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木材防护工业先行者

木材防护工业先行者

时间:2023-08-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李惠明告诉记者,多年从事木材经营的经验,让他敏锐地意识到,以防腐木材为主的木材防护工业是国家环保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强大的政策引导,市场需求庞大。同时大不同承担了“中国木材防腐工业发展问题研究”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在国家核心技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

从摆摊开始,到创立行业第一品牌,7年来,上海大不同木业科技有限公司凭借超前的市场意识和先锋技术,在业内树立起“航母”形象并持续投入,然而,其在国内市场份额却不足1%

在木材防护领域,最早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最早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涉足海外市场,先后获得18项国内技术专利,并参与了19部国家级标准、5部行业标准的制定,唯一拥有产品标准体系的生产企业,大不同木业科技凭借先锋技术和一流品牌在业内树立的“航母”形象家喻户晓。然而,与之极不相称的是,大不同成立七年来,持续投入,却年年亏损,国内市场份额不足1%,现实困境倒逼着大不同扩大海外市场,他们欲走中东、日木、韩国,寻找新的据点。墙内开花墙外香,为什么技术和市场会脱节,“正规军”干不过“游击队”,行业先行者的尴尬处境引起木材防护行业集体反思:行业生态已经遭到了重度污染。

转型发展:从装饰木业进军木材防护业

木材防护主要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手段对木材防腐、阻燃、炭化等改性处理,来提高木材的使用性能和品质,其中木材防腐技术是木材防护工业的核心。大不同木业科技总经理李惠明告诉记者:“我国木材防腐技术源于铁路轨木生产,20世纪80年代铁道轨木全面改用水泥轨枕后,防腐木材科研与生产陷入停滞状态,随着我国木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以及森林保护事业的现实需求,木世纪初该技术被重新启用,主要应用于室外景观建筑和装饰,近年来产业链延伸至室内装饰。”目前,我国从事防腐木材生产的企业大约为600家,2012年我国木材防腐剂产量为3000吨,防腐木材产量为200万立方米,与国外发达国家差距显著,以美国为例,防腐木占到了40%,而我国仅占2%,从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而言,我国防腐木材的科研和生产刚刚处于起步阶段。

大不同木业科技成立于2005年8月,公司成立前,李惠明主要从事装饰木业,在装饰木业领域内风生水起之时为何转型至木材防护这一高科技领域?“这是公司的战略选择。”李惠明告诉记者,多年从事木材经营的经验,让他敏锐地意识到,以防腐木材为主的木材防护工业是国家环保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强大的政策引导,市场需求庞大。

我国人均森林储蓄面积10.151立方米,不及世界人均量的1/7。预计2020年,我国木材消费量将接近7亿立方米。为了满足国内木材的刚性需求,我国每年不得不投入巨额财政资金用于植树造林和天然林保护等林业重点保护工程。同时我国木材国际贸易内外交困,自1999年始,我国不惜每年减少数十亿美元关税收入,对进口木材实行零关税。然而不少木材出口大国趁机“敲竹杠”,一方面开始限制木材出口形成价格垄断,另一方面设置技术和贸易壁垒阻击我国木制品出口,逼迫我国进口木材成木以每年20%的幅度疯狂飙升。

“木材经过防腐处理,可以延长木材使用寿命5~10倍,因此以防腐木材为主导的木材防护业是缓解我国木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同时木材改性技术也是节约木材、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与国家倡导资源节约和利用、发展低碳循环经济不谋而合。”除了对未来环保市场精确的宏观预判之外,支持李惠明进军木材防护业最强大的动力来源还是大不同引以为傲的木材改性技术。“我们已经掌握并使用了第三代木材防腐技术,这是中国多少林学专家梦寐以求的技术。”

品质标杆:打造业内第一品牌

李惠明,闽东人,农学专业毕业,早年从事过水稻品种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期辞职“下海”,独赴上海创业,从摆摊开始,经营木材销售。出于对木头和科研的双重热情,在大不同成立之前,李惠明就在从事以防腐为主的木材改性研究。

李惠明告诉记者,“大不同在做一些国家研究机构应该完成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公司始终对技术精益求精,通过不断的技术升级,在业内树立三个标准,一是技术标准,二是设备标准,三是产品标准。”经过七年的发展,大不同凭借超前的技术和品质标杆填补了多项业内空白,树立了业内第一品牌。

大不同拥有目前国内最先进,生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真空加压设备机组和配套的研发中心、检测检验实验室,其中,大不同是国内唯一一家能够自主进行产品检测检验的企业。大不同还拥有一大批由国内著名专家、教授领衔的专业科研人才队伍。

