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介绍】
姓名:张涛
学历:沃顿商学院MBA
公司:上海汉涛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项目:大众点评网
业务范围:电子商务,O2O模式
张 涛
融资额:1亿美元
创业时间:2003年开始创业至今
【创业过程】
1.国外留学,偶然机会萌生创业想法,创建国内第一家“ZAGAT公司”
1990年,张涛高中毕业了。他选择了另外一条人生道路,出国读大学。白天,他在上海一家贸易公司帮忙,等着各种各样的通知书;晚上则忙着查询信息,申请美国大学的奖学金,周而复始。在将近4年的时间里,由于没有申请到全额奖学金,他被拒签数次。他的同学劝慰他,鼓动他放弃,他纠结后仍然坚持。
由于过早地参加“工作”,他知道上海一些小的贸易公司需要实习生,而他的初中、高中同学正在大学校园里读书,周围的同学们很想出去打工,但是正规的渠道要通过专业的外服公司。利用需求信息的不对称,张涛开始了人生第一次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商业实践。他帮助同学介绍按小时计费的兼职,收取很少的一部分佣金。虽然这只是一个可以忽略的小生意,可张涛发现,年轻的自己更喜欢独立做事情。
那个相对保守的年代,“创业”这个概念还是很模糊的。张涛跟家里人说起自己的小梦想。“个体户”?大人们通常的回应是,那是没学历的人干的事,还是出国读书更安全些。
1994年,张涛终于可以到美国一所不知名的大学里读书了。闲暇时,他在一家餐馆打工,不经意间他发现当地人喜欢一本名为《ZAGAT SURVEY》的小书,随便一翻,发现原来上面不仅有许多中餐馆的信息,还有评级。很长一段时间,这本小书成为张涛的口袋书。无论是在沃顿商学院读MBA,还是在一家美国公司工作时,他都会收集当地的《ZAGAT SURVEY》,随用随翻。
在当时,或是更早,张涛都不会意识到这是一种商业模式的萌芽,他更贪恋于寻找好吃的、好玩的地方。2003年,张涛回国。因为没有《ZAGAT SURVEY》,上海变得陌生了。为什么不做一家“ZAGAT公司”呢?当年,他就注册了上海汉涛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粗浅地说,张涛最初的生意模式还是出国前所做的事情,类似人才中介的翻版。首先,他清晰地知道需求双方是谁:一端是食客,需要吃玩之地;另一端是餐馆,需要营销。关键是类似于《ZAGAT SURVEY》的产品形态是什么?
2.市场中不断试错,寻求合适的商业模式
与许多海归一样,张涛相信互联网可以改变人生。他知道,虽然Zagat公司做得相当成功,但是每次调研问卷需要厚厚的一本书,效率太低了,而互联网擅长的就是提高效率。当时,互联网寒冬未过,恰好又赶上“非典”,张涛一个人闷在一间破旧的小楼里编程序。他先做了一个互联网页面,名为Zsurvey.com,然后鼓动身边的亲朋好友去点评光顾过的餐馆,再将评论写到页面上。
事先,张涛算了一下,这个事做起来不难,尤其不需要太多的钱。“五六千元可以申请一个域名,然后租赁一下服务器。”朋友们看到张涛在计算机旁折腾,会问,这怎么可能赚钱?有的朋友更直接地说,“你好歹也是从美国回来的。”但他纠结后仍然坚持利用互联网的力量,做一家“本地生活消费指南”网站。
这就是今天“大众点评网”的雏形。截至2011年第四季度,大众点评网月活跃用户数超过4200万人,点评数量近2000万条,收录的商户数量超过150万家,覆盖全国近2300多座城市。同期,大众点评网月浏览量超过6亿次,其中手机客户端的月浏览量已经占到网站月浏览量的80%以上,手机独立用户数超过1800万人。而且,在上海、北京、广州、天津等20余座城市设立分支机构。2014年4月,大众点评网完成了第三轮融资,挚信资本、红杉中国、启明创投和光速创投联合投资超过1亿美元于大众点评网。
