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今日全球宏观经济观点

今日全球宏观经济观点

时间:2023-08-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文版序二2011年10月,我有幸受邀参加了由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与国际贸易和可持续发展中心以及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联合举办的主题为“中国技术崛起的事实和经验:对有关创新、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全球讨论的启示”国际研讨会。迪特的这本关于中国自主创新和标准化战略的著作是其在该领域内长期持续的工作和研究的一个体现,该书包含了许多构建上述对话所急需的实施和证据。

中文版序二

2011年10月,我有幸受邀参加了由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与国际贸易和可持续发展中心(ICTSD)以及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联合举办的主题为“中国技术崛起的事实和经验:对有关创新、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全球讨论的启示”国际研讨会。

在此次研讨会上听取了多位与会人士的发言,其中包括于洋博士从中国的角度对标准、技术和知识产权之间关系所做的发言。我意识到这与迪特·恩斯特的著作具有很大的相关性。我又忆及2007年与迪特的初次相遇。欧洲专利局于2007年发布了《未来的情景》一书,该书开创性地从变革的主要动因(社会、地缘政治、大企业和技术科学)的角度分析了未来若干年内在全球知识经济中存在的风险和机遇。并非巧合的是,中国的技术水平的提升和与之相关的不断升级的“标准之战”被选定为该书四种情景之一的深层驱动力。

能够令我们志同道合的是对被迪特称为“全球知识经济治理”的共同的浓厚兴趣。简言之,如果技术知识是全球经济和社会领域内的关键性的战略资产,那么有关它是如何产生、占有、结合与传播的问题则是至关重要的。领军企业之间和国家之间为达到技术的主导地位而展开的残酷的竞争已不再成为人类向前发展的唯一驱动力。诸如气候变化、食品与能源安全和公共健康等全球规模的挑战使得人类社会需要一种集体的与合作的知识产生与分享模式。

在20世纪70年代,即目前全球化时代和及其知识型火山能源发展之初,一位伟大的美国乐观主义者巴克明斯特·富勒意识到其后的时代是基于知识的,即“以保护、培育、支持和适应生活中各种增长需求的技术实力”。他认为我们将跨越一条边界:“它不再是你或我。利己不必要且因此无法因生存而变得更加理性。战争已经是过时的了”。

然而,与此同时在大西洋的东岸,一位法国建筑师和哲学家保罗·维利里奥却谈起了有关未来的负面的视野。现实中有历史意义的新奇之处在于人们没有虑及当前苦难的解决方案,因为所有观点均变得相反,这种针对未来的虚无主义的观点持续地玷污着我们的现状并且先天地谴责任何尝试改变的努力。根据他的观点,技术,尤其是在前所未有的操纵潜在的虚拟现实,已成为问题的一部分而非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因此,两者孰是孰非?在我看来,自相矛盾的是,两者都是正确的。正如富勒的观点,我们目前已有十足的能力远离蛮荒,同时,也正如维利里奥所言,我们的视野已没落。因此,我们必须扪心自问,我们能够做些什么以矫正我们的视野,尤其是要提供给青年一代一个切实可行的视角。对于我们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而言,一个更深层的问题是如何使技术服务于人类而不是人类服务于技术统治论的幻象。

尽管这对于普通公众而言似乎含义模糊,但对于全球标准而言却可能处在一个十字路口,尤其是在普遍存在的且以激动人心的速度整合发展的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这场论证将有定论。一种战略是维持和扩展与互联网有关的最高端的创新,此种创新具备独特的集体创造力的潜能。另一种战略或许是构建获取基础科技的协议,并将之作为知识产生和传播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输入(科学和技术实力)和输出(新的科学观点和基本技术)将得以共享并可广泛地被国际社会所享有。

关键的全球标准在成为当代意义上能导致现代版特洛伊战争发生的“不和谐的金苹果”之前,它们将成为上述平台的一部分。毫无疑问,国际上主要经济体的标准化战略在该平台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地开展公开的和战略性的对话,远离短期的零和博弈和投资中的最大化收益战略,以创造可持续的和长期互利的框架。

迪特的这本关于中国自主创新和标准化战略的著作是其在该领域内长期持续的工作和研究的一个体现,该书包含了许多构建上述对话所急需的实施和证据。我非常高兴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张磊院长和于洋博士通过我的介绍而决定翻译此书,从而使迪特的思想在中国得以更加广泛地传播。

最后,我非常希望该书的翻译能有助于拓展和支持正在进行中的国际交流和有关技术政策议题的对话。

     Konstantinos Karachalios     

*截至2012年8月:欧洲专利局公共政策事务处负责人

   目前:IEEE-SA总裁,IEEE标准化协会   

声明:序中观点为本序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欧洲专利局或IEEE-SA的观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