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 李亚员
摘 要: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以创业带动就业”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举措。本文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兼顾意识养成、知识内化和经验生成三个目标,坚持广谱性、方向性、一体化和特色化原则,从课程教学、校园文化、实践体系三个方面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 路径优化
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以创业带动就业”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举措。但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出时间还不长,实践探索还不够丰富成熟,理论研究还不够全面深入。基于此,本文拟就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原则及实现路径作初步探讨。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分解
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大批创新创业型人才。围绕这一目标的实现,研究者们越来越重视确立更为清晰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尤其是对教育活动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操作性强的目标。目前,关于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有两类观点:一是核心论,主张以创新意识、企业家精神、创新知识等单一因素为核心目标;二是综合论,主张创新创业目标是一个体系,有多因素和多层次,要兼顾创新意识、知识、能力等的综合培养,但关于应该注重哪些因素的综合培养,当前尚未达成共识。
到底怎样确定创新创业教育的操作性培养目标?我们认为要注重教育本身的功能指向与学生自身的发展走向的融合。从创新创业教育的功能指向讲,有两个层面,一是基于价值判断的教育,主要涉及创新创业的价值,是解决“为什么”创新创业的问题;二是基于事实判断的教育,主要涉及创新创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是解决“怎么样”创新创业的问题。从学生的发展走向看,成为创新创业型人才,首先要有创新创业的愿望,然后才有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接受,这是意识层面的需求;有了意识,接受了教育,还存在是否把教育的内容真正变成了自身创新创业素质的问题,然后才是创新创业行为的产生,这是素质层面的需求,不仅涉及知识掌握问题,更涉及知识的内化和能力或经验的生成问题。由此,我们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意识的养成、知识的内化和经验的生成。
意识的养成是创新创业的观念前提,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目标。关于这一目标,我们要把握两个关键点:一是它具有逻辑先在性。创新创业意识是人们对创新创业的价值性、重要性的认识水平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对待创新创业的态度,并以这种态度来规范和调整自己的活动的一种稳定的心理态势。它能促成人才素质结构的变化,提升人的本质力量。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需要以创新创业意识的引导为前提。而且,创新创业意识的养成对于知识和能力方面的目标实现具有积极和必要的促进作用。二是层次性。根据心理学关于意识的有关研究,创新创业意识可分为创新创业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及价值观等多个层次。其中,动机的激发是首要的着力点,兴趣的培养是核心,价值观是最终目标。
知识的内化是对传统意义上“知识”目标的深化,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目标。创新创业要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但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主要是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是公共知识,与创新创业相关较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从个体上讲,主要靠意会的知识”。意会知识又称缄默知识(tacit knowledge),是不能言传的、不能系统表述的那部分知识。目前,国际上愈发重视缄默知识在创新创业中的重要性。比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早在1996年年报中就开始强调缄默知识的重要作用,并开始深化缄默知识的研究与运用。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而言,除了要重视学生对显性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要丰富学生的缄默知识。缄默知识的形成是将公共知识个人化的结果,其关键环节是显性知识的内化,这也是创新创业教育在知识层面的核心目标。
经验的生成是对创新创业能力层面目标的操作性表达,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标。能力是一个高度复杂和综合的概念,它既包括有关知识的掌握,也涉及过程、方法、技能等的养成。知识的内化本身也是能力形成的一部分,创新意识中也有能力的因素。我们在理论上可以强调创新创业能力,但落实到教育实践中,要与意识、知识的培养目标有所区分,寻求一种更容易把握的表达方式。我们认为,可以用经验的生成来作为对能力的操作性表达。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如果你想知道科学家是怎样研究的,只听他说没用,要看他做或和他一起做。这是爱因斯坦对科研能力如何获得的一种形象表达。这里强调的就是经验的问题。经验是知识或实践发展成为能力的关键环节。但经验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实践。仅仅有实践未必会形成经验。从经验的生成机制看,经验是经验主体(有诸多先有、先见、前理解等)在实践中,经过构造、理解(归纳与演绎、实验与反思等)等方式得以形成的。也就是说,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构造、理解的过程,以形成有效经验,进而发展能力。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原则
1.广谱性原则,是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这是创新创业教育有别于狭义的创业教育的核心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就不是简单的大学生创业实体的数量判断,当然也不是创业项目成功与否的质量评判,而应该是大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所获得的,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提升和职业精神培育的高等教育人才质量判断。”创新创业教育不再是针对少数人的创业实践和就业教育,更不是能立即带来商业利益的商业活动,而是一场具有革命意义的教育改革。