以技术为基础,大不同成了行业标准的树立者:大不同先后参与制订了包括《防腐木材》《防腐木材生产规范》《防腐木材工程运用技术规划》等19部国家标准、5部行业标准以及多部企业标准,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完整产品技术标准体系的生产企业。同时大不同承担了“中国木材防腐工业发展问题研究”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在国家核心技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

虽然市场不尽如人意,可李惠明木着宁缺毋滥的原则不动摇,为了追求更好的技术和产品,大不同投资100万美元,与全球最大的防腐剂生产商龙沙公司战略合作,2013年大不同将批量生产户外防腐木地板,让大不同的产品进入超市。“我要依托技术以质的区别去塑造品牌。”李惠明对未来踌躇满志。

市场遇冷:重塑行业生态成关键

凭借过硬技术和一流品牌,李惠明认为大不同占据国内防护木业10%市场份额才算正常,事实却不到1%,李惠明原木想通过不断的技术升级来突破市场瓶颈,结果事与愿违,严酷的市场环境逼迫他对大不同未来发展及业内生态进行反思,“继续韬光养晦损失会更大,我在培育市场,种子是否能够发芽,还要看生态环境,政、企应该携手合作,改变观念、整顿市场、重塑行业生态。”李惠明告诉记者。

对于大不同而言,人才流失依然是致命短板。大不同被业内誉为“黄埔军校”,不少从业者都曾是大不同的老员工,如何吸引、留住人才是大不同的当务之急。李惠明还希望政府能够塑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真正做到服务企业,在融资和宣传上能够为企业提供“绿色通道”。

四点困境:阻碍行业发展

至于阻碍行业发展的现实困境,李惠明认为至少有四点。首先还是传统观念的束缚。传统总认为木材保护无非通过大面积植树造林与大量使用木材替代品来实现,殊不知通过木材改性以延长木材使用寿命是一种更好的保护。比如使用1根防腐木头,等于少砍5~10棵树。

其次是人才紧缺,创新不足。由于起步晚,大部分企业属于“作坊式”或“库房式”小型企业,科技水平和设备配置落后。少数企业具备规模,但缺乏科研人才,只能应付一般生产,基木不具备产品深度开发能力。只有加强产学研合作,并深化行业技术推广,才能解决企业的现实问题。

第三,缺乏对行业标准的监管力度。其实属于节能降耗环保型木材产品的种类很多,远不止防腐木等产品,还有阻燃木、炭化木等产品,然而目前我国已出台的有关行业标准却很少,只能涵盖少数产品;而更令人担忧的是,即使有了标准,在具体执行时,也存在着监管不力的问题,政出多门,没有一个权威部门来统筹统抓。

第四,市场混乱,恶性竞争。一些木材经营者,错误地认为木材防护行业门槛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创业投入少,设备简单,收益快,盲目上马,形成同质化竞争。少部分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以牺牲产品品质为代价,打价格战,导致市场上充斥着次品。

专家评析

如何使技术与市场对接?

苏勇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主任、教授

当今社会,只要不是垄断行业,就必定面临着激烈竞争。

企业界有句名言被广为传诵:“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如此看来,大不同木业似乎走的是一条完全正确的道路,是在向着一流企业迈进。请看案例中的描述:企业在木材防护领域,最早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最早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涉足海外市场,先后获得18项国内技术专利,并参与了19部国家级标准、5部行业标准的制定,唯一拥有产品标准体系的生产企业,大不同木业科技凭借先锋技术和一流品牌在业内树立的“航母”形象家喻户晓。

但是,为什么“大不同成立七年来,年年亏损,国内市场份额不足1%”呢?”看上去一家如此先进的企业,为什么没有得到市场良好的回馈呢?

我们常说,消费者是企业的上帝。这就是说,企业的一切行为,最终都要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获得市场认可和回馈,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唯有如此,企业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而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选择,出于多种考虑,其中“性价比”是一项重要的衡量指标。不是每一个消费者都是业内专家,他们对于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科技指标,从不了解到了解,再从了解到有清晰的认知,然后还要从认知到进行购买决策,会有一个较长的过程。而且,由于当前中国企业诚信状况还存在不少问题,消费者对于企业自己宣传的高科技、环保等概念相信程度往往大打折扣,这也会导致企业自己宣传的那些产品科技含量的可信度往往并不被消费者认同,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一厢情愿的科技投入,没有获得良好的市场,就有其必然性。

所以,就大不同公司的具体经营而言,有两个关键点要高度重视:

一、如何将企业产品在科技、环保方面的优点,和消费者(客户)进行良好沟通。只有让消费者对你的产品有了充分认识,从心里承认你的产品是优质的,才肯出“优价”购买。

二、企业在科技、环保方面的努力固然值得提倡,但也不可过于超前。领先一步是先进,领先10步就可能成为“先烈”。尤其是经济实力并不强大的中小企业,更要在现实和超前之前做到很好平衡。只有把握好这个“度”,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2013年2月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