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走近自然——沼泽的含义
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沼泽是天然形成的稀有宝藏,它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发挥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沼泽是指地表过湿或有薄层常年季节性积水,土壤水分已接近饱和,生长有喜湿性和喜水性沼生植物的地段。然而,积水过多会致使沼泽地土壤缺氧,有机物分解缓慢,只能呈现半分解的状态,并且伴有泥炭形成和积累。另外,由于泥炭吸水性很强导致土壤更加缺氧,物质分解过程更加缓慢,养分也更为缺少。因此,许多沼泽植物的地下部分都不发达,它们的根系常常露出地表。沼生植物一般都生长有发达的通气组织,有不定根和特殊的繁殖能力,以便适应缺氧环境。沼泽植被主要由莎草科、禾本科及藓类和少数木本植物组成。在沼泽物质中,水大约占85%~95%,干物质(主要指泥炭)大约占5%~10%。
沼泽是纤维植物、药用植物、蜜源植物的天然宝库;是珍贵鸟类、鱼类栖息、繁殖和育肥的良好场所。沼泽具有湿润气候、净化环境的功能。
三江平原沼泽
知识小百科
你知道沼泽中的泥炭是怎样形成的吗
泥炭的形成,主要原因取决于水热状况以及地貌,其中水分条件是泥炭能够形成的最主要的因素。
在一些气候湿润的地区,河水带着许多泥沙流入湖泊。而且在湖边或河口地区,因为水面突然变宽或者水流速度突然减慢,使得泥沙在湖边沉积下来,逐渐形成浅滩。其中一部分细小的物质,就会随着水流漂到湖泊比较开阔的地方,然后沉淀到湖底。这样经过年深日久,就可以使湖泊变得越来越浅。
随着湖水深浅的各不相同,各种各样水生植物也逐渐繁殖起来。在一些沿岸浅水区,还生长着芦苇、香蒲;在一些水较深的地带,还生长着睡莲、浮萍以及水浮莲;在湖泊的深处,还长有一些眼子菜之类的藻类植物。这些植物不停地生长、死亡,大量腐烂的植物残体开始不断地在湖底一点点堆积,慢慢形成了泥炭,甚至还会出现泥泞般的山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