2.方向性原则,是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要始终在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下展开。创新创业不是普世价值,“创新犹如双刃剑,只是工具,并不是方向本身,创新还不能单独成为目的,创新教育也不能代替现代教育的全部,它必须与道德教育整合,培养人的同情心和责任感,把人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引向为人类造福的方向上来”。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中明确把社会责任感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之一。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而人才是德才兼备的。创新创业教育不能仅着眼于学生创新创业知识、能力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
3.一体化原则,是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坚持教育教学一体化,课内课外相衔接,校内校外相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涉及学校内部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活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更涉及学校外部的国家政策、社会环境、企事业单位联动等多个主体的配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枪匹马的任一部门都无法推动整体的运作。必须建立科学协调机制,充分考虑多主体、诸因素的协同运作,调控一切积极因素使创新创业教育和谐共赢。
4.特色化原则,是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要坚持“四个特色”:一是坚持中国立场,形成中国特色,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建立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二是坚持学校立场,形成学校特色,要围绕文史、理工等不同性质高校开展特色教育,力求在高校间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三是坚持专业立场,形成专业特色,即便在同一学校内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也必须抓住专业间的特色差异,因业施教;四是坚持学历立场,形成学历特色,准确掌控同一专业不同学历层次的阶段性发展特点,以动态性视角开展与之相匹配的创新创业教育。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优化
从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来看,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载体和途径有三个:课程教学、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如何对这些载体途径进行组合、优化,以发挥最大的教育效果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转化研究的核心问题。怎样优化?我们认为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目的性原则,要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来设计路径,同时要体现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思想,在承认每一种途径多重功能的基础上突出其核心功能;二是系统性原则,不能孤立地看待各个载体途径,要整体把握设计,注重各途径间的逻辑和相互联系;三是可行性原则,既要追求理想的路径设计,又要结合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尤其是要立足于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基础。基于以上原则,我们设计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优化设计图,如下。
具体而能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一)弘扬“挑战文化”,努力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校园文化建设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枢纽。起步较早、发展较成熟的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以校园创业文化建设为枢纽,推进高校整体革新”。他们的经验表明,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良好的文化氛围做支撑,这种氛围的核心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然而,由于我国儒家传统文化强调稳定、贬抑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明显具有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米德所说的“后喻文化”特征,即以重复过去为使命,对于变化缺少认识。“后喻文化”特征深深地影响着大学校园文化,具体表现为:“形成了师授学承的模式,教师被视为当然的知识的权威。于是,学生只能恪守师道,严承师说,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多积累型而少发现型,多继承型而少创造型。”也就是说,当前高校与创业创新相关的校园文化核心是“崇尚权威”的文化,破解的关键也就是“挑战权威”,进而形成“挑战文化”。“挑战文化”的基本精神在于“崇尚创新、乐于挑战、勇担风险、宽容失败”。
怎样建设“挑战文化”?我们认为有三个方面:一是要进一步把“挑战杯”办成大学生的经常性的全民赛事。众所周知,“挑战杯”已经成为运行最为成功、影响力最大的全国在校大学生的科技学术盛会。第十届“挑战杯”竞赛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士、核物理学家王乃彦在评价“挑战杯”的积极意义时认为,“挑战杯”最重要的就是激发大学生创新的欲望和精神。参加“挑战杯”的选手们也纷纷认为,通过比赛更加意识到了理论、创新与实践的重要性与相关性,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起到了指导与勉励作用,使自己不畏困难、勇于挑战、勇于创新。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挑战杯”大赛“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冷冷清清”,存在功利性强、参与范围小、受益人数少等问题。要进一步从创新创业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度,开展经常性、多层次的“挑战杯”大赛,不断放大“挑战杯”的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功能,引领大学生跨入创新创业人才大潮之中。二是要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典型的培育与宣传。