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人问过我怎么作出的选择,现在出来创业?我只能笑笑:“It’s not a choice.(这不是一种选择)。”
我很怀念高一高二,那时朋友、同学之间总是毫无顾忌地在人人微博上分享自己的生活,但是渐渐大家都开始不好意思在社交网络上发东西了,微信朋友圈的出现一度成为了救星,但是很快朋友圈也沦陷了。在美国就更是这样,Facebook上没有人会发自己的图片,因为发个东西都压力山大,我越发感觉到现有的社交网络有些畸形了。
在Uchicago(芝加哥大学)读大一的一个晚上,我正在bathroom(卫生间)里例行地思考着人生,突然想到了一个点子。我瞬间激动了,因为我感觉这是一个本质上轻松的social app(社交应用),可以让大家很纯粹地分享朋友之间开心的事情,我们决定把它做出来。
没想到就这么踏上了一条不归路。我们拿着产品的原型、拿着从芝加哥大学创业比赛得到的5000美元奖金(还被扣了1500刀的税),五个人住进了Berkeley(伯克利分校)一间不到50平方米的老旧公寓,墙上都挂满了用来brainstorm(头脑风暴)的白板。每天我们嘻嘻哈哈地开发,然后在Berkeley和Stanford(斯坦福大学)抓学生来聊天,不停改进用户体验。我逐渐意识到这个傻乎乎的社交App下,蕴藏着广阔的超越简单社交的用途,可以让我们轻松高效地了解身边的一切事物,我下定决心从芝加哥大学休学。
那时我们没有投资,只有几个相信我们的advisor(辅导教授)和一群关心我们的小伙伴们。大部分人难以理解为何我会这么“草率”就休学,但我看到的是一个有潜力和Facebook旗鼓相当的有着无限应用价值的社交平台,我知道,再不开始做就晚了,再不开始做我会后悔一辈子。
不过实话说,我是个迟早都会创业的人,为什么呢?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三体》,这种书给了我巨大的震撼:宇宙太大,我太渺小,实在微不足道。我在这个宇宙中的意义,连一个细菌在地球上的意义都比不上,那我的存在有什么意义呢?
我给自己的答案就是:为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一点点都好。我也许不能像爱因斯坦一样为人类揭示宇宙的奥秘,也许不能造出曲率发动机来实现光速旅行,但是我确定我能做到的是通过我打造的产品,让这个世界上的人快乐一点、高效一点。
有很多人会把一个产品、一次创业的成功归结于时代机遇,很幸运的是我出现在了人类历史上最充满希望的一个时代——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革命发生在18世纪,机器第一次开始大规模代替手工劳动;
·人类历史上第二次革命发生在其短短几十年后,电器开始被广泛应用到大众的生活中;
·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革命发生在20世纪下半叶,以苹果、微软为首的公司让人类实现了第一次在信息处理上的直立行走。
而从2009年开始,移动设备和真正普及的网络覆盖让互联网开始真正发挥它的威力。生活在旧金山湾区,我发现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在被互联网重构:Uber让我可以随时坐上服务又好价格又低的私家的士;Airbnb让我不需要去住价格又高、地点又偏、服务又不人性化的酒店;Instacart让我不用花3个小时去超市而只需花5分钟下订单就有人会在两小时内帮我去超市买了东西送上门;Mint让我不需要一个理财顾问……
同时,证券公司正在被颠覆,比如有让我零手续费买卖股票的Robinhood;货币正在被颠覆,比如Bitcoin(比特币);律师正在被颠覆,比如可以让初创公司花500美元完成10000美元的paperwork的Clerky;医生正在被颠覆,因为利用大数据可以作出比单个医生准确得多的诊断……
我们生活的每一方面都在变得更高效、更人性化、更扁平,这是一个充满着Peter Thiel(Face book 投资人)称之为Definite Optimism的时代:我们确信未来会更好,而且我们知道怎么去实现。
十年后,我们会不敢相信自己之前是怎么活的,就像我们现在不敢相信五年前没有智能手机时我们是怎么活的一样。这十年,会是以后我们历史书中反复品味的人类历史上的第四次革命。
所以,如果一个人想要为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那么最好的机会就是现在,如果我在这个时候不出来全力做这个有无限前景的产品,更待何时?
在这个时代,手中握着这个承托着不知多少朋友和贵人的期望的项目,想要为我的世界作出一点点改变,此时我再也没有借口不马上开始。我要偷一句王力宏的歌词:这次的战略,是火力全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