合同,支付使用费。否则,就是侵权。对于侵权行为,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有权请求专利管理机关进行处理,或向人民法院申诉,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专利法诞生,用法律手段保护发明成果及其推广,极大地调动了人们创造发明的热情,这无疑是中国发明创造史上光辉的一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