美国高校学生创业意识的迸发,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创业典型带动的,是斯坦福大学特曼教授出资鼓励学生成功创立惠普公司刺激了美国大学生的创业神经。美国的创业成功又刺激了英国、德国、日本乃至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迅速发展。而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也同样是源于1999年“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上产生的“视美乐”等大学生公司的成功创办和运营。因此,要注意创业成功案例的运用,树立成功楷模,加强正向引导,增加成功暗示,正确评价创业失败的负面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创业成功意识。三是要营造全校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如果单纯要求大学生创新创业,而学校和教师行动缓慢,难以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大学要立足于创建创新创业型大学,系统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同时要积极鼓励教师创新创业,将自身的学术技能和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知识产权和市场化的商品,鼓励教师积极创办企业,带动学生创业。
(二)坚持课程与教学改革同步、知识掌握与内化结合,夯实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基础
课程体系改革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所在。从广义上讲,课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是教育活动中教学目的、内容与实施过程的统一。从狭义上讲,主要是指学科课程。此处讨论的是狭义的课程。一般认为,课程是居于教育的核心位置的,是教育的心脏。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而言,课程更是核心问题。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改革现有课程体系,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作用。我们认为,改革的目标主要是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知识中心向内化中心转变。传统的课程是以知识为中心的,这样的课程“等同于某一类专门知识,大学课程的逻辑结构和内容等同于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和内容,课程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并记住这些知识”。如前所述,知识本身不带来创新,只有当其内化为意会的知识时才与创新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在课程目标的确定上,不能仅以知识结构为参照,更重要的是要使课程结构适应于学生的心理结构,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图式。二是从学科化向综合化转变。现在的课程都是以学科为基础,按学科划分的,知识分割过细。从课程设置的基本依据角度讲,好的课程应该是适应社会、时代及科技发展需求的。当今时代,重大科学技术创新的显著特点是需要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性知识、技能。创新往往产生于各学科的交叉领域,单靠某一学科已经很难实现大的创新和进步。进而,创新创业型人才不能是仅仅掌握单一学科的人,而是要有综合化的知识结构。这就要求课程设置上要突破学科的狭窄视阈,淡化学科界限,注重多个学科的交叉、渗透。三是从限定性向选择性转变。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而当前的课程限定性过强,一个专业的学生基本上学习同样的课程。这样的课程培养出来的学生是“被格式化的一代”,千人一面。正如《学会生存》一书所说,这样的教育“能扼杀创造性”。因此,要进一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选修制,除了极其必要的专业课程外,最大限度地允许学生按照个人兴趣选学,促进学生形成独特的知识结构。
第二,新建必要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到底应该开设哪些具体的创新创业课程,是十分复杂的问题,需要深入地研究及实践。目前,我们认为应坚持四个原则,进一步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一是要坚持学科站位。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外已经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只有把创新创业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才能深入系统地进行研究,构建、完善创新创业的理论体系,培养成批的专业教育人才,支撑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发展。二是层次性。不同高校类别、学历层次、年级阶段的学生,呈现出不同阶段特有的身心发展、知识能力水平,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主题。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要适应不同类型学生的发展特点和成长需求,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侧重设计不同的课程,才能实现创新创业知识、能力的螺旋式提升。三是融合性。要注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学生专业的融合,挖掘不同学科专业独特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比如,历史学可以阐述创业者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作用;文学可以为学生提供创业者与创业故事的精彩描述;关于政府政策对创业影响的内容可以整合到政治学或政治经济学中。四是混合性。从学生的组织角度而言,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不仅要突出各专业的特色,更要“构建团队开发和利用商业创意,使经济、商业的学生和其他学院不同背景的学生混合在一起学习”。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在改革调整课程体系的同时,也要同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改革教学方式。关于这一问题,现在探讨得相对深入一些,基本共识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不要把学生当做知识的容器,要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二是不能单一地以课本为基本资源,要注重教学资源的时代性、实效性和多元化;三是要注重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交流对话,提倡问题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四是去除教学中教师的权威和专制的角色特征,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究其实质,关键是要注重“演绎式教学”和“归纳式教学”的有机结合,尤其是恰当实施“归纳式教学”。我们目前的教学方式是演绎式的,先将一个无可置疑的真理灌输给学生,然后才是用其解释或解决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归纳式教学”并不预定标准答案,而是先从现象入手,给出多种理论,鼓励学生怀疑和批判,给学生很大的自主选择空间,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三)打造“个性化”实践平台,丰富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经验
