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视在不同时代的发展,电视节目形态也在发展。因此,了解电视的发展历程可以让我们理解电视在不同时代的功能和观众对其需求的变化,这些变化又能让我们进一步理解形态在当中的形成和变化。
1.电视从传播者主宰到接受者主宰
电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参与其传播过程的对象主要有传播者和接受者。传播者曾经主宰着电视信息,决定着电视所播的内容。由于过去的电视节目都比较单一,所谓的节目形态也甚为简单。在以“传播者为中心”的电视时代,电视观众的愿望被极大地压制。
随着电视媒介形态的改变,加上新媒介的出现引起社会对电视重要性的质疑,电视不再像以往那样以生产者为主体。尤其是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冲击下,受众的信息接收渠道发生了明显变化,他们开始拥有对信息的选择权甚至发布权,不再满足于传统媒体所提供的信息。即使主流媒体不予报道的事件,他们也能从网上获得详尽的信息,不再处于信息受控的状态。“多种媒介,一个声音”变为“一个媒介,多种声音”,接受者应该知道什么、应该什么时候知道不再完全由传播者所控制,媒体全面进入以“受者为中心”的时代[12]。
2.电视从“宣传品”到“艺术品”再到“商品”[13]
1936年8月,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伦敦的制高点——亚历山大宫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电视台,并于当年11月2日在伦敦奥林匹克展览厅播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电视节目。也许当时的世界没有深刻地意识到,就是从那一刻开始,一种新型电子传播形式开始极大地影响人类社会的生活[14]。电视一开始都是以宣传为主的传播理念进行操作的。BBC在当时以转播盛大典礼(如1937年英王乔治六世的加冕典礼和1953年英女王伊丽莎白的加冕典礼)和新闻事件为主。当时,电视所具有的功能与报纸基本无异,人们关注电视主要是为了关注新闻和政府所宣布的信息。同样,20世纪50年代,电视在进入中国的初期,也是以“宣传”为宗旨的传播工具。
20世纪40年代,电视作为国家政府用以宣传、告知和影响社会的传播工具的属性被打破了,而电视节目随着电视媒体商业化特性的凸显开始得到发展。美国当时的电视体制主要是商业电视体制,因此电视节目首先在商业电视台播出。这种私人经营的节目模式使电视台的经济来源以广告收入为主,也由此引起了电视台之间的激烈竞争。50年代初,美国电视节目主要有戏剧娱乐节目和新闻时事节目,由于广告的压力,戏剧娱乐节目成为发展重点。戏剧娱乐节目主要包括电视剧、综艺和滑稽表演等,而电视剧在当时几乎占据了主导地位[15]。当时的电视节目从电影艺术中汲取了丰富的艺术营养,利用电影的拍摄和制作手段来制作电视内容,让电视走向了个性化和艺术化的路线,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艺术品”。
20世纪50年代中期,电视事业突飞猛进。这是因为电视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电视成本大幅下降。另外,随着“二战”后经济的快速增长,电视在70年代基本完成了全面普及,成为家用必需品,电视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至此,电视节目的发展也走向了全面商业化。正如《新周刊》在其所刊的《2010中国电视红皮书》一文中提到的,电视不再是作品,而是项目。电视节目形态也随之发展,呈现给观众的形态开始多样化,从新闻节目、纪录片、娱乐节目、访谈节目到打乱各种电视节目形态规范的真人秀节目等。人们对电视的最初认识也开始改变,它不再是单纯的“宣传品”,亦非“艺术品”,而是如同我们生活中的其他日用品,等待我们需要时去消费它。
电视节目形态的变化随着电视功能的发展,可谓经历了由舆论宣传、社会教育到娱乐审美表现再到以商品的形式提供社会服务和进行文化传输的阶段。
3.电视从“奢侈品”到“必需品”到“消费品”再到“老人用品”
电视机在中国从50年前的奢侈品、30年前的必需品、20年前的消费品到现在的辅助品,眼见要沦为“后网络时代”的老人用品。根据不同年代的发展态势,电视的内容也随之改变。
20世纪50年代末,当电视在中国作为“新生物”出现时,它是以“奢侈品”的身份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一般的家庭通常是买不起电视机的。人们在用新奇的目光打量着屏幕传达出来的声画信号时,并不完全懂得和理解它所承载的宣传任务和传播功能。当时,电视节目以新闻为主要呈现方式,而新闻节目的统一格调,加上其居高临下、灌输式的传播态势,使得电视节目成为单一的说教工具。电视节目以“我说你听”、“我播你看”的话语霸权,成为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即的“稀罕物”[16]。