创业者张涛商业人生的每一个拐点几乎都是这样,遇到一件新事物,先尝试,将学习成本降至最低。数年后,大众点评网贴上了美国Yelp+Groupon+Foursquare、O2O和SOLOMO等各种各样的标签时,似乎这些都是商业上偶然的选择,但只有张涛团队清楚,从创业开始,他们每一次试错,每一次被市场修理都是对商业模式的一次快速的重新审视,再学习、再实践,这让他们更像Eric Ries在《The Lean Startup》中描述的创业群体,在这个高度强调精准、精益的时代,张涛团队一方面关注颠覆性技术革命到底有多远,新生代目标消费者群体的特征是什么;另一方面,他们仍保持零创业时的心态。
3. Lean! lean! lean! 商业理念
3月19日,大众点评网创始人、CEO(首席执行官)张涛告诉我们,他和团队是一群很难被诱惑的人,所以大众点评网和《the Lean Startup》所描述的公司一样,不贪婪,不毛躁。“Lean”是让张涛打开话匣子的一个按钮,他显得很轻松,身子前倾,双手将几张名片码放整齐后,竖起,轻轻地敲着桌子,再摊开再攥住,再轻敲起来。大众点评网的创业过程与“lean”概念越契合,敲出的声响越清脆。
更早些年,包括硅谷的创业者都会觉得创业、创新是一门艺术,但并没有找到它的科学性、系统性。他们认为,创新不是一门技术活儿,很难琢磨出一些规律来,这样的感觉困惑了创业者好多年。
最近,在硅谷冒出来一些群体,他们开始认真研究到底一个产品或者一个公司怎样做,成功的概率会比较高一点。而《The Lean Startup》这本书则是代表了这个圈子的一些研究,国内将它翻译成“精益创业”、“精实创业”、“瘦创业”。我更愿意用“lean”来阐述。
如果你熟悉这个群体,身处这个“圈”中,你就会发现,他们经常说一些优秀的创业公司,包括美国的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它里边诞生了几家可圈可点的公司,像Dropbox、Airbnb、Loopt、Heroku、Scribd、Grepplin、Xobni和Justin.tv。它的运转方式是,一些小的创业者可以申请去参加它的创业暑期班,类似于比较小的孵化器。在这里,这家公司给创业者很少的一部分种子资金,大概在10万美元左右,换取创业公司的微股份,然后它会给创业者很多培训。在孵化器里,各个创业团队之间也会互相交流。
相对于创业者,刚开始他们并不需要很多钱或是很多人。人力方面,大概两三个、三四个就可以了。Lean的创业逻辑是,怎么做才能把创业者的想法变成一个真正的产品。这个过程中包括初始产品、修正后的产品,并通过一次次地让用户去体验,最终让用户来告诉创业团队这个产品的方向是对还是错的。当然,产品需要不断地去修正改进。与过往的创业模式不一样的是,创业团队并不是一下子就做得很大,不是一下子就找很多人,也拒绝天使投很多的钱。
lean的本质和硅谷精神并不矛盾,同样都是创新,而且都相信,创新的想法是对是错都是不可预知的。具有颠覆意义的是,旧有创业者单方面认为用户有这样那样的需求被画上了巨大的问号,到底有没有?产品做到极简了吗?用户体验怎么样?比如说,像Airbnb这个概念,中文叫“蚂蚁转租”。在美国有很多个人的房子,通过个人对个人把房子租出去。现在回头看觉得是对的,可当时谁知道是对还是错?所以Airbnb团队要用最少的钱最少的人,做出一个最简单的产品。然后去验证最初想法,用户的需求是不是确实存在的。有时候,想法是对的,但是这个产品不对,或者产品没做好;没关系,重来,再修改。
不单单是创业初期,在成长中的公司里做产品也是一样。一般而言,做产品容易犯的大错误是功能太多、想得太复杂、周期太长。现在一些成熟的产品,包括乔布斯原来的苹果系列也是,一定要把它做得简单,再简单,到极简单,一定要能快速替代。这些都在lean的概念里。