实践教育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如前所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实践,是个体实践过程中通过构造、理解等方式最终形成的。只有通过系统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才能把有关知识转化成创新创业能力。当前,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实践的创新创业教育价值。
一是把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融入人才培养的大链条之中。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但当前存在为了实践而实践的问题,表面上建立了形式多样、数量不菲的实践基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实际上却把实践教育与知识学习、意识培养等割裂开,其实际效用比较低,使得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趋于表面化,影响了教育效果。进一步提高实践的作用,就要从大教育观的目标出发,把实践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的一环,融入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全过程,紧密联系大学生的学科背景和身心特点等,设计和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二是进一步细化实践教育平台。实践教育平台建设是实践活动得以展开的基本保障。目前,随着国家对创新创业的高度重视,国家层面、地区层面、学校层面都努力建设实践平台,形成了一批质量较好、影响较大的大学科技园、高校学生创业实习基地、实践教学基地等实践平台,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当前的实践平台多是粗放式、广谱式的,针对性、实效性有待提高。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是高度个性化的能力,需要个性化培养,需要建立完善更加个性化的实践教育平台。这就要求既要紧密结合大学生学历层次、年级特征等因素,从纵向上分层设计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平台,又要结合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内容维度、发展水平、成长需求等因素,从横向上分类设计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平台。
三是加强实践中的教育引导。当前,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活动主要是创业讲座、论坛、模拟实践等,“更多是定位于‘实质性的经营活动’或是‘一般性的社会实践’,过多地偏重于‘创业学’知识的传递,教学的目标是培养职业经理人或是‘白领’,而不是真正的‘创业者’”。这种简单的知识传递把创新与创造平庸化为单纯的技巧与操作,忽略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深层内涵。实际上,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价值主要在于促进学生创新创业经验的生成,需要学生在实践的同时深入思考,把握创新创业的科学规律,领悟到创新创业成功的真谛。这种生成和领悟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不仅需要学生自身积极主动,更要辅之以高质量的教育指导。这就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师资主要是学生就业工作人员,以及部分商学或经济学的专职教师。这些教师更多的是掌握创新创业的知识体系,擅长知识传授,但由于受工作岗位和个人经历等的限制,一般都缺乏创新创业的实战经验。这样的师资队伍很难在学生实践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教育引导,从这个意义上讲,师资队伍建设成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即要尽快打造一支集理论和实践于一身的教师队伍,进而加强创新创业实践中的教育引导。
参考文献
[1]郭凤志.创新意识:激发创造力的重要精神资源和力量[J].科学社会主义,2002(5):51-52。
[2]曹胜利.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1):25-30。
[3]吴晓义.国外缄默知识研究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5(9):16-20。
[4]李家华,卢旭东.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9-11。
[5]邬志辉,张培.创新教育:概念、定位与变革[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90-96。
[6]梅伟惠.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8(5):52-56。
[7]郭艳.“后喻文化”结构:高校创新教育的绊脚石[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5):9-10。
[8]丁三青,王希鹏,陈斌.我国高校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与创新教育的实证研究——基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2):96-105。
[9]徐小洲,叶映华.大学生创业认知影响因素与调整策略[J].教育研究,2010(6)。
[10]康荔.从知识观到内化观——大学课程观变革初探[J].中国高等教育,2005(5)。
[11]梅伟惠.美国高校创业教育[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125。
[12]European Commission.Entrepreneurship in Higher Education,especially within non-business studies[R].http://ec.europa.eu/enterprise/entrepreneurship/support_measures/training_education/entr_highed. pdf,2008.7.
[13]杨晓慧.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瓶颈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