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我们的社会正朝着高度数字化的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同时经济和产业也处于变革浪潮之中。对个人或企业来说,这一史无前例的变革建立在技术突破之上,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新常态的象征。令人惊叹的新技术会持续涌现,将在未来几十年改变我们生活、工作、交流、发明和制造的方式。工业界将见证技术壁垒的崩塌和运营模式的重大改变。根据本书的分析,工业界的焦点将不再局限于实体产品,而是转向销售基于服务的成果,且这一运营模式预计将在2030年成为全球许多市场的主流。正如前文所强调的,企业应把握先机,先声夺人。当前,企业应为数字化奠定基础,积累经验和专长,为未来的成果经济做好充分准备。但与此同时,目光也应放远一些。因此,本书的结尾将展望2030年及更遥远的未来,描述届时企业需要应对的情形。
此前已谈及驱动企业全面数字化的重大技术进步、转变与趋势,包括运营模式的彻底变革等。希望通过阅读本书,企业高管能真切感受到数字技术将在今后几十年给行业价值创造和业务模式创新带来的磅礴之力。
本书分析并强调了各行业众多交叉的技术突破,如微电子与软件设计、云计算与移动连接、传感器技术与分析技术,以及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处理技术。
本书强调上述所有的技术进步都将相互融合,孕育出现代制造业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
本书还说明了大量部署新技术的关键在于价格侵蚀,这将为不断扩展的产业物联网注入无限动力。
最后,本书强调工业企业、员工和客户正采纳一种新式消费主义的理念——将产品或服务的体验放在首位。
纵观当下势如破竹的技术进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大技术突破有:现今iPhone的处理速度等同于1975年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当时,获得这般处理速度需花费500万美元,而现在仅需400美元便可将其收入囊中。如今花一美元所得的服务器性能,能在短短18个月内实现双倍增长。过去5年,通过先进数据网络而实现联网的工业机器数量已增长三倍。同时,近三年来投入应用的工业机器人以170%的速度增长。
若今后几十年持续以这样的速度变革,那么按照美国信息技术史专家和未来学家雷·库茨韦尔(Ray Kurzweil)的预言,在2050年,我们将能以一台冰箱的价格买到一台集合人类所有智慧的计算机。(1)而远在那之前,库茨韦尔预计机器将在十年内完全掌握自然语言和文字,还能像人类一样进行理解、阅读和行动。
不足为奇,这些变化趋势不仅在各行业掀起数字化的轩然大波,还将进一步颠覆企业各部门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从工厂车间到会议室无不例外。
显然,服务器容量和处理速度将不再是障碍。凭借近乎无限的计算能力,无处不在的软件将连接起第二次机器时代庞大的产业新陈代谢和业务网络,使产业物联网得以完全实现。企业生态系统间的界线,甚至国与国之间的界线将逐渐模糊并相互渗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