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如何保持人山人海的场面

如何保持人山人海的场面

时间:2023-08-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摆地摊要做到“不要脸”脸就是脸面,脸面就是面子。我们一天的营业额,也主要靠持续不断地销售。持续不断的营销方式,不仅应用在地摊的销售上,很多大企业、大品牌的营销策略同样如此,如康师傅、可口可乐等。所以年轻人不是地摊消费的主要群体。例如,一个女包,地摊上卖50元,质量比专柜卖150元的都好,但是很多年轻人宁愿去专柜买150元的,也不会在地摊上买50元的包。

一、摆地摊要做到“不要脸”

脸就是脸面,脸面就是面子。摆地摊的人要想赚大钱,首先就不能把你的脸当成面子。有摆摊者经常对我说:“我不好意思吆喝,我吆喝时别人都看着我,我害羞,不好意思。”我时常会对他们讲:“不要怕别人看你,别人看你才说明你做到位了,怕就怕没人看你,那等于你的营销策略白做了。摆摊是为了引起别人的关注,甚至还可以故意把自己打扮得另类点儿,大家的目光既然都在关注你,当然也会关注你的摊子。”

当你吆喝的时候,别人不仅不会笑你,或许还会暗暗地称赞你,即便笑你,那也是因为你把别人逗乐了,而不是别人耻笑你。所以各位摆摊者不要有任何心理顾虑,放开胆量“表演”,久而久之,你便不会觉得害怕或者害羞了。

二、保持持续购买氛围

上面介绍的各种方式,将买主吸引到我们摊子面前了,买主也开始选购商品了,或许即将成为我们的准顾客。这时候,大多数摆摊者都会停止吆喝或者停止介绍,他们认为已经有人来围着买东西了,就不必再吆喝了。其实这样很容易导致购买链条断裂,因为你不能保证逛你摊子的人都会买你的东西。一旦这群围着你摊子挑选的人什么东西都没买就走了,然后你摊子周围一个人也没有,再聚集这么多人围着你的摊子就困难了。

所以越是在挤满人选购的时候,越要继续吆喝,继续通过各种方式宣传,不能看见人多了就停止叫卖了,那样人们一会儿就会散的,继续围过来的人群是接不上的。只有不断地让人们蜂拥而至,一拨儿接一拨儿的人都围过来,才能保证陆续有人买我们的东西。我们一天的营业额,也主要靠持续不断地销售。如果你只是在某一个时段生意很好,其他时段都没有生意,那一天下来的营业额也不会很理想。

持续不断的营销方式,不仅应用在地摊的销售上,很多大企业、大品牌的营销策略同样如此,如康师傅、可口可乐等。他们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了,而且终端销售渠道也非常成熟,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买到,几乎都做到了垄断市场的地步。为什么他们还要持续不断地做广告呢?其实道理和上面讲的一样。

三、中老年人的钱最好赚

大家一听可能会反对我的观点,认为中老年人是最抠门的,怎么中老年人的钱最好赚呢?大家要分析什么人最喜欢在地摊上买东西。大部分年轻人好面子,如果在地摊上买了一个包包,同事问这包在哪家商场买的,你回答说是在地摊上买的,你觉得合适吗?所以年轻人不是地摊消费的主要群体。

但还有一个群体,他们没有面子上的消费观念,只要那儿的东西便宜他们就会上那儿去买。甚至他们一听说那个地方,今天米便宜到一元钱一斤,他们会一大早就去排队,这个群体就是中老年人消费群体。其实摆地摊这几年,我几乎都是赚的中老年人的钱,也利用了他们中一些人爱捡便宜的心理。

案例分析:

最开始我摆地摊卖的都是饰品,那时针对的消费群体主要是大学生,但我后来逐渐意识到,所有年轻人在消费上都有一点面子观念。例如,一个女包,地摊上卖50元,质量比专柜卖150元的都好,但是很多年轻人宁愿去专柜买150元的,也不会在地摊上买50元的包。

后来,我开始在农贸市场摆摊,消费群体当然变成了中老年人。针对这些人群,我也开始卖一些日用品,当然这些日用品在市场上卖的价格都是很透明的。我摊子上卖的有很多品种,比如一个指甲刀,随便什么地方都是卖两三元钱一个,我进了那种质量稍微差一点儿的,进价是5毛钱一个,我就卖1元一个。一天时间,仅指甲刀这一个品种我就能卖上百个。因为大家见到的指甲刀都是两三元钱一个,可是我这里才1元钱一个。虽然质量差一点,但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都是个指甲刀,没什么区别。这就是中老年人群体的消费习惯,其实只要他们觉得这个东西便宜,消费起来比年轻人爽快得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