我觉得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应该有这个思路。其实你看中国改革开放也是如此。邓小平并没有说把经济制度全部改掉,他先做了一个试点,在蛇口。当时,有人问小平做什么。小平说我也不知道,所以才有这句“摸着石头过河”的名言。但是,小平坚信改革的大方向是不变的,就是要“改革”。
大众点评网的大方向是什么呢?就是为用户找吃玩,为商户找营销,这两个需求结合到一起,具体产品是什么?这谁知道?我们一直在研究摸索这个问题。
大众点评网快速地做出决策,立即停止新增的会员卡业务。后来一些数据也证实了他们这个决策的正确性。据统计,在大众点评网大约有150万的商户,30%的更新率。换句话说,每年会有30%的店关门,30%的新店开张。有一回,合作者之一的龙伟到日本,发现日本类似网站做会员卡的业务做得相当出色,一问才知道,日本这家公司根本不知道还有“数据更新率”一说,原来在日本,一个小的酒屋都是爷爷传给父辈,再传给孙辈,几代人持续经营。
在一次中高层高管会议上,张涛开始总结会员卡模式的经验与教训。后来,张涛团队将这次会员卡称为“成功式失败”——公司按时、高质量地,在预算范围内,成功地完成了一个没有增量用户需要的产品。他们还总结道:之所以增量用户不多,是因为大众点评网的优势还是线上的流量,而会员卡是与这些流量脱节的。
无论对于用户也好,商户也好,事实是,极简产品更容易将线上和线下的消费行为连接。而电子优惠券正是这类产品。另外,电子优惠券也是另一种隐形广告,餐馆为了营销自己,在大众点评网上发布电子优惠券。据说,上海一家规模很大的餐馆开新店时,优惠券的打印量一个月达到了5000多张。
现在,10多万的商户成为大众点评网精准广告的客户,如果每家为其贡献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的收入,电子优惠券将成为其重要来源。
4.内容即影响力,内容要有公信力
大众点评网的内容也不例外。当电子优惠券成为收入模式时,张涛重新定义了大众点评网的内容。“我们在做的核心内容主要是两部分:一是,帮助消费者找信息,找餐馆,包括点评、评级,甚至是在手机终端上签到;二是电子优惠券,这是线上用户要使用的内容,也是打通线上线下的一个手段。”再后来,大众点评网开始做团购时,他对团队说,团购是更多折扣的电子优惠券,也是大众点评网的内容之一。
“我们就是一个媒体,第一个阶段是最初的两年,我们专注在培育大众点评网的社区,相当于我们在培育我们的编辑团队。这些帮我们写点评的,都是我们的兼职编辑,免费编辑。”张涛说道。接下来是电子优惠券和团购阶段。
很早,张涛就明确规定,编辑团队与销售团队有一道不可逾越的厚实的“部门墙”。换句话说,一定要保证用户所做点评的独立性,即使是与大众点评网有深度合作的商户,都不允许用各种方式改变那些负面的点评以及较低的评分。
最初,一些商户认为,不断更新的评论尤其是差评是大众点评网的恶意勒索,是他们的阴谋。大众点评网坚持以上说法纯属无稽之谈。所有的评论,无论是好是坏,都是用户根据商户的表现获得的。矛盾一时难以解决。
2004年至2006年期间,大众点评联合创始人龙伟经常遇到商户将大众点评网告上法庭。“有一家餐馆连续告了我们3次,最多的时候同时被4家餐馆告过。”龙伟回忆道,“一问原因,就是说网站上有差评,你不可以有差评。”一家商户还拿出了当地餐饮协会的一份证明文件,文件盖着红色的橡皮章,大意是这家商户是协会会员。这家协会也递给法庭一份文件,内容为不知道大众点评网这种网站从哪儿冒出来的,居然可以做餐饮业排名,这是不允许的。类似的点评和排名,只有餐饮协会能做。
庆幸的是,法院的工作人员头脑清醒。他们认为,作为服务行业的一类,餐饮行业是一个对外公开经营的场所,不是保密单位,有接受来自于消费者批评和意见的义务。不管好评还是差评,只要没有侮辱和诽谤的成分就可以。