1978年5月,原来的北京电视台改名为中央电视台(CCTV),并被确立为国家电视台。这一项改制首先体现在对新闻节目的改革上。1978年6月,中央电视台首次通过国际通讯卫星现场直播了第十一届世界杯足球赛。1979年8月推出了《为您服务》栏目,第一次通过电视节目与观众有了互动。电视节目栏目化的趋势也是从那时开始的。所谓节目栏目化,就是把同一内容或同一风格的节目归为一个栏目,并安排在固定的时间内进行播放,使其有一个固定的名称和时间长度。栏目化是电视节目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是电视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7]。电视栏目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节目的编排形式,它使节目的内容、类型系统化,使时间长度规范化,使节目编排条理化,起着定点、定主题、定形式播出的作用。它既是一种节目组织形态,又是一种节目管理样式。因此,电视栏目可以被理解成以固定的周期、时段和长度播出的、具有内容与形式同一性或相关性的专栏节目[18]。电视栏目的出现培养了观众的收视习惯,让观众根据自己的选择定时地打开电视关注自己喜欢的栏目,同时也让节目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收视群体。
到了1980年,《新闻联播》节目中加入了“国际新闻”的栏目,开拓了新闻报道的国际视野,从而成为广大观众了解国内外时事与党和国家政策的窗口[19]。同年,中央电视台也开办了新闻评论性栏目《观察与思考》以及系列节目《动物世界》等。1983年春节,春节联欢晚会开播,开启了中国人乃至世界华人“春节必看春晚”的文化习俗,可以说是中国人通过电视创造的文化事件,“春晚”促成了全民通过电视共度春节的庆祝形式。时至今日,每年的“春晚”依然是全世界中国人在春节期间的一大期待。由此看来,电视开始注意与观众的互动,让人们不再对其感到陌生。电视也逐步融入百姓生活,成为人们的“必需品”。
90年代开始,随着社会和经济向市场化转型,传媒行业也走上了市场化的道路。中国电视媒介的经营管理理念也随之改变,实行企业化的管理方式,走向了产业化发展之路。此外,电视在农村的普及、从黑白到彩色电视的更换、卫星传输的完善和数字电视的发展也使得电视媒介中的内容形态发生了变化。灌输式的节目传播形态遭遇了日渐觉醒的受众“自我意识”的“抵抗”,促使电视人不再盲目地制作自己要求观众看的内容,而是根据受众的需要来制作节目。电视节目平民化的趋势也随之出现,这意味着电视草根时代的来临。1993年中央电视台开播了《东方时空》栏目,通过这档栏目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而1994年的《焦点访谈》和《世界报道》等节目提升了电视报道的深度、拓宽了报道的广度。电视从“播”故事的方式变成了“说”故事的方式,燃起了电视节目中故事化叙事策略的热潮。90年代中期,中国电视吸收了国外电视节目的精髓,开始走电视节目娱乐化的路线。从《快乐大本营》、《欢乐总动员》、《开心辞典》和《幸运52》等节目中,我们不难发现:电视不再是严肃的信息传输工具,而是大众的休闲消费用品,这也让电视媒介成为消费文化的一部分。因此,电视成为人们的“消费品”。
电视作为消费品使得节目形态的品种迅速增加,娱乐节目和新闻节目各自分化,衍生出了更多的节目类型,包括真人秀节目、综艺节目、生活服务节目、纪实节目、体育节目和访谈节目等。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让电视从传播平台变成了表演平台。《新周刊》在其所刊的《2010中国电视红皮书》一文中指出,“电视上播放的不再是电视,而是表演”,电视成为平民表演的大众舞台。此外,网络的普及让电视从大众渐渐走向了小众。从频道设计专业化、节目地域化与本土化到服务范围社区化,电视的小众化传播已成为当代电视的显著特征。随着网络媒体成为人们的日用品,电视已失去它当年的光辉。电视机前的观看者越来越少,而电脑屏幕和移动终端前却聚满了参与者。这也促成了“没有网络不成电视”的格局,电视也纷纷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网络平台,并让受众成为节目的参与者,甚至叙述者。电视主持人在当下也不再是主角,他们只是在电视节目中充当控制者,控制着在电视上表演和叙述的参与者。所以,电视也不再真实,而是一种根据真实所塑造的幻觉,是电视节目生产者通过控制参与者在节目中的表现所制造的幻觉。然而,电视受众的变化并不意味着电视完全失去了属于自己的收视群体,电视前依然有守候着新闻节目、电视剧和经典电视节目的老一辈观众。这使得电视节目成为“后网络时代”的老人用品,年轻人的辅助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