“在没拿到法院的判决时,坦率地讲,我们挺担心的。”龙伟说道,“那时候我们公司的规模还小,才二三十个人,这个官司要是打输了,我们就做不下去了。”
经历了类似的官司后,张涛团队更为坚信,大众点评网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点评的内容与评级。2008年,张涛发现一家网站利用“垂直搜索技术”,将大众点评网上的部分点评直接复制到了他们的网站上。“这次轮到我们告别人了,我们主动维权,站在了原告席上。”令龙伟没想到是,这场官司一打就是3年。
一直以来,张涛团队都在考虑一个问题,手机之于大众点评网意味着什么?2007年、2008年,智能手机时代来临了。张涛并不认为,智能手机只是大众点评网的一个新传播渠道,它意味着新内容、新体验。“智能手机可以签到,签到是微点评,是大众点评网的新内容。而这项内容又会产生许多新用户和新的用户体验。”张涛说道。
2009年底,大众点评网开始研发其在IOS和安卓平台上的手机客户端应用,现在其客户端已经发布了10多个版本,手机独立用户数超过1800万人。
另外,基于手机客户端签到公司Foursquare的崛起,也让张涛意识到,签到产生的信息量(Foursquare有10亿条签到信息)的巨大价值。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的大众点评网Yelp在错失手机终端后估值只有10多亿美元的原因。
大众点评网再次踏准节奏。“我觉得有些事情要想透,想得深刻一点儿。智能手机出来之后,用户体验完全变了。如果你对这个行业熟悉的话,你就会觉得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吃喝玩乐,你不会只在办公室里找。我觉得这是很顺的场景,也不是我们聪明,只是我们浸在这里的时间长了,水到渠成。”张涛说道。
5.追求Lean的风险
事实是,越来越多的“大块头”互联网公司进入了大众点评网涉足的领域。比如,淘宝、腾讯和百度。张涛一方面和它们比拼专注,另一方面他也分析,这些公司擅长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每家公司的原点、基因都不一样。
腾讯擅长做的是一个比较纯的互联网产品,而且是偏客户端的,偏通信类的。因其产品能力很强,而且它有线上海量的用户群,所以微信再适合不过它了。你去跟它搞一个同样的产品,很容易就被它干掉。因为它又是客户端又是个通信产品。要在它的虎口里拔牙很难,但是周鸿祎的360安全是个例外。
但对于腾讯,它不大擅长做一个整合产业链的东西,这时的产品已经不是纯互联网产品,而是一个商业模式,比如说电子商务。阿里巴巴,或者说淘宝网倒是擅长做这种整合,可它的长项是做平台,但是做大众点评网的事是需要线下落地的。这一点淘宝又没有优势。而百度是一个搜索基因。
而且,几家大公司都有自己的战略重点,这往往也是一些小公司有机会的原因所在。刚开始,大公司不会派最好的资源去做这样的事情,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永远地低估这些大公司的能量与野心。
随着业务扩张到20多个城市,张涛意识到各方面对管理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尤其是要管理一个很庞大的销售团队,而这个销售团队要分散在各个城市。”
龙伟也感觉到,大众点评网从最初几百个人到后来将近2000人,“这个变化非常大,跨越非常大。大众点评网在管理上开始过门槛。”龙伟说道。
6.吸引优秀人才加盟,打造高层管理团队,保证公司快速发展
两年前,大众点评网的高管会议热烈地讨论,要不要高薪请一位人力资源方面的高管。“当时我们也有过分歧,才那么一两百人,有必要从IBM中国区挖一名HR的高人吗?”龙伟回忆,“最后的决定还是‘挖’,现在看来,当时的这个决定还是正确的。我们预估到了企业会有一个高速的增长期,而这时人的因素非常重要。”张涛也说,最近一两年,大众点评网一直在扩充中高层管理队伍。令张涛庆幸的是,过往,公司似乎把握住了最适当的时机,总能在恰当的时间吸引到称职的人来做合适的工作,包括7年前请老同学龙伟到公司。
一年前,姜跃平决定加盟大众点评网,“第一,我对这个领域很感兴趣,这样苦生意是腾讯和百度这样的大公司做不来的,并不是说它做不了,而是说,它们原来的盈利模型很漂亮,赚钱很容易,两家都像印钞机一样。本地生活这一块,是个精细活儿,每一个细节的管理,对它们来说都会非常复杂。”姜跃平是大众点评网负责运营的副总裁,之前在腾讯任职。他说道,“我在腾讯,少我一个根本没所谓。而大众点评网这样的发展阶段,多我一个就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然而,对于高速发展的大众点评网而言,增加一位员工,无论其处于何等层级,都意味着沟通成本大大增加。张涛感觉大众点评网需要用文化来降低管理成本。“大众点评网的核心文化是公平、公正、诚信、正直、尊重、平等、谦卑谦逊。这些是团队中唯一不应当受到批评、指责的东西,这是公司行事的基本哲学。”
张涛坚决拒绝人治式的公司,他认为,这样是不公平、不公正的,“我因为喜欢你这个人,或是你是我的亲戚就可以得到升迁的机会,这样做一定会出大问题的。”
在采访的近两个小时里,张涛逻辑清晰,条理清楚。他是一位非常不错的采访对象,废话少,没有架子,不爱吹牛。不管事实是好是坏,他有一种深刻的洞察力,能够看透表面现象并一语点出,但是他喜欢和团队争论,辩论。
“大家肯定会有一些意见不同的地方,但是最关键的是讨论的方式,好的方式方法就是不要用感情、用感觉来做讨论、做决定,而是按照历史数据、按照事实来做一些决策。”张涛说道,“但是,并不是所有东西一定可以用数据说话的。比如说,大众点评网要做团购,人家说不同意,那我不会全盘毙掉。我会说为什么要做团购,团购是不是电子优惠券的一种,团购是不是可以满足吃玩这方面的需求,然后再看看美国的团购做得很成功的公司,中国和美国的市场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与许多互联网商业领袖不一样的是,张涛不是那种“我有一个伟大的商业梦想,当这个梦想实现时,我还有一个更远大的梦想”的人。他是在实现一个梦想后,会回头看看还有哪些做法可能会导致错误的一类人。最近他一直在读《The Lean Startup》、《The Forever War》这些书就是一个例证,“从这些书中,你会得到一些感悟,还有就是从另外一个视角去看事物,看穿本质。”张涛说道。
【创业启示】
1.个人兴趣和良好的机会是创业成功的前提
创业者在国外一家餐馆打工,不经意间发现一本名为《ZAGAT SURVEY》的小书,上面不仅有许多中餐馆的信息,还有评级。他本身到一个地方喜欢寻找好吃的、好玩的地方,也正是这本ZAGAT小书成了他萌生创业的起点。
2.市场中不断试错,从市场中学习,寻找合适的商业模式
张涛团队从创业开始,他们每一次试错,每一次被市场修理都是对商业一次快速地重新审视、再学习、再实践,不断修正网站商业模式的定位,找到一种适合大众点评网发展的道路,最终形成了大众网“lean, lean, lean”的经营理念。
3.吸引优秀人才,形成良好的高层管理团队很重要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需要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到快速成长的企业中,才能保证企业稳步发展。这一点对大众点评网而言非常重要,他们做到了。
(案例来源: http://tech.qq.com/a/20120411/000496